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衍启元 > 第54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张清鸢来靖安郡

大衍启元 第54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张清鸢来靖安郡

作者:小麒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57:28

沈砚抬手轻叩桌案,帐外值守的侍卫立刻躬身而入,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惊扰帐内熟睡的楚昭雪。“取笔墨纸砚来,再备一匹快马,信成后即刻送往靖安郡王府,亲手交予父王。”他声音压得低缓,眼底还凝着看向床榻时的柔意,提及父亲时又添了几分恭敬。

侍卫应声退下,片刻便将东西奉上。沈砚坐在矮几旁,提笔前先望向楚昭雪——她眉头微舒,呼吸匀长,指尖才缓缓落纸。墨色晕开的字迹刚劲却温和,清晰列明行程:“儿自靖安郡出发,首抵云安城,与守将厮杀后成功收复此城,收降其麾下三千士兵;后行至青狼岭,遇山匪盘踞,晓以利害后收降两千余人;途经黑风谷时,遭云安城旧部副将埋伏,幸得周霆老将军及将士们协力,已顺利突围,无人员大碍;现率部与周家亲眷抵达永安城,一切安好。”

目光再掠向床榻,楚昭雪似被烛火晃了下眼,睫毛轻颤,沈砚下意识放轻呼吸,待她重新安睡,才续写道:“此行于险境中遇一位姑娘,性烈心善且武艺不俗,黑风谷一役曾与儿共御敌,亦愿往后并肩。待时机成熟,必带她回郡王府拜见父王。”寥寥数语藏尽心意,既不张扬,又足以让父亲知晓这姑娘的分量。

信写罢,他仔细折好封入火漆信封,递予侍卫:“路上谨慎,莫要耽搁。”侍卫双手接过退去后,沈砚起身走向床榻,见楚昭雪眉间悄悄蹙起,便俯身用指腹轻轻抚平,动作柔得像怕碰碎琉璃。

帐内重归静谧时,帐外传来轻浅脚步声——周家人渐渐散去,周豹走在最后,还回头望了眼帅帐,拍了拍身旁周虎的肩:“咱们得提前备好贺礼,可别等世子定下事来,倒显得咱们不上心。”周虎笑着点头,眼底满是打趣:“那是自然,世子这模样,可是咱们从未见过的,贺礼定要配得上这份心意。”说罢,几人相视而笑,慢慢隐入夜色,只留两名亲兵静静值守。

沈砚坐回椅上,目光落在楚昭雪脸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刚握过笔的指腹。他想起黑风谷里她挡在身前的模样,想起此刻她睡梦中的浅笑,心里渐渐盘算——待永安城的事落定,便要好好规划往后,绝不再让她置身险地。

快马自永安城帅帐出发,一路向北疾驰,马蹄踏碎夜色与晨光,换了三匹战马,歇脚都只敢短暂停靠,昼夜兼程赶了整整十天,才终于抵达靖安郡王府。侍卫翻身下马时,盔甲上还沾着沿途的风尘,他顾不得擦汗,捧着封着火漆的书信直奔书房,躬身递到沈伯山面前:“王爷,世子从永安城送来的信,走了十天,总算平安送到。”

沈伯山放下手中的军务奏折,指尖先摩挲过信封边缘——火漆完好,只是信纸边角被路途的风露浸得微软,他才缓缓拆开。目光扫过“自靖安郡出发,收复云安城收降三千兵,青狼岭收降两千山匪,黑风谷突围无大碍”的字句时,他紧绷的肩线渐渐放松,指腹在“无人员大碍”上轻轻顿了顿,眼底掠过一丝欣慰:“这小子,带着这么多人马,倒没出乱子,还算稳妥。”

正说着,苏氏提着食盒走进来,刚到门口就闻出了侍卫身上的风尘气,连忙问:“可是砚儿的信到了?这一路走了十天,他在永安城到底怎么样?”见沈伯山点头,她快步凑过去,目光落在信纸上,当看到“遇一位姑娘,性烈心善且武艺不俗,黑风谷共御敌,愿往后并肩”时,手里的帕子猛地攥紧,声音都添了几分急切:“姑娘?砚儿竟遇到了能跟他并肩的人?这姑娘是什么性子?竟能让他在信里特意提——走了十天的信,他定是早想跟咱们说这事了!”

