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衍启元 > 第13章 京阙风起;景王赵玮

大衍启元 第13章 京阙风起;景王赵玮

作者:小麒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57:28

应天府的夜,金粉般的静谧下藏着暗涌。朱红宫墙锁着皇城灯火,城东柳府的烛火却比宫灯更灼目,彻夜未歇。

柳乘业临窗对弈,指尖白玉棋子悬在棋盘上方,迟迟未落。暗紫蟒纹常服裹着他压人的威严,领口云纹在烛火下流转,即便未戴朝冠,那股权柄浸淫数十载的气场,仍让满室死寂。檐角铜铃被秋风撞响,铃声未落,一道黑影已跪伏书房外:“相爷,东南急报。”

“说。”柳乘业眼皮未抬,语气平淡得听不出情绪。

“沈砚……沈伯山那个儿子,带着一伙山匪破了郡城!”暗卫声音发颤,“当年沈伯山一家被流放,这沈砚半道逃脱,不知怎的纠集了山匪,竟直扑郡府!王怀安被乱民围在府里,活活打死,家产被抢,郡守府也被烧了。”

“啪”的一声,白玉棋子狠狠砸在棋盘上,压住那枚绝杀黑子的同时,震得满盘棋子簌簌乱跳。柳乘业猛地转过身,烛光映出他骤然沉冷的脸,眼角沟壑里翻涌着怒意:“沈砚?那流放犯的孽种,居然还活着!”

满朝皆知,沈伯山曾是柳乘业最棘手的死对头,两人在朝堂斗了十年,最终柳乘业罗织罪名,将沈伯山一家判了流放,本该永绝后患,谁料沈砚竟成了漏网之鱼,如今还敢带着山匪掀翻他的棋子。

暗卫伏在地上,声音更低:“还有……王怀安的账本被搜出来了,上面记着,这些年贪污的军饷、赋税,半数都以‘孝敬’名义送进了柳府。”

柳乘业喉间溢出一声狠笑,指尖狠狠攥皱了案上的急报,纸张碎裂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废物!养他是守着东南财源,不是让他死得这么难看,给我惹祸!”他眼底阴鸷翻涌,“乱民动手倒省了麻烦,可沈砚这孽种,分明是冲着我来的——他知道王怀安是我的人,故意挑唆百姓,就是想敲山震虎!”

烛火摇曳,映得他的影子在墙上扭曲。柳乘业抬手抚过颔下花白胡须,语气骤冷:“传命!连夜清掉王怀安在京的所有亲信,账本的事,敢泄半个字,满门抄斩!”

暗卫应声欲退,又被他喝住:“查!把沈砚那伙山匪的老巢、人手查得一清二楚!”柳乘业眼底闪过狠厉,“沈伯山流放在外掀不起浪,可他儿子送上门来,正好一并清算——让夜鳞司动手,务必把这孽种缉拿归案,我要亲自问问他,敢跟我作对,凭的是什么!”

暗卫躬身退去,书房重归寂静。柳乘业盯着混乱的棋盘,指尖捏着一枚黑子重重落下,力道几乎要嵌进木里。沈砚的出现,像一颗猝不及防的石子,砸破了他权力版图的平静,而那流放路上逃脱的仇恨,正顺着东南的风,直扑应天府而来。

此时的靖安郡的硝烟还没散尽,焦黑的郡守府残垣断壁前,百姓们挤得水泄不通——既有打死王怀安的亢奋,又有对“山匪占城”的忐忑,交头接耳的声浪顺着风飘得老远。

沈砚一身玄色短打,腰间横挎长刀,站在府门前的石阶上。他没穿官服,眉眼间还带着少年人的凌厉,却刻意收了杀气,抬手压了压,嘈杂声瞬间低了大半。

“乡亲们,”他声音不高却穿透力极强,“王怀安贪墨军饷、克扣赈灾粮,去年冬天冻死在城外的流民、守边饿晕的士兵,都是拜他所赐!今日他死在你们手里,是罪有应得!”

