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综艺:雪藏十年我靠实力再封顶流 > 第57章 改编神曲·登顶热榜

浓烈的中药味混杂着梨园小筑陈年木料的气息,在陈楚的鼻腔里盘桓不去。昨夜与梅清秋合作《裂帛》的嘶吼余威仍在喉间灼烧,每一次吞咽都带着细微的刺痛。他靠在排练厅冰凉的镜墙上,闭着眼,任由沈岩用喷雾剂处理他红肿的声带。

“梅老那‘裂帛’一嗓子,差点把你声带当布撕了,”沈岩动作小心翼翼,语气却带着劫后余生的亢奋,“但值!热搜爆了十二个!‘陈楚梅清秋神仙合作’、‘裂帛听跪了’、‘真正的艺术家炸场’……前公司那群人现在脸怕是比锅底还黑!”

陈楚扯了扯嘴角,牵扯得喉咙又是一阵疼。昨晚舞台上的确酣畅淋漓,撕开了十年郁结的那层壳。但此刻,《声生不息·家年华》节目组的传真静静躺在角落的桌子上,像一张无声的战书——新一期主题:“华语新生代·经典再焕新”。指定曲目:《橄榄树》。

不是他熟悉的原创战场,而是改编经典。改编的对象,还是三毛作词、李泰祥作曲、齐豫唱进无数人心里的那棵《橄榄树》。这首流淌着台湾民歌运动血液、承载着七十年代流浪与乡愁的圣歌,早已被捧上神坛,任何触碰都近乎亵渎。节目组甚至“贴心”地安排了他与新生代偶像宋亚轩合作。

“橄榄树?”陈楚睁开眼,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让我和十九岁的孩子去动这棵扎根了半个世纪的树?节目组是想看老古董被口水淹死,还是想看小鲜肉被我训哭?”

沈岩收起喷雾,拿起传真抖了抖:“台本上写得‘温情脉脉’,说这是‘代际碰撞,经典新生’。但瞎子都看得出,把你跟宋亚轩绑一块,摆明了要话题——过气实力派VS当红流量,改编经典是成是败都是爆点!赢了说你欺负小孩,输了说你江郎才尽,横竖他们稳赚。”他压低声音,“而且……我打听到,宋亚轩团队那边,似乎不太情愿跟你绑。”

陈楚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初冬的冷风灌进来,带着城市特有的尘埃味,吹散了排练厅里残留的檀香和药味。远处高楼林立,灯火辉煌,勾勒出冰冷的现代丛林轮廓。十年前,他就是在这片丛林里被折断翅膀,扔进雪柜。十年后,他爬出来,用一场场硬仗打回自己的位置,可资本的游戏规则,似乎从未改变。依旧是流量为王,话题至上,实力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点缀,或是被利用的棋子。

“告诉他们,”陈楚的声音混在风里,低沉却清晰,“这活,我接了。”

“陈老师好!我是宋亚轩!”排练室的门被推开,少年清亮的声音带着刻意调整过的恭敬,像一只训练有素的小兽。宋亚轩穿着当季潮牌,头发染成时髦的浅亚麻色,脸上带着无可挑剔的营业微笑,身后跟着神情警惕的经纪人和助理,阵仗不小。他伸出手,眼神却飞快地扫过陈楚朴素的衣着和略显疲惫的脸,一丝微不可查的疏离感在眼底掠过。

陈楚没握他的手,只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他身后助理抱着的厚厚一沓文件上——显然是准备好的“改编意见”。

“时间不多,直接听想法。”陈楚走到钢琴边坐下,手指随意按下一个和弦,打破了刻意维持的客套氛围,“《橄榄树》,你怎么想?”

宋亚轩显然没料到开场如此直接,营业笑容僵了一瞬,随即流畅应对:“陈老师,我们团队做了几个方向。一个是Edm混搭,副加入强鼓点,更适合舞台炸场;或者走city pop复古风,加点蒸汽波元素,年轻听众会很喜欢;最稳妥的是在原曲基础上微调,我唱主歌,您负责副歌高音部分,突出您的实力和我的清新感……”

“清新感?”陈楚打断他,手指在琴键上滑过一串略带不协和的音,“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你打算用什么表情?用‘今天天气真好’的清新感吗?”

