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衍启元 > 第49章 迎接新同事的第一顿饭

大衍启元 第49章 迎接新同事的第一顿饭

作者:小麒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57:28

镇南关的城门缓缓敞开,像一张包容的臂膀,迎接着三万衣衫褴褛却眼神明亮的新弟兄。

靖安军的士兵早已在城门两侧列队,手里捧着温热的粗布巾和陶碗,碗里是驱寒的姜枣汤。“来,喝口热的暖暖身子!”“兄弟,我帮你扛着行李!”热情的招呼声此起彼伏,没有丝毫隔阂——都是扛过枪、守过阵的兵,一句“弟兄”便足以拉近距离。

苏虎走在队伍最前,嗓门洪亮地喊着:“都别挤!按队列来,每人都有份!” 他见一个年轻士兵鞋子磨破,露出流血的脚后跟,当即脱下自己的备用布鞋扔过去:“穿上!别冻着脚,往后还要跟着世子打仗呢!” 那士兵愣了愣,接过鞋子时眼眶都红了,连声道谢。

周凌云、周凌峰两个少年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穿梭在队伍里,帮着搀扶伤员、指引方向。“这边是临时营地,被褥都是晒过的!”“前面是洗漱区,热水刚烧好!” 他们朝气蓬勃的样子,感染着每一个新士兵,让原本拘谨的氛围渐渐变得热烈。

秦风、陆川则守在营地入口,核对人数、登记信息,动作麻利高效。李奎和苏熊扛着几捆新裁的军装,往人群里递:“先换上干净衣服!世子说了,从今天起,没人再让你们穿带补丁的袍服!” 军装是靛蓝色粗布做的,针脚细密,带着阳光的味道,新士兵们接过时,指尖都忍不住摩挲着布料——这是他们许久没穿过的、没有破洞的衣裳。

营地早已规划妥当,一排排临时帐篷整齐排列,地面铺着干燥的稻草,帐篷外的火堆正熊熊燃烧,驱散着暮色里的凉意。后勤兵们围着几口大铁锅忙碌,锅里煮着浓稠的杂粮粥,混着切碎的肉丁,香气飘满了整个营地。“开饭喽!刚归顺的弟兄们,先喝碗热粥垫垫!” 吆喝声响起,新士兵们排着队,捧着热气腾腾的粥碗,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踏实。

城墙上,沈砚、周霆、周凯并肩而立,看着下方热闹有序的营地,眼底各有神色。周凯望着那些狼吞虎咽却满脸满足的士兵,再看看忙前忙后的靖安军将领,声音带着几分沙哑:“世子,您待弟兄们这般好,周凯此生,必为靖安军鞠躬尽瘁!”

沈砚笑着摇头,目光扫过那片渐渐融入靖安军的营地,语气平淡却坚定:“不是我待你们好,是你们值得——有你们这三万猛将,往后靖安郡的防线,只会更牢。” 他顿了顿,转头看向周凯,眼底闪过一丝锐利,“休整三日,我要你把这三万弟兄整编完毕,你的三勾枪,也该在靖安军的训练场,再耍耍威风了。”

周凯猛地拱手,眼神炽热如燃:“遵令!”

晚风拂过城墙,带着营地的粥香和士兵们的欢笑声。周霆捋着胡须,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镇南关的灯火,从今往后,会因为这三万新弟兄的加入,变得更加明亮。而沈砚这位年轻的世子,正用一碗热饭、一件新衣、一份尊重,悄然凝聚起足以撼动天下的力量。

暮色像墨汁般渐渐晕染开,营地的篝火燃得更旺了,跳跃的火光在士兵们满是风霜的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映得那些疲惫的纹路里多了几分松动的柔和。沈砚看了眼天色,对周霆和周凯道:“时辰不早了,让弟兄们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才是正事。”

说罢,他借口去营帐取东西,转身走进旁边一间空置的临时营帐。帐帘落下的瞬间,沈砚指尖微动,空间里早已备足的物资瞬间涌出——一床床叠得方方正正的被褥,被套是浆洗得发白却干净无污的靛蓝色粗布,针脚细密得看不到线头,里子塞着蓬松的新棉絮,凑近了能闻到阳光晾晒后的干爽气息,还混着淡淡的皂角香;每个被褥旁都配着一个荞麦枕头,枕套边缘绣着小小的“靖安”二字,针脚略显稚拙,却透着几分用心;甚至还有几十个铜制暖炉,炉身擦得发亮,里面早已添好细碎的炭火,正微微散发着温润的暖意,连炉盖的通气孔都打磨得光滑无刺。

