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小米阅读 >
            其他 >
            毛骨悚然的小故事 >
            第153章 《停在废弃站台的末班地铁》
        
            小米阅读 >
            其他 >
            毛骨悚然的小故事 >
            第153章 《停在废弃站台的末班地铁》
        
    第一章 消失的末班车
雨夜的城市像被浸泡在墨水里,霓虹灯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晕开一片片模糊的光斑。林墨站在地铁口的屋檐下,收起被风吹得变形的雨伞,裤脚已经沾了大半的泥水。
手机屏幕亮起,显示晚上11点47分。最后一班地铁本该在11点30分发车,可电子屏上的列车动态还停留在一小时前,红色的“延误”字样在昏暗的灯光下格外刺眼。
“搞什么啊……”他低声咒骂着,点开打车软件。界面上跳出的排队人数让他皱紧了眉头——前方还有58人在等待,预计打车时间1小时42分钟。
林墨叹了口气,把手机揣回口袋。他在广告公司做策划,今晚为了赶一个客户的方案,加班到快12点。地铁口的风带着雨丝吹过来,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小伙子,还等车啊?”旁边报刊亭的大爷探出头来,他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最后一班早走了,今天好像是设备检修,末班车提前了半小时。”
“提前了?”林墨愣了一下,“我怎么没收到通知?”
“谁知道呢,”大爷嘬了口保温杯里的水,“这破地铁,三天两头出问题。要不你坐公交?对面站台还有夜班公交,就是绕点路。”
林墨看向马路对面,雨夜的公交站台空荡荡的,只有一盏孤零零的路灯亮着,灯光昏黄,勉强照亮一小块地方。他犹豫了一下,公交要绕远路,到家估计得凌晨一点多了,可打车实在等不起。
就在他准备过马路时,地铁站内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伴随着铁轨摩擦的“哐当”声。林墨停下脚步,疑惑地回头看向入口——电子屏上的“延误”字样还在,但隧道深处似乎有灯光在闪烁。
“哎,怎么回事?”大爷也站起身,眯着眼睛看向地铁站内,“不是说检修吗?怎么还有车?”
林墨犹豫了几秒,还是决定下去看看。他刷了交通卡,闸机“嘀”的一声打开。站台上空荡荡的,只有应急灯亮着,发出微弱的绿光。刚才的震动和声音消失了,隧道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难道是听错了?”林墨挠了挠头,有些失望。他转身想离开,就在这时,隧道深处再次传来“哐当哐当”的声音,比刚才更清晰,而且越来越近。一道刺眼的白光从黑暗中射出来,照亮了隧道壁上斑驳的广告。
列车进站了。
林墨愣住了,这列车看起来和平时的地铁不太一样。车身是深灰色的,而不是常见的白色,车身上没有任何线路标识,窗户是磨砂的,看不清里面的情况。更奇怪的是,列车进站时几乎没有声音,除了铁轨摩擦声,听不到平时那种报站的广播和提示音。
列车缓缓停下,车门“嘶”的一声打开。车门打开的瞬间,一股阴冷的风从车厢里吹出来,和外面的雨夜不同,这股风带着一股陈旧的霉味,还有点像……灰尘和铁锈混合的味道。
林墨站在原地没动,心里有点发毛。这列车太诡异了,而且站台广播一直没响,连站台灯都没亮,只有应急灯在亮着。
“小伙子,快上啊!”报刊亭大爷不知什么时候也下到了站台上,他指着列车,“错过这班,你今晚就别想回家了!”
“大爷,这列车……”林墨觉得不对劲,“它没报站,而且看起来怪怪的。”
“管它怪不怪,能送你回家就行,”大爷推了他一把,“这地铁有时候会有备用车临时调度,估计是给检修工人用的,你赶紧上,别等下它又开了。”
被大爷这么一推,林墨下意识地踏上了列车。他刚站稳,车门就“嘶”的一声关上了,速度快得让他来不及反应。车门关闭的瞬间,他听到站台上的大爷似乎喊了一句什么,但声音被车门隔绝了,听不真切。
林墨转过身,透过磨砂玻璃看向站台,只能隐约看到大爷的身影在应急灯的绿光中越来越小,很快,列车启动,站台彻底消失在黑暗中。
车厢里比站台更暗,只有头顶每隔一段距离有一盏昏暗的灯,光线是那种旧灯泡特有的黄色,还在微微闪烁。车厢里没有空调,空气又冷又闷,刚才那股霉味更浓了。
林墨环顾四周,车厢里竟然还有其他乘客。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坐在座位上,都低着头,看不清脸。他们的姿势都很僵硬,一动不动,像是雕塑一样。
林墨心里有点发怵。他找了个离车门近的座位坐下,掏出手机想看看时间,却发现手机没有信号。屏幕上显示“无服务”,连时间都停留在了11点59分,不再跳动。
“奇怪。”林墨皱了皱眉,把手机揣回口袋。他试着咳嗽了一声,声音在安静的车厢里显得格外清晰,但周围的乘客没有任何反应,依旧保持着低头的姿势。
列车行驶得很平稳,没有报站,也没有广播。林墨不知道列车要开到哪里,心里越来越不安。他站起身,走到车厢连接处,想看看下一节车厢的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