宋亚轩脸上的笑容彻底挂不住了。排练室瞬间陷入令人窒息的安静。经纪人脸色一沉,刚要开口,陈楚却没看他,目光如炬钉在宋亚轩脸上:“你十九岁,离家闯荡,被无数人注视,也被无数规则束缚。你心里有没有一个‘远方’,一个可能永远到不了,但光是想着就能让你血液发烫的地方?有没有一个‘故乡’,是午夜梦回时,让你喉咙发紧、鼻子发酸的存在?”

一连串的问题,像重锤砸在精心修饰的表象上。宋亚轩眼神闪烁了一下,那份训练出来的游刃有余第一次出现了裂痕。他下意识避开陈楚的逼视,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衣角。远方?故乡?被密集的行程、粉丝的期待、公司的规划塞满的脑子里,似乎很久没有空间容下这些“虚”的东西了。

“你没有。”陈楚替他回答,声音平静却带着穿透力,“或者有,也被藏得很深了。这就是问题。《橄榄树》不是小情小爱,它是无根的漂泊,是灵魂的渴求,是理想主义在现实壁垒前撞出的血痕!用Edm炸它?用蒸汽波泡它?那是给古董喷漆镶钻,是杀死它!”

宋亚轩的经纪人忍不住了:“陈老师,话不能这么说!亚轩的改编方案是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教他怎么唱歌,没教他怎么活!”陈楚猛地提高音量,嘶哑的声线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压迫感,“要改,就改它的魂!改出这个时代年轻人血脉里,被流量和算法掩盖的、对‘远方’的饥渴!改出我们这群被现实捶打过的人,心里那棵还没枯死的树!”

他不再理会脸色铁青的经纪人,转头看向被震住的宋亚轩,眼神锐利如刀:“你敢不敢,跟我一起,把这棵老树连根拔起,看看底下埋着什么?”

宋亚轩胸口剧烈起伏,少年人的血气和对权威那点隐秘的反抗被彻底点燃。他猛地抬头,迎上陈楚的目光,声音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和一丝豁出去的狠劲:“……敢!”

排练厅的灯彻夜未熄。巨大的落地镜映照着两个截然不同却又奇异地碰撞、融合的身影。

最初的磨合如同钝刀割肉。宋亚轩习惯的流行唱腔在《橄榄树》苍凉的骨架上显得轻飘无力。陈楚的要求近乎残酷:“‘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不是让你唱小鸟!是唱你仰望小鸟时,脖子梗着的那股倔!唱你被困在原地,看它飞走的无力感!喉腔打开,胸腔共鸣往下沉!给我坠下去的感觉!”他亲身示范,那嘶哑的嗓音挤压出一种近乎窒息的沉重感。

宋亚轩一次次尝试,白皙的脖颈绷出青筋,汗水浸湿了额发。流行技巧的精致外衣被一层层剥开,露出底下生涩却真实的情绪内核。他开始笨拙地寻找陈楚所说的“血脉里的饥渴”,尝试在“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里注入自己渴望舞台却又被资本裹挟的迷茫。

改编的核心难点在于那段原创新旋律的嵌入。陈楚摒弃了所有花哨的编曲套路,将目光投向更辽阔的土地。他连夜连线了西北的“花儿”非遗传承人,手机里传来苍凉高亢、带着风沙粗粝感的即兴吟唱。那声音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某种尘封的共鸣。

“听到没?”陈楚眼中燃烧着兴奋的火光,手指用力戳着空气,“这才是根!不是台湾的橄榄树,是我们黄土高原上,顶着风沙也要开出来的苦菜花!是生民千年不绝的‘望乡’!”他抓起笔,在谱纸上疯狂涂抹,将“花儿”婉转凄怆的旋律骨架抽离出来,与《橄榄树》原曲进行血肉嫁接。

宋亚轩被这原始磅礴的生命力冲击得目瞪口呆。他试着跟唱陈楚草创的新段落,声音单薄,找不准那苍凉的劲头。陈楚毫不留情:“别端着!嗓子扯开!想象你站在黄土高坡上,前面是望不到头的沟壑,后面是回不去的家!喊出来!带点破音!带点哭腔!要的就是那份被风刮出来的毛边感!”