人群瞬间炸开锅,咒骂声此起彼伏,先前的不安淡了几分——原来这沈砚不是来抢地盘的,是为了清算王怀安的罪孽。

沈砚等喧闹稍歇,继续道:“我知道大家怕山匪作乱,今日起,三条规矩立在这里,谁犯谁死!”他眼神扫过身后的山匪弟兄,语气骤然严厉,“第一,不准抢百姓一针一线,违者按军法处置;第二,开西仓放粮,凡是这三年被王怀安苛扣过粮食的农户、商户,凭户籍领双倍口粮;第三,府衙暂由我接管,明日请城中德高望重的李秀才、张乡绅牵头,连同各坊里正,一起商议守城、收税的章程!”

话音刚落,人群里爆发出叫好声。西仓是王怀安囤积私粮的地方,百姓眼馋了好几年,如今能领双倍口粮,比任何安抚的话都管用。领头的李秀才上前拱手:“沈公子若真说到做到,我等愿全力相助!”

沈砚翻身下阶回礼,随即冲弟兄们喝道:“老三带二十人去西仓清点粮食,午后就开仓!老六率人巡查全城,但凡有弟兄滋事,先打五十军棍,绑到这里给乡亲们赔罪!”

“得令!”两人高声应下,立刻分头行动。有百姓亲眼见,一个山匪摸了摊贩的糖葫芦,转眼就被老六按在地上打了五十棍,哭爹喊娘,围观者的疑虑彻底消了。

午后西仓外排起长队,沈砚亲自守在门口,看着粮官把稻谷舀进百姓布袋。有老妇人捧着粮袋哭道:“我孙儿去年饿没的,沈公子,你是活菩萨啊!”沈砚没多言,只让手下多给了她半袋米。

当晚,他在府衙召集李秀才等人议事,翻出王怀安留下的赋税册,划掉苛捐杂税,只留正税还减了三成:“百姓刚遭罪,税赋得轻,军饷我来想办法,绝不动他们的血汗钱。”

同时,他让人加固城墙,收拢王怀安的残兵——这些士兵多是被克扣军饷的穷苦人,沈砚承诺“按月发足军饷”,又挑老兵当队长,两日就整编出两百人的守城队伍。

夜幕再降时,郡城已有了零星灯火。百姓敢开门点灯,摊贩摆起夜宵,看着巡逻队伍纪律严明,没人再把他们当“山匪”,还主动端出热汤递过去。

沈砚站在城头,望着下方渐显生机的城池,指尖摩挲着刀柄。他不知道王怀安背后牵扯着应天府的大人物,只想着守住这满城信任,应对接下来可能来自官府的反扑。

御书房的龙涎香混着墨香,沉沉漫在空气中。柳乘业刚踏入殿门,便见明黄龙袍的赵珩正临案批阅奏折,烛火映着他紧蹙的眉峰,周身已透着几分不悦。

“陛下,东南急报,事关重大,臣不得不深夜觐见。”柳乘业躬身行礼,声音压得恰到好处,既显急切,又不失臣子的恭谨。

赵珩抬眸,见是他,放下朱笔:“何事惊扰?”

“渝州郡城失陷了。”柳乘业缓缓开口,目光落在皇帝骤然紧绷的脸上,“沈伯山之子沈砚,勾结山匪破城,郡守王怀安被乱民击杀,府衙焚毁,局势已失控。”

“砰!”赵珩猛地拍在龙案上,镇纸震得嗡嗡作响,眼底怒火翻涌:“一群山匪竟敢夺我大衍郡城?简直岂有此理!”他霍然起身,龙袍下摆扫过案边的奏折,“查!这郡城是在谁的封地范围内?他的封地出了这等大事,难道事先毫无察觉?”