帐帘刚掀开,苏虎的大嗓门就先传了进来:“我去!世子你这是把粮仓旁边的被褥堆全搬来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双手掂量着一床被褥,感受着里面蓬松的棉絮,咂舌道,“好家伙,比我盖的都厚实!” 说罢不等沈砚吩咐,已经撸起袖子扛起两床被褥往队伍里走,“都让让!沈世子给大伙儿送暖被窝喽!” 他力气大,扛着两床被褥依旧健步如飞,路过那个脚后跟流血泡的少年兵时,还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别急,等会儿虎哥给你找双厚袜子!”

苏凛则显得沉稳许多,他目光扫过堆积如山的物资,立刻上前对沈砚拱手:“世子,属下带几人维持秩序,再分派人手辅助发放,确保每人都能领到。” 说罢转身对身后的士兵吩咐:“两人一组,一人递被褥枕头,一人登记姓名,伤兵优先,动作快但别乱!” 他自己则站在队伍侧面,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全场,见有个士兵因为虚弱差点摔倒,立刻快步上前扶住,顺势把一床被褥塞到他怀里:“慢点,先找地方坐下。” 动作干脆却带着暖意,连扶人的力道都控制得恰到好处,避免碰到对方身上的伤口。

秦风从物资堆里翻出沈砚备好的急救布包,走到那个胳膊流血的伤兵身边,对刚蹲下身的沈砚道:“世子,让属下来吧,你专心发放物资。” 他接过碘伏棉片,动作娴熟地帮伤兵清理伤口,手法不比郎中差——当年在边境打仗,他早就练出了一手急救本事。“忍着点,碘伏杀细菌,好得快。” 秦风低声安抚着,余光瞥见沈砚在给少年兵擦脚,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笑,手里的动作却没停,很快就用干净纱布把伤兵的伤口缠好,还特意打了个结实又不勒人的活结。

陆川则注意到物资堆旁散落着几个空的布包,立刻找来绳子,把剩下的暖炉一个个捆好,扛在肩上往帐篷区走:“先把暖炉送到每个帐篷门口,省得弟兄们领完被褥再跑一趟!” 他路过周凯身边时,脚步顿了顿,抬手对他抱了抱拳:“周将军,往后都是弟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语气平淡却真诚,没有丝毫因为对方是新归顺而产生的隔阂。

李奎和苏熊两个壮汉,干脆直接站在物资堆旁当“搬运工”。李奎单手拎起四床被褥,脸不红气不喘地递给前方的士兵,嗓门洪亮地喊着:“都伸手接着!别掉地上了,这可是世子特意备的新被褥!” 苏熊则抱起一堆枕头,一个个往士兵怀里塞,看到有老兵手抖接不住,还会特意把枕头塞进对方臂弯里,叮嘱道:“老人家慢点,小心摔着。” 两个糙汉子,动作却意外地细致。

周凌云和周凌峰两个少年,像两条灵活的小影子穿梭在队伍里。周凌云手里端着一个陶盆,里面是温热的姜枣汤,碰到每个伤兵都递上一碗:“先喝口热汤暖暖身子,对伤口好!” 周凌峰则拿着一把剪刀,帮几个军袍太破、影响走路的士兵修剪下摆,嘴里还念叨着:“剪短点就不绊脚了,明天世子就给你们发新衣服了!” 两人脸上满是汗水,却笑得格外灿烂,那股子朝气蓬勃的劲儿,感染着每一个新士兵。

沈砚看着身边忙前忙后的武将们,眼底闪过一丝暖意,手上的动作却没停。他拿起一床被褥,递给队伍最前面那个左眼带疤的老兵:“张老哥,对吧?周老将军提过你,当年漠北一战,你替他挡过一箭,是个勇士。”

老兵浑身一震,眼眶瞬间红了——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他自己都快忘了,没想到周老将军还记得,沈世子竟也放在心上。他双手颤抖着接过被褥,棉絮的柔软透过粗布传到掌心,像一团暖火,烫得他指尖发麻。“世……世子,”他嘴唇哆嗦着,半天没说出完整的话,泪珠顺着脸颊的皱纹往下滚,砸在被褥的“靖安”二字上,“这……这太金贵了,我……我不配……”

“怎么不配?”沈砚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动作轻缓地避开了他胳膊上的伤口,“你为家国拼过命,为弟兄挡过箭,别说一床被褥,就是十床八床也配得上。” 苏虎刚好扛着被褥路过,闻言接话道:“张老哥你就拿着吧!咱们世子最疼弟兄了,往后跟着他,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说罢还把一个暖炉塞进老兵怀里,“虎哥我用不上这玩意儿,你拿去暖脚!”