沈伯山见她急得眼睛都亮了,忍不住失笑,将信递到她手里:“你别急,砚儿说‘时机成熟便带回来拜见’,想来是心里早有谱了。”他想起儿子往日里一心扑在军务上,连家书都只谈正事,如今竟会在信里特意留笔墨说一位姑娘,嘴角的笑意又深了几分,“能让他在险境里记挂,还愿同赴生死,这姑娘定有过人之处。”

苏氏捧着信反复看了几遍,指尖轻轻点在“共御敌”三个字上,眼眶微微发热:“咱们砚儿从小就硬气,遇事从不愿说委屈,如今有人能陪着他、帮着他,这十天的路,我倒盼着信能再快些到,早知道他有了牵挂。”她抬头看向沈伯山,语气里满是期待,“你说,咱们要不要先备些东西?内库有几匹新贡的云锦,还有之前御赐的玉簪,等砚儿带她回来,也好让姑娘知道咱们重视。”

沈伯山颔首应下:“理当如此。你让人挑些雅致的物件,再备些滋补的药材——砚儿刚经历几场厮杀,那姑娘跟着他,想必也受了累,这些都用得上。”他顿了顿,又对一旁的侍卫道,“再备一匹快马,给永安城回封信,告诉砚儿,王府一切安好,让他在那边安心处置事务,不必挂心家里。”

苏氏连忙应着,转身就要去安排,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眼桌上的信,嘴角噙着笑:“等下次信来,说不定就能知道姑娘的名字了——这十天的路,倒让我更盼着见她了。”

沈伯山看着她的背影,拿起信又看了一遍,目光落在“愿往后并肩”上,缓缓点头——他从未指望儿子靠联姻巩固势力,如今儿子能在千里之外寻到一位可同生共死、心意相通的人,这份缘分,比任何谋划都珍贵。

靖安王府的门房刚过巳时就匆匆往内院跑,连声道:“王爷、王妃,青云城张大小姐张清鸢到访,身后还跟着三十位随从——瞧着都不是寻常人,腰里都配着短刃,站姿齐整得很!”

沈伯山正与苏氏在花厅看新送来的绸缎,闻言对视一眼,都想起当年青云城的旧事,连忙道:“快请进,摆上待客的茶点。”

不多时,张清鸢便走进花厅。她没穿寻常闺阁女子的绫罗裙,而是一身玄色劲装,腰间系着银链剑穗,发尾束在锦带里,瞧着利落又精神。身后三十位随从就守在厅外,站姿笔挺如松,连呼吸都透着纪律性,一看便知是经受过严苛训练的。

“晚辈张清鸢,见过靖安王、王妃。”她躬身行礼,语气沉稳,目光却悄悄扫过厅内,没见着想见的人,指尖微紧。

沈伯山抬手请她落座:“张小姐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当年青云城你救了砚儿,我们夫妇俩还没好好谢过你。”

提及旧事,张清鸢眼底软了些:“举手之劳,何况那时沈砚公子虽未袭世子位,却已带着人护了青云城半城百姓,晚辈只是恰逢其会。”她顿了顿,端起茶盏却没喝,径直说明来意,“自上次青云城分别,公子曾说‘心有丘壑者,不必困于一方祖宅’,这话我琢磨了很久。前段时间终于处置完家事,把青云城的祖宅卖了,带着我手底下这些人来——我想一直陪着沈砚,不管是处理军务,还是应对险境,都能帮上忙。”

这话一出,花厅里静了片刻。王妃苏氏先反应过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却也难掩一丝为难:“张小姐一片心意,我和王爷都懂。只是……你怕是还不知道,砚儿上月就带兵去了云州,先收了云安城,又经青狼岭、黑风谷,如今已到永安城,算着日子,走了快一个月了。”

“去了云州?”张清鸢手里的茶盏猛地顿在桌上,发出轻响。她显然没料到,眉峰瞬间蹙起,眼底闪过错愕,随即又沉了沉,“我这段时间忙着卖祖宅、安置人手,竟没听到半点消息……那他此去云州,可有危险?”

