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衍启元 > 第21章 绝地反击;沈砚被俘

大衍启元 第21章 绝地反击;沈砚被俘

作者:小麒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57:28

三更的镇南关,火光舔舐着残破的城墙,厮杀声穿透浓重烟尘,在街巷间回荡。沈砚与赵岳在太守府密室敲定计策,指尖同时重重落在舆图上的外城粮仓——“萧策粮草本就匮乏,这是他的命脉,只要烧了粮仓,五万大军必不战自乱!”

赵岳即刻点齐三千残部,换上缴获的岭南军破损铠甲,脸上抹上烟灰,借着夜色掩护,猫着腰摸向粮仓方向;张清鸢亲率二十名死士,攀上外城一处坍塌的钟楼制高点,银弩上弦,瞄准往来的岭南军传令兵与哨卡守卫,伺机切断各营通讯;沈砚则坐镇太守府后院,身前摆着烟火信号筒,目光紧盯着外城方向,随时准备指挥青枫隘的援军行动。

“咚——咚——”四更梆子声刚落,东门方向突然燃起三团赤红烟火,苏虎、苏熊带着五百新兵的佯攻呐喊声瞬间炸响,攻城锤撞击城门的“咚咚”声沉闷有力。萧策正坐镇中军帐擦拭长剑,听闻东门遇袭,眉峰微蹙——他深知粮草才是关键,东门的骚动听起来更像小股骚扰,当即冷声道:“左队死守粮仓,不得擅动!右队抽五千人驰援东门,务必斩尽来敌!”

这正是沈砚的调虎离山之计。就在右队岭南军刚调动的空档,赵岳带着三千残部已摸到粮仓外围。守粮仓的士兵见是“自家部队”,只随意喝问了一句,便挥手放行。待靠近粮垛,赵岳突然抽出长枪,大喝一声:“动手!”士兵们立刻掏出裹着煤油的布条,点燃后狠狠掷向堆积如山的粮袋。

“轰!”火光瞬间冲天而起,浓烟滚滚呛人,守粮士兵惊呼着四散救火,阵型大乱。赵岳挥枪刺穿守粮校尉的胸膛,高声喊道:“杀!一个不留,绝不能让火被扑灭!”残部将士如同猛虎下山,与慌乱的岭南军展开厮杀,粮仓的火焰越烧越旺,映红了半个外城的夜空。

与此同时,张清鸢的死士在钟楼精准狙击,传令兵接连中箭倒地,手中的军令散落一地,岭南军各营瞬间失去联络,还在按原命令坚守阵地,对粮仓的火情一无所知。萧策很快察觉不对——东门的呐喊声虽响,却始终攻不破防线,而西南方向的火光越来越亮,空气中弥漫着粮草燃烧的焦糊味。

“不好!中埋伏了!”萧策猛地踹翻案几,长剑出鞘,翻身上马,“全军立刻回援粮仓!违令者斩!”

可此时,青枫隘的李奎、苏凛已带着两千老兵,借着烟火掩护从西门缺口冲入外城,与赵岳的残部汇合,从侧后方狠狠撞上回援的岭南军。岭南军腹背受敌,又听闻粮仓被烧,军心瞬间溃散,不少士兵开始丢盔弃甲逃窜。萧策策马冲在最前,长剑翻飞,接连斩杀三名逃兵,怒声嘶吼:“谁敢退?我斩了他!”

主帅的威严暂时稳住阵脚,岭南军精锐毕竟战力不俗,很快重新组织起防御阵型,与沈砚联军展开惨烈厮杀。刀枪碰撞的火星、士兵中箭的惨叫、火焰燃烧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街道上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得几乎阻断通路。

赵岳一枪挑杀一名岭南军小校,回头对沈砚高声喊道:“世子!萧策被缠住了,咱们趁乱突围,去与青枫隘援军汇合!”

沈砚点头刚要应声,却见萧策突然调转马头,目光如鹰隼般穿透混乱人群,死死锁定了他——显然,他已看出沈砚是联军的指挥核心。“就是你这竖子坏我大事!”萧策怒吼着策马冲来,长剑直指沈砚心口,身旁四名亲兵也跟着围了上来,刀光霍霍。

“李奎!护世子走!”苏凛率先挥刀挡在沈砚身前,可萧策武艺高强,长剑轻轻一挑便拨开苏凛的刀,顺势划破他的肩头,鲜血瞬间渗出。李奎见状,立刻挥着长柄大刀扑上来,与苏凛一同缠住萧策,“世子快撤!末将们拦住他!”

