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沈砚就带着连夜用空间处理好的全部货物,找到苏凛:“大当家,陆当家之前谈得不顺,这趟我亲自去镇上——货的品相我心里有数,能谈个公道价,还能顺便换些粮食回来,解燃眉之急。”
苏凛瞥了眼门外码得整齐的货箱,里面的山货干净饱满、兽皮光亮顺滑、农具锃亮耐用,比昨日规整了数倍,显然是沈砚下了功夫。他略一沉吟,道:“老四,给沈先生备辆板车,再派个弟兄搭把手。”
“多谢大当家。”沈砚应声,没多要人手,只带着一名弟兄推着板车,迎着晨雾往镇上赶。
赶到镇上最大的“和顺商行”时,刚开门营业。伙计掀开货箱的瞬间,眼睛就直了,立马喊来掌柜。掌柜俯身翻看,指尖捻着冬菇、摩挲着兽皮,越看越满意:“这货品质,在镇上找不出第二家!”
“掌柜是行家,我也不绕弯子。”沈砚语气干脆,“全部打包收,一半给银两,一半折算成糙米和面粉,按市价来,今日交割清楚,如何?”
掌柜的正愁缺好货,当即拍板:“成!我这就叫人过秤、备银备粮!”
交易出奇顺利,正午不到,银两和粮食就全装好了车。沈砚仔细核对过数目,确认分毫不差,才带着弟兄往山寨赶。一路山道平顺,没半点波折——毕竟是上好的货物交易,又没张扬,自然毫无阻碍。
回到山寨时,聚义厅前早已围了不少翘首以盼的弟兄和百姓。苏凛带着苏虎、苏熊等人站在门口,见板车上沉甸甸的银锭和满满两车粮食,苏虎率先咋舌:“乖乖!真全卖了?还换了这么多粮食!”
沈砚指挥弟兄们把东西搬进库房,转身对苏凛拱手:“幸不辱命,五百两银两,外加够山上几百号人吃两个月的粮食,全齐了。”
苏凛看着库房里堆得冒尖的粮食和银锭,眸色微动,沉声道:“你立了大功,想要什么嘉奖?尽管说。”
沈砚抬眼,语气诚恳却坚定:“大当家,我别无所求,只求能和家里人住在一起——如今他们在后山空屋,我住小石屋,夜里总放心不下,若能团聚,我做事也能更专心,往后更能为山寨效力。”
这话一出,苏虎愣了愣,随即笑道:“就这?简单!” 苏熊也瓮声瓮气附和:“后山有间大些的石屋,能住下一家人,收拾收拾就行。”
苏凛瞥了他一眼,见他眼神里满是牵挂,没有半分贪求,当即颔首:“准了。老三,你让人去后山收拾那间闲置的大屋,今日就让沈先生家人搬过去。”
沈砚心里一暖,躬身道谢后,立马快步往后山赶。此时苏熊的人手已把大屋收拾妥当,扫净了灰尘,摆上了四张木床,角落里还支起了简易的灶台。
沈伯言夫妇正带着姐妹俩收拾行李,见沈砚进来,苏氏第一个迎上来,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阿砚,真能住一起了?” 眼眶里泛着喜极的泪光。
“娘,是真的!”沈砚笑着点头,帮着父亲拎起装杂粮的袋子,“快,我帮你们搬东西,以后咱们一家人就住这儿了。”
沈薇麻利地叠好衣物,沈月则蹦蹦跳跳地跑进新屋,摸着干净的木床欢呼:“太好了!不用跟哥分开住啦!” 沈伯言看着满屋子忙碌的家人,嘴角难得露出笑意,悄悄拍了拍沈砚的肩膀,掌心的温度传递着无声的欣慰。
夜幕降临时,大屋里亮起了昏黄的烛火。一家人围坐在简易的桌旁,苏氏端上刚煮好的杂粮粥,还拌了一小碟咸菜——虽是简单的吃食,却比之前分开时热闹了许多。沈砚看着爹娘舒展的眉头、姐妹俩雀跃的神情,心里满是踏实,之前所有的顾虑和紧绷,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温暖的烟火气。
“往后,咱们一家人好好的。”沈伯言端起粗瓷碗,轻声说道,语气里满是安稳。沈砚点头,低头喝着粥,心里清楚,这团聚的安稳,是他用实力换来的,往后更要谨慎行事,守住这份安宁。
第二天清晨,晨雾还没散,沈砚就悄悄起了身。看着床上熟睡的家人——爹娘眉头舒展,姐妹俩蜷缩着依偎在一起,他指尖轻轻带上房门,走到屋外的石阶上。
念头一动,掌心浮现出淡淡的光晕,他将昨晚悄悄从山里挖来的几株野生党参送入空间。不过片刻取出,原本略显干瘪的党参变得饱满厚实,根须完整,药效也肉眼可见地提升了几分。“光靠之前的山货不够,得拓展货源,还得提升稀缺性。”沈砚低声自语,心里已有了盘算。
他先去找了苏熊,此时苏熊正带着人手清点库房,见沈砚进来,瓮声瓮气地打招呼:“沈先生,早啊!”“苏当家,”沈砚走到货堆旁,“咱们山里除了冬菇、核桃,肯定还有不少野生药材吧?比如党参、黄芪这些,要是能批量采摘,再好好处理,能卖更高的价钱。”
苏熊挠挠头:“有是有,就是弟兄们不懂分辨,采回来的要么是杂草,要么品相太差,没人要。”“这好办,”沈砚道,“我教弟兄们认药材,再给个清单,只采清单上的品种,采回来后我来处理。另外,也可以让后山的百姓帮忙采摘,给他们分些粮食或碎银,既能多货源,也能让他们更安心待在山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