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衍启元 > 第27章 急归营垒,无奈之约

大衍启元 第27章 急归营垒,无奈之约

作者:小麒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57:28

镇南关的夜色被浓重的硝烟染成墨色,城头的火把忽明忽暗,映着城楼下蜷缩的兵士们消瘦的身影。三更时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冲破夜色,直奔中军主营帐——李参军伏在战马上,衣袍上还沾着客栈的尘土与漕运码头的水汽,战马口鼻喷着白气,蹄铁踏在石板路上火星四溅,刚到帐外就轰然倒地,他也不管不顾,踉跄着扑向帐门。

“王爷!属下回来了!”

帐内,萧焕正对着舆图愁眉不展,案上的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玄色王袍上的褶皱里还嵌着沙尘。听到声音,他猛地抬头,见李参军形容枯槁、满脸泪痕,顿时皱眉起身:“李参军?你怎么去了六日才归?靖安郡那边究竟出了何事?”

李参军扑到案前,双腿一软跪倒在地,积压多日的委屈瞬间爆发,哽咽着开口:“王爷!属下……属下在靖安郡受够了刁难!沈砚那厮根本不是忙,他就是故意晾着属下!从第二日起,属下日日去郡王府求见,连他的面都见不着,只得了一句‘忙’!”

他抹了把脸上的泪水,声音嘶哑得破了音:“属下在客栈等得食不下咽,那碗稀粥馊了都没心思管,头发乱得像鸡窝,胡茬长了满脸,连伙计都敢催我交房钱……若不是第六日您的急信送到,沈砚恐怕还不会露面!”

萧焕看着他手腕上的划伤、衣袍上的破洞,眼底闪过一丝心疼,却更急切地追问:“沈砚最终松口了?物资之事如何?”

“松口了!但他提了条件!”李参军连忙从怀中掏出折得整齐的信纸,双手奉上,“王爷您看,这是他写的两条条件,说第三条以后再提!”

萧焕一把抓过信纸,凑到烛火下细看。当看到“攻破苍梧关、黔南关后,全军绕过靖安城”时,他指尖一顿,脸色沉了沉;再看到“告知湘南、黔南、闽南三位藩王具体位置及兵马人数”,他猛地攥紧信纸,指节泛白,帐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好一个沈砚!好一个靖安郡!”萧焕低声怒吼,一拳砸在案上,烛火剧烈摇晃,“他是算准了咱们六十万大军困于绝境,故意拿捏!绕过靖安城,是怕咱们兵临城下;要其他藩王的信息,是想坐山观虎斗,摸清各方底细!”

李参军趴在地上,大气不敢出,只低声道:“王爷,属下知道条件苛刻,可……镇南关真的撑不住了!每日上千弟兄饿毙,逃兵越来越多,官军随时可能攻城!沈砚已经先拨付了一万箱泡面、五千箱压缩饼干和两千箱金疮药,用漕运船送来,再晚一步,就算有物资,咱们也守不住关隘了!”

萧焕沉默着,目光扫过帐外传来的压抑咳嗽声,想到那些因饥饿晕倒的兵士、伤口感染的伤兵,心头一阵绞痛。他缓缓松开攥紧的拳头,信纸被揉出深深的褶皱,语气里满是无奈与不甘:“六十万大军的命,终究比一时的颜面重要。”

他抬手扶起李参军,声音低沉却坚定:“告诉沈砚,本王答应他的条件!即刻备笔墨,本王亲笔立誓,盖上岭南王印;至于三位藩王的信息,让参谋部连夜整理,明日一并送给他!”

李参军闻言,泪水再次涌出,却不再是委屈,而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谢王爷!属下这就去安排!物资一到,弟兄们就能吃饱饭,定能攻破苍梧关、黔南关!”