第二个上前的伤兵刚坐下,秦风就已经把急救布包递到了沈砚手边。沈砚半蹲下来,解开伤兵胳膊上的脏布条,布条和伤口粘在一起,一扯就疼得伤兵浑身抽搐。“忍着点,很快就好。”沈砚声音放得极低,拿起碘伏棉片轻轻擦拭,苏凛站在旁边,默默递过干净的纱布,还顺手帮伤兵擦了擦额角的冷汗:“别咬牙硬扛,疼就哼出声。”

队伍中间的少年兵踮着脚,磨破的脚后跟渗着血泡。沈砚看到后,转身想去翻布鞋,周凌峰已经拿着一双新鞋跑了过来:“世子,我这儿有!刚才整理物资的时候看到的!” 沈砚笑着接过,蹲下身帮少年兵擦脚,周凌云则端着姜枣汤递到少年兵嘴边:“先喝口热的,擦脚有点凉。” 少年兵含着汤,眼睛亮得像星星,看着眼前一老两少围着自己忙活,眼泪差点掉在汤碗里。

队伍末尾那个攥着荷包的中年士兵,接过被褥时动作格外轻。沈砚注意到他手里的荷包,随口问道:“家里还有人?” 中年士兵点头时,陆川刚好扛着暖炉路过,接口道:“世子说了,等休整好,就把弟兄们的家眷都接到靖安郡来,到时候就能一家团聚了!” 中年士兵猛地抬头,看向沈砚,又看向陆川,眼眶瞬间蓄满了泪水,重重地点了点头。

三万份物资,在沈砚和众武将的合力发放下,比预想中快了许多。沈砚额角的汗刚冒出来,苏凛就递过一块干净的粗布巾:“世子擦擦汗,剩下的让属下们来就行。” 沈砚摆手拒绝,却被苏虎硬按在旁边的木凳上:“世子你歇会儿!你都递了快一半了,再忙活下去,新弟兄们该心疼了!” 说罢不由分说地接过沈砚手里的被褥,继续发放。

周凯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苏虎粗声粗气地给士兵塞被褥,苏凛细致地安抚伤兵,秦风熟练地处理伤口,陆川默默搬运暖炉,两个少年忙前忙后送汤送水,而沈砚则坐在木凳上,笑着看着这一切,时不时叮嘱一句“小心点”“别漏了”。这哪里是上下级,分明是一群真正的弟兄,齐心协力地照顾着自己的同伴。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之前的疑虑和不安彻底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归属感。

最后一床被褥递出去时,天边已经挂起了弯月。沈砚站起身,看着士兵们抱着被褥走进帐篷,武将们还在帐篷区巡视,确保每个士兵都安顿好。苏虎回来时,手里还拿着那个少年兵磨破的旧鞋,撇了撇嘴道:“这鞋都能当筛子用了,幸好世子备了新的。” 苏凛则汇报:“世子,伤兵都已安顿妥当,急救物资也分发到位了。”

沈砚点了点头,转身对周凯道:“让弟兄们好好睡,明天一早,新的鞋袜、军械和郎中都会到。” 周凯重重拱手,声音坚定如铁:“世子放心,从今往后,我周凯和三万弟兄,唯世子马首是瞻!”

