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里还裹着股子寒意,尤其是到了傍晚,刮在脸上跟小刀子似的。
成斯年站在大邳山山脚下,望着连绵起伏的山峦,眉头微微蹙着。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肩上的 “两杠三星” 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光,作为团里的团长,这次带着战士们来大邳山排雷,他心里压着千斤重担。
“团长,兄弟们都准备好了,就等您下命令了!” 林秋白跑过来,敬了个礼,声音响亮。
成斯年点点头,转过身看向身后整齐列队的战士们,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眼神里满是坚定。
“同志们,大邳山这地方,当年打仗的时候埋了不少雷,附近的老乡们出门都得绕着走,咱们这次来,就是要把这些‘拦路虎’给清了,让老乡们能安心种地、放心赶路!”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穿透了山间的风。
“保证完成任务!” 战士们齐声喊道,声音震得周围的树枝都轻轻晃动。
孙明远拍了拍成斯年的肩膀,笑着说:“老成,你就放心吧,咱们团的战士个个都是好样的,这点活儿不算啥。”
成斯年也笑了笑:“老孙,话可不能说太满,排雷这事儿,马虎不得,一点疏忽都可能出大问题。”
“咱们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争取一个月内把主要区域的雷排完。”
“放心,我心里有数。” 孙明远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馍馍,掰了一半递给成斯年,“先垫垫肚子,一会儿进山就得开始干活了。”
成斯年接过馍馍,咬了一大口,干硬的馍馍在嘴里慢慢嚼着,他看着远处的山峦,心里默默想着:一定要平平安安。
接下来的几天,战士们每天天不亮就进山,直到天黑透了才出来。
白天太阳一出来就格外晒,战士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背着排雷工具,在山坡上一点点排查。
有时候遇到石头多的地方,得趴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拨开石头,生怕触动了地雷。
有了成斯年标记的地图,排雷进行的顺利不少,至少没有出现梦中那样惨重的伤亡。
“老赵,你那边怎么样?有没有发现啥情况?” 孙明远在山坡上喊道,他正蹲在一块大石头旁边,手里拿着探雷器,一点点在地面上移动。
赵铁山是排雷班的班长,也是个老兵,经验丰富,他抬起头,擦了擦脸上的汗,大声回道:“孙副团长,暂时还没啥发现,就是这地方石头太多,不好排查。”
“慢慢来,别着急,安全第一。” 孙明远叮嘱道。
成斯年则在各个排查点之间来回走动,时不时停下来看看战士们的操作,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一个年轻的战士在排查时,探雷器突然发出了 “滴滴” 的警报声,他一下子就慌了,手都开始发抖。
成斯年赶紧走过去,拍了拍小战士的肩膀,轻声说:“别慌,深呼吸,先看看探雷器的指示,确定大致位置。”
小战士深吸了一口气,按照成斯年教的方法,慢慢调整探雷器的角度,声音有些颤抖地说:“团、团长,好像在这边,大概三十厘米深的地方。”
成斯年点点头,蹲下来,仔细观察着地面,然后对旁边的赵铁山开口:“老赵,你过来看看。”
赵铁山走过来,看了看情况,说:“团长,这雷估计是当年留下的反坦克地雷,威力不小,得小心点挖。”
“嗯,你带着两个人,用小铲子慢慢挖,注意别碰到引信。” 成斯年吩咐道。
赵铁山带着两个战士,小心翼翼地用小铲子一点点挖开泥土,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流,滴在泥土里,很快就没了踪影。
周围的战士们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盯着他们的动作。
过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一颗锈迹斑斑的地雷终于露了出来。
“团长,挖出来了!” 小战士兴奋地喊道。
成斯年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好样的!赶紧把它转移到安全区域引爆。”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战士们排除了一颗又一颗地雷。
到了第七天的时候,他们已经排了近两百颗地雷,主要区域的排查工作也基本完成了。
晚上回到临时搭建的营地,战士们都累得倒头就睡,成斯年却坐在帐篷里,看着排雷记录,心里既欣慰又担忧。
欣慰的是,这一周下来,虽然辛苦,但没出任何意外,之前每天晚上做梦都会梦到战士们断胳膊少腿的场景,这几天却一次都没梦到过。
可他心里清楚,只要排雷工作没彻底结束,就不能掉以轻心。
孙明远端着一碗热水走进来,递给成斯年:“老成,别太担心了,这几天咱们干得不错,明天再排查一天,这片区域就都清完了。”
“我看啊,咱们这次肯定能顺顺利利完成任务。”
成斯年接过热水,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流进肚子里:“但愿吧,不过还是得小心。”
“对了,明天你带一队人去西边的山坡,那边之前老乡说过,好像也有不少雷,咱们得把那边也清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