柳乘业垂眸躬身,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回陛下,渝州乃六皇子——景王赵玮殿下的封地。”

一句话落地,御书房内瞬间陷入死寂。赵珩的怒火僵在脸上,随即被更深的失望与震怒取代,他攥紧拳头,指节泛白:“老六?朕将渝州交给他打理,是让他历练才干,不是让他放任山匪作乱,连个郡守都护不住!” 龙袍下的身躯微微颤抖,既有对封地失陷的愤怒,更有对亲生儿子失职的痛心。

“传朕旨意!”赵珩猛地抬手,声音劈裂御书房的死寂,龙袍翻飞间满是不容置喙的决绝,“着六皇子赵玮即刻返渝州,十日之内,务必擒杀沈砚、肃清山匪、收复郡城!”

他目光扫过阶下的柳乘业,语气沉得能砸出坑:“若逾期未办,不必再回朝请罪——直接削去其景王封号,贬为素人,永世不得踏入应天府半步!”

“臣遵旨!”柳乘业躬身领旨,额头几乎触到地面,眼底那抹得逞的微光一闪而逝,随即又恢复了恭谨模样,“臣这就传旨南下,确保景王殿下即刻知晓陛下圣意。”

赵珩没再说话,只是背过身,望着窗外沉沉夜色,指尖死死攥着窗棂,指节泛白——他既怒沈砚作乱,更气赵玮失职,这道旨意,既是问责,也是最后的警告。

此时的雍王府书房里,檀香袅袅,架上摆满了经史典籍,却在角落暗设着一幅大衍疆域图,密密麻麻的标注藏着不外露的心思。雍王赵瑾身着月白锦袍,正临窗临摹《兰亭集序》,见柳乘业进来,只是抬了抬眼,笔下行书依旧流畅:“相爷深夜到访,怕是不止闲聊吧?”

柳乘业笑了笑,顺势在案边落座,目光扫过那幅藏在屏风后的疆域图,语气带着几分深意:“殿下聪慧,臣今日是来给殿下送一则关乎储位的要紧消息。”

赵瑾笔下一顿,墨滴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他搁下笔,拿起锦帕擦了擦指尖:“哦?说来听听。”

“渝州郡城丢了。”柳乘业压低声音,将沈砚破城、王怀安身死的事一一说来,末了补道,“陛下已下旨,令六皇子赵玮十日之内平叛,否则贬为庶人。”

赵瑾眼底闪过一丝精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羊脂玉佩——十三个兄弟争储,景王赵玮虽排行第六,却因手握渝州兵权,是他夺储路上的不小阻碍。如今赵玮犯了这等大错,正是削弱其势力的绝佳时机。

“六弟也太不省心了。”赵瑾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却微微前倾了身子,“相爷觉得,他能在十日之内解决此事?”

柳乘业捋了捋胡须,意味深长道:“沈砚纠集的山匪虽算不上精锐,但占了郡城,又得了百姓支持,绝非轻易可除。赵玮久在渝州,却对沈砚的动向毫无察觉,可见其行事疏忽。殿下嫡长之尊,只需静观其变,若赵玮逾期失责,陛下必然愈发不喜;即便他侥幸平叛,也难免因失职之罪失了圣心——无论结果如何,对殿下都是好事。”

赵瑾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他自然明白柳乘业的心思——柳相想借他的嫡长身份稳固权势,而他则需要柳乘业在朝堂上的支持,两人本就是心照不宣的盟友。

“相爷所言极是。”赵瑾端起茶杯,浅啜一口,“烦劳相爷多盯着朝堂动静,若有新的消息,随时告知本王。”

“臣遵旨。”柳乘业躬身应下,起身告退时,瞥见赵瑾已走到疆域图前,指尖正落在渝州的位置,眼底满是志在必得的光芒。夺储的棋局上,景王的一步错,已然成了雍王的先手优势。

渝州王府的中军帐内,烛火将景王赵玮的影子投在满墙的军报上,他正盯着沙盘推演南疆布防,指尖刚落下一枚代表守军的棋子,帐外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殿下,京城八百里加急!”传旨太监捧着明黄圣旨,脸色凝重地踏入帐中。