萧焕摆摆手,重新看向舆图,目光落在靖安郡的方向,眼神复杂。沈砚这一步棋,走得又狠又准,靖安郡从此便成了岭南军绕不开的存在,而那悬而未决的第三个条件,更像一把利剑,时时刻刻悬在他的头顶。

帐外,火把的光芒依旧微弱,却仿佛多了一丝生机——兵士们隐约听到了漕运物资的消息,压抑的营区里,终于响起了几声低低的欢呼。

李参军领命起身,踉跄着转身就往帐外走,衣角扫过案边的烛台,火星晃了晃又稳稳燃着。帐外的夜风卷着沙尘扑在他脸上,他却觉得浑身轻快了几分,连声道:“属下即刻去传命!参谋部、军需营,今夜都不许歇!”

主营帐的灯火彻夜未熄。笔墨很快备好,萧焕握着狼毫,目光落在“绕过靖安城”几个字上,指尖微微颤抖,最终还是狠下心落下笔,苍劲的字迹在宣纸上铺开,末尾重重盖上岭南王印,朱红色的印记像一道无奈的烙印。另一边,参谋部的谋士们围着案几,烛火下翻看着堆积如山的军报,笔尖在纸上飞速滑动,将各藩王信息一一整理成册:湘南楚王孟珏屯兵衡阳,麾下六十万大军,铁骑、步兵、弓弩手兵种齐全;黔南平西王陆承渊驻守遵义,兵马五十万,擅山地作战,配备专属藤甲兵与投石车部队;闽南海王苏瑾盘踞泉州,水师六十万,战船千艘,兼带五万步军驻守沿海;再加上岭南军自身六十万,四大藩王总兵力合计二百三十万,连各军偏将姓名、谋士来历、兵种部署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天刚蒙蒙亮,镇南关外就传来了漕运船的号角声。十余艘大船顺着河道驶来,船帆上“靖安漕运”的字样在晨光中格外醒目,船舱里堆满了封装整齐的泡面、压缩饼干和金疮药。兵士们闻讯,从营垒各处涌出来,原本呆滞的眼神里迸发出光亮,有人忍不住欢呼出声,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

“是吃的!真的是物资!”

“还有药!我的伤有救了!”

军需营的士兵们忙得热火朝天,将物资一箱箱搬下船,按营区分发。饿了许久的兵士们捧着温热的泡面,汤汁溅在嘴角也顾不上擦,大口吞咽着,眼泪混着热气滚落——这是他们连日来吃到的第一顿饱饭。伤兵们被抬到临时救治点,医护兵拆开金疮药的箱子,浓郁的药香散开,敷在溃烂的伤口上,虽有刺痛,却让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萧焕站在城头,看着营区里渐渐恢复生气的景象,眉头却未完全舒展。李参军走到他身边,递上整理好的藩王信息册:“王爷,四大藩王兵力明细、兵种部署都整理妥当了,总兵力二百三十万,无一遗漏,这就派人送去靖安郡?”

“嗯。”萧焕接过册子,指尖划过“沈砚”二字,眼神沉沉,“告诉沈砚,条件本王已照做,后续物资必须按时送达,且需配齐适配各兵种的补给。至于那第三个条件……让他尽管提,本王倒要看看,他究竟还想从这二百三十万大军里,谋些什么。”

李参军点头应是,转身去安排送信的人手。城头的风猎猎作响,萧焕望着靖安郡的方向,心中清楚,这场合作不过是权宜之计,沈砚的野心绝不止于自保,而那悬而未决的第三个条件,终将成为这二百三十万大军前行路上的一道关键关卡。

李参军刚转身离开,帐门就被人猛地踹开,一身银甲的萧策大步闯了进来,甲胄上的寒芒带着凛冽的怒气,剑眉倒竖,双目赤红:“爹!您真要答应沈砚那厮的条件?!”

他一把抓过案上的信息册,扫过“绕过靖安城”和藩王兵力明细的条目,气得将册子狠狠摔在地上,纸张散落一地。“这是什么狗屁条件!咱们岭南军六十万将士,凭什么要绕着靖安城走?他沈砚分明是怕咱们兵临城下,故意拿捏!还有这些藩王信息,都是咱们拼着人命探来的机密,凭什么白白给他?!”

萧策攥紧拳头,指节捏得咔咔作响,胸口剧烈起伏:“那沈砚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借着咱们缺粮的关头趁火打劫,用救命物资逼咱们低头,这等不要脸的手段,也配跟咱们谈合作?!爹,您让我带先锋营去靖安城,我定要让他知道,岭南军不是好拿捏的!”