沈伯山见她急得语气都变了,温声道:“砚儿送来过一封家书,说黑风谷遇过埋伏,但有周霆老将军相助,已顺利突围,无大碍。你若找他,恐怕得往永安城去。”

张清鸢闻言,立刻站起身,玄色劲装下摆扫过凳面:“既如此,晚辈就不打扰王爷、王妃了。我这就带人手去永安城,路上快些走,总能赶上他。”她语气里满是笃定,没有半分犹豫——卖了祖宅,断了后路,本就是为了追随沈砚,如今不过是多走一段路,又算得了什么。

王妃想留她歇一晚再走,却被她婉拒:“晚辈的人都备好干粮马匹了,早一日出发,也能早一日见到他。”说罢,她又躬身行了一礼,转身快步走出花厅,厅外三十位随从见她出来,立刻整齐列队,跟着她往王府外走去,脚步急促却依旧齐整,转眼便消失在巷口。

王妃望着她的背影,轻叹道:“这姑娘,倒也是个性烈的,对砚儿的心意,半点不藏。”

沈伯山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目光望向云州方向,缓缓道:“砚儿这一路,倒真是不缺牵挂他的人。只是往后永安城那边,怕是要多些故事了。”

马蹄踏过荒原时,卷起的沙尘混着夜风扑在脸上,张清鸢抬手抹了把脸,指尖蹭到满是细密的土粒——这已经是她从靖安王府出发的第七天,离永安城还有至少三天路程,连胯下最耐跑的枣红马,鬃毛都沾着一路的泥灰,跑起来呼吸声也比前几日重了些。

“小姐,前方三里有山泉,可宿营半时辰。”身后的阴影里传来代号“七”的低沉男声,他玄色劲装与夜色相融,只露双锐利的眼,脚步声轻得像落叶,典型的杀手做派,身后二十九人更隐在暗处,气息敛得如同不存在。

张清鸢勒住缰绳点头,跟着“七”往山泉走,牵马的手被缰绳磨出淡红印子,涂了药膏也没完全消。靠在岩石上歇脚时,她从怀里摸出布包,里面只剩最后两块王妃给的椒盐饼,指尖捏着饼边,忽然想起在青云城初见沈砚时,他也是这般带着暖意待人。

“小姐,水。”代号“三”无声递来水囊,指尖只碰囊边,动作利落无多余。张清鸢喝了口凉水,望着黑沉沉的荒原,心里却亮堂——祖宅早卖了,后路断得干脆,她带这群能以一敌十的人来,本就不是为了安逸,是要站在沈砚身边,替他挡暗处的危险,让他不用再独自扛着风雨。

她把饼掰成两半递向“三”:“分下去,给兄弟们垫垫。”“三”接过躬身退去,片刻就传来随从接饼的轻响,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却透着常年配合的默契。夜风卷起腰间银链剑穗,叮当作响间,她摸了摸冰凉的剑穗——这是她特意选的,铃音像极了沈砚当年常带的素银铃铛。

还有三天,她望着永安城的方向暗忖。哪怕剩下的路更难走,她也得赶过去,不为别的,只为赴三年前他那句“心有丘壑者,不必困于一方”的话,也为把这份藏了许久的追随,真真切切摆在他面前。

马蹄踩过最后一段坑洼土路,远处永安城的轮廓已在暮色里晕出淡影,30里的距离,风里都能闻见城郭方向飘来的炊烟气。张清鸢勒住马,玄色劲装下摆被晚风卷得轻晃,连日赶路的疲惫没掩住眼底的亮——再往前,就能见到沈砚了。

“大小姐,前面就是永安城地界,咱们是先进城安顿,还是直接去沈世子的军营?”身后一名侍从上前半步,声音压得低稳,常年做杀手的沉稳刻在骨子里,只是问话时,目光不自觉飘向远方军营的方向。

张清鸢几乎没犹豫,指尖攥紧缰绳,指腹蹭过马鞍上的磨痕:“去军营。”话音落,她扫向队伍里最擅探查的两人,“你们先去摸清军营位置,避开岗哨,别惊动旁人。”

“是。”两人应声,身影瞬间窜进路边矮林,玄色劲装贴紧树干,连呼吸都压到极轻——常年的杀手本能,让他们避开了军营外围的明哨暗岗,不过半柱香时间,就摸到了靖安军大营的东侧边缘。

营里的景象让两人愣了愣:士兵们正分批往饭堂方向去,手里的食盒沉甸甸的,没有以往行军时的饥肠辘辘,反而个个脸上带着松快,炊烟气里没有寻常粗粮的涩味,倒透着些从未闻过的香气——显然这些天的饭食供应得极足,和他们印象里行军作战的苦况截然不同。

正想再往前探,就见帅帐前的空地上,一道熟悉的身影站在暮色里。是沈砚,没穿盔甲,只着一身月白常服,袖口松松挽着,露出腕间的素银镯子——那是当年青云城时就戴的物件。而他身侧,站着个穿浅粉衣裙的姑娘,身段纤细,手却稳稳挽着他的胳膊,脑袋微微偏着,像是在说什么趣事。