赵玮心头一沉,搁下棋子迎上前,见太监那副神色,已预感到不妙。待“渝州郡城失陷”“十日平叛”“逾期贬为庶人”的字句砸进耳朵里,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狠狠掐进掌心,原本沉稳的脸色瞬间涨红,又骤然泛白。

“荒谬!”他低喝一声,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的怒火,“沈砚?沈伯山那个流放逃脱的儿子?竟敢在本王的封地里作乱!王怀安那个废物,养着那么多兵,连个郡城都守不住!”

怒火过后,是彻骨的寒意。他清楚这道圣旨背后的分量——夺储之争正烈,十三个兄弟虎视眈眈,尤其是嫡长兄雍王,巴不得他出一点差错。如今封地失陷,被父皇如此问责,十日之内若平不了叛,不仅亲王之位不保,这辈子都再无争储的可能,甚至会成为兄弟们的笑柄、柳乘业打压的靶子。

传旨太监垂着头不敢作声,帐内的将领们也大气不敢出,看着景王脸色阴晴不定地踱来踱去,龙靴碾过地面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来人!”赵玮猛地停步,眼神已恢复几分锐利,只是眼底仍藏着未散的戾气,“即刻点齐三千轻骑,随本王连夜赶赴郡城!再传我令,让周边县城守军合围,切断沈砚的粮道!”

他一把抓过案上的佩剑,剑鞘撞在桌角发出脆响:“沈砚,你敢毁本王的前程,本王定要你碎尸万段!十日之内,必让郡城复归,让父皇看看,他的六皇子,绝非任人拿捏的废物!”

帐外,马蹄声骤起,夜色中,一支精锐骑兵朝着郡城的方向疾驰而去,扬起的尘土里,满是景王背水一战的决绝。

靖安郡府刚换了主人,朱红大门上还留着刀痕,内里已被沈砚改成临时王府。沈伯山身着儿子找来的亲王蟒袍,针脚还带着新缝的褶皱——这“靖安王”,不是朝廷册封,是沈砚破城后,硬把这位置塞给了他。

他正对着铜镜出神,廊外传来亲卫急促的脚步声:“王爷,少主人那边刚传来消息,京里下旨了!景王十日之内要打过来,逾期就贬为素人!”

沈伯山抬手按住镜沿,铜镜里的人影鬓角染霜,却难掩眼底的沉郁。他没回头,声音平静得像潭深水:“该来的还是来了。”

亲卫急道:“柳乘业肯定会说您这王爷是‘伪封’,借机撺掇景王往死里打!少主人还在城头安抚百姓,要不要先让他回来商议?”

“不必。”沈伯山转过身,蟒袍的褶皱扫过案几,上面还摆着他当年当文官时的砚台——当年被柳乘业陷害流放,一家五口颠沛流离,是儿子拼着命逃出去,带着山匪打回靖安郡,不仅报了王怀安的仇,还硬生生给了他一个“王爷”的身份。

“砚儿性子烈,可心里有数。”沈伯山指尖划过砚台边缘的裂痕,眼底闪过一丝厉色,“柳乘业想借景王的刀杀我们父子,却忘了这靖安郡,现在是我们沈家的地盘。” 他清楚,这“伪王”的名号、儿子夺城的举动,早已把沈家推到了朝廷的对立面,景王的兵锋,不过是这场恩怨的开始。

刚踏入议事厅,沈砚身上的硝烟味就漫了进来,玄色短打沾着尘土,他抬手拍掉肩头的草屑,腰间长刀“哐当”一声撞在门框上,带着股桀骜的劲儿。

“父王,京里的消息我都知道了。”他没等沈伯山开口,径直坐在案前,拿起桌上的凉茶灌了一大口,抹了把嘴道。

沈伯山皱着眉:“景王十日之内就到,带着三千轻骑,还有周边县城的守军合围,咱们刚占郡城,根基未稳……”

“根基?”沈砚嗤笑一声,手掌重重拍在案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父王,这靖安郡是咱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百姓站在咱们这边,粮仓在咱们手里,城墙被我加固了三道,这就是最稳的根基!”