张清鸢的死士连忙放箭掩护,却被萧策的亲兵用盾牌死死挡住。“抓住那个穿青衫的小子!赏黄金百两!”萧策高声下令,周围的岭南军士兵见状,疯了似的朝着沈砚冲来。沈砚虽指挥若定,却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在四名亲兵的掩护下后退,脚步踉跄。

混乱中,一名岭南军士兵绕过亲兵,猛地扑上来将沈砚扑倒在地,粗糙的绳索瞬间缠上他的手腕,勒得生疼。“世子!”李奎怒吼着想要回援,却被萧策一剑逼得连连后退,胸口还被划开一道血口。张清鸢见状,银弩连发,射杀了扑倒沈砚的士兵,可更多的岭南军围了上来,死死按住沈砚的四肢。

沈砚挣扎着抬头,不顾额头磕破的疼痛,对着李奎、苏凛厉声嘶吼:“李奎!苏凛!立刻带弟兄们撤退!回青枫隘汇合!不要管我!”

“世子!我们不能丢下你!”李奎红着眼眶,挥刀砍倒一名士兵,却被更多岭南军缠住,根本无法靠近。

“这是军令!”沈砚眼神锐利如刀,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留得青山在,才有机会救我!若你们都死在这,谁来瓦解岭南军?快撤!”

萧策一剑逼退李奎,翻身下马,走到被按在地上的沈砚面前,抬脚踩住他的肩膀,居高临下地冷笑:“倒是个有骨气的小子,可惜,今日落在我手里了。”

沈砚咬牙瞪着他,肩膀被踩得生疼,却依旧高声喊道:“李奎!快走!”

李奎望着沈砚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身边伤亡渐增的弟兄,泪水混着血水滑落,最终狠狠一咬牙,对苏凛喊道:“撤!按世子命令,撤!”说着,挥刀砍出一条血路,带着残部向西门方向突围。张清鸢见状,也立刻下令死士掩护,自己则留在钟楼,冷眸盯着被押起的沈砚,暗中记下岭南军的押解路线。

萧策示意士兵将沈砚押起身,嘴角勾起冰冷的笑:“想让部下救你?做梦!传我命令,暂缓突围,以这小子为质,逼赵岳开内城城门投降!”

沈砚被绳索捆得死死的,望着李奎等人突围的方向,心中稍安——只要援军还在,他就有脱身的希望。

钟楼的断壁残垣上,张清鸢一袭玄色劲装僵立如石,银弩还维持着瞄准的姿势,指腹却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弩弦,指尖微微发颤。方才沈砚被押走时,那道被绳索捆缚却依旧挺直的身影,像一根针狠狠扎进她的心里,搅得她素来冷静的心神翻江倒海。

她亲眼看见沈砚被按在地上,看见他嘶吼着让李奎等人撤退,看见萧策的脚踩在他肩头——那一瞬间,她几乎要冲出去,哪怕以三十死士硬撼岭南军精锐,也要把他抢回来。可理智死死拽住了她,她知道,冲动只会让所有人都死在这里,包括沈砚。

风卷着粮仓的焦糊味掠过,她的目光死死黏着沈砚被押往中军帐的方向,凤眸中翻涌着从未有过的慌乱,平日里冷冽如冰的眼神,此刻竟染上了一层水汽。她抬手按在胸口,那里的心跳快得离谱,震得她指尖发麻。原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手无缚鸡之力、却总能用韬略破局的世子,早已住进了她心里?连她自己都没察觉,直到他身陷险境,她才发现,那份盟友间的默契,早已悄然变成了牵肠挂肚的牵挂。

“大小姐,我们该撤了,岭南军开始搜山了。”一名死士轻声提醒,语气带着担忧。

张清鸢猛地回神,迅速敛去眼底的情绪,可搭箭的手却依旧顿了一下,箭簇擦过钟楼的石砖,溅起一点火星。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比平时沙哑几分:“盯着中军帐,记下押解路线,我要知道他被关在哪里。” 说这话时,她的指尖用力到泛白,连自己都没发现,语气里多了一丝连她都未曾察觉的急切。

另一边,西门外的密林里,李奎和苏凛带着不足千人的残部靠在树干上,个个浑身是伤,气息奄奄。李奎将长柄大刀狠狠插在地上,双手死死攥着刀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肩膀还在不住发抖。他的眼眶通红,混着脸上的血污,显得格外狰狞,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嘶吼:“都怪我!都怪我没用!没能护住世子!”

