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安二十五年,汉中。
自姜小伍带着四位前朝英雄归隐于此,已过去一年。这座被群山环抱的古城,用它独有的温润与宁静,悄然治愈着那些曾饱经风霜的灵魂。
然而,治愈,并非一蹴而就。
关羽依旧沉默,每日擦拭着他那把不出鞘的刀,仿佛在擦拭一段死去的过往。张飞虽不再酗酒,却终日无所事事,一身力气无处可使,憋得满脸通红。诸葛亮收了几个学童,却时常在讲到“天下”时,失神良久。赵云成了渔夫,眼神平和,却透着一股与世隔绝的疏离。
他们活着,却像是活在了一个巨大的气泡里,看似安稳,实则一触即破。
姜小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光靠闲适的生活,无法真正让他们重拾生机。他们需要一件,能让他们重新投入,重新感受到“价值”的事情。
一天,他回到宅院,身后,跟着一位,风华绝代,却又带着一丝,岁月沉淀的,温婉女子。
她,便是貂蝉。
自董卓乱政后,她便隐姓埋名,漂泊江湖。姜小伍费了很大功夫,才在江南的一座小镇上,找到了她。
“诸位,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姜小伍拉着貂蝉的手,脸上是前所未有的温柔,“这位,是我的妻子,貂蝉。”
四人皆是一惊。他们没想到,这位传说中,以一己之力,搅动朝堂的奇女子,竟会出现在这里,并且,成为了他们的“主母”。
貂蝉,对着四人,盈盈一拜,声音轻柔,却充满了力量:“四位将军,先生,久仰大名。妾身,此生得遇小伍,别无他求。只愿与他一道,为诸位,做一顿,真正的,家常饭。”
### **汉中家味,开张大吉
“开饭馆?”
当姜小伍提出这个想法时,张飞第一个跳了起来:“俺老张是杀猪的,不是端盘子的!”
“三弟,此言差矣。”诸葛亮,却难得地,眼中一亮,“先生之意,非为盈利,而是为‘心安’。我们,一生,都在为‘天下’这个大菜奔波,却从未,为自己,为身边的人,做一顿,真正的,家常菜。这,或许,是我们,重拾‘本心’的,一种方式。”
诸葛亮的这番话,点醒了所有人。
于是,在汉中最繁华的东街,一家名为“汉中家味”的饭馆,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后,正式开张了。
这家饭馆,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气息。
掌柜的,是姜小伍和貂蝉。
账房先生,是诸葛亮。
大厨,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组合。
主厨,是貂蝉。她的一手好厨艺,是当年在王允府中,为了生存,偷偷学来的。她的菜,精致,温婉,如沐春风。
而,在厨房的另一角,则是一个,巨大的,烤炉。
“俺老张的,‘张飞烤肉’!肥瘦相间,外焦里嫩,不好吃不要钱!”张飞,围着围裙,光着膀子,挥舞着,一把大蒲扇,对着,路过的,客人,大声吆喝。那,中气十足的,嗓门,竟,比他,当年,在长坂坡的,吼声,更有,感染力。
而在,烤炉的,旁边,是一个,小小的,案台。
关羽,正,静静地,站在那里。他,不说话,只是,用他那,握了,半生,刀的,手,将,一张,张,雪白的,米皮,切得,细如发丝。然后,再,配上,他,亲手,调配的,十几种,香料,和,一勺,鲜红,的,秘制红油。
这,便是,饭馆的,招牌菜之一——“云长红油面皮”。那,面皮,入口,爽滑,那,红油,香而不燥,辣中带鲜,吃过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赵云,则,负责,汤羹。他,的,“子龙馄饨”,皮薄,馅大,汤清,味鲜。每一个,馄饨,都,包得,像,一件,艺术品。吃下,一碗,从,胃里,一直,暖到,心里。
而,姜小伍,则,是,饭馆的,“秘密武器”。
他,在,饭馆的,后院,架起了一口,巨大的,铜锅。
“这,叫,‘小伍麻辣火锅’。”他,笑着,对,众人,说道,“天下,万物,皆,可,入锅。人生,百味,也,皆,可,一锅,煮之。来,尝尝!”
那,翻滚的,红油,中,散发着,一种,霸道的,又,让人,无法抗拒的,香气。
### **巾帼不让须眉
饭馆的,生意,越来越好。而,这,背后,也,离不开,几位,女中豪杰的,帮助。
黄月英,诸葛亮的妻子,听闻丈夫在汉中开了饭馆,便带着,她,发明的,各种,精巧,厨具,从,南阳,赶了过来。她,设计的,自动,添水,的,蒸笼,和,省力,的,和面机,大大,提高了,厨房的,效率。
杜夫人,秦朗的母亲,在,曹操的,默许下,也,来到了,汉中。她,曾是,将军夫人,见多识广,为人,八面玲珑。她,成了,饭馆的,“大堂经理”,将,饭馆,打理得,井井有条。
夏侯氏,张飞的妻子,和,她的,侄女,范氏(夏侯渊的侄女,张飞之子张苞的妻子),也,加入了,进来。她们,心灵手巧,负责,饭馆的,点心,和,甜品。她们,做的,“桂花糕”,和,“红豆沙”,软糯香甜,成了,女士,和,孩童,的最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