夜色渐浓,营地里的鼾声均匀而安稳。沈砚和众武将并肩站在篝火旁,看着一排排亮着油灯的帐篷,苏虎摸着肚子笑道:“世子,忙活半天,咱们的火锅还没吃完呢!” 沈砚笑了:“走,回去接着吃,顺便聊聊明天整编军队的事——周将军,一起?” 周凯应声跟上,脚步比来时沉稳了太多,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真正值得效力的队伍。

天刚蒙亮,天边挂着半轮残月,营地里的鼾声还带着昨晚火锅的余温,沈砚就揉着发沉的眼皮从行军床上坐了起来——后半夜和武将们聊整编聊到犯困,脑仁还有点发懵,手指却下意识地在腰间虚划了一下,下一秒身影就消失在营帐里。

“咚”的一声,沈砚赤脚砸在现代公寓的实木地板上,冰凉的触感顺着脚心往上窜,瞬间驱散了大半睡意。他趿着拖鞋晃进卫生间,刘海乱糟糟地耷拉在额前,对着镜子扒拉了两下,拧开感应水龙头,凉水“哗”地溅在脸上,激得他打了个哆嗦。挤上薄荷牙膏,泡沫刚在嘴里泛起清凉,他就叼着牙刷摸出柜子里的冰美式,拧开瓶盖灌了一大口,咖啡因混着牙膏沫咽下去,整个人瞬间清醒得像被雷劈了一下。

洗漱完擦着脸出来,沈砚直奔冰箱,拉开门的瞬间冷气“嘶”地涌出来,白雾裹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扑在脸上。他弯腰翻了半天,从冷藏层拎出一瓶冰镇可乐,指尖捏着瓶身的水珠,“啪”地一声拉开拉环,气泡“滋滋”地往上冒,甜香顶得他眉开眼笑。灌了一大口,冰凉液体滑过喉咙,打了个可乐味的嗝,他一屁股瘫在沙发上捞起手机,解锁时屏幕反光晃得他眯眼。

点开某团外卖App,沈砚手指飞快戳屏幕:“十种干速食粥包,安排!”皮蛋瘦肉粥、香菇鸡肉粥、南瓜小米粥等十种干粥包,每种怼六万五千份,备注“料足味正,速送!”;接着是现成的包子(五种馅各六万五千个)、花卷、油条各六万五千份,购物车堆成小山;最后咸菜三十大箱,备注“要脆的,别软塌!”。支付成功后,他把手机一扔,举着可乐瓶对空客厅嘚瑟:“你们准备好欢呼了没?我的将士们!” 嘴角沾着可乐沫,活像偷喝饮料的小孩。

等外卖堆了半客厅,沈砚指尖一动,把所有物资全收进空间,转身晃回古代营帐。刚现身,就冲外面喊:“苏凛、苏虎,还有火头军何在!”

苏凛、苏虎领着几个火头军老兵立马跑进来,单膝跪地:“世子!”

“给你们个大活儿!”沈砚抬手一挥,营帐外瞬间堆起山一样的干粥包、包子、花卷、油条,还有十几口备用的大铁锅,“火头军听令:干粥包按说明加水熬,一人份一包,六万五千人的量,熬得软烂点!包子油条用炭火温着,别凉了!” 他指着干粥包上的简易说明(提前让商家印的古代白话),“照着上面来,错不了!”

“遵命!”火头军们看着眼前的物资山,眼睛都直了,领头的老火夫磕了个头,立马带着人撸起袖子忙活——架铁锅、抬水、拆粥包,动作麻利又规整。

苏凛、苏虎刚站到营帐外,就见其他武将陆续赶来:秦风擦着佩剑从帐篷里出来,剑身亮得晃眼,连剑穗上的流苏都梳理得整齐;陆川和李奎并肩走来,两人边走边揉肚子,李奎还低声抱怨:“昨儿火锅吃太急,半夜就饿了”;最搞笑的是周凯,刚归队第一天就保持着军旅习惯早起巡查,路过苏虎身边时,正好撞见苏虎盯着炭火上的包子咽口水,手指都快碰到蒸笼边缘了,被苏凛眼疾手快一嗓子喝住:“安分点!没世子命令谁敢动?” 苏虎吓得手猛地一缩,转头看见周凯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脸瞬间红到耳根,挠着头嘟囔:“就……就看看熟没熟,没别的意思!” 引得周围几个武将憋笑憋得肩膀直抖。

等武将们到齐,沈砚捏着哨子走到营地中央,深吸一口气“嘀——”地吹响,清脆的哨声划破清晨的宁静,像穿云箭似的传遍整个营地。

帐篷里瞬间响起窸窸窣窣的穿衣声,六万五千名士兵动作麻利地收拾好被褥,列队跑出帐篷——旧部将士站得笔直,肩并肩、脚对齐,连呼吸都保持着一致;新归顺的三万士兵虽还略显生疏,却也在周凯提前叮嘱的“靖安军规矩”下,努力跟着身边旧部的节奏站好,黑压压的队伍铺展开来,鸦雀无声,只有粥香顺着晨风飘过来,勾得人肚子忍不住“咕咕”叫。