话音刚落,他猛地一拳砸在树干上,树皮碎裂,指骨瞬间擦破,鲜血渗了出来。“世子让我们撤,可我们就这么丢下他了?” 他转头看向苏凛,声音带着哭腔,往日里勇猛的汉子,此刻竟红了眼眶,“苏凛,我们回去吧!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把世子救出来!”

苏凛靠在树上,肩头的伤口还在流血,浸透了破损的衣袍。他闭着眼,脸色苍白如纸,听到李奎的话,缓缓睁开眼,眼神里满是痛苦与自责:“我们不能回去……世子说了,留得青山在,才有机会救他。” 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每说一个字都像在撕扯喉咙,“方才突围时,岭南军追得太紧,我们若回头,只会全军覆没,到时候,谁还能救世子?”

话虽如此,他却抬手按住胸口,那里的伤口隐隐作痛,可远不及心里的愧疚难受。他忘不了沈砚被扑倒时,那道望向他们的、带着命令与决绝的眼神,更忘不了自己被萧策逼退时,那种无力回天的绝望。

而青枫隘外,苏虎和苏熊正带着五百新兵焦急地等候消息。苏虎搓着双手,来回踱步,时不时抬头望向镇南关的方向,嘴里念叨着:“怎么还没信号?世子他们是不是得手了?” 苏熊则站在一旁,整理着攻城器械,脸上带着期待:“肯定得手了!世子那么厉害,烧了粮仓,萧策的大军必败无疑!”

两人正说着,突然看见远处密林里冲出一队人影,个个狼狈不堪,身上满是血迹。苏虎眼睛一亮,刚要上前迎接,却看清只有不足千人,而且不见沈砚的身影,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李奎大哥!苏凛大哥!” 苏虎快步冲上去,语气急切,“世子呢?世子怎么没跟你们一起出来?”

李奎停下脚步,低着头,没有说话,肩膀却在不住颤抖。苏凛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世子……世子被俘了。”

“什么?!” 苏虎和苏熊同时僵在原地,脸上的期待瞬间被震惊和慌乱取代。苏熊手里的器械“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他上前一步,抓住苏凛的胳膊,用力摇晃着:“你说什么?!世子被俘了?怎么会?!我们不是说好佯攻东门,帮世子他们烧粮仓吗?!”

苏虎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指关节捏得咯咯作响,眼神里满是不敢置信,随即被愤怒和愧疚取代:“都怪我们!我们佯攻得太轻了?是不是我们没牵制住足够的敌军,才让世子遇险的?” 他猛地转身,抄起身边的长刀,“走!跟我回去救世子!”

“站住!” 李奎猛地抬头,红着眼眶喝住他,“回去就是送死!世子让我们撤回来,就是要我们保存实力,再想办法救他!你现在回去,不仅救不了世子,还会把这仅剩的弟兄们都搭进去!”

苏虎停下脚步,握着刀柄的手不住发抖,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却死死咬着牙不让它掉下来。苏熊也瘫坐在地上,望着镇南关的方向,眼神里满是绝望与自责。密林里一片死寂,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偶尔传来的士兵的呜咽声,每个人的心里,都被沈砚被俘的消息压得喘不过气。

岭南军的中军大帐已迁至镇南关内的太守府正厅,原有的案几被替换成一张宽大的虎皮帅案,案上摆着染血的令旗与未凉的茶汤,两侧立着八名身披重铠的亲卫,手按刀柄,眼神冷厉如铁。帐外的厮杀声已渐歇,只有偶尔传来的伤员哀嚎,更衬得帐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萧策提着长剑,亲自押着沈砚走进帐内,粗糙的绳索在沈砚腕间勒出几道紫红血痕,破损的青衫沾着尘土与干涸的血迹,肩头还残留着被萧策踩过的鞋印,却依旧脊背挺直,头颅微扬,没有半分阶下囚的狼狈。

