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衍启元 > 第117章 团圆宴启太平岁 杭城外卖订珍馐

大衍启元 第117章 团圆宴启太平岁 杭城外卖订珍馐

作者:小麒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57:28

应天府临时府邸的团圆暖意正浓,沈伯山与程定山、苏青庚纵论新朝礼制,苏氏与李氏、秦氏闲话家常,沈薇陪着沈玥摆弄着靖安郡带来的小物件,一派融融泄泄。沈砚笑着起身,目光掠过身旁四位女子——苏凝雪温婉、张清鸢沉稳、楚昭雪跳脱、程月瑶娴静,四人腰间都藏着现代身份证,早已默契地守着穿越古今的秘密。

“父亲,岳父,程伯父,你们先聊着,家宴的菜品还需细致敲定,我带凝雪、清鸢、昭雪、月瑶去后院僻静处合计,务必选些合大家口味的特色佳肴,让今日的宴席更圆满。”

四位女子齐齐点头,程月瑶自然地拎起手边的轻便布包,里面藏着她的现代身份证和手机,笑意盈盈应道:“好,我们与夫君一同商议,定要选出周全菜式。”

沈砚引着四人穿过回廊,拐进后院一处极少有人涉足的偏院,指尖在墙角暗纹上轻按,一道微光如薄雾散开,眼前瞬间切换成杭州城区独栋公寓的雅致景象——浅米色外墙爬着青藤,开放式空间明亮通透,浅灰大理石地面映着天光,落地窗外能瞥见杭城街景的绿意。中岛台旁的充电座上,四部手机正静静待着,这是她们在现代生活的必备物件。

“总算能好好选了!”楚昭雪一脚踏进来,便熟稔地拿起桌上的手机开机,身份证从牛仔裤口袋滑出一角,她随手塞回去,眼睛亮晶晶的,“咱们直接订杭城老字号的外卖!楼外楼、知味观的菜,长辈们肯定没吃过,保准新鲜又地道!”

程月瑶也拿起自己的手机,指尖熟练地解锁,轻声提议:“母亲和李伯母口味清淡,订一份楼外楼的清蒸太湖白虾和佛跳墙吧,外卖送过来都是现成的,加热就能吃,滋补又体面。”她翻着外卖软件,“沈玥妹妹爱吃甜口,知味观的西湖藕粉圆子和虾饺烧卖必须安排,上次订过,软糯鲜香,她肯定喜欢。”

张清鸢打开手机,快速浏览着杭城老字号的外卖菜单,沉稳提议:“周老将军和程伯父偏爱实在荤菜,五芳斋的黑椒牛排和知味观的十三香、蒜蓉小龙虾很合适,牛排肉质紧实,小龙虾鲜味儿足,都是外卖点单量最高的,不会出错。再添一份清炒杭白菜,平衡荤菜的厚重,清爽解腻。”

苏凝雪温柔地补充:“订一道楼外楼的西湖醋鱼和松鼠鳜鱼吧,都是杭城名菜,外卖包装严实,加热后风味不变,酸甜可口还寓意好,年年有余、事事顺心,正合团圆宴的氛围。”

沈砚倚在中岛台边,看着四人熟练地用手机筛选菜品,眼底满是宠溺——她们都有现代身份证,在杭城这栋公寓里共同生活过许久,对本地老字号的外卖口味、配送时效早已了如指掌。“你们想得都周到,兼顾了老幼口味,还都是杭城特色。那咱们就定了:十三香小龙虾、蒜蓉小龙虾、楼外楼佛跳墙、清蒸太湖白虾、五芳斋黑椒牛排、松鼠鳜鱼、西湖醋鱼、清炒杭白菜,再加上知味观虾饺烧卖、西湖藕粉圆子,怎么样?”

“好!”四人异口同声应道,立刻分工行动。楚昭雪负责联系知味观外卖,特意备注“加急配送”“打包时多放保温层”;苏凝雪订楼外楼的菜品,仔细核对配送地址(填公寓地址)和备注“餐具单独包装”;张清鸢确认五芳斋的牛排配送时间,确保半小时内送达;程月瑶则打开公寓的储物间,拿出几个大容量保温箱,提前做好接收外卖的准备。

“我跟商家说好了,半小时内全部送到!”楚昭雪挂了电话,兴奋地拍手,“他们说团圆宴的订单会优先配餐,保证菜品新鲜热乎!”