排练变成了对灵魂的反复捶打。陈楚像最严厉的工匠,用梅清秋淬炼他的方式,淬炼着这个年轻的偶像。宋亚轩从最初的委屈抗拒,到咬牙坚持,再到某个深夜,当那段融合了“花儿”风骨的新旋律终于被他用撕裂般的力量吼出来时,他竟控制不住地浑身颤抖,眼泪混着汗水砸在谱架上——那不是表演,是一种积压已久的情绪被彻底引爆的宣泄。

“好!”陈楚第一次露出近乎狰狞的赞许笑容,用力拍着他的肩膀,“记住这个!这才是唱歌!”

然而,风暴在舞台之外酝酿。改编方案提交节目组音乐总监时,遭到了强烈质疑。

“陈楚!你这是胡闹!”音乐总监老张,一个资深编曲,指着谱子上那段标红的西北风旋律,气得手指发抖,“《橄榄树》是什么?是殿堂级的艺术歌曲!是流淌着诗意和忧伤的经典!你加段黄土高坡的嚎叫进去?还让亚轩这么唱?你想毁了这首歌还是毁了这孩子?观众能接受吗?原唱老师怎么看?”

陈楚寸步不让,眼神冷硬如铁:“经典不是供在神龛里的木乃伊!它不碰泥土,不沾血气,怎么‘新生’?齐豫老师唱的是她的流浪,我们要唱的是这片土地上更古老、更普遍的乡愁!是刻在骨子里的‘根’与‘远’的撕扯!这段‘花儿’不是破坏,是给它接上我们自己的根脉!”

“根脉?观众要听的是好听!是情怀!不是听你搞实验艺术!”老张拍着桌子,“亚轩的嗓子是吃饭的家伙!你让他这么嚎,声带坏了谁负责?他粉丝能答应?”

“我负责!”陈楚声音斩钉截铁,“他的嗓子没你想的那么脆弱!粉丝?粉丝最终记住的,是能打动他们的声音,不是一辈子被保护在无菌室里的偶像!这段旋律,一个字不改!要拿掉它,我和亚轩退赛!”

“陈老师……”宋亚轩站在一旁,脸色发白。一边是节目组的权威和团队的担忧,一边是陈楚近乎偏执的艺术坚持和昨晚那声嘶吼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灵魂震颤。他看着陈楚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的眼睛,想起排练时那股冲破束缚的快意,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他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步,站在陈楚身侧,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张总监,我想试试。按陈老师的方案。”

老张看着眼前一老一少两个倔强的身影,气得拂袖而去:“行!你们牛!舞台见真章!观众不买账,收视率跌了,看你们怎么收场!”

争论的消息不知被谁泄露,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陈楚魔改《橄榄树》?还要加入西北民歌?疯了吧!”

“为了博眼球不择手段!经典是你能随便糟蹋的?”

“心疼亚轩,被过气艺人拉着一起作死,嗓子还要不要了?”

“坐等翻车!看他怎么收场!”