“父王,孩儿已将联军的指挥核心押到!”萧策单膝跪地,语气中带着难掩的得意,长剑拄在地上,溅起几点火星。

岭南王萧焕端坐于虎皮帅案后,一身紫金龙纹铠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面容冷峻如石雕,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常年征战的戾气。他缓缓抬眼,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从沈砚的头顶扫到脚底,最后定格在他未显丝毫怯懦的脸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发出“笃、笃”的轻响,每一声都像敲在人心上。

“抬起头来。”萧焕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没有丝毫波澜,却让帐内的亲卫们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沈砚依言缓缓抬头,目光平静地迎上萧焕的视线,没有恐惧,也没有谄媚,只有一种超乎年龄的坦荡。他的睫毛上沾着些许灰尘,眼底却清亮如洗,倒映着帐内跳动的烛火。

萧焕看着他这副模样,眉峰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征战半生,见过无数被俘的将领,要么痛哭流涕求饶,要么怒目而视谩骂,却从未见过这样一个年纪轻轻、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子,被俘后还能如此镇定。

“你叫什么名字?”萧焕的手指停在案几上,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沈砚的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干裂的嘴唇微启,声音虽有些沙哑,却清晰有力,没有丝毫含糊:“沈砚。”

“沈砚?”萧焕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似乎在记忆中搜寻相关的信息,“哪个沈?哪个砚?”

“靖安王沈伯山之子,沈砚。笔墨纸砚的砚。”沈砚一字一顿地说道,语气平静,却刻意加重了“靖安王”三个字。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亲卫们都下意识地看向萧焕,连萧策也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惊讶。他只知道这小子是联军指挥,却没想到竟是靖安王世子。

而萧焕听到“沈伯山”三个字时,敲击案几的手指猛地一顿,眼中的锐利瞬间被一层复杂的情绪取代,像是惊讶,又像是回忆。他盯着沈砚看了许久,冷峻的面容竟难得地松动了几分,语气也缓和了些许:“你是沈伯山的儿子?”

沈砚心中微动,没想到萧焕竟会是这种反应,点头道:“正是。”

“倒是没想到……”萧焕缓缓收回目光,手指摩挲着案几上的纹路,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感慨,“当年本王在应天府,满朝文武不是趋炎附势,就是明争暗斗,个个都看本王不顺眼,唯独你父亲沈伯山,那时还只是户部一个不起眼的主事,却敢在众人排挤本王时,递上一杯热茶,说句公道话。”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沈砚,眼神中的戾气淡了不少:“你父亲性子耿直,不擅钻营,当年若不是得罪了柳乘业,也不至于被排挤出京城,外放靖安郡。没想到,他竟养出了你这么个有骨气的儿子。”

萧策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听父亲提起过与靖安王沈伯山有过交情,更没想到父亲会对一个阶下囚说出这样的话。帐内的亲卫们也面面相觑,显然也对这突如其来的转折感到意外。

沈砚心中却掀起了波澜,他虽知道父亲曾在京城任职,却不知竟与岭南王有过这样的交集。他垂下眼帘,掩去眼底的情绪,没有接话——他不清楚萧焕说这些话的用意,是念及旧情,还是另有所图。

萧焕看着他沉默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放心,本王虽与你父亲有旧,但两军交战,各为其主。你既是联军指挥,本王自然不会轻易放了你。” 他话锋一转,语气又恢复了几分威严,“但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本王可以给你一个体面,只要你劝赵岳开城投降,归顺岭南军,本王便封你为偏将,如何?”

沈砚听到“劝降”二字,缓缓抬起眼帘,原本平静的眼底瞬间多了几分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他手腕微微用力,绳索勒得更深,紫红的血痕几乎要渗出血来,却依旧脊背挺得笔直,没有丝毫动摇。

“萧王爷说笑了。”沈砚的声音依旧清晰,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坚定,“我父亲一生耿直,宁肯被排挤出京,也不愿与柳乘业之流同流合污,更不会教我背叛朝廷、归顺叛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内的萧策与亲卫,最后落回萧焕身上,语气平静却字字铿锵:“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我沈砚虽被俘,却也是大衍的靖安王世子,头可断,志不可改。想让我劝赵将军投降?绝无可能。”

“放肆!”萧策猛地起身,长剑直指沈砚的咽喉,怒声呵斥,“你一个阶下囚,还敢嘴硬?信不信我现在就斩了你!”

