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五年,春。
丹阳郡的密林中,一场致命的伏击刚刚结束。江东小霸王孙策,正独自一人与三名刺客缠斗。他勇猛无匹,接连斩杀两人,但自己也身中数枪,鲜血染红了战袍。当他奋力刺死最后一名刺客时,自己也虚脱地倒在地上,意识渐渐模糊。
“大哥……大哥!”周瑜率兵赶到时,只看到倒在血泊中的孙策,和那三具冰冷的尸体。
“快!请医者!”周瑜的声音因恐惧而颤抖。
然而,丹阳最好的医者也只是摇着头,说伤势太重,箭头有毒,回天乏术。孙策的生命,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就在整个江东集团陷入绝望之际,一个自称“姜神医”的年轻人,被士兵带到了孙策的营帐。
“我能救他。”姜小伍看着床上脸色灰败的孙策,语气平静得不像是在说人命关天的大事。
周瑜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凤目圆睁:“你是什么人?敢在此大放厥词!若救不了我大哥,我定将你碎尸万段!”
姜小伍没有挣扎,只是直视着周瑜的眼睛:“都督,你若想让他死,大可以现在就杀了我。但若想让他活,就请给我一个干净的空间,一盆热水,一些烈酒,还有一把最锋利的小刀。”
他的眼神太过镇定,镇定得令人心悸。周瑜犹豫了,他看着床上的兄弟,最终选择了赌一把。
“我给你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若我大哥还醒不过来……”
“不用你说。”姜小伍打断他,径直走进营帐。
帐内,姜小伍立刻开始了他超越时代的“手术”。他让侍女用烈酒为他的手和“手术刀”(一把匕首)消毒,然后剪开孙策的伤口,用烈酒冲洗,在孙策因剧痛而昏迷的身体上,仔细地寻找着残留的箭头碎片。
这是一个血腥而精细的过程。在三国时代,这种做法无异于巫术。一个时辰后,当姜小伍满头大汗地走出营帐时,所有人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
“伤口已经清理,毒血也放尽了。他能不能活下来,看天意,也看他的意志力。”姜小伍说完,便瘫倒在地,他也只是个普通人,精神高度集中后,同样疲惫不堪。
周瑜冲进帐内,发现孙策的呼吸竟然平稳了许多,原本灰败的脸色也恢复了一丝血色。
奇迹,真的发生了。
三天后,孙策终于从昏迷中醒来。他睁开眼,看到的是喜极而泣的周瑜,和站在一旁,眼神略带疲惫的姜小伍。
“是你……救了我?”孙策声音虚弱,但眼神依旧锐利。
“算是吧。”姜小伍递过一碗肉汤,“你的身体底子好,但毒素还在体内,未来一个月,必须静养,不能再动武。”
孙策沉默了,他看着这个救命恩人,心中充满了感激,但更多的是警惕。此人行踪诡秘,医术如神,绝不简单。
“先生大恩,孙策没齿难忘。不知先生从何而来,欲往何处去?”
姜小伍心中早有腹稿,他躬身一拜:“在下姜小伍,本是北海一介郎中,因战乱流落至此。我观江东之主,有霸王之姿,故愿效犬马之劳。”
孙策与周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一个郎中,竟敢言“霸王之姿”,此人的眼界,绝非常人。
“好!”孙策挣扎着坐起,“先生大才,孙策愿奉为上宾!”
### **第二章:江东的“战略家”**
孙策死里逃生,但对刺客的仇恨和复仇的冲动,让他急于再次出征。姜小伍却拦住了他。
“主公,万万不可!”姜小伍在议事厅中,第一次对孙策的决定提出反对。
“那许贡的门客,是吴郡太守许贡暗中指使!此等背主小人,我必杀之!”孙策怒不可遏。
“主公,杀一个许贡容易,但您想过没有,为何许贡要刺杀您?”姜小伍一针见血。
“因为他心向曹操!”
“没错!”姜小伍转向众人,“这背后,是曹操的影子!他怕您平定江东,成为他的心腹大患,所以暗中挑拨离间,收买江东士族,让您陷入内乱的泥潭。您若现在去攻打吴郡,正中曹操下怀。您会陷入与本地士族的缠斗中,而曹操则可以坐收渔利,甚至派大军南下!”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孙策和在场的所有将领。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刺客,却没看到背后的黑手。
“那依先生之见,该当如何?”周瑜问道。
“隐忍,发展,整合。”姜小伍走到地图前,“主公,您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许贡,也不是山越,而是时间。您必须活着,活到让江东所有士族都认可您,活到曹操腾不出手来对付您。”
他提出了一个“三年计划”:
第一年,养伤,并利用这段时间,彻底清剿丹阳、会稽等地的山越部落。不是杀戮,而是“以工代赈”,将俘虏的山越人收编为部曲,让他们开垦荒地,修建水利。既消除了隐患,又获得了劳动力和兵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