他猛地起身,按在腰间的刀柄上,眼神凌厉如刀:“景王来又如何?他那三千轻骑,在我眼里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柳乘业想借他的刀杀咱们?做梦!”

沈伯山还想说什么,却被沈砚打断,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霸气:“您放心,不管是景王,还是柳乘业派来的什么人,敢踏靖安郡一步,我就让他们有来无回!这地盘是咱们的,谁来了都不好使!”

话音刚落,他转身就冲门外喊:“陆川!”

“在!”门外立刻传来应声,陆川快步进来,身上还带着巡查城墙的风尘。

“去把城防图拿来,我给父王说说,怎么让景王的兵在城外吃瘪!”沈砚扬声道,眼底满是胸有成竹的狠劲。

陆川应声而去,刚掀开门帘,四道身影就踏着风尘涌了进来。苏凛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袍,身形挺拔如松——他曾是戍边校尉,因得罪柳乘业部下遭诬陷,才落草为寇。腰间挎着的“弧光”刀鞘泛着古朴的铜色,那是苏家祖传的利刃,刀身狭长,出鞘时能映出冷冽弧光,是他最称手的兵器。

“凛哥。”沈砚抬眼招呼,语气里带着敬重。

紧随其后的苏虎,虎背熊腰,脸上刀疤狰狞,手里拎着一杆丈八长枪,枪尖寒光闪闪,嗓门震得屋顶落灰:“世子放下!景王那厮的兵敢来?看我一枪挑了他的先锋官!”

三当家苏熊比苏虎还要壮硕一圈,肩宽如门板,双手各攥着一柄人头大的石锤,锤头布满凸起的铁刺,走动时锤身撞得地面咚咚响,瓮声瓮气附和:“俺的双锤早等着开荤了!来多少砸多少!”

秦风是几人里最矫健的,一身灰袍束得利落,腰间插着一对短柄双刀,刀鞘镶着细密的铜钉,他眼神灵动,进门就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纸条:“世子,王爷,景王的轻骑已过青阳关,三日后必到黑风口,周边县城的守军还在观望,没敢轻易动。”

最后进来的陆川,身形偏瘦,袖口鼓鼓囊囊,里面藏着飞镖、袖箭等暗器,他默默走到案边,将卷着的城防图铺开,指尖不经意间露出一枚泛着幽蓝的毒镖。

苏凛颔首,抬手按在“弧光”刀鞘上,古朴的刀身似有感应,微微震颤着发出细碎嗡鸣。他沉声道:“遵世子令。川弟,你带弟兄埋伏时务必隐蔽,毒镖认准马眼和咽喉,别浪费在铠甲上。”

“是,大哥!”陆川指尖捻起一枚幽蓝毒镖,躬身应下,袖口一动,毒镖已悄无声息收回。

苏虎扛着丈八长枪,枪尖擦过地面划出火星,咧嘴笑道:“世子放心,东西两门交给俺和熊弟,保准让景王的人连城门楼子都摸不着!”苏熊拎着双锤上前一步,锤头相撞发出“哐当”巨响,瓮声瓮气附和:“俺听二哥的!也听世子的!来一个砸一个!”

秦风摩挲着腰间双刀,刀鞘铜钉在烛火下闪着光,躬身道:“世子,风哥这就带弟兄去黑风口挖沟埋桩,保证三日内布置妥当。”

沈砚目光扫过五人,语气铿锵:“辛苦几位哥哥、川弟。记住,百姓们都看着咱们,这靖安郡不能丢,也丢不起!”