沈砚连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是冷冷瞥了萧策一眼,语气带着几分嘲讽:“杀了我,你就能攻破内城?就能解决粮草匮乏的困境?萧少帅,与其威胁我,不如想想如何应对青枫隘的援军,还有你父亲帐外,那些因缺粮而士气低落的士兵。”

萧策被噎得说不出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手中的长剑又往前递了几分,剑尖几乎要碰到沈砚的皮肤。

“住手。”萧焕抬手示意萧策退下,他盯着沈砚看了许久,冷峻的脸上没有丝毫怒意,反而多了几分欣赏,又带着几分惋惜:“不愧是沈伯山的儿子,骨头够硬。只可惜,你这份骨气,怕是要让你付出性命的代价。”

“我沈砚既然敢来镇南关,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沈砚迎上萧焕的目光,没有丝毫畏惧,“倒是萧王爷,念及与我父亲的旧情,若真杀了我,日后九泉之下,怕是难向我父亲交代吧?”

萧焕的手指再次敲击起案几,帐内的气氛又变得凝重起来。他看着沈砚那张与沈伯山有几分相似的脸,想起当年应天府的那杯热茶,心中竟真的生出了几分犹豫——杀了沈砚,固然能泄愤,却也断了与沈伯山仅存的那点交情;可放了他,又等于放虎归山,这小子的韬略,今日已见识过,绝不可小觑。

“哈哈……好一个‘难向你父亲交代’!”

萧焕突然爽朗地笑了一声,这笑声打破了帐内的凝重,带着几分久居上位的豁达,又藏着对后辈的欣赏。他猛地站起身,紫金龙纹铠甲随着动作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步步走向沈砚。

萧策和帐内亲卫都惊得目瞪口呆,萧策连忙开口:“父王!您这是……”

“退下。”萧焕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他走到沈砚面前,低头看着他腕间深嵌的绳索,眼神复杂地摇了摇头,随即亲自伸出手,指尖利落地理开绳结。

粗糙的麻绳被缓缓解开,沈砚只觉得手腕一松,久违的轻松感传来,可紫红的血痕却清晰可见,被勒得麻木的皮肤慢慢恢复知觉,泛起一阵刺痛。他下意识地揉了揉手腕,抬眼看向萧焕,眼中满是意外——他猜到萧焕可能不会杀他,却没料到会亲自为他松绑。

萧焕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带着几分长辈对晚辈的意味:“沈伯山当年护着本王时,也是这般硬气。你这性子,倒是跟他一模一样。”

他转身走回帅案后,重新坐下,语气恢复了几分威严,却依旧带着缓和:“本王虽不杀你,却也不会放你走。毕竟两军交战,你是联军指挥,不能让你回去坏了我的大事。”

说着,他对亲卫下令:“带沈世子下去,安排一间干净的营帐,好酒好肉招待着,不得怠慢。但要派人严加看管,绝不能让他与外界接触。”

“是!”亲卫躬身应下,看向沈砚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

沈砚站直身体,对着萧焕微微拱手,没有道谢——他知道这不是仁慈,而是念及父亲的旧情,也是对他骨气的认可。“多谢萧王爷不杀之恩,但我依旧不会劝降。”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立场。

萧焕摆了摆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无妨,本王有的是时间等。或许,等你看到赵岳的内城被攻破,会改变主意也说不定。”

沈砚没有再接话,跟着亲卫转身走出大帐。帐外的月光洒在他身上,手腕的血痕在月光下格外清晰,可他的脚步却依旧沉稳,没有丝毫动摇。

萧策看着沈砚的背影,不解地看向萧焕:“父王,您为何要对一个阶下囚如此客气?”

