孙浩天撞在灵舟甲板上的刹那,九头巨蛇的残影突然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九个蛇头同时喷出紫色的混沌之火,在半空中交织成张巨大的火网,朝着灵舟的方向罩来。太极图形成的防御层在火网的炙烤下发出滋滋的声响,黑白气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眼看就要彻底崩溃。
“孙浩天!” 孔言抒的儒家圣经突然飞到少年身前,金凤凰的虚影用身体挡住一缕飞溅的火舌,朱红嫁衣的飘带瞬间缠上他的手腕。少女能清晰地感觉到孙浩天体内灵力的剧烈波动,像狂风中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她的金眸突然亮起,指尖在圣经上划出的符文竟与太极图的阴阳纹路产生了共鸣,“你的太极之力属阴,我的浩然正气属阳,或许... 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合二为一!”
孙浩天的指尖刚触碰到圣经上的符文,就感觉一股温润的暖流顺着经脉涌入丹田。太极图的黑白气流与金色的浩然正气在体内盘旋交融,像两条嬉戏的游龙。他突然想起祖父藏在河图洛书里的批注:“儒道本同源,太极生两仪,浩然贯天地,混元破万邪。” 离火在他掌心重新燃起,这次的火焰竟泛着淡淡的金色:“孔言抒,借你的圣典一用!”
少年的话音未落,孔言抒已将儒家圣经抛向半空。金凤凰的虚影驮着圣典飞到太极图正上方,朱红嫁衣的飘带突然暴涨,将两团力量紧紧捆在一起。“道家秘法?太极归真!”“儒家神通?浩然天地!” 两道声音同时在灵舟上空响起,黑白阴阳鱼与金色经文突然剧烈旋转,所过之处,那些紫色的混沌之火竟像遇到克星般退避三舍。
“还差最后一步!” 孟瑾茜的雷音玉珏突然在两团力量的缝隙间亮起,翠色音波顺着气流的轨迹游走,像根无形的线将散落的能量一一串联。少女的身体虽仍半透明,指尖的动作却异常稳定,“青鸾说这是‘三才调和’!” 她的声音带着奇特的穿透力,雷音在融合的能量中形成道螺旋,“孙浩天的太极是天,孔言抒的圣典是地,我的音波是人,天地人三才合一才能... 才能形成真正的混元盾!”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太极图与儒家圣经突然爆发出刺目的光芒。黑白阴阳鱼与金色经文彻底交融,在灵舟上方凝成面巨大的盾牌 —— 外层是旋转的太极图案,内层布满了闪烁的金色经文,边缘则环绕着翠色的音波,正是三人合力创造的 “儒道混元盾”。巨蛇残影的火网撞在盾面上的瞬间,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紫色火焰与金黑白三色能量碰撞出漫天星火,像场绚烂的烟火。
“撑住!” 孙浩天的双脚在甲板上犁出两道深深的沟壑,太极图的光芒因过度消耗而忽明忽暗。他能清晰地看到盾牌内侧蔓延的裂痕,每道裂痕都在吞噬着来之不易的融合之力,“孔言抒,还记得我们在儒家圣地的碑林里看到的‘守一’心法吗?” 离火顺着掌心注入盾牌,金色火焰在裂痕处凝成道坚固的锁链,“集中精神守住丹田的那缕本源之力,不要被外界的冲击干扰!”
孔言抒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朱红嫁衣的飘带已因能量透支而失去光泽。她死死咬住下唇不让自己发出痛呼,金眸紧盯着圣经上不断闪烁的经文 —— 那是浩然正气即将耗尽的征兆。“《论语》有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少女突然咬破舌尖,一口精血喷在圣典上,金凤凰的虚影瞬间膨胀十倍,用身体堵住盾牌上最大的一道裂痕,“我孔言抒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放弃’两个字!”
孟瑾茜的雷音玉珏突然发出一声哀鸣,翠色音波的螺旋出现了细微的偏移。青鸾残魂的光芒已黯淡到极致,像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她看着盾牌上不断扩大的裂痕,突然将雷音玉珏按在眉心,任由最后一丝青鸾之力顺着经脉涌入音波:“孙浩天说过,伙伴就是要... 同生共死!” 翠色音波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度,在盾牌内侧形成道细密的网,将那些即将溃散的能量重新聚拢,“青鸾,再陪我... 最后一程!”
九头巨蛇的残影似乎被三人的顽强激怒,九个蛇头同时向后弯曲,紫色的混沌之火在口中凝聚成颗巨大的火球。火球周围的时空因过度压缩而扭曲变形,连 “儒道混元盾” 的光芒都被硬生生压暗了几分。公输墨的铜尺在灵舟控制台前疯狂跳动,老工匠突然将所有备用灵石塞进阵盘:“丫头们,老夫给你们加把劲!” 测潮仪的二十四道刻度同时亮起,将残存的潮汐之力全部注入盾牌,“墨家秘法?聚沙成塔!”
当紫色火球撞上 “儒道混元盾” 的刹那,整个归墟边缘仿佛陷入了死寂。没有预想中的惊天动地,只有片诡异的白光笼罩了一切。孙浩天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在移位,耳边传来骨头碎裂的脆响,却死死不肯松开维持盾牌的双手。他在白光中看到了孔言抒染血的嘴角,看到了孟瑾茜半透明的身体,突然放声大笑:“归墟老魔,你看清楚了!这就是... 人心齐泰山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