老兵王二柱站在队列里,鼻子抽了抽,闻着越来越浓的皮蛋瘦肉粥香和鲜肉包子香,悄悄跟身边同乡感慨:“好家伙!昨晚上牛油翻滚的火锅吃得满嘴流油,今儿一大早又是这阵仗,十几口大铁锅冒着热气,包子堆得像小山,世子这是把聚宝盆搬来了吧?以前跟着赵王爷,过年都只能喝碗掺着沙子的稀粥,哪见过这等好日子!”

同乡还没接话,旁边新归顺的三万士兵已经炸开了低低的惊叹声:一个个瞪大眼睛盯着营地中央的物资山,眼神里满是震撼,有几个年纪小的士兵悄悄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确认不是做梦,一个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年轻士兵压低声音跟身边的老兵说:“叔,这包子看着就软乎乎的,我娘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要是能给她留一个就好了”;另一个中年士兵则盯着冒着热气的粥锅,喉结不停滚动:“长这么大,除了成亲那天,就没吃过这么香的热乎饭”。

周凯站在武将前列,看着士兵们眼里的震撼、期待和踏实,心里五味杂陈。他转头对身边的苏凛道:“苏将军,世子这般体恤将士,真是前所未见。” 语气里满是感慨,想他征战多年,跟着赵珩时,将士们饿肚子是常事,哪怕打了胜仗,庆功宴也不过是几坛劣酒配糙粮,从未见过这般把士兵当亲人的主子。话音刚落,就听见旁边苏虎的肚子“咕咕——”叫得震天响,声音大到连前排的士兵都听见了,苏虎脸涨得通红,狠狠瞪了自己肚子一眼,压低声音凶巴巴地骂:“叫啥叫!再忍会儿!没规矩的东西!” 引得周围武将和士兵们憋笑憋得肩膀发抖,连一直沉稳的秦风都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等火头军来报“世子,粥熬好、吃食全温透了!”,沈砚才慢悠悠地走到队伍前,手里还捏着半瓶可乐,嘴角沾着点没擦干净的可乐沫。他抬眼扫过整齐的队列,笑着扬声道:“弟兄们,昨儿吃了火锅,今儿给你们整个清淡又管饱的!” 说着抬手一挥,“下令!分发早饭!每人一碗粥、两个包子、一个花卷、一根油条,咸菜自取,管够!”

“遵命!”后勤兵和武将们立马行动起来,苏虎这下可没忍住,撸起袖子就冲上去帮着火头军端粥,嘴里还喊:“都别急!人人有份!新归顺的弟兄们先盛,多盛点粥!” 李奎也冲上去帮忙递包子,眼神却时不时瞟向豆沙馅的包子堆,生怕自己爱吃的口味被抢光。

新归顺的士兵们捧着热乎的粥碗和包子,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甜香或肉香瞬间在嘴里化开,有几个士兵眼眶都红了,那个想给娘留包子的年轻士兵,把一个奶黄包小心翼翼地塞进怀里,紧紧捂着,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周凯端着一碗香菇鸡肉粥,温热的粥滑进喉咙,暖得人心头发颤。他看着眼前新旧将士融洽相处、个个脸上都带着满足笑容的景象,心里最后一点疑虑彻底消散,眼神变得无比坚定——跟着沈世子,不仅能让弟兄们吃饱穿暖,更能让他们活得有尊严,这才是真正值得追随的明主。

苏凛端着粥,走到沈砚身边,嘴角带着笑意:“世子,你这‘好东西’真是源源不断,弟兄们士气都快涨上天了。” 沈砚晃了晃手里的可乐,笑着逗他:“想尝尝?回头给你们几个武将分点,不过提醒你,这玩意儿喝多了,打屁能掀帐篷,到时候可别嫌丢人。”

苏虎刚好端着粥过来,听见这话立马凑上前,眼睛亮晶晶的:“世子!我不怕丢人!我要喝!就算掀了帐篷我也认!” 引得周围武将们哈哈大笑,营地的气氛热闹又融洽,晨光里满是粥香、笑声和将士们发自内心的欢悦。

晨光越升越高,粥香渐渐被训练场上的呐喊声取代。沈砚吃完早饭,把剩下的可乐塞进空间,拍了拍手对武将们道:“吃饱喝足,该干活了!苏凛、周凯,你们俩牵头,把新旧将士混编整训,六万五千人分成十个营,旧部带新部,正午前完成编队!”