两人的呼吸猛地顿住:他们跟着张清鸢见过沈砚多次,从未见他这般模样——沈世子待下属温和,却总带着几分疏离,可此刻,他侧脸对着光,嘴角竟勾着软笑,连眼尾都透着浅淡的暖意。姑娘手里捏着个银闪闪的小袋子,指尖挑着袋口,似乎刚从里面拿了片薄脆的东西,沈砚低头看她时,还抬手替她拂了拂鬓边被风吹乱的碎发,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一片云。

姑娘笑着张口,把手里的东西递到他嘴边,沈砚也没推辞,微微低头咬了一口,还故意皱了下眉,惹得姑娘笑得更欢,挽着他胳膊的手又紧了紧。暮色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叠在一处,竟透着说不出的亲昵。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为难——这场景,怎么跟大小姐说?他们跟着张清鸢卖祖宅、赶了十天路,大小姐满心都是来陪沈砚,可眼前这画面……

不敢再多看,两人悄悄退了出去,快步回到张清鸢马前,脸色却比去时沉了不少,站在原地,半天没敢开口。

张清鸢见他们这副模样,眉峰先蹙了起来:“军营找到了?”

“是、是找到了,小姐。”代号“九”的侍从先应了声,声音却比平时低了些,眼神不自觉往旁边飘,手指还攥了攥腰间的短刃——这是他紧张时的本能动作,以往执行杀手任务时都极少出现。

张清鸢心里咯噔一下,指尖的温度瞬间降了几分,追问:“怎么了?营里出了变故?还是沈砚他……”

“没、没变故!沈世子好好的!”代号“五”的侍从连忙接话,却越说越结巴,话到嘴边又卡了壳,最后只重复了句,“就是……军营找到了,位置在东南方向,离这儿不到五里路。”

这话落,空气里静了一瞬。张清鸢看着两人躲闪的眼神、紧绷的肩线,还有那句没头没尾的“军营找到了”,心里那点赶路的急切,渐渐被一股说不清的沉郁压了上来。她勒紧缰绳,指节泛白:“你们还看到了什么?直说。”

“小姐,不是我们故意瞒您……实在是这事……这事不好说啊!”代号“五”憋得耳根发红,终于忍不住拔高了些声音,语气里满是急切与愧疚,指尖无意识抠着腰间短刃的鞘,“我们摸到军营东侧时,正撞见沈世子……他身边跟着个姑娘!穿浅粉的衣裙,手挽着他的胳膊,俩人站在帅帐前说话,笑得特别近!”

他语速飞快,话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外蹦,连带着手势都比划起来:“那姑娘手里还攥着个银闪闪的小袋子,看着软乎乎的,里头像是装着零嘴——她还挑了片薄脆的递到沈世子嘴边,沈世子就低头咬了!还故意皱了下眉逗那姑娘,那姑娘笑得直晃他胳膊,沈世子……沈世子笑的时候,眼尾都弯了,我们从来没见他那样笑过!”

“还有营里的士兵,”他咽了口唾沫,又补了句,“个个手里的食盒都满着,飘出来的香味不是粗粮味,是那种……说不上来的鲜气,像是顿顿都有肉有菜,瞧着比咱们赶路吃的都好——显然这些天,沈世子根本没受委屈,还……还一直陪着那姑娘。”

话刚落,空气里静得能听见风卷过草叶的声响。张清鸢僵在马背上,指尖猛地掐进掌心,疼得她指尖发麻,才勉强没让自己晃神。胯下的枣红马似察觉到主人的紧绷,轻轻打了个响鼻,蹄子在地上蹭了蹭,她却像没听见似的,目光直直盯着东南方向军营的位置,暮色里那点模糊的营火,忽然变得刺眼起来。

她卖了青云城的祖宅,带着三十个能以一敌十的手下,赶了整整十天路,马蹄踏碎了多少个晨昏,掌心被缰绳磨出了多少道印子,心里盼的全是“能快点见到他,告诉他我来了”。可现在听着“五”的话,那些画面像针似的扎进心里——浅粉衣裙的姑娘,挽着他的胳膊,喂他吃零嘴,还有他眼尾弯弯的笑……这些,都是她从未见过的沈砚。

“那姑娘……是谁?”她的声音比刚才低了些,还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发紧,却依旧强撑着镇定,没让情绪露得太明显。