萧焕捡起地上的册子,缓缓抚平褶皱,眼神沉凝:“策儿,休得胡言!”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六十万将士的命,比一时的意气重要!现在咱们缺粮缺药,兵士们连饭都吃不饱,如何跟沈砚抗衡?如何抵挡苍梧关的官军?”

“可……”萧策还想争辩,却被萧焕打断:“没有可不可!沈砚的条件虽苛刻,却能换来物资,让弟兄们活下去。等咱们攻破苍梧关、黔南关,粮草充足,兵力强盛,再算这笔账不迟。”

萧策咬紧牙关,不甘地一拳砸在帐柱上,震得灰尘簌簌掉落:“可这口气咽不下去!我是先锋营统帅,带兵打仗从来只知冲锋,从未这般憋屈过!那沈砚悬而未决的第三个条件,指不定还憋着什么坏水!”

萧焕看着儿子暴怒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动容,却依旧坚定:“憋屈也得咽!成大事者,必先忍常人所不能忍。告诉先锋营的弟兄,先吃饱饭,养好伤,等物资到位,咱们就挥师苍梧关——用战功,把今日的憋屈加倍讨回来!”

萧策深吸一口气,狠狠瞪着案上的岭南王印,最终还是躬身领命:“遵令!但爹您记住,沈砚这笔账,我萧策记下了!”说罢,他转身大步离去,甲胄摩擦的声响里,满是压抑的怒火。

萧策气冲冲地走出主营帐,银甲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路过军需营分发点时,正看到兵士们捧着泡面狼吞虎咽,伤兵们敷上药后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他攥紧的拳头松了松,又猛地攥紧——这些生机,是用岭南军的尊严换来的。

“统帅!”几名先锋营的偏将迎上来,见他脸色铁青,都不敢多言。

萧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声音沉得像淬了冰:“传我命令!先锋营全员即刻集合,吃饱喝足后,立刻检修甲胄、打磨兵器!三日后,随大军挥师苍梧关!”

“是!”偏将们齐声领命,虽不知统帅为何怒气冲冲,却能感受到那股压抑的战意。

营区内,先锋营的兵士们迅速行动起来。铁骑营的士兵擦拭着战马的铠甲,马蹄踏地的声响整齐划一;弓弩手校准着弓弦,箭囊里的箭矢码放得一丝不苟;步兵们挥舞着长刀,寒光闪烁间,是憋了许久的戾气。萧策站在队列前,看着麾下将士恢复了往日的精气神,眼神却依旧锐利——他要让苍梧关的官军,成为岭南军发泄憋屈的第一个目标,更要让远在靖安郡的沈砚知道,岭南军的刀锋,从未生锈。

与此同时,靖安郡的郡王府内,沈砚正把玩着从镇南关送来的藩王信息册,指尖划过“萧策”的名字,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世子,岭南军已按要求送来信息,萧焕的亲笔誓书也已收到。”侍从躬身禀报,“漕运船后续的物资,是否按约定启运?”

“启运。”沈砚放下册子,眼神深邃,“第一批物资只是开胃菜,让他们先尝到甜头,才能乖乖听话。至于萧策那股子怒火……正好,我需要一支锐气十足的岭南军,帮我搅乱这四大藩王的棋局。”

他顿了顿,补充道:“密切关注岭南军的动向,尤其是萧策的先锋营——这头年轻的猛虎,说不定会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

侍从领命退下,书房内,沈砚再次翻开信息册,目光落在“二百三十万大军”的总兵力上,眼底闪过一丝志在必得的光芒。那悬而未决的第三个条件,在他心中渐渐成型。

苍梧关的晨光从未如此猩红。这座横亘在岭南与中原之间的雄关,依山而建,外城城墙由整块青条石垒砌,高十二丈、厚八丈,墙面上布满历代战火留下的凹痕,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城门上方“苍梧雄关”四个鎏金大字早已褪色,却依旧透着大衍王朝三百年的威严——城楼上,一袭锈迹斑斑的银甲斜倚在雉堞边,78岁的守将秦岳正用缠着布条的手摩挲着城砖,指腹划过一道深可见骨的箭痕,那是他20岁随开国皇帝征战时留下的勋章。

