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好的,这是一个关于“全能CEO”姜小伍,如何从商业神坛走下,一头扎进烟火人间,最终成为一代“食神”的修行故事。
---
### **第一章:一个“食神”的初心与“手痒”
“厨神争霸赛”的余温,久久未散。阿面的“故梦”面馆开业那天,姜小伍亲自去剪彩,看着她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他比自己赚了五十个亿还要满足。
然而,这份满足感,却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奇特的种子——**手痒**。
他看着后厨那些大侠们行云流水的刀工,听着食客们品尝美食时那满足的喟叹,一种前所未有的渴望在他心中萌发。他可以创造商业帝国,可以改变世界,但他却做不出一碗能让母亲想起故乡的“故梦”。
“芷若,语嫣,”一天晚饭后,他突然正色道,“我想学厨。”
周芷若正在擦拭她的倚天剑,闻言动作一顿,抬起眼皮,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你?学厨?你的时间是以分钟计费的,用来学切土豆丝?”
王语嫣则好奇地问:“小伍,学厨是不是就像学武功?要先练心法,再学招式?”
“对!”姜小伍一拍大腿,“语嫣说到点子上了!厨艺,就是一门没有硝烟的武功!我要学的,不是做几道菜,而是要达到‘人厨合一’的境界!”
他决定,给自己放一个长假。他不是去度假,而是要去“拜师学艺”,进行一场属于他自己的“厨艺修行”。
### **第二章:一场“扫地僧”式的修行**
姜小伍的修行,从最不起眼的地方开始。他脱下定制西装,换上粗布衣衫,走进了城中村一家没有招牌的苍蝇馆子。
馆子的老板是个姓张的瘸腿老头,人称“张一勺”,脾气臭得像块茅坑里的石头。姜小伍去应聘洗碗工,张老头斜眼看了他半天,吐出一句:“细皮嫩肉的,干不了。”
姜小伍也不多说,直接卷起袖子,走到水池边,一个小时内,洗完了堆积如山的碗碟,而且每一个都光洁如新。
张老头哼了一声,留下了他。
姜小伍的“厨艺第一课”,不是切菜,不是炒菜,而是**“悟水”**。
张老头让他每天挑一百担水,从后院的井里挑到厨房的大缸里。要求是,水不能洒出一滴,且水倒入缸时,不能有大的声响。
三天下来,姜小伍腰酸背痛,但他渐渐明白了。这练的不是力气,是**“稳”**。是厨师对力道最基础的掌控。
接下来,是**“悟火”**。
张老头让他烧火。用的是最老土的土灶,柴火是湿的干的混在一起。要求是,火势要稳定,不能忽大忽小。
姜小伍被烟熏得眼泪直流,但他慢慢学会了听火声,看烟色,感受热浪的强弱。他明白了,这练的不是烧火,是**“候”**。是对时机最精准的判断。
一个月后,张老头什么都没教他,只是在他离开时,扔给他一本破旧的册子,上面写着——《火候论》。
姜小伍翻开一看,里面讲的,竟是他这一个月用身体领悟到的所有道理。他恍然大悟,这便是“心法”。
### **第三章:一次“东邪西毒”式的游学**
掌握了“心法”,姜小伍开始了他的“招式”游学。他像令狐冲寻找剑法一样,寻访那些隐藏在民间的厨艺高人。
他去了川渝,拜师一位隐居在山里的“辣中仙”。这位仙姑,能用一百种辣椒,做出一百种不同层次的“辣”。有的辣如烈火,有的辣如情丝,有的辣后回甘,如饮甘露。姜小伍在这里,学会了**“味觉的层次”**。
他又去了岭南,找到了一位被称为“鲜佛”的老和尚。老和尚只做素斋,但他能用最普通的豆腐、萝卜、青菜,做出比山珍海味更鲜美的味道。他的秘诀,是“不时不食”,以及对食材本味的极致尊重。姜小伍在这里,学会了**“食材的灵魂”**。
最后,他去了江南,拜访一位以“刀工”闻名的大师,人称“玉笛公子”。这位公子能将一块豆腐切成细如发丝的豆腐丝,能在豆腐上雕刻出整首的《春江花月夜》。姜小伍在这里,学会了**“刀尖上的舞蹈”**。
每到一处,他都放下CEO的身份,像个最虔诚的学徒,从最基础的活干起。他的双手,从曾经敲击键盘、签署文件的手,变得布满老茧,却也越来越稳,越来越有力量。
### **第四章:一道“天人合一”的冠军菜
一年后,姜小伍回到了“江湖盛宴”。他没有声张,而是像往常一样,在后厨帮忙。
周芷若一眼就看出了他的不同。他的眼神,不再有商人的锐利,而是多了一份厨师的沉静与专注。
“你回来了。”她淡淡地说。
“嗯,回来了。”姜小伍笑了笑,拿起一把菜刀,那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恰逢第二届“厨神争霸赛”即将开始,去年的冠军阿面,成了卫冕冠军。所有人都期待着她的新作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