代号“九”在旁低声接话:“没看清脸,只瞧见头发挽得很松,鬓边垂着碎发,沈世子还抬手帮她拂过一次——动作轻得很,像是怕碰坏了似的。”

张清鸢沉默了片刻,风裹着暮色的凉意吹过来,掀动她玄色劲装的衣角,也吹乱了她鬓边的发。她抬手把碎发别到耳后,指尖触到微凉的耳廓,才缓缓开口,声音重新恢复了平日的利落:“知道了。”

她夹紧马腹,马鞭轻轻落在马臀上,枣红马发出一声轻嘶,朝着东南方向迈开了步子:“去军营。既然到了,总该亲自去见他。”

身后的三十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里看到了担忧,却没人敢多劝,只默默跟上——夜色渐浓,马蹄声重新踏响在土路上,只是这一次,连风里的气息,都比刚才沉了几分。

夜色像墨汁似的越泼越浓,风裹着荒原的寒气往衣领里钻,张清鸢却没觉得冷——她脊背挺得笔直,骑马走在最前面,玄色劲装的轮廓在夜色里绷得像张拉满的弓,连肩膀都没敢垮半分,生怕身后的人看出异样。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眼眶里早积了湿意。起初是温热的一点,被风一吹,竟变得有些发涩,她用力眨了眨眼,想把那点湿意憋回去,泪水却偏不听话,顺着睫毛尖往下滑,砸在握着缰绳的手背上,凉得她指尖一颤。

她慌忙用劲装的袖口蹭了蹭手背,动作快得像在掩饰什么——她是带三十个杀手出来的张清鸢,是能在青云城独当一面的张家大小姐,不是会为了这点事掉眼泪的人。可脑子里偏不听使唤,反复跳着代号“五”说的画面:浅粉衣裙的姑娘挽着沈砚的胳膊,银袋子里的零嘴递到他嘴边,还有他眼尾弯弯的笑……

那些画面像带了刺,扎得她心里发疼。她想起赶路的这十天,每天只睡两个时辰,马累得换了三匹,掌心的磨痕结了痂又磨破,夜里啃着干硬的饼时,心里想的全是“快到了,快见到他了”。她以为自己是来陪他的,是来帮他的,却没料到,他早有了能陪在身边、让他笑的人。

马蹄声沉闷地砸在土路上,像是敲在她心上。她偷偷抬眼望了望前方,军营的灯火越来越近,橘黄色的光在夜色里晕开,本该是让她安心的景象,此刻却让她莫名的慌。泪水又涌了上来,她咬着下唇,把嘴唇咬得发疼,才没让哽咽声漏出来——她不能哭,至少不能在人前哭。

身后的代号“九”似乎察觉到什么,想往前凑两步,却被代号“三”悄悄拉了拉衣角,两人交换了个眼神,终究还是没敢上前。队伍里静得只剩马蹄声和风声,张清鸢的背影在夜色里显得格外孤直,只有偶尔被风吹起的袖口,能看见她悄悄擦眼泪的小动作。

快到军营外围时,她深吸了一口气,抬手抹了把脸,把最后一点湿意也蹭掉,声音重新变得平稳,只是比平时低了些:“都打起精神,别失了分寸。”

说完,她夹紧马腹,率先朝着军营的方向走去。灯火越来越亮,她的脚步却没停——哪怕心里像被掏空了一块,她也得走过去,亲自问清楚。只是那双眼眶,虽没了泪水,却依旧红得厉害,在橘黄色的光里,藏着连她自己都没察觉的委屈与倔强。

入夜的靖安军大营,处处透着烟火气。帐外的空地上,三三两两的士兵围着篝火坐着,有的手里还捧着没洗的食盒——盒底残留着红烧肉的油光、青菜的脆嫩,是这些天沈砚从现代公寓里带出来的饭菜余味,几人正笑着聊“今天的糖醋排骨比昨天的还香”;还有人在擦着兵刃,铁刃反光映着脸上的笑意,全无行军的疲惫。

张清鸢的马停在营门时,身后三十名侍从也齐齐勒住缰绳,玄色劲装的队伍列得笔直,连马蹄声都瞬间停了,气息敛得像三十尊沉默的石像。守岗的士兵被这阵仗惊了下,手里的长枪下意识握紧,语气却依旧客气:“来者何人?军营重地,不可擅闯。”