“誓死追随世子、王爷!”五人齐声拱手,声音震得议事厅梁柱嗡嗡作响。

沈伯山站在一旁,抬手捋了捋颌下胡须,眼底满是欣慰。他走上前,目光落在苏凛腰间的“弧光”刀上,沉声道:“苏凛,当年你在北疆戍边,老夫就听过你的威名。如今有你这位大哥坐镇中军,老夫放心。”

苏凛身形一正,恭敬拱手:“王爷谬赞,属下必尽全力,护靖安郡周全!”说罢,他缓缓抽出“弧光”刀,一道冷冽的银弧划破空气,刀身映着烛火,竟泛出淡淡的蓝光——那是祖传宝刀常年饮血,养出的凌厉锋芒。

“好刀!”沈伯山赞了一声,转头看向沈砚,“砚儿,调度之事你做主,老夫去安抚城中百姓,让他们知道,咱们沈家与靖安郡共存亡!”

“多谢父王!”沈砚躬身行礼,待沈伯山离开后,立刻沉声道,“事不宜迟,凛哥、虎哥、熊哥、风哥,还有川弟,即刻动身,三日后黑风口,咱们给景王接风!”

“得令!”五人齐声应和,转身大步走出议事厅。苏虎的长枪撞得门槛咚咚响,苏熊的双锤砸得地面震颤,秦风脚步轻快如影,陆川身形一闪已消失在廊下,苏凛握着“弧光”刀走在最后,背影挺拔如松,旧军袍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议事厅内,沈砚独自站在城防图前,指尖划过黑风口的标记,眼底闪过一丝狠厉——景王、柳乘业,当年沈家所受的苦难,今日就在这靖安郡,一并清算!

三日后,黑风口的晨雾浓得像化不开的墨,将两侧万丈悬崖裹得严严实实。崖壁上的枯松斜斜探出枝桠,松针上挂着晶莹的霜珠,风一吹,簌簌落在狭窄的山道上,积起薄薄一层白。山道尽头隐在雾里,只隐约能听见马蹄声由远及近,沉闷地碾过凝结着露水的碎石。

陆川伏在左侧悬崖的灌木丛后,袖口半敞,十枚幽蓝毒镖并列排在腕间的皮鞘里。他眯着眼,透过雾缝盯着山道入口,耳廓微动——马蹄声杂乱,带着行军的仓促,正是景王的三千轻骑。他抬手扯了扯崖上垂着的藤蔓,这是给秦风的信号。

片刻后,雾霭中出现了先锋骑兵的剪影,玄甲在雾里泛着冷光。为首的校尉手提长刀,正不耐烦地呵斥着落后的士兵:“快点!殿下有令,正午前必须抵达靖安郡城外!”话音刚落,陆川指尖一弹,三枚毒镖如流星般射出,精准地钉在最前排三匹战马的眼窝上。

“嘶——!”战马吃痛狂躁,前蹄扬起,将骑手掀翻在地。山道本就狭窄,受惊的战马横冲直撞,瞬间堵死了后续部队的去路。陆川趁机连续发镖,毒镖破空的轻响被马蹄声掩盖,每一枚都直奔马眼或骑手咽喉,转瞬就有十几人倒地,惨叫声撕破了晨雾。

“有埋伏!”先锋校尉的喊声刚起,右侧悬崖下突然传来秦风的哨声。紧接着,山道两侧的浅沟里,二十名手持双刀的弟兄猛地跃起,刀锋劈向马腿——那些浅沟被茅草盖住,骑兵毫无察觉,马蹄踩空,纷纷摔进沟里,尖木桩瞬间刺穿了马腹和小腿,鲜血混着雾气弥漫开来。

秦风一身灰袍在雾中翻飞,双刀如两道银蛇,左劈右砍。他身形灵动得像只山猫,避开一名骑兵的长刀,反手一刀削断对方手腕,再顺势捅进其心口,鲜血溅在他脸上,与雾珠融在一起。“敢闯黑风口,先问问老子的刀!”他大喝一声,双刀同时劈向两名冲上来的士兵,刀光闪过,两颗头颅滚落在地,眼睛还圆睁着,满是惊愕。

