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关于姜小伍穿越三国,帮助刘备夺取江东的故事就此展开。
---
#长坂坡来的不速之客**
建安十三年,秋。
长坂坡的血腥味仿佛还未散尽,刘备残部在夏口喘息,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曹操大军压境,江东孙权虎视眈眈,前途一片黑暗。
就在这个绝望的夜晚,巡逻的赵云在江边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男子。他身着怪异的蓝色布料(牛仔裤),上身穿一件印着看不懂图案的短衫(T恤),嘴里喃喃自语着“信号不好”、“穿越了”之类的胡话。
赵云将他带回营中,刘备、关羽、张飞和刚刚请出山的诸葛亮都在。面对威严的刘关张和眼神深邃的诸葛亮,自称姜小伍的男子非但不怕,反而一脸激动地盯着诸葛亮,又看看刘备,差点哭出来。
“皇叔!孔明先生!我终于见到活的了!”
张飞豹眼一瞪,丈八蛇矛就要递过去:“你这厮敢直呼我大哥名讳!”
刘备抬手制止,温和地问道:“这位壮士,你从何而来?为何言语如此怪异?”
姜小伍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他必须用最震撼的方式,获取信任。
“皇叔,我叫姜小伍,来自一千八百年后。我知道你们现在最大的困境是曹操南侵,而孔明先生正准备出使江东,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如电,审视着姜小伍:“哦?那你可知,我此去会如何?”
“您将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最终促成孙刘联盟,然后在赤壁一把火,烧掉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姜小伍一口气说完,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心中稍定。
关羽抚着长髯,面露疑色:“一派胡言!我军孱弱,东吴自保尚且不及,岂会与我联合?”
姜小伍转向关羽,语气变得沉重:“关将军,我知道您忠义无双。但我也知道,因为这次联盟,您将来会镇守荆州,最终败走麦城,身首异处。”
“放肆!”关羽勃然大怒,一股凛冽的杀气扑面而来。
刘备也脸色一变,但更多的是震惊。麦城?这是何等恶毒的诅咒。
“皇叔!”姜小伍提高声音,“我不是诅咒,我是来改变这一切的!孙刘联盟,看似是唯一出路,实则是一个饮鸩止渴的陷阱!荆州是借来的,终究要还。东吴君臣,从鲁肃到吕蒙,无时无刻不想着夺回荆州。这个联盟,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祸根,最终会让您失去最得力的大将,元气大伤,再无希望匡扶汉室!”
营帐内一片死寂。姜小伍的话,像一把尖刀,刺破了诸葛亮刚刚规划好的美好蓝图,也刺中了刘备内心最深的恐惧——失去兄弟。
诸葛亮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压力:“阁下既知未来,可知破曹之策?”
“当然知道,”姜小伍自信地回答,“火攻,借东风。但孔明先生,我们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打败曹操,而是……趁此机会,一举吞并江东!”
“什么?!”这次连刘备都失态了站了起来。这比刚才的话更加惊世骇俗。联合盟友,反噬盟友?这与他毕生信奉的“仁义”之道背道而驰。
姜小伍知道,最难说服的时刻到了。他直视着刘备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皇叔,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您想的是暂时的仁义,还是天下苍生的永久安宁?若您只取荆州,孙刘两家内斗不休,最终得利的只会是北方的曹魏。天下将继续分裂,战火将绵延百年。但若您能占据荆、襄、江东,坐拥整个南方,则国力大增,便可北伐中原,一举荡平贼寇,结束这乱世!这才是真正的‘大仁义’!”
### **第二章:卧龙与“天外来客”的博弈**
那晚,刘备彻夜未眠。姜小伍的话,在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第二天,诸葛亮单独找到了姜小伍。
“先生所言,虽石破天惊,却非全无道理。但江东基业已历三世,人心稳固,周瑜年少英才,绝非易与之辈。我军刚刚经历大败,如何能吞并江东?”诸葛亮的问题一针见血。
“孔明先生,您是当世奇才,我只是个知道答案的观众。”姜小伍谦逊地说,“我们的优势,就在于‘信息差’。我知道周瑜的性格,骄傲、好胜,且与您有瑜亮情结。我知道东吴内部的矛盾,老臣主和,少壮主战。我还知道,赤壁之战后,周瑜会全力攻打南郡,而您会趁机夺取荆州南部四郡。我们的计划,就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改。”
姜小伍铺开一张地图,指着长江沿线。
“第一步,照常进行。您去江东,促成联盟,一切按历史……不,按您原本的计划走。让周瑜当先锋,让他去和曹操死磕。”
“第二步,也是关键一步。赤壁大火一起,曹军大乱,周瑜必然会乘胜追击,直取南郡、江陵等核心地带。此时,他的军队将是战线最长、最分散的时候。而我们,则要藏起獠牙,做出只愿安享荆南的姿态,麻痹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