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陵与成都的傲慢
辽阳的“启明之光”虽已照亮北方,但在金陵和成都,它却被视为一种异端和僭越。
东吴皇帝孙皓,在宫中醉生梦死,听闻姜小伍称帝,更是嗤之以鼻。“一个辽东的屠夫,也敢妄称天子?朕乃大汉正统,江东神胄,不日便要问罪辽东,让他知道天高地厚!”
而在成都,蜀汉后主刘禅虽已禅位,但以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为首的旧臣,依然心怀汉室。他们承认姜小伍的强大,却无法接受一个“寒门皇帝”取代大汉的法统。诸葛瞻在朝堂上痛心疾首:“姜小伍虽破魏,然其法乖张,不尊古礼,乃乱世之枭雄,非守成之明主。我等若不联合东吴,匡扶汉室,天下将再无正朔!”
于是,在一种奇妙的“正义感”和旧时代的傲慢驱使下,两个本应是敌人的政权,决定联手。他们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联军,由东吴名将丁奉为主帅,蜀汉猛将廖元(廖化族中后辈,勇猛但经验不足)为副帅,诸葛瞻亲自坐镇中军,率领水陆大军十五万,号称三十万,浩浩荡荡,直扑辽东。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一举摧毁这个新兴的“辽朝”,恢复他们所熟悉的、由世家大族主导的旧秩序。
#### 鸭绿江口的铁壁
吴蜀联军气势汹汹,战船连绵百里,遮蔽了鸭绿江的江面。东吴的水军天下无双,他们相信,只要登陆,便可摧枯拉朽。
然而,当他们的先头舰队驶入鸭绿江口时,迎接他们的,不是辽东军的脆弱防线,而是一道横亘在江面上的钢铁长城。
无数粗大的铁链从两岸伸出,封锁了江面。铁链之后,是林立的、由周巷亲自督造的巨型要塞。要塞上,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武器,正静静地瞄准着他们——那是一种经过贾穆改良的配重式投石机,射程远超寻常,被辽东军称为“轰天雷”。
“放!”
随着周巷一声令下,上百个“轰天雷”同时发射。巨大的石块带着呼啸的尖音,如同陨石雨般砸向吴蜀联军的战船。一艘艘精美的楼船在巨石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被瞬间砸得粉碎。江面上,火光冲天,惨叫声、落水声不绝于耳。
东吴水军引以为傲的船坚炮利,在辽东军的“科技代差”面前,显得如此可笑。
丁奉在旗舰上看得目瞪口呆,他戎马一生,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火力。他强自镇定,命令舰队后撤,寻找登陆点。但辽东的海岸线,早已被贾穆布下了重重陷阱和暗礁,联军处处碰壁,损失惨重。
强攻不成,联军只能在百里外艰难登陆,扎下营寨,士气已然受挫。
#### :迷雾中的幽灵
联军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入夜,大雾弥漫。联军的营寨里,士兵们疲惫地睡着,巡逻队也因白天的惨败而精神萎靡。
突然,营寨四周响起了凄厉的号角声。无数火把从黑暗中亮起,将整个大营照得如同白昼。
“敌袭!敌袭!”
士兵们惊慌失措地拿起武器,却根本找不到敌人的主攻方向。辽东的骑兵,在文鸯的率领下,如同黑夜中的幽灵,利用浓雾的掩护,不断地在联军营寨外围高速穿梭,他们不恋战,只是用精准的弓箭射击,点燃联军的粮草车,制造混乱。
而廖化,这位游击战大师,则率领着数千精锐,如同手术刀一般,精准地切断了联军的各个营寨之间的联系。他们时而东边放火,时而西边呐喊,让整个联军大营陷入了一片恐慌和自相残杀之中。
诸葛瞻虽是治国之才,却不擅长临阵指挥。面对这种神出鬼没的战术,他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军队在混乱中消耗。
“稳住!都给我稳住!”副帅廖元怒吼着,率领亲兵试图组织反击。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如鬼魅般出现在他面前。那人手持一柄古斧,脸上带着一丝嘲弄的微笑。
“你是廖元?廖化将军的后辈?你的斧法,还没学到家。”
姜小伍亲自出手了!他甚至没有使用天罡三十六斧,只是用最简单的劈、砍、撩、刺,却快如闪电,力道万钧。廖元只觉眼前一花,胸口中了一脚,整个人倒飞出去,昏死过去。
主帅被擒,联军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 :紫宸殿上的抉择
天亮了,大雾散去。鸭绿江岸边,尸横遍野,吴蜀联军的营寨已是一片狼藉。十五万大军,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主帅丁奉在乱军中被文鸯生擒,诸葛瞻则被廖化的部队团团围住,绝望地拔出了佩剑。
就在他准备自刎以谢先帝时,一个声音阻止了他。
“诸葛公,何至于此?”
姜小伍骑着马,缓缓而来。他的身后,是成群结队、放下武器的吴蜀士兵。
诸葛瞻看着这个年轻的皇帝,悲愤道:“我等是为匡扶汉室,恢复正朔,非为一己之私!你纵有千般本事,也改变不了你寒门崛起,乱了纲常的事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