苏凝雪笑着点头:“那就好,咱们趁着这个功夫,把保温箱铺好保温棉,等外卖到了直接打包,回去加热也方便。”

张清鸢检查着保温箱的密封性:“公寓到应天府是瞬间穿越,外卖送到后马上带回去,温度不会散太多,厨子稍微加热就能上桌。”

程月瑶则细心地准备了一次性手套和湿巾:“等会儿收外卖的时候,先擦干净包装,避免带污渍回去。”

公寓里热闹又有序,四人一边等着外卖,一边聊着杭城的趣事,时不时吐槽哪家外卖的打包盒更结实,哪家的酱汁给得更足。没过多久,门铃接连响起,外卖员陆续送来打包好的菜品——一个个印着老字号LoGo的保温袋整齐码放,打开后热气腾腾,香气瞬间弥漫满室。

“快!趁热打包!”楚昭雪率先动手,将小龙虾、佛跳墙等菜品一一装进保温箱,动作麻利;苏凝雪细心地将虾饺、烧卖分装进专用蒸盒,避免挤压;张清鸢检查着每一份外卖的菜品是否齐全,确认酱汁包都已配齐;程月瑶则用保温棉将保温箱填满,牢牢扣上盖子,确保恒温。

半个时辰后,所有外卖菜品都已打包妥当,满满当当装了三个保温箱。沈砚提着最大的一个,苏凝雪、张清鸢、楚昭雪、程月瑶各拎着一个,五人说说笑笑地穿过微光,重新回到古色古香的应天府府邸。厨房的厨子们早已等候在旁,沈砚将保温箱交给他们,详细交代了每种菜品的加热时间、火候要求:“小龙虾加热五分钟即可,佛跳墙蒸二十分钟,牛排煎三分钟,点心蒸十分钟,西湖醋鱼和松鼠鳜鱼加热时记得淋上配套酱汁,都按我说的来,别弄错了。”

厨子们连忙应诺,小心翼翼地接过菜品,按沈砚的吩咐忙碌起来。苏凝雪四人则在旁协助,苏凝雪指导摆盘样式,让虾饺烧卖摆成圆形寓意团圆;张清鸢确认加热顺序,先蒸佛跳墙、点心,再煎牛排、加热小龙虾;楚昭雪盯着小龙虾的加热进度,生怕煮老了;程月瑶帮忙摆放餐具,将杭城特色的青瓷盘一一摆好,透着雅致。

傍晚时分,周霆老将军如期而至。他身着藏青色常服,精神矍铄,见到沈伯山等人连忙拱手行礼:“伯山兄,定山兄,今日能参加沈府的团圆宴,老夫深感荣幸。”

“周老将军客气了!”沈伯山上前扶起他,笑着说,“你与砚儿并肩作战,平定暴君,是我沈家的恩人,更是天下百姓的功臣,今日这团圆宴,本就该有你一份。”

众人簇拥着周霆走进正厅,厅内圆桌铺着雪白桌布,青瓷餐具摆放整齐。沈玥看到周霆,好奇地躲在沈薇身后,偷偷打量这位威风凛凛的老将军。

待众人入座,一道道加热好的杭城外卖珍馐陆续端上桌来。清蒸太湖白虾色泽鲜亮,肉质清甜;黑椒牛排香气扑鼻,外焦里嫩;佛跳墙汤汁浓郁,食材丰富;十三香小龙虾红亮诱人,蒜蓉小龙虾香气四溢;西湖醋鱼酸甜适口,松鼠鳜鱼造型别致;清炒杭白菜脆嫩爽口,虾饺烧卖晶莹剔透,西湖藕粉圆子软糯香甜,满满一桌地道杭味,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这些菜品真是新奇!”周霆看着桌上的菜肴,眼中满是赞叹,“老夫征战半生,从未见过如此精致的宴席,闻着就香,味道也颇为独特!”

沈玥早已忍不住,拿着小勺子舀起一个虾饺,小心翼翼放进嘴里,软糯鲜香的口感让她眼睛一亮:“哇!真好吃!二哥,这是什么做的呀?比靖安郡的点心还香!”