混乱中,景王的副将带着一队骑兵冲了上来,试图稳住阵型。就在这时,崖上突然传来轰隆巨响——苏熊双手各拎着半人高的石锤,正奋力推着一块磨盘大的巨石。“给俺下去!”他暴喝一声,巨石滚落,砸在山道中央,瞬间砸扁了三匹战马和五名士兵,碎石飞溅,又绊倒了一片人。

苏虎扛着丈八长枪,守在山道中段的拐角处,见副将冲来,嘴角勾起一抹狞笑。他扎稳马步,长枪如毒蛇出洞,精准地刺穿了副将的肩胛。“想过去?先过你虎爷爷这关!”他猛地发力,长枪一挑,将副将甩向空中,再顺势一枪,枪尖从其心口贯穿,鲜血顺着枪杆流下,滴在地上的霜珠上,染红了一片。

副将一死,敌军彻底乱了阵脚,纷纷掉头想逃。可山道狭窄,前后拥堵,只能任由宰割。苏虎的长枪如游龙穿梭,每一次挺刺都能带起一串血花,枪尖挑飞的敌人尸体,有的撞在崖壁上,有的落在沟里,惨叫声、战马嘶鸣声响彻黑风口。

苏熊则提着双锤,在乱军中横冲直撞。他一巴掌拍飞一名士兵,双锤同时落下,砸在一名骑兵的头盔上,头盔瞬间碎裂,脑浆混着鲜血喷溅而出。“俺的锤还没砸够呢!”他瓮声瓮气地喊着,双锤横扫,将三名士兵扫倒在地,再上前一步,一锤一个,砸得脑浆四溅,崖壁上都溅上了点点血污。

雾渐渐散了,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黑风口的山道上。苏凛握着弧光刀,站在山道入口的高台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战场。他一身旧军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见有一小队骑兵想从左侧崖壁的缓坡突围,眼神一冷,纵身跃下高台。

弧光刀出鞘的瞬间,一道冷冽的银弧划破阳光,刀身泛着淡淡的蓝光。苏凛身形挺拔,步法沉稳如戍边时的军姿,一刀劈向领头的骑兵,对方举刀格挡,却被弧光刀轻易斩断刀刃,顺势劈成两半。他刀势不停,左劈右砍,每一刀都精准狠辣,军人的招式利落干脆,没有半点多余动作。一名骑兵从背后偷袭,他侧身避开,反手一刀,弧光闪过,骑兵的头颅已经滚落在地,脖颈处的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军袍。

陆川依旧伏在崖上,指尖的毒镖所剩无几,他盯着每一个试图突围的目标,最后一枚毒镖射出,精准地钉在一名小校的咽喉上。小校捂着脖子,从马上摔下来,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半个时辰后,战斗结束。黑风口的山道上,尸体层层叠叠,战马的悲鸣声渐渐微弱,鲜血顺着山道流淌,在低洼处积成小水洼,倒映着悬崖上的枯松和散落的阳光。苏虎的长枪插在地上,枪尖还滴着血;苏熊的双锤沾满了脑浆和碎肉;秦风的双刀上血珠顺着刀鞘滴落;陆川的袖口空了大半;苏凛的弧光刀上,血迹正顺着刀身的纹路缓缓滑落,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红光。

苏凛抬手擦了擦溅在脸上的血,望向靖安郡的方向,沉声道:“收拾战场,留几个活口回去给景王报信——这黑风口,是他的葬身之地,也是咱们靖安郡的门户!”

几位当家齐声应和,声音在空旷的黑风口回荡,与远处崖壁的回声交织在一起,带着浴血后的决绝。雾彻底散尽了,阳光洒满山道,那些枯松的枝桠上,霜珠已化,却沾染上了点点猩红,成了黑风口最惨烈也最壮丽的风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