“祖父!岭南军先锋营已在关外三里列阵,旗手是萧策!”18岁的曾孙秦铮单膝跪地,银盔上的红缨还沾着晨露,他是秦家第四代,现任先锋哨统领,负责前沿侦查。

秦岳缓缓抬头,浑浊的双眼扫过关外黑压压的军阵,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萧焕的儿子?倒是有几分胆气,可惜,嫩了点。”他身边围拢着秦家三代人,四世同堂的阵容在城楼上格外醒目——

55岁的长子秦渊,中军统领,一身玄甲衬得面色沉稳如渊,正低头核对城防图;

52岁的次子秦恒,南门守将,手持长枪,铠甲上的划痕是上次抵御蛮族入侵留下的;

49岁的三子秦越,预备队统领,腰间挎着开国皇帝御赐的佩刀,眼神锐利如鹰;

45岁的四子秦嵩,弓弩营统领,双手布满老茧,正检查床弩的机括;

32岁的长孙秦峰(秦渊之子),东门守将,握着秦岳传下的虎头盾,站姿如松;

30岁的次孙秦澜(秦渊之子),西门守将,腰间别着短弩,正眺望关外动静;

28岁的三孙秦峥(秦恒之子),投石营统领,正指挥士兵调试重型投石车;

26岁的四孙秦屿(秦越之子),暗堡统领,负责操控城墙根下的隐蔽弩位;

22岁的五孙秦曜(秦嵩之子),轻骑统领,随时准备支援各城门;

还有19岁的曾孙秦锐(秦峰之子)、17岁的曾孙秦骁(秦澜之子),两人都是先锋哨的副统领,跟在秦铮身后,握着长枪的手青筋暴起。

秦家满门皆兵,苍梧关从守将到偏将、哨官,七成以上都姓秦,连伙夫营的管事都是秦岳的堂弟,这是大衍王朝三百年里独一份的军旅传奇。

关外,萧策一身银甲染着霜气,抬手拔出腰间长剑:“先锋营听令!铁骑营在前破阵,步兵营架桥填河,弓弩营压制城头火力,工程营主攻东门!今日,必破苍梧外城!”

“杀!”十万将士的怒吼震得地面发抖。2万铁骑踏着烟尘冲锋,马蹄卷起碎石,直奔宽5丈、深3丈的护城河——河面上结着薄冰,冰下暗流涌动。可刚到河边,城楼上突然响起秦岳的号角声,三孙秦峥挥手令下:“投石车准备!目标护城河前三百步,自由射击!”

数十架重型投石车轰然启动,磨盘大的石弹裹着风声砸落,铁骑阵中瞬间炸开血雾。一匹战马被石弹砸中前腿,轰然倒地,骑士摔在冰面上,刚爬起来就被另一块呼啸而来的石弹碾断腰身,鲜血染红了薄冰,顺着冰缝渗进河里。萧策咬牙嘶吼:“继续冲!工程营架桥!”

1万工程兵推着轻便木桥冲向护城河,可刚放下桥身,城楼上的床弩就发难了——四子秦嵩亲自操控最大的一架“破天弩”,十尺长的铁箭带着尖啸射穿木桥,箭尾的倒钩狠狠一扯,整座桥板瞬间撕裂,工程兵们尖叫着坠入河中,冰面破裂的声响混着惨叫,让人头皮发麻。

“盾兵上前!”萧策调令刚下,5万步兵中的2万盾兵立刻组成盾阵,厚实的藤盾层层叠叠,像一面移动的城墙,挡在工程兵和铁骑身前。可秦岳早有准备,朝三子秦越点头:“让秦屿开暗堡。”

城墙根下的数十个暗堡突然掀开石板,四孙秦屿一声令下,数百名弓弩手齐射,箭矢从盾阵下方的缝隙钻进去,精准射中工程兵的小腿。不少人倒地哀嚎,被后续冲锋的士兵踩着向前冲,鲜血顺着盾阵边缘流淌,木桥终于勉强架起了三座。