质疑和嘲讽的声浪汹涌而来。前公司的水军更是趁机下场,#陈楚毁经典#、#保护橄榄树# 等话题被恶意刷上热搜。连楚门音乐内部都出现了动摇的声音。

只有排练厅里,风暴中心的两人反而异常平静。宋亚轩甚至不再看手机,只是反复打磨那段融合了“花儿”的新唱段,眼神里多了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陈楚则把自己关进录音室,用嘶哑的嗓音一遍遍调试着和声的叠唱,力求在最粗粝的爆发中,找到直击人心的穿透力。

《声生不息·家年华》录制现场。巨大的环形舞台被前所未有的素净包裹。没有炫目的灯光矩阵,没有复杂的机械装置。舞台中央,只有一束孤寂的冷白光柱落下,笼罩着一架古朴的钢琴和两支立麦。背景是巨大的环形冰屏,此刻一片纯净的米白,等待着被声音涂抹。

观众席的喧嚣在主持人何炅温润而庄重的开场白中渐渐平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晚,我们循着百年中华音乐的足迹,聆听属于这片山河的声音。接下来,陈楚、宋亚轩,为我们带来——《橄榄树》。”

话音落,全场灯光骤然熄灭。绝对的黑暗与寂静,持续了足足五秒,漫长到能听到无数人屏住的呼吸和心跳。就在这份寂静即将绷断的刹那——

“呜——”

一声悠长、苍凉、带着风沙粗粝质感的埙鸣,如同从远古的黄土高原穿越时空而来,幽幽响起。冰屏上瞬间晕染开一片无边无际的、苍黄的沙漠景象,沙丘起伏,如同凝固的波涛。

钢琴声随之切入,不是原版空灵缥缈的分解和弦,而是陈楚重新编配的、低沉而富有行进感的节奏音型,像沉重的脚步跋涉在无垠沙海。

冷白光柱下,陈楚的身影显现。他穿着最简单的深灰色棉麻衣衫,闭着眼,双手轻扶麦克风。开口,是那被《裂帛》淬炼过的、带着沙哑颗粒感的嗓音: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声音低沉、缓慢,每一个字都像从沙土里艰难拔出,带着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风霜。那“来”字尾音微微下坠,拖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瞬间揪紧了所有人的心。这不是流浪的浪漫,是漂泊的沉重与迷茫。

冰屏上的沙漠景象随之流动,风沙漫卷。

第二句,另一束暖黄色的光温柔亮起,打在宋亚轩身上。少年褪去了所有潮牌的装饰,一身素净白衣。他开口,嗓音清澈依旧,却不再是流行唱腔的精致圆润,而是带着一种未经雕琢的、近乎直白的诉说感:

“我的故乡在远方——”

清澈中带着一丝青涩的沙哑,那是排练中被陈楚逼出来的真实。眼神望向虚无的远方,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对未知的憧憬与一丝不安。

“为什么流浪——”

陈楚接唱,声音陡然拔高,沙哑的声线爆发出一种近乎质问的力量,撕裂了之前的沉郁。冰屏上风沙骤急,沙漠景象扭曲变幻。

“流浪远方——流浪——”

宋亚轩的声音加入,清澈与沙哑交织,形成奇异的和声,如同两代人对“远方”共同的叩问与追逐。钢琴节奏猛然加强,加入了模拟心跳的低沉鼓点。

就在观众以为情绪将推向**时,所有伴奏骤然消失!舞台上只剩下两束孤光,和沙漠呼啸的风声(音效)。

陈楚与宋亚轩对视一眼,同时深深吸气。再开口,不再是齐豫原版空灵飘渺的吟唱,而是——

“哎——哟——喂——”

一声源自西北“花儿”的高亢、凄婉、带着撕裂般生命力的长调,如同利剑,悍然刺破寂静!宋亚轩摒弃了所有技巧,用近乎本能的嘶吼跟随着陈楚的引领。那声音粗粝、原始,带着泥土的腥气和风沙的粗粝,像在贫瘠黄土地上挣扎求生的呐喊,瞬间将“流浪”的意象从个人情怀拔高到生民千年迁徙、寻找家园的宏大悲怆!