沈砚笑着给她夹了一块藕粉圆子:“这是特意寻来的特色点心,喜欢就多吃点。慢点吃,别噎着。”

沈薇瞪了他一眼,却还是给沈玥夹了一筷子杭白菜:“少吃点甜的,多吃点菜。”嘴上说着,却也夹了一块西湖醋鱼,尝了一口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艳,嘴里却嘟囔着:“也就那样,勉强能吃。”

席间,众人推杯换盏,气氛热烈。沈伯山与周霆、程定山谈论着过往战事,感慨如今太平来之不易,时不时夸赞桌上的菜品新奇美味;苏氏与李氏、秦氏一边给孩子们夹菜,一边询问这些菜品的来历,沈砚笑着解释是“远方挚友特意从江南送来的特色佳肴”;苏凝雪四人不时给长辈们添酒布菜,举止温婉得体,偶尔低声讨论着外卖的配送速度,眼底藏着只有她们懂的现代生活印记;沈玥则时不时提出天真的问题,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沈砚端起酒杯,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个人,声音洪亮而真挚:“今日,是我们全家团聚的日子,也是感谢各位长辈、各位功臣的日子。多亏了父亲的教诲、岳父的辅佐、程伯父与周老将军的相助,还有凝雪她们四位的陪伴,以及全军将士的浴血奋战,我们才能平定暴君,迎来今日的太平。我沈砚在此敬大家一杯,愿往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全家和睦,情谊长存!”

“好!”众人纷纷端起酒杯,齐声应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与众人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正厅内,也回荡在应天府的夜空下。

月光洒进庭院,照亮了满桌的杭城外卖珍馐,也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这场跨越古今的团圆家宴,靠着一通通现代外卖电话敲定的佳肴省去了繁琐劳作,却盛满了不减分毫的亲情、友情与对未来的期盼。太平盛世的画卷,正从这一桌融合了古今风味的团圆宴开始,缓缓铺展。

席间的欢声笑语几乎都绕着小沈玥转,这丫头捧着个小瓷碗,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满桌佳肴,嘴里塞着半块藕粉圆子,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偷吃东西的小松鼠。

楚昭雪最是爱逗她,夹起一只饱满的虾饺在她眼前晃了晃:“玥儿,叫声昭雪姐姐,再表演个学小猫叫,这虾饺就给你。”

沈玥急得直跺脚,含混不清地喊:“昭雪姐姐!喵~”声音软乎乎的,还带着点心的甜糯,逗得满桌人哈哈大笑。楚昭雪笑着把虾饺放进她碗里,揉了揉她的头:“真乖,奖励你的!”

苏凝雪温柔地给沈玥剥了一只清蒸虾,蘸了点淡酱递到她嘴边:“玥儿慢点吃,别噎着。告诉姐姐,这虾和杭城的比,哪个好吃?”

沈玥张嘴吞下虾肉,砸吧砸吧嘴,认真道:“都好吃!不过我更爱吃二哥给的滋滋糖!”说着,还不忘抬头看向沈砚,小手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袖,“二哥,等会儿还能给我吃那个吗?”

沈砚失笑,从随身的布包里摸出一颗水果糖,塞进她手里:“吃完这碗饭就给你,不许偷偷多吃,不然牙齿会疼。”

“我才不偷偷吃呢!”沈玥攥着糖果,立刻坐得笔直,拿起小勺子舀了一口米饭,模样乖巧得很。

张清鸢见她这般模样,笑着提议:“玥儿,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我问你,西湖藕粉圆子是什么颜色的?答对了,我再给你夹一块。”

“粉色!”沈玥立刻举手,答得又快又准,眼睛紧紧盯着张清鸢筷子下的圆子。张清鸢笑着把圆子放进她碗里,又问:“那小龙虾是什么颜色的?”

“红色!”沈玥毫不犹豫,嘴里还嚼着东西,说话含混却清晰。周霆老将军看得忍俊不禁,给她夹了一块牛排,声音洪亮:“玥儿真聪明,老夫也奖励你一块肉,吃了长得高高壮壮的!”

沈玥连忙道谢:“谢谢周爷爷!”小大人似的拱了拱手,逗得周霆哈哈大笑,连说:“这孩子,真招人疼!”