“铁骑冲过去!”萧策一夹马腹,亲自带队冲锋。铁骑踏着摇晃的木桥过河,刚踏上对岸的河滩,就遭遇了长孙秦峰率领的东门守军——3万步兵列着密集的“镇山阵”,前排长枪手的枪尖如林,后排刀斧手的寒光映着朝阳,阵型严丝合缝,正是秦岳当年随开国皇帝征战时创下的独门战阵。

“杀进去!”萧策挥舞长剑劈倒一名长枪兵,剑锋划过对方甲胄时火星四溅,可刚撕开一个小口,方阵立刻收缩,像铁钳一样将他和身边的骑兵围在中间。长枪如毒蛇般刺来,战马嘶鸣着倒地,萧策翻身落地,银甲被划开数道口子,鲜血顺着甲胄滴落,染红了脚下的泥土。“先锋营!跟我冲!”他怒吼着突破重围,身后的铁骑却越来越少,河滩上堆满了人马尸体,护城河的水被染成暗红,流速都慢了几分。

与此同时,西门的次孙秦澜也没让岭南军讨到好。萧策分兵2万佯攻西门,想牵制守军兵力,却被秦澜一眼识破。他故意放开城门左侧的缺口,让岭南军以为有机可乘,等1万士兵冲进一半时,突然下令“关门打狗”——城楼上的滚石、热油倾泻而下,秦澜亲自挥舞大刀守在缺口处,一刀一个,刀刃砍得卷了边,身边的曾孙秦骁也不含糊,长枪刺穿一名岭南军士兵的胸膛,溅了一身血也浑然不觉。冲进缺口的士兵被烧得焦黑,惨叫声响彻山谷,最终无一生还。

南门的次子秦恒也遭遇了小股岭南军的佯攻,他沉着指挥,用少量兵力牵制,始终没让对方靠近城门,还抽空派轻骑统领秦曜带500骑兵绕到侧翼,偷袭了岭南军的弓弩营后勤,烧毁了一批箭矢。

战斗从清晨打到黄昏,夕阳把城墙染成血色。萧策的先锋营死伤惨重:铁骑营只剩8千,原本奔腾的战马如今只剩零星几匹在战场徘徊;步兵营折损3万,盾阵被冲得七零八落,满地都是断裂的兵器和残破的藤盾;弓弩营伤亡过半,箭囊空空如也,不少士兵握着断弓坐在地上喘息;工程兵几乎拼光,破城锤的木柄断成数截,锤头嵌在城门上,沾满鲜血。

城楼上的秦岳依旧巍然站立,曾孙秦铮提着染血的长枪跑过来,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急促:“祖父!岭南军还在疯攻东门!秦峰叔父的左臂被砍伤,秦屿叔父的暗堡也被炸毁了两个!”

秦岳咳嗽两声,胸口剧烈起伏,却依旧声音沙哑有力:“让秦越带预备队上,把他们压回去!记住,外城可以丢,但必须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给内城防守争取时间!”

萧策看着身边仅剩的4万多残兵,双眼赤红如血。他捡起一面断裂的岭南军军旗,旗杆上还缠着士兵的布条,嘶吼着冲向东门:“兄弟们!最后一次冲锋!破城者,赏百金!活着回去,我请大家喝最烈的酒!”

残兵们跟着军旗冲锋,云梯终于架上了城墙。秦峰忍着左臂的剧痛,在城头厮杀,一刀劈断云梯的绳索,可更多的云梯架了上来。一名岭南军士兵冒着滚油爬上城头,刚站稳就被秦铮刺穿胸膛,可他临死前死死抱住秦铮的大腿,拉着他一起坠下城墙,两人摔在城外的尸体堆上,再没动静。

东门的城墙被工程兵用沈砚提供的简易炸药炸开一道两丈宽的缺口,碎石飞溅中,萧策抓住机会,带人从缺口冲了进去。三子秦越率领的5千预备队拼死抵抗,双方在缺口处展开白刃战,刀斧碰撞的声响、骨骼断裂的脆响、临死前的哀嚎响成一片。秦越的佩刀砍得卷了刃,依旧嘶吼着指挥:“守住缺口!寸土不让!”