“遵命!”苏凛和周凯齐声应下,转身就往训练场走去。周凯刚迈出两步,就听见身后传来苏虎的哀嚎:“世子!那可乐啥时候给我喝啊?训练前总得垫垫肚子吧!” 沈砚回头瞪他一眼:“训练达标了就给你,要是敢偷懒,别说可乐,下次火锅没你份!” 苏虎立马挺直腰板:“保证达标!” 说着就一溜烟跟着跑向训练场,那架势比谁都积极。

训练场上,新旧将士开始按指令编队。旧部将士动作麻利,列队、报数一气呵成;新归顺的士兵虽略显生疏,却也学得认真,只是偶尔会出点小岔子——有个年轻士兵跟着喊“报数”,却把自己的序号喊成了“包子”,引得周围人哈哈大笑,他自己则红着脸低下头,旁边的旧部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多练两遍就熟了!”

周凯穿梭在队列中,时不时纠正士兵的站姿和动作,眼神里满是严谨。他走到一个略显笨拙的新士兵身边,亲自示范如何挺胸收腹,语气沉稳:“靖安军的规矩,不仅是能打胜仗,更要站得直、行得正。跟着弟兄们好好学,不出三天,你就能跟上节奏。” 士兵用力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

苏虎则负责带着一个营的新兵练队列,他嗓门大,喊口号时震得人耳朵发疼:“左右左!左右左!脚抬高点!别跟没吃饭似的!” 可自己喊着喊着就顺拐了,左脚踩右脚差点摔倒,引得全营士兵哄堂大笑。苏虎站稳后,脸一红,瞪着士兵们道:“笑啥!谁还没个失误的时候?接着练!再笑罚你们多跑两圈!” 嘴上凶巴巴的,嘴角却忍不住偷偷上扬。

沈砚站在训练场高台上,手里拿着个现代的扩音喇叭(昨晚从空间翻出来的),时不时对着喇叭喊两句:“左边第三个营,队列再看齐点!苏虎!别光喊别人,自己先把顺拐改了!” 喇叭的声音比他平时的嗓门大了十倍,清晰地传遍整个训练场,将士们都觉得新奇,训练的劲头更足了。

旁边的秦风看着沈砚手里的扩音喇叭,忍不住凑近打量:“这玩意儿确实便捷,传达指令清晰又省力,若是战场上用,能省不少传令兵的功夫。” 沈砚闻言嗤笑一声,晃了晃手里的喇叭:“扩音喇叭战场上用?你怕是没挨过打!” 说着敲了敲喇叭外壳,“这玩意儿声音大得能传半里地,一开机就把咱们的位置暴露得明明白白,纯属给敌人当活靶子!也就训话时用用,懂?” 秦风恍然大悟,摸着下巴点头:“倒是我考虑不周了。”

正午时分,十个营的编队顺利完成。六万五千名将士列队站在训练场上,个个精神抖擞,新旧将士之间已没了最初的生疏,眼神里都透着一股劲。周凯走到沈砚面前,单膝跪地:“世子,编队完毕,请指示!” 沈砚满意地点点头,拿起扩音喇叭:“弟兄们,从今天起,你们都是靖安军的一员!往后,有我沈砚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你们;有我沈砚在,就绝不会让弟兄们受委屈!跟着我,咱们不仅要打胜仗,还要让所有人都知道,靖安军,不好惹!”

“好!” 六万五千名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天地都仿佛在颤抖。苏虎站在队伍里,喊得最卖力,嗓子都快喊哑了,心里却美滋滋的——他已经开始期待训练达标后的那瓶可乐了。

沈砚看着眼前的将士们,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他知道,这支融合了新旧力量的军队,很快就会成为他在这个世界最坚实的后盾。而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让靖安军的名号,响彻整个天下。

呐喊声尚未消散,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两名斥候身披风尘,翻身下马直奔高台:“世子!紧急军情——南边境千里之外的靖夷关方向,来了一支溃兵,约莫三千人,正朝着镇南关疾驰而来!”