程月瑶给沈玥递了张手帕,轻声道:“玥儿,擦擦嘴,不然就成小花猫了。”沈玥接过手帕,胡乱擦了擦嘴,却把嘴角的酱汁蹭得更匀了。沈薇看不过去,伸手拿过她手里的手帕,仔细给她擦干净,嘴里却嘟囔着:“笨手笨脚的,吃个饭都不安分。”嘴上说着,却把自己碗里的西湖醋鱼夹了一块给她,“尝尝这个,酸甜的,你肯定喜欢。”

沈玥咬了一口鱼,眼睛瞬间亮了:“哇!真好吃!姐姐,你也吃!”说着,拿起小勺子舀了一勺鱼,费力地往沈薇碗里送,汤汁差点洒出来。沈薇连忙接住,心里暖暖的,嘴上却道:“知道了知道了,你自己吃吧,别洒了。”

沈伯山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欣慰,对苏氏道:“咱们玥儿长大了,还知道心疼姐姐了。”苏氏笑着点头,给沈玥夹了一筷子杭白菜:“玥儿,多吃点菜,营养均衡才能长高高,以后才能像你二哥一样厉害。”

“我以后要跟二哥一样,保护姐姐和爹娘!”沈玥放下勺子,拍着小胸脯保证,模样认真又可爱。沈砚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好,二哥等着玥儿保护我们。”

满桌的人都被沈玥的童言童语逗得开怀大笑,楚昭雪趁机又逗她:“那玥儿以后要不要学武功?我教你呀,学了武功就能保护大家了!”

沈玥眼睛一亮,立刻点头:“要!我要学武功,还要吃好多好吃的,长得高高的!”说着,又拿起勺子,大口大口地吃起饭来,仿佛多吃一口,就能快点长大似的。

席间的笑声此起彼伏,碗筷碰撞声、谈笑声、沈玥的奶声奶气的说话声交织在一起,伴着满桌杭城佳肴的香气,暖意融融。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也照亮了这跨越古今、满是亲情与欢乐的团圆时刻。

家宴散后,沈伯山、苏青庚陪着周霆、程定山在正厅品茗闲谈,沈砚忙着吩咐下人收拾碗筷,沈薇则被沈玥缠着想再要些零食。苏氏笑着摆摆手,对李氏、秦氏道:“咱们女眷去偏厅坐坐,砚儿那孩子特意备了些新奇的饮品和点心,让你们也尝尝鲜。”

秦氏笑着应了,李氏也好奇不已:“听凝雪提过,说是江南那边的稀罕物,今日总算能尝尝了。”

苏凝雪、张清鸢、楚昭雪、程月瑶四人簇拥着三位长辈,沈玥像只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蹦蹦跳跳地问:“娘,是什么好吃的呀?比虾饺还香吗?”

偏厅早已收拾妥当,桌上摆着几只精致的白瓷杯,旁边放着一碟碟杭城老字号的糕点——定胜糕粉白软糯,桂花糕带着清甜的桂花香,还有小巧的荷花酥,层层酥皮裹着豆沙馅。最惹眼的是墙角的保温桶,苏凝雪走上前掀开盖子,一股浓郁的奶香味混着茶香飘了出来,瞬间填满了整个偏厅。

“这是奶茶,”苏氏笑着解释,“上次砚儿带我们尝过,滑溜溜的,还带着甜味,很是爽口。”

楚昭雪手脚麻利地给每个人倒了一杯,杯底还沉着几颗黑亮亮的珍珠,她特意给沈玥的杯子里少放了些糖,递过去时故意逗她:“玥儿,这杯里有‘黑珍珠’,吸着吃才好玩,要不要姐姐教你?”

沈玥捧着温热的杯子,好奇地盯着杯底的珍珠,学着楚昭雪的样子吸了一口,珍珠滑溜溜地滚进嘴里,带着奶香和茶香,甜而不腻。她眼睛瞬间亮了,含糊不清地喊:“哇!好好喝!珍珠好有意思!”说着又使劲吸了一大口,腮帮子鼓鼓的,差点把珍珠呛进喉咙。

苏凝雪连忙拍了拍她的后背,温柔地说:“慢点喝,没人跟你抢。”又拿起一块定胜糕放进她手里,“配着糕点吃,就不会太腻了。”

李氏喝了一口奶茶,眼睛里满是惊艳:“这味道真特别,比咱们平日里喝的茶水甜润,却不腻人,凝雪,你们平日里常喝这个?”

“偶尔会喝,”张清鸢笑着补充,“杭城那边很是流行,有各种口味,今日给长辈们选的是最清淡的原味,怕太甜了你们不习惯。”

秦氏拿起一块桂花糕,尝了一口,清甜的桂花香在嘴里散开,搭配着奶茶,口感格外清爽:“这糕点也好吃,松软香甜,比咱们府里做的精致多了。”她转头对苏氏道,“嫂子,砚儿这孩子心思真细,连这些小吃食都想得这般周全。”

苏氏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欣慰:“他呀,就是记挂着我们,知道我们平日里吃惯了家常口味,特意寻来这些新奇物件让我们换换口味。”

程月瑶给每个人添了些奶茶,轻声道:“这奶茶还有芋泥味、草莓味的,下次咱们可以试试,沈玥妹妹肯定喜欢草莓味的。”

沈玥立刻举着小手:“我要草莓味的!还要好多好多珍珠!”