她翻身下马,玄色劲装的下摆扫过沾着泥点的马靴,指尖悄悄攥了攥袖口——那里还残留着刚才擦眼泪的湿痕,被夜风晾得发僵。“青云城张清鸢,找沈砚世子,烦请通报。”她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身后两名侍从上前半步,与她呈三角站位,剩下的二十八人依旧在原地列阵,目光锐利地扫过四周,那股常年做杀手的肃杀气,让周围聊天的士兵都下意识停了话头。

士兵不敢怠慢,快步往帅帐方向跑。不多时,就引着一名亲兵出来,对着张清鸢拱手:“张小姐,世子请您进帐,您的人……”

“让他们在帐外等候。”张清鸢打断他,转头对身后的侍从吩咐,“守在这里,不许擅动。”三十人齐声应“是”,声音低沉却整齐,震得营门口的草叶都轻轻晃了晃。

帅帐内的暖黄灯火从帐帘缝隙漏出来,伴着隐约的说话声。张清鸢撩开帐帘时,首先撞进眼里的,是满帐的热闹——周霆坐在主位的木椅上,手里端着茶盏,正笑着说“青狼岭收的那两千山匪,经这几天操练,倒有几分兵样了”;周虎在旁接话,嗓门洪亮:“还是世子有办法,给他们顿顿吃饱,谁还不愿好好练!”

周豹、周雄坐在两侧,周凌云、周凌峰则靠在帐边,手里擦着各自的长枪,偶尔插两句嘴;周凯坐在角落,正拿着一张地图,似乎在和沈砚说什么。而沈砚,就坐在靠近帐门的位置,没穿盔甲,月白常服的袖口松松挽着,楚昭雪就坐在他身侧的矮凳上,手里捧着个银闪闪的零食袋,正低头从里面捏出一片薯片,递到嘴边时,还转头跟沈砚说了句什么,眉眼弯着,带着笑意。

听到帐帘响动,满帐的人都顿了顿,目光齐刷刷落在张清鸢身上。楚昭雪下意识抬头,手里还捏着那片薯片,好奇地打量着这位穿玄色劲装的姑娘——她头发束得利落,鬓边沾着点风尘,眼神清亮却带着点冷意,进门时还带着帐外的寒气,和帐内的暖融融截然不同。

沈砚也站起身,目光落在张清鸢身上时,带着几分微怔,随即恢复平和:“张小姐?你怎么会来这儿?”

张清鸢的目光先扫过沈砚,再落到楚昭雪身上——那姑娘的浅粉衣裙在暖黄灯火下格外显眼,手边的银袋和“五”描述的一模一样,她甚至能看到袋口露出的薯片边角。心口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她却依旧维持着礼数,躬身行了一礼:“世子,我从靖安王府过来。听闻你在云州领兵,便卖了青云城的祖宅,带着人手赶来,想助你一臂之力。”

“卖了祖宅?”沈砚眉峰微挑,显然有些意外,目光不自觉往帐门外扫了眼——虽没看见人,却能隐约感受到帐外那三十人的气息,“你不必如此。”

周霆在旁看出些端倪,连忙笑着打圆场:“原来是张小姐,当年青云城的事,老夫还听过你的名号!快坐,一路赶来辛苦了,亲兵,快去备些热饭热菜!”

张清鸢谢过周霆,在旁边的空凳上坐下。她刚坐稳,就见楚昭雪轻轻碰了碰沈砚的胳膊,小声问:“这位小姐,是你的朋友吗?”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张清鸢耳里,带着点小姑娘的好奇。

沈砚点头,语气平淡:“旧识,当年在青云城相识。”他转头看向楚昭雪时,目光不自觉软了些,指腹轻轻蹭过她手边的零食袋,“刚说的那处山谷,明天我带你去看看,风景不错。”

楚昭雪眼睛亮了亮,笑着点头:“好啊!”手里的薯片袋轻轻晃了晃,银链碰撞的声响在帐内格外清晰。

张清鸢端起亲兵送来的热茶,指尖触到茶杯的暖意,却没喝,只是望着杯底的茶叶。帐内重新响起聊天声,周家人的笑、楚昭雪的软语、沈砚的回应,这些声音裹在一起,竟让她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她带了三十个能以一敌十的手下,赶了十天路,断了所有后路来投奔,却偏偏赶上他身边有了别人的模样。

周霆放下手里的茶盏,杯底与木桌轻碰发出一声闷响,他起身时动作从容,目光扫过帐内三人,眼底带着老将特有的通透——张清鸢端着茶杯却没动,指节泛白;沈砚虽站着,目光却总不自觉往楚昭雪那边飘;楚昭雪握着零食袋,眼神里带着懵懂的好奇,显然还没摸清气氛。

