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 >
            第253章 梦回三国之旅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 >
            第253章 梦回三国之旅
        
    这是一个关于姜小伍帮助关羽投奔汉献帝,并辅佐汉献帝夺回权力的故事。
---
**第一章:龙困浅滩,天机初现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的烽烟正浓。而另一边,下邳城外,曹操大军如铁桶般围困。城内,关羽身陷绝境。他保护着两位嫂嫂,粮草断绝,外援无望。曹操爱其才,派张辽前去劝降。
关羽提出“三约”:一、降汉不降曹;二、俸禄优待两位嫂嫂;三、一旦得知兄长刘备下落,虽远必往。
曹操应允,关羽暂居曹营。他被封为汉寿亭侯,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甚至将吕布的赤兔马相赠。然而,关羽的心,从未离开过那位颠沛流离的皇叔刘备。他夜观《春秋》,心中想的却是汉室的倾颓和兄长的安危。
就在此时,一个名叫姜小伍的年轻人,出现在了许都。
姜小伍并非将门之后,也非名士子弟。他只是一个来自后世的普通历史爱好者,因一场意外,竟穿越到了这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他没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他拥有一个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对历史走向的洞悉。
他知道,刘备此刻正依附于袁绍,而袁绍外强中干,官渡必败。他更知道,那位被曹操“奉迎”到许都的汉献帝刘协,不过是个华丽的囚徒,一生都在权臣的阴影下挣扎,最终悲惨离世。
“不,这不该是结局。”姜小伍站在许都的街头,看着曹军森严的戒备,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汉室虽弱,但天下人心仍在。若能有一位真正的‘汉臣’去辅佐陛下,或许……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他的目光,穿过重重宫墙,仿佛看到了那个孤独的少年天子。而能担起这“擎天”之任的,放眼天下,除了那位义薄云天、威震华夏的关羽,还能有谁?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姜小伍心中成形:他要帮助关羽,不是去投奔前途未卜的刘备,而是去“投奔”汉献帝,去完成一件比匡扶刘备更为宏大的事业——重振皇权!
### **第二章:巧言献策,义动云长**
姜小伍深知,直接去见关羽是自寻死路。他利用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写了一封密信,信中不谈虚名,只讲“天机”。
信被巧妙地送到了关羽的案上。关羽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关将军义薄云天,然所寻者,乃桃园之兄长,非天下之君父也。今刘皇叔依附袁绍,如猛虎寄身于朽木,官渡一败,将复何归?而许都城中,天子蒙尘,汉室倾颓,此乃天下之痛。将军手持汉寿亭侯之印,食汉禄,当为汉事。若能脱樊笼,直奔许都,面见圣上,则天下英雄必将闻风而响应。此非背兄,乃为天下苍生行更大之义也。若将军有意,城南老槐树下,有布衣姜小伍,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关羽看完,虎躯一震。信中的话字字诛心,直击他内心最深处矛盾。他忠于刘备,但更忠于“汉”这个字。刘备是“皇叔”,但汉献帝才是“天子”。辅佐天子,光复汉室,不正是他毕生的理想吗?
他沉吟良久,最终决定去见一见这个神秘的“姜小伍”。
在城南老槐树下,关羽见到了这个看似平凡的年轻人。姜小伍不卑不亢,向关羽深施一礼。
“阁下何以知我心事?”关羽开门见山。
姜小伍答道:“小人不识将军心事,只知天下大势。将军‘降汉不降曹’,此心可昭日月。然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将军在曹营,名为贵客,实为质子。一旦与刘皇叔会合,曹操必视将军为心腹大患,天下虽大,恐无将军容身之处。唯有天子,才是将军最大的依仗。”
他接着分析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皆因天子孤立无援。若将军这等威名赫赫的汉臣前去辅佐,必能打破僵局。届时,将军以天子之名,号召天下忠义之士,何愁大业不成?这比之追随刘皇叔四处奔波,岂非更直接,更根本?”
关羽被姜小伍的见解深深折服。他看到了一条从未想过的道路,一条更为艰难,却也更为光明的道路。他紧握着青龙偃月刀,沉声道:“先生之言,令云长拨云见日。但不知,我等如何才能脱身?”
姜小伍微微一笑:“山人自有妙计。”
### **第三章:金蝉脱壳,千里奔袭**
姜小伍的计划,核心是利用曹操的“多疑”和关羽的“忠义”。
他让关羽照常接受曹操的赏赐,但每次都表现得心事重重,时常遥望北方,思念刘备。同时,姜小伍散布谣言,说关羽已与袁绍暗通款曲,准备里应外合。
曹操本就爱才又多疑,这些谣言让他心中不安。他派去的探子回报,关羽确实时常向北而泣,整理行装。
恰在此时,刘备果然派人送来密信,告知关羽自己身在袁绍军中。关羽大喜,立刻挂印封金,将曹操所赐之物全部留下,只带旧部,护送二位嫂嫂,准备北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