可岭南军的残兵早已杀红了眼,像饿狼一样扑向守军。黄昏时分,最后一名秦军士兵从外城撤退,萧策拄着长剑站在缺口处,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尸体,尸身几乎堆到了城墙半腰,十万先锋营只剩4万多,折损过半。

城楼上的秦岳看着失守的外城,缓缓闭上眼,一滴浑浊的泪水从眼角滑落:“撤入内城,加固防线,明日再战。”他的子孙们围在身边,秦渊的手臂缠着浸血的布条,秦峰的头盔掉了,额角淌着血,秦澜的战袍被烧破大半,露出烧伤的皮肤,秦嵩的弓弩断了弦,秦越的佩刀卷了刃,秦峥的手背被投石车绳索磨出了血泡,秦屿的肩头被箭射穿,秦曜的战马受了伤,秦铮和秦骁不见了踪影(秦铮坠城重伤,秦骁被秦恒派人救回)——秦家四世同堂的守军也付出了伤亡1.5万的代价,但他们成功守住了内城,给萧策的岭南军留下了一道更难逾越的鸿沟。

萧策望着内城紧闭的朱红城门,城门上“忠勇”二字透着森然寒气,听着城楼上传来的秦军呐喊,一口鲜血喷出,重重跪倒在地。银甲沾满血污,混着尘土贴在身上,他抬头看向内城,眼中满是不甘——苍梧关,这头由秦家世代守护的巨兽,远比他想象中更难缠。

镇南关主营帐的烛火被夜风卷得猎猎作响,萧焕正对着苍梧关的舆图出神,指尖反复摩挲着“外城”二字——按他的估算,萧策的十万先锋营虽未必能速胜,却也该是伤亡可控的破城之势。帐门“哐当”一声被撞开,李参军浑身尘土,战袍上沾着暗红的血点,踉跄着扑进来,声音嘶哑得几乎不成调:“王爷!苍梧关……外城破了!但先锋营……折损过半!”

萧焕猛地抬头,玄色王袍的衣摆扫过案边,青瓷茶杯“哐当”一声摔在地上,滚烫的茶水溅湿了他的皂靴,他却浑然不觉。“你说什么?”他一把揪住李参军的衣领,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神锐利如刀,几乎要将人刺穿,“折损过半?萧策呢?他在哪里?!”

“统帅……统帅亲自带队炸开缺口,被气浪掀翻,吐了血,现在还在前线收拢残兵!”李参军被揪得喘不过气,急声禀报,“苍梧关守将秦岳太狡猾了!外城是硬生生用弟兄们的命堆下来的,铁骑营只剩八千,工程兵几乎拼光,连轻伤的士兵都拿着断刀守在缺口,弟兄们饿了就啃两口压缩饼干,渴了喝血水,再没支援,怕是撑不住内城的反扑!”

萧焕的手指微微颤抖,缓缓松开李参军,转身踉跄着后退半步,后背撞上冰凉的帐柱。他低头看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防御标注,眼底先是翻涌着雷霆怒火,渐渐转为深不见底的沉凝。帐外传来兵士们搬运金疮药的声响,他却突然低笑一声,笑声里满是不甘与忌惮:“三朝老鬼!七十多岁还这么能打,是我小看了秦岳,也高估了萧策的沉稳!”

他抬手抹了把脸,指尖划过眼角的细纹,语气骤然变得坚定:“传我命令!主力营三万将士即刻启程,带足三日粮草和五千箱金疮药,由我亲自带队支援!告诉萧策,让他死死守住外城缺口,不许后退半步!秦岳想耗光我的先锋营,我偏要让他看看,岭南军的主力,不是他能耗得起的!”