“入夜了,帐里闷得慌,我去营里转转,看看弟兄们的篝火添没添柴。”周霆拍了拍沈砚的肩,语气自然得像只是寻常巡查,随即转头冲儿子们扬声,“虎子、豹子、雄子,跟我走,正好问问操练的事;凌云、凌峰,别总在帐里待着,去活动活动筋骨,省得坐出毛病。”

周虎几人虽没完全看透帐里的微妙,却懂父亲的意思,立刻应声起身:“好,爹,我跟您去!”周凌云放下手里的亮银枪,周凌峰也揣起了腰间的短刀,跟着往帐门口走。

周霆又转头看向角落里的周凯,语气带着点不容推辞的熟稔:“周凯,你也来,正好跟我说说永安城外围的布防,咱们得提前把路子摸清楚。”

周凯心里透亮,连忙收起桌上的地图,笑着应道:“好,周伯父,我跟您去。”

一行人鱼贯而出,周豹走在最后,还特意回头掀了掀帐帘,冲沈砚挤了挤眼,才轻手轻脚地放下帐帘,将帐内的空间彻底留给三人。帐帘晃动的轻响过后,原本热闹的帅帐瞬间静了下来,只剩暖黄的灯火在灯盏里轻轻跳动,映得三人的影子在帐壁上忽明忽暗。

楚昭雪捏着薯片袋的手指动了动,看看沈砚,又看看张清鸢,小声开口:“那位周老将军,好像走得挺急的呀?”

沈砚没立刻接话,先给楚昭雪递了块刚从现代公寓拿出来的桂花糕,才转向张清鸢,语气比刚才更平和了些:“张小姐一路赶过来,辛苦了。帐外的弟兄们,我已经让人安排了营帐和吃食,先歇一晚,有什么事,明天再说也不迟。”

张清鸢端着茶杯的手终于动了动,温热的茶水滑过杯壁,却没暖到她心里。她抬眼看向沈砚,目光里带着点复杂的情绪,有不甘,有委屈,却还是强撑着利落:“世子不必费心,我带的人,粗茶淡饭就能应付。我今天来,也不是为了歇脚——当年青云城你说‘心有丘壑者不必困于一方’,我信了,卖了祖宅来寻你,想跟你一起做事,世子……是不想要我这个帮手吗?”

沈砚看着张清鸢眼底的执拗,又瞥了眼身旁还在懵懂捏着薯片的楚昭雪,心里瞬间明了——帐里这气氛,再待下去只会更僵。他轻轻拍了拍楚昭雪的肩,语气是惯有的温柔:“帐里闷,你去帐外看看篝火,我让亲兵给你留了烤红薯,刚热好的。”

楚昭雪眨了眨眼,虽觉得帐里气氛有点怪,却没多问,笑着点头:“好,那我去等你。”她拿起手边的零食袋,转身时还冲张清鸢礼貌地点了点头,才掀帘走出帐外。

帐帘刚落下,张清鸢就再也撑不住了。她猛地站起身,眼眶里的泪水再也藏不住,顺着脸颊往下淌,快步扑向沈砚,伸手想抓住他的衣袖,声音里满是委屈与哽咽:“沈砚!我知道你看出来了!从青云城见到你的那天起,我就喜欢你了!我卖了祖宅,带了三十个能替你拼命的人,赶了十天路,吃了多少苦都不怕,我就是想陪着你,你为什么……为什么身边有了别人?”

沈砚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避开她的手,语气里带着无奈,却依旧保持着距离:“张小姐,你冷静些。当年青云城多谢你相助,但我对你,从来只有感激,没有别的意思。”

“感激?”张清鸢的哭声更响了些,泪水打湿了玄色劲装的衣襟,“我不要你的感激!我知道我性子烈,不像别的姑娘那样温柔,可我能帮你打仗,能替你挡危险,我哪里比不上她?”