沈砚眼神一凝,抬手示意将士们安静:“靖夷关?那里驻守的是李嵩吧?” 周凯上前一步:“正是,李将军领兵打仗勇猛有余,只是不太懂兵法布局,莫非是靖夷关出了变故?”

“带情报上来!” 沈砚接过斥候递来的布条,上面字迹潦草却清晰:“靖夷关遭南蛮部族突袭,李嵩力战突围,部下损失过半,现携残兵及粮草奔镇南关而来。”

“南蛮?” 秦风挑眉,“南蛮向来盘踞南疆密林,极少主动进攻关隘,怎么突然敢打靖夷关的主意?” 沈砚指尖敲击着栏杆,冷笑一声:“怕是李嵩被人钻了空子——他打仗敢冲敢杀,却容易被敌人的假动作迷惑,多半是中了南蛮的诱敌之计。”

苏虎摩拳擦掌:“世子,要不要我去拦着?万一他们是诈降呢?” 沈砚摇头:“先摸清底细再说。秦风,你带五百轻骑,去前方十五里处侦查,重点看他们的军备状态、士兵士气,还有是否有追兵,半个时辰内回报!”

“遵命!” 秦风翻身上马,轻骑队扬尘而去。沈砚转头对周凯道:“你带两个营,在营区外围布置警戒,若对方有异动,先拦后问,别贸然动手——李嵩的部下战力不算弱,真打起来没必要伤了元气。”

周凯领命而去,训练场上的将士们依旧保持戒备,新旧士兵站姿挺拔,丝毫不见慌乱。苏虎凑在沈砚身边,搓着手道:“世子,要是真的是李嵩的溃兵,咱们收留吗?” 沈砚瞥他一眼:“看情况,李嵩打仗还行,就是缺了点脑子,他的部下要是愿意留下,正好补充咱们的兵力,南蛮既然敢动靖夷关,说不定后续还有动作。”

半个时辰后,秦风疾驰而回,脸上带着了然:“世子,确认了!是李嵩的残部,士兵个个带伤,军备杂乱,但士气不算太低,后面没有追兵。他们的副将说,李将军中了南蛮的诱敌计,把主力带出关后,被伏兵截断后路,靖夷关失守,只能往镇南关方向突围,想投奔咱们暂避锋芒。”

“果然是中了计。” 沈砚点头,“让李嵩的副将进来,中军大帐见。”

中军大帐内,沈砚端坐主位,众将分列两侧。很快,一个浑身是伤、却依旧挺直腰杆的副将被带了进来,抱拳行礼:“末将张恒,参见沈世子!我家将军李嵩,率三千残兵,恳请世子收留!”

“李将军呢?” 沈砚问道。张恒面露愧色:“将军为了掩护弟兄们突围,断后时受了重伤,现在还在后面的粮车里躺着,昏迷未醒。” 他顿了顿,补充道:“南蛮狡诈,用少量兵力佯攻,把我们诱出靖夷关后,两侧密林里冲出大批伏兵,将军虽勇猛,却没料到对方会用这招……”

沈砚起身:“带我去看看李将军。” 粮车旁,李嵩浑身包扎着布条,脸色苍白,胸口的伤口还在渗血,呼吸微弱。沈砚蹲下身,探了探他的脉搏,对身后的军医道:“用消炎粉和止血药,务必保住他的性命。”

军医连忙应下,拿出沈砚之前提供的现代药品,快速为李嵩处理伤口。张恒见状,眼眶一红:“多谢世子!我等愿为世子效死,只要能报仇,哪怕是冲锋陷阵也绝无二话!”

沈砚站起身,看向周围围观的溃兵——他们虽面带疲惫,却个个眼神坚毅,显然是跟着李嵩打过硬仗的老兵。他朗声道:“你们既然来了镇南关,就是我靖安军的人!李将军重伤,我会派最好的军医照料,你们先到后方休整,交出武器登记造册,愿意留下的,编入各营补充兵力;不愿留下的,等伤好后,我发放口粮和盘缠,让你们自寻出路!”

