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渊与荀飞盏一番交谈后,没有急着处理荀安如的事情,这件事情他早有规划,暂时不用他亲自出马。
当然他也并没有回去继续看比武,回去之后还要忍受苏哲的审视和试探,想着就能起一身的鸡皮疙瘩,萧景渊则是前去养心殿面见了梁帝。
他来找梁帝要有三件事情要做,一件事是递上自己详细写下来的平叛奏折,从大军出发到平叛雍王之乱,再到大军班师回朝,相当于给梁帝一份行车记录仪。
这份奏折花了萧景渊不少脑细胞想出来的,毕竟,他要在奏折中为突然来相助的静塞军想一个身份。大梁境内突然出现了一支身份不明的铁骑,梁帝要是知道的话还不得炸了,所以要为他们想一个合理的身份。
一番思索后他特地忽略掉了静塞军的装备描述,只是讲述有一支与雍王叛军对立的军队,在冯翊城附近出现过,并且在雍州城外给凌不疑解围,推测是雍王叛军内部的狗咬狗。
他已经派人提醒过了凌不疑,叮嘱他要是有人问起静塞军,就说是一支人数极其稀少,穿着打扮与雍州叛军一模一样的军队,这样更能制造出假象。
至于静塞军的下落就不关萧景渊的事了,也许是都死在了乱军之中,也许是占了哪一座山头自立为王,雍王之叛已经平息,这些细枝末节也不会有人在意的。
第二件事情便是向梁帝请罪,他此次出征折损了何勇及其膝下五子。不管是不是萧景渊的指挥问题,何勇在朝中武将资历中算得上数一数二。他一家战死肯定会引起朝堂沸腾,总要有人去主动负责任,要不然遭殃的就是梁帝
第三件事情便是何勇临死之前所托,让萧景渊娶了何昭君,保住他何家的血脉和产业。何家算不上家大业大,但在军中却有着不少人脉,白送上门的人脉能不要?
养心殿内,萧景渊一个扑通跪地,“父皇,儿臣有罪,何勇老将军一家忠烈,他们皆因为儿臣一时不察而战死沙场,请父皇请罪!”
梁帝嘴角闪过满意的微笑,他刚才看着满桌朝堂递上来的奏折,都是说要将何勇一家如何战死调查清楚,话里话外都是对何勇一家战死的悲痛。
明明是一众将领出征,有初临战场的新秀、有混迹战功的纨绔、更有戴罪立功的罪将,可是他们都完好无损,偏偏死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将何勇,甚至是跟着膝下五个儿子一起战死的。
事情太不可思议,过于离谱,总是要有人站出来负责,一帮大臣的奏折看得梁帝头疼。就在他头疼的时候,萧景渊给他带来了解决办法,主将一时失察,导致何勇一家战死,这个理由刚刚好。
战场变化瞬息万变,主将一时中了敌方迷惑计,导致将领战死是常有的事情。何况主将还是当朝皇子,让萧景渊担责任刚刚好,能看得出大梁皇室对何家忠烈的重视。
梁帝清楚这群上奏折的人,大多数都是和何勇交好的人,他们压力梁帝除了想要皇室为何家忠烈表态,更是想给何家要些实质性的好处。
梁帝上前扶起萧景渊,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景渊,难为你了……”
“儿臣为父皇分忧,天经地义。”萧景渊郑重说道。
梁帝一听更加开心,对自家这个儿子越看越喜欢,连忙夸奖萧景渊,并承诺不会委屈他,让他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儿臣不敢有什么要求,不过,何勇老将军临死前,让儿臣娶他家中的女儿何昭君,儿臣也答应了他。”
梁帝心里一惊,沉默片刻后,问道:“朕记得这个何昭君是有婚约的吧?”
“正是,她与楼太傅的侄子楼垚有一纸婚约,听说两人自小长大、青梅竹马。”萧景渊答道。
梁帝哦了一声,点了点头,只是说这件事情还是要从长计议,虽说有何老将军遗言在先,但还是要问一问当事人何昭君的意思。
萧景渊心里暗自冷笑,梁帝刚才见萧景渊主动担责,高兴得像个慈父,现在一听他要娶何昭君,一下子便冷淡了不少。
梁帝肯定看得出,何家在军中人脉甚广,谁要是娶了何昭君,就相当于继承了何家的人脉。以梁帝的意思,他肯定是想要将何昭君嫁给太子或者誉王。
萧景渊见梁帝大有回避的意思,他直接掏出一份纸张,双手托起,高声说道:“陛下,何昭君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她今早便派人交给了儿臣一封与楼家的断绝书。”
高湛将断绝书呈给了梁帝,行行悲伤的语句中皆是遗憾,末尾写着何昭君和楼垚的名字,有着两人自愿断绝关系的字样。
梁帝见事情已经无法拒绝,只觉得一阵可惜,最终答应了下来,允许萧景渊将何昭君娶为妾室。
萧景渊从养心殿出来后,看了一眼殿门外站立的三德子,三德子似乎察觉到了萧景渊的视线,但是碍于周围还有外人,他喊了一句恭送秦王殿下。
萧景渊转头离开,他向着太皇太后所在的宫殿走去,他前几日在城门接受圣旨时,与曹成说过,会来拜访太皇太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