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城,长乐宫。
夜色深沉,吕雉端坐在凤座之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殿内灯火通明,却气氛凝重。她的面前,站着几位心腹谋士。
“韩信在北境一战,威望如日中天。齐地富庶,兵强马壮,已成尾大不掉之势。”一位谋士忧心忡忡。
“姜小伍虽无实权,但他是齐王的智囊,更是‘护国圣师’,在军中和民间声望极高。这两人,如同一只手的两根指头,攥在一起,力量足以撼动整个大汉。”
吕雉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丈夫刘邦的猜忌之心从未真正消失,只是被胜利的喜悦暂时掩盖了。如今北境已定,这颗种子随时可能再次发芽。
“不能再用强。”吕雉缓缓开口,声音冰冷而清晰,“强攻,只会将他们彻底推向对立面。我们要做的,是拉拢,是捆绑。”
她站起身,在殿内踱步:“哀家明日将亲自去齐王府,向韩信赔罪。昔日之错,皆因奸人蒙蔽。哀家要让他知道,皇室与他,是荣辱与共的。”
“同时,哀家会将哀家吕氏一族中最出色的女子,许配给韩信为齐王正妃。让他成为我们吕氏的女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至于姜小伍……”吕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不好权,但不好色吗?哀家会从宫中,挑选最聪慧貌美的侍女、宫女、丫鬟,凑成一份‘大礼’,一并送到他府上。男人,终究是男人。”
这是一个阳谋,用亲情、美色和利益,将两匹最烈的野马,牢牢拴在汉室的战车上。
“还有,”她最后补充道,声音压得极低,“此事,也是为了太子。太子仁弱,必须要有强援。齐王,便是太子最大的靠山。”
---
### **第二章:皇后的“厚礼”**
次日,吕雉的仪仗浩浩荡荡地出现在了临淄齐王府外。
韩信与姜小伍亲自出迎。看着眼前这位曾将韩信逼入绝境的女人,如今却是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韩信心中百感交集。
“齐王,国师。”吕雉率先开口,语气诚恳,“昔日之事,是本宫与陛下被奸人蒙蔽,险些铸成大错,让齐王受委屈了。今日,本宫是奉陛下之命,前来向齐王赔罪的。”
她身后的宫人,立刻抬上了数十个礼箱。里面是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更有几匹神骏非凡的汗血宝马。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吕雉微笑道,“另外,本宫还为本王带来了一份‘心意’。”
她一挥手,数十位身着盛装的少女走了出来。她们个个容貌秀美,举止得体,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其中一半,是吕雉从吕氏家族中挑选的贵女,为首的一位名叫**吕嫣**,容貌绝美,气质端庄,是吕雉的侄女,也是她内定的齐王正妃人选。
另一半,则是吕雉从长乐宫中精挑细选的贴身侍女与宫女,个个眼波流转,聪慧伶俐,她们的目标,直指姜小伍。
“本宫听闻国府尚未立妃,这些丫鬟,便让她们去伺候国师吧。”吕雉的话说得滴水不漏。
韩信眉头微皱,他不喜欢这种被安排的感觉。姜小伍则依旧淡然,只是微笑着,看不出喜怒。
“皇后厚爱,臣与国师愧不敢当。”韩信不软不硬地回应。
吕雉仿佛没听出他的言外之意,继续说道:“齐王功高盖世,却无正妃,于理不合。这是本宫的侄女吕嫣,温婉贤淑,才貌双全,若齐王不弃,便由本宫做主,为你们完婚,如何?”
这已经不是商量,而是施压了。
就在气氛变得微妙之时,一名宫中使者快马加鞭赶来,气喘吁吁地跪倒在地:“报!陛下急召国师入宫,立论太子之事,刻不容缓!”
---
### **第三章:储君之问,取乱之道**
未央宫,御书房。
刘邦独自一人,对着面前的地图,愁眉不展。地图上,他用朱砂笔圈出了两个名字:太子刘盈,赵王刘如意。
看到姜小伍进来,刘邦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将他拉到地图前。
“小伍,你来看看,这太子之位,朕是越看越头疼啊!”刘邦指着地图,“太子刘盈,是嫡长子,仁爱孝顺,但性格太过软弱,恐难堪大任。如意那孩子,像朕,聪明果敢,可他不是长子啊!废长立幼,自古乃取乱之道,朕怕……”
刘邦的烦恼,是所有帝王都会面临的终极抉择:是遵循礼法,还是选择贤能?
姜小伍静静地看着他,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了“长安”和“临淄”两个点上。
“陛下,”姜小伍终于开口,声音平静而有力,“您问臣,废长立幼是不是取乱之道?”
“是。”
“那臣便告诉您,它就是取乱之道。”姜小伍的语气不容置疑,“陛下,您为何能打败项羽,建立这大汉江山?”
刘邦一愣,随即道:“靠韩信、张良、萧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