溃兵们闻言,瞬间爆发出一阵低低的欢呼,张恒激动地跪地:“多谢世子!我等愿留!” 沈砚抬手扶起他:“起来吧,好好休整,南蛮敢打靖夷关的主意,迟早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等李将军醒了,我再跟他细说后续的打算。”

夕阳西下,镇南关的营区里,火头军正为溃兵们煮着热粥,军医忙着处理伤口,新旧将士之间虽还有些生疏,却已没了敌意。沈砚站在高台上,望着远方南疆的方向,眼神锐利——李嵩不懂兵法吃了亏,但他的三千老兵是实打实的战力,有了这股力量,再加上靖安军的整编训练,下次面对南蛮,可就不是诱敌之计能奏效的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营区的空地上,火头军支起的十几口大铁锅冒着腾腾热气,小米粥的香气混着咸菜的咸香,飘满了整个休整区。三千溃兵排着整齐的队伍,每人捧着一碗热粥、两个白面馒头,还有一小碟咸菜,个个狼吞虎咽——他们已经两天没吃过一顿热饭了。

沈砚带着苏凛、周凯巡视休整区,目光扫过这些士兵时,忽然顿住了。这些士兵虽衣衫褴褛,却都背着制式马刀,腰间挂着骑兵专用的箭囊,连皮甲的样式都是大衍轻骑兵的标配。他转头问身旁的张恒:“你们全是轻骑兵?”

张恒咽下嘴里的馒头,连忙点头:“回世子,我等皆是靖夷关的轻骑营,跟着李将军征战多年,个个能上马作战!”

沈砚“嗯”了一声,目光转向营区边缘的马厩——那里拴着约莫一千五百匹战马,马匹个个疲惫不堪,不少身上还带着箭伤,毛色杂乱无光。他眉头一皱,心里算了笔账:三千轻骑兵,按大衍军规,本该是一人配两马,轮换骑行保持战力,可眼前的马匹数量,连一人一马都凑不齐。

“张恒,” 沈砚的声音带着几分严肃,“你们的马匹呢?大衍轻骑向来一人两马,怎么只有这么点?”

张恒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放下碗,语气愧疚:“世子有所不知,突围时,南蛮狡诈,不仅设了伏兵,还偷偷绕到我们后方,烧了马厩!我们的备用马匹全被烧光了,突围路上又不断遭到袭扰,不少战马中箭倒地,或是跑丢了,最后只能带着这一千多匹能跑的马冲出来……”

旁边的周凯闻言,脸色凝重:“马厩是骑兵的根基,李将军怎会如此疏忽,让南蛮轻易得手?” 这话正戳中了张恒的痛处,他叹了口气:“将军打仗向来勇猛,这次见南蛮兵力少,一心想着追击,没料到对方会分兵偷袭后方,马厩的守卫本就薄弱,一下就被攻破了……”

沈砚摩挲着下巴,眼神深邃——三千轻骑兵,若是马匹充足,绝对是一支能冲锋陷阵的精锐,可现在没了备用马匹,战力至少折损一半。他转头对苏凛道:“苏凛,你带人把这些战马牵到专门的区域,用精饲料喂养,先让它们恢复体力,至于补充马匹……”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实不相瞒,靖安军刚整编完毕,自身马匹也只够原有骑兵使用,根本没有多余的能分给你们。”

张恒脸上的期待瞬间黯淡下去,身旁的几名轻骑兵也听见了,手里的馒头都忘了啃——没了战马,他们这些轻骑兵跟普通步兵没什么两样。

苏虎急道:“世子,那可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些弟兄当步兵吧?” 沈砚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目光扫过失落的轻骑兵们,朗声道:“你们别急,战马的事我来想办法,虽没有多余的马让你们立刻恢复战力,但你们先跟着靖安军骑兵营训练,马术、刀术都不能落下!”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容,“放心,不出一个月,我保证让你们每人都能重新骑上战马,而且是比之前更好的良马!”

张恒一愣,随即激动地抱拳:“世子此言当真?” 沈砚点头,眼神锐利如鹰——他心里早已盘算清楚,漠北部族近期频繁在边境活动,据说他们有一支专门的马队,饲养着上万匹良马,正好可以“借”来用用,既解决了马匹缺口,又能给漠北一个教训,简直一举两得。

夕阳渐渐落下,营区里的灯火次第亮起,士兵们吃饱后,开始互相擦拭武器、处理伤口,虽因马匹的事有些失落,但沈砚的承诺又让他们燃起了希望。沈砚站在高处,望着北方漠北的方向,手指轻轻敲击着栏杆——漠北的马,他势在必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