“客气?”萧焕冷哼一声,眼神锐利起来,“他不是普通的阶下囚,是沈伯山的儿子,更是能以五千破一万的谋士。留着他,比杀了他更有用。说不定日后,他还能成为我们对付柳乘业的棋子。”

萧策恍然大悟,随即又皱起眉头:“可若是放虎归山……”

“放心,”萧焕打断他,“本王已经派人看紧了他,他插翅难飞。而且,本王倒想看看,沈伯山的儿子,还能翻出什么花样。”

沈砚被亲卫引至一间干净的营帐,帐内陈设简单却齐整,一张木床、一张案几,角落里还摆着一盆清水。亲卫将他安置好后,留下两名岭南士兵守在帐外,刀鞘靠在门框上,目光警惕地盯着帐门,却也不敢随意闯入——萧焕有令,不得怠慢。

待帐门关上,沈砚活动了一下依旧泛着刺痛的手腕,目光扫过帐内,确认没有暗哨后,嘴角勾起一抹隐秘的笑意。他看似随意地走到案几旁,抬手在虚空一拂,指尖触到一片冰凉的金属质感,下一秒,一桶印着“红烧牛肉面”字样的泡面便凭空出现在案几上,紧接着,一根包装完好的三明治火腿也滚了出来,落在泡面旁。

这是他随身空间里的存货,穿越时随手塞了一箱子,本是应急用,没想到竟在敌军营帐里派上了用场。

沈砚掂了掂火腿,撕开包装咬了一口,肉质紧实的咸香在舌尖弥漫开来,连日来的疲惫仿佛被驱散了几分。他嚼着火腿,走到帐门边,轻轻敲了敲门框。

守在外面的两名岭南士兵立刻直起身,警惕地问:“沈世子,何事?”

“劳烦二位,”沈砚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吩咐自家下人,“去给我打一桶热水来,要滚烫的。”

两名士兵对视一眼,有些犹豫——萧焕只说要招待,没说要听他差遣。可看着沈砚从容不迫的样子,又想起王爷对他的特殊态度,终究不敢违抗,其中一人放下刀,转身快步走向营地的伙房方向。

另一人则依旧守在帐外,眼神复杂地盯着帐门,心里纳闷:这阶下囚怎么还这么自在?

片刻后,士兵提着一个铁桶回来,里面的热水冒着袅袅热气。他将铁桶放在帐门口,沈砚弯腰拎了进来,随手关上帐门,隔绝了外面探究的目光。

他拆开泡面桶,撕开调料包一股脑倒进去,滚烫的热水缓缓注入,面饼瞬间被烫得膨胀起来,浓郁的香味很快在狭小的营帐里弥漫开来。沈砚盖紧桶盖,耐心等待了三分钟,掀开盖子的瞬间,热气裹挟着酱香扑面而来,勾得人食欲大动。

他拿起叉子,挑起一筷子裹满酱汁的面条,吹了吹送进嘴里,筋道的面条混着浓郁的汤汁,暖融融地滑进胃里,舒服得让他忍不住眯起了眼睛。再咬一口火腿,咸香与酱香交织,比军营里单调的干粮和腊肉美味多了。

帐内,沈砚盘腿坐在案几旁,一边慢悠悠地吃着泡面,一边时不时咬一口火腿,神情惬意,仿佛不是身处敌军的监视之中,而是在自己的靖安王府书房里享用下午茶。热水氤氲的雾气模糊了他的眉眼,只留下一脸满足的笑意。

而帐外,青枫隘的密林里,李奎正拿着一块干硬的面饼,却怎么也咽不下去,眼前满是沈砚被俘时的模样,喉咙里堵得发慌;张清鸢则靠着树干,银弩始终握在手里,眼神死死盯着镇南关的方向,凤眸里满是焦躁,连水都没喝一口;苏虎和苏熊蹲在一旁,低声商量着要夜袭救人,语气里满是急切与不安。

营地里的岭南士兵也在议论纷纷,抱怨着粮草短缺,只能喝稀粥,偶尔闻到沈砚营帐里飘出的浓郁香味,都忍不住探头探脑,满脸疑惑:这沈世子吃的是什么?怎么这么香?

帐内的沈砚对此毫不在意,他慢条斯理地吃完最后一口面条,连桶底的汤汁都喝得一干二净,打了个舒服的饱嗝,将空桶和火腿包装纸随手收进空间里,不留一丝痕迹。

他拍了拍肚子,走到床边坐下,靠在床栏上闭目养神,嘴角还残留着笑意——反正有空间里的存货,就算被软禁,也能过得舒舒服服。至于外面的焦虑与厮杀,暂时与他无关,他有的是时间等待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