帐外,刚走出没两步的楚昭雪,脚步猛地顿住。她手里的零食袋“啪嗒”掉在地上,薯片撒了一地,却没心思捡——帐里张清鸢的哭声和那句“我喜欢你”,像惊雷似的炸在她耳边。她僵在原地,指尖紧紧攥着衣角,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闷得发疼,眼眶也瞬间红了。

不远处,周霆一家子和周凯正躲在帐帘旁的树后,把帐里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周霆叹了口气,抬手按住想上前的周凌峰,低声道:“别过去,让他们自己说清楚。”周虎挠了挠头,脸上满是尴尬;周豹皱着眉,没说话;周凌云看着楚昭雪孤零零的背影,眼神里满是担忧;周凯则轻轻叹了口气,望着帐门,神色复杂。

楚昭雪站了一会儿,终于还是没忍住,悄悄往后退了退,躲到了帐帘的另一侧——她不想让沈砚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也不想打断帐里的对话,可耳朵却不听使唤,依旧紧紧抓着帐里的每一个字。

帐内,沈砚看着哭得浑身发抖的张清鸢,语气软了些,却依旧坚定:“张小姐,感情的事不能勉强。昭雪她……是能跟我并肩,也能让我安心的人。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我不能回应你。你卖了祖宅,我可以帮你在永安城置处宅子,你的人,若愿意留下,我会按军中规矩安排;若不愿,我也会送你们安全回去。”

“我不要宅子,也不要安排!”张清鸢猛地抹掉眼泪,眼神里带着倔强,“我只要你!沈砚,我不会放弃的!”

沈砚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指尖下意识掐住眉心——一边是哭红了眼、态度决绝的张清鸢,一边是自己放在心尖上的楚昭雪,他这辈子处理军务从不含糊,偏偏遇上儿女情长的事,竟半点法子都没有,只能僵在原地,连话都说不顺畅:“张小姐,你……”

话还没说完,帐帘“哗啦”一声被掀开,夜风裹着寒气闯进来,带着点细碎的草屑——楚昭雪站在帐门口,眼眶还红着,却没掉一滴泪,下巴微微抬着,像只不服输的小兽。她手里攥着那个皱巴巴的银零食袋,袋口的薯片碎渣漏了些出来,显然是刚才在帐外捡起来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她没看沈砚,目光直直落在张清鸢身上,声音还有点发哑,却透着股不容置疑的倔强:“我都听到了。你说你会武功,能替他挡危险,那我们就比比看——明天就在军营的校场,谁的功夫好,谁更能帮到砚哥哥,谁才配站在他身边。”

这话一出口,帐里瞬间静得能听见灯火“噼啪”的燃响。张清鸢哭到发颤的肩膀猛地顿住,泪眼朦胧地抬头看向楚昭雪——眼前这姑娘穿着浅粉衣裙,看着娇娇软软,说出的话却带着股硬碰硬的劲儿,倒让她愣了愣,连眼泪都忘了掉。她抹了把脸,玄色劲装的衣襟上蹭出两道泪痕,却也燃起了斗志:“比就比!我张清鸢练了十几年武,还从没怕过谁!”

沈砚彻底懵了,张了张嘴想劝,却被楚昭雪抢先一步——她转头看向他,眼底还带着红,却闪着亮:“砚哥哥,这是我跟她之间的事,你别管。明天你就看着,我不会输的。”她了解自己的武功,这些天跟着沈砚也没懈怠,更重要的是,她不想因为“柔弱”就被比下去,不想让沈砚为难,更不想把他让给别人。

张清鸢也站起身,理了理皱巴巴的劲装,眼神重新变得锐利:“明天辰时,校场见。谁要是输了,就主动离开,别再缠着沈砚。”她不信自己会输给一个看着没经过多少风浪的姑娘,更不信自己十几年的武功,比不过对方。

灯火映着两人的脸,一个红着眼却坚定,一个抹了泪却锐利,空气里像是有看不见的刀刃在交锋。沈砚看着这架势,知道劝也劝不住——这两个姑娘,一个性烈如火,一个外柔内刚,一旦认了死理,谁都拉不回来。他只能叹了口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你们……别伤着自己。”

楚昭雪没应声,只是攥紧了手里的零食袋,转身往帐外走——经过沈砚身边时,她脚步顿了顿,却没回头,只轻声说了句:“砚哥哥,明天记得来看。”

张清鸢也跟着往外走,路过楚昭雪身边时,两人眼神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却都透着股“势在必得”的劲儿。帐帘落下,将两人的身影隔开,也把帐内的沉默留给了沈砚。他望着空荡荡的帐门,无奈地摇了摇头——明天这校场,怕是要热闹了。

而帐外的树后,周霆一家子和周凯早把里面的对话听了个全。周凌峰眼睛一亮,拽着周凌云的胳膊:“哥!明天有比武看!”周霆捋了捋胡子,笑着点头:“也好,让她们自己了断,总比闷在心里强。”周凯则望着校场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这永安城的日子,怕是再也闲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