李参军刚领命转身,萧焕又补充道:“让参谋部即刻整理秦岳的所有战例,尤其是他当年随开国皇帝打仗的打法!这老东西用兵不按常理,必须摸透他的路数!”帐内的烛火映着他的侧脸,玄色王袍上的金龙纹样在光影中若隐若现,满是压抑的战意。

与此同时,苍梧关内城的守将府里,烛火通明,秦家一大家子围在一张巨大的内城防御图前,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药味。秦岳坐在正首的虎皮椅上,身上的银甲没卸,只是解开了领口的束带,嘴角还挂着一丝未擦净的血沫——方才指挥外城撤退时,他被气浪震得咳嗽不止,吐了一口血。

“祖父,内城城墙高十四丈,厚十丈,比外城更坚固,而且咱们在城墙上布置了二十架重型滚石机、三十架破天弩,城脚下还有三道暗沟,沟里埋了尖刺和炸药。”长子秦渊捧着防御图,手指划过内城的四个城门,“外城咱们伤亡一万五千,内城守军还有四万,足够守住!”

秦岳咳嗽两声,抬手摆了摆,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岭南军折损过半,却能拿下外城,说明萧策的狠劲够足。他现在肯定在等萧焕的主力支援,咱们没多少时间了。”他看向次子秦恒,“恒儿,你守南门,外城南门是佯攻,岭南军主力大概率会从东门或西门突破,你那边多留一千预备队,随时支援东西两门。”

“是!”秦恒躬身领命,他的铠甲肩头被砍出一道口子,缠着的布条浸出暗红的血,却依旧站姿挺拔。

“越儿,你的预备队分成三队,一队守内城中心的了望塔,一旦哪个城门告急,立刻驰援;另外两队藏在东西门的瓮城两侧,等岭南军冲进城门,就关门打狗!”秦岳看向三子秦越,眼神锐利,“记住,别硬拼,用瓮城的地形消耗他们!”

秦越腰间的御赐佩刀还在滴血,他重重点头:“祖父放心,预备队已经休整完毕,随时能战!”

“嵩儿,你的弓弩营损失了多少?”秦岳转向四子秦嵩。

秦嵩攥紧手中的断弦弩,眉头紧锁:“回祖父,弓弩营伤亡两千,箭支只剩三成,床弩坏了五架,剩下的都在抢修!”

“不够!”秦岳摇头,“让伙夫营、军械营的人都来帮忙,把百姓家里的铁器融了做箭,床弩优先修东门和西门的,这两个门是重点防御区!”他顿了顿,看向长孙秦峰,“峰儿,你左臂受伤,换守瓮城,东门交给秦澜,让他务必守住第一道防线!”

秦峰的左臂缠着厚厚的绷带,血已经浸透了布条,他却咬牙道:“祖父,我还能守东门!”

“听话!”秦岳的声音沉了下来,“内城防御,每一步都不能错!你受伤了,近战吃亏,瓮城的地形适合你用盾阵防守!”

秦峰还要争辩,被秦渊用眼神制止,只能躬身领命。

这时,两名士兵抬着担架走进来,上面躺着浑身是血的秦铮,他的长枪断成两截,胸口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气息微弱。“祖父!秦铮统领……坠城后被救回来了!”

秦岳猛地站起身,踉跄着走到担架边,浑浊的双眼瞬间红了。他抬手轻轻抚摸着秦铮的脸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好孩子,挺住!”转头对身边的军医厉声道,“不惜一切代价,救他!”

安排好秦铮,秦岳重新走回防御图前,语气恢复了沉稳:“秦曜,你的轻骑营分成小队,在外城和内城之间的巷道里骚扰岭南军,别让他们安心休整;秦屿,你的暗堡重新布置,藏在内城城墙根下,专射岭南军的云梯手;秦骁,你跟着秦澜守东门,多留意城墙下的暗沟,别让他们填了!”

“是!”众人齐声领命,甲胄摩擦的声响在帐内回荡。

秦岳看着满屋子的子孙,他们有的带伤,有的衣衫染血,却没有一个人露出惧色,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欣慰的笑。他抬手拍了拍案上的防御图,声音沙哑却有力:“苍梧关是大衍的门户,也是咱们秦家的根!今日,咱们四世同堂,并肩作战,就算拼光最后一个人,也绝不能让岭南军踏进内城半步!”

“誓死守住苍梧关!”帐内响起震天的呐喊,烛火映照下,一张张年轻或苍老的脸庞上,都写满了决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