冰屏上,苍黄的沙漠景象轰然碎裂!取而代之的是急速掠过、壮丽而苍凉的中华大地——奔腾的黄河、巍峨的秦岭、无垠的草原、层叠的梯田……最终,定格在一棵生长在嶙峋峭壁之上、根系虬结深深扎入岩缝的橄榄树!那树形,竟隐隐与西北高原上饱经风霜的老槐树重合!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陈楚的声音在长调的余韵中接回主歌,沙哑的声线里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厚重与辽阔,仿佛那棵峭壁上的树,历经风霜却更加坚韧。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宋亚轩的唱腔也彻底蜕变,清澈中融入了力量与温度,少年人的迷茫沉淀为一种坚定的追寻。

最后一遍副歌,陈楚与宋亚轩的和声达到了完美的交融。陈楚的沙哑沧桑如同大地,托举着宋亚轩清亮而充满希望的嗓音,如同峭壁上那棵橄榄树新生的枝叶,直指苍穹。钢琴、弦乐、模拟心跳的鼓点以及若隐若现的埙音,编织成恢弘而深情的背景。

曲终。

灯光并未大亮。两束追光依旧笼罩着舞台中央微微喘息的两人。冰屏上,那棵峭壁上的橄榄树静静矗立,根系在岩石中蔓延、深入,仿佛扎进了每个观众的心底。全场陷入一片真空般的死寂。没有掌声,没有欢呼。许多人脸上挂着不自知的泪水,沉浸在那种被“根”与“远方”双重击中的震撼中。

导播间里,实时弹幕监控屏在几秒的绝对空白后,猛然被海啸般的文字淹没:

“头皮发麻!这才是《橄榄树》该有的力量!”

“陈楚的改编神了!西北那段‘花儿’直接给我唱哭了!”

“宋亚轩脱胎换骨!少年音里的倔强和追寻太戳心了!”

“给经典接上华夏根脉!跪了!”

“峭壁上的橄榄树!这个意象绝了!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棵树!”

“热搜预定!不,是热榜第一预定!”

评审席上,韩红用力抹了下眼角,第一个站起身用力鼓掌。紧接着,孙楠、黄绮珊、古巨基……所有导师、所有观众,如同从梦中惊醒,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呐喊!这掌声,是对艺术的致敬,更是对那敢于“连根拔起”经典、为其注入时代血液和民族根魂的勇气的最高礼赞!

前一刻还在嘲讽“坐等翻车”的乐评人樱桃,连夜赶出长文:“陈楚的改编,不是破坏,是‘招魂’!他用西北‘花儿’的苍凉雄浑,招回了《橄榄树》这首诞生于台湾民歌运动时期的歌曲,其背后更深厚的中华血脉——那跨越地域、贯穿千年的,对家园的眷恋与对远方的执念!宋亚轩的蜕变,则是年轻一代在陈楚引领下,挣脱流量束缚,触摸艺术本真的最佳证明!峭壁上的橄榄树,是陈楚,是宋亚轩,也是每一个在时代洪流中寻找自身坐标的中国人!”

《橄榄树(新生版)》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各大音乐平台。上线三小时,空降飙升榜、新歌榜、热歌榜三榜第一!二十四小时内,播放量破亿!讨论量近百万!各大社交媒体被“峭壁橄榄树”刷屏,无数人分享着这首歌带给他们的感动与思考。前公司精心策划的#陈楚毁经典#话题被彻底淹没,沦为笑柄。

深夜,楚门音乐工作室灯火通明。沈岩盯着电脑屏幕上那牢牢占据榜首位置的《橄榄树(新生版)》,激动得手舞足蹈:“爆了!楚哥!全爆了!热榜屠榜!前公司脸都绿了!”

陈楚靠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杯温热的罗汉果茶。窗外城市的霓虹倒映在他平静的眼眸里。手机屏幕上,是宋亚轩发来的消息,只有简单几个字:“陈老师,谢谢您。那棵树,我好像找到了。”

他喝了一口微苦回甘的茶,喉间的灼痛感似乎减轻了许多。登顶热榜的喧嚣在窗外,而真正的胜利,在舞台上那棵用声音浇筑的、深深扎入人心的橄榄树上。下一场仗,还在等着他。但此刻,他只想让这混合着中药、汗水和嘶吼余韵的空气,在肺里多停留一会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