楚昭雪笑着刮了刮她的小鼻子:“贪心鬼,喝多了甜的会蛀牙,等你乖乖吃完三天饭,姐姐再让二哥给你订草莓味的。”

沈玥立刻皱起小眉头,却还是乖乖点头:“那我一定好好吃饭!”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偏厅里暖黄的灯光柔和,奶茶的香气混着糕点的甜香,女眷们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话题从家常琐事聊到沈玥的趣事,又说到杭城的风土人情。苏氏偶尔会问起她们在“江南”的生活,苏凝雪四人默契地捡着无关紧要的趣事说,言语间藏着只有她们懂的现代印记,却从不暴露穿越的秘密。

沈玥捧着杯子,一边慢慢吸着奶茶,一边小口吃着糕点,偶尔插一两句话,童言童语引得众人阵阵发笑。她吃着吃着,眼皮渐渐沉了下来,最后靠在苏氏怀里,手里还攥着半块桂花糕,呼呼地睡着了。

苏氏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压低声音对众人笑道:“这孩子,玩了一天也累了。”

楚昭雪也放轻了声音:“今日热闹,她也兴奋坏了。”

程月瑶拿起一条薄毯,轻轻盖在沈玥身上:“偏厅暖和,让她睡一会儿也好。”

女眷们的声音渐渐柔和,依旧聊着天,却都小心翼翼地不吵醒沈玥。奶茶的香气、轻柔的笑声、沈玥均匀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惬意的画面,也为这场跨越古今的团圆,添上了最柔软的一笔。

正厅里的烛火明明灭灭,映得青黑色梁柱投下深沉的阴影。家宴的喧闹彻底散去,茶香混着烛油的气息,透着几分压抑的凝重。沈伯山、苏青庚、程定山、周霆四位长辈围坐八仙桌旁,神色肃然——沈砚方才屏退左右时的眼神,让他们知道,接下来要说的,绝非寻常家事。

沈砚站在桌前,玄色常服紧绷着肩背,身姿挺拔如出鞘的剑,没了半分家宴上的温和。他给四位长辈添茶时,指尖没有半分犹豫,滚烫的茶水注入瓷杯,白雾腾起,却遮不住他眼底的锋芒。“父亲、岳父、程伯父、周伯父,皇位空悬半载,各州府拥兵自重者蠢蠢欲动,再拖下去,必生大乱。今日我要说的,是定天下的法子——拥立赵瑜九岁的幼子,赵炎,为新皇。”

“赵炎?”周霆猛地拍案,茶杯震得作响,眼中满是难以置信,“那是暴君的种!且才九岁,乳臭未干,立他为帝,天下人如何信服?”

“信服?”沈砚冷笑一声,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果决,“天下人信服的从来不是‘明君’,而是‘正统’。赵炎是赵瑜唯一的嫡子,身上流着皇室正统血脉,这就是最硬的道理。拥立他,那些忠于汉室的旧臣、盘根错节的宗室,便没了兴风作浪的借口;那些想借‘改朝换代’夺权的军阀,也师出无名。他年纪小,无党无派,无根基无野心,恰恰是最安全、最易掌控的棋子。”

这话太过直白,沈伯山脸色一沉:“砚儿!慎言!帝王岂是棋子?”

“父亲,乱世之中,正统便是棋子。”沈砚目光锐利,扫过四位长辈,“我要的不是一个真能立刻理政的君主,而是一个能稳住局面的‘招牌’。待天下安定、新政落地,这招牌能不能用,再看他自己的造化。”

程定山眉头紧锁,沉声道:“你要立他,辅政之权必然落在你我手中。可九岁孩童,十八及冠还有九年,变数太大。你若掌权过久,难免遭人猜忌;若他日后长成昏君,岂不是白费今日之功?”

“所以,我要设辅政班子,而非一人独揽。”沈砚语气斩钉截铁,“辅政大臣就由你我五人牵头——父亲总领朝政,岳父打理吏治民生,程伯父掌京畿防务,周伯父统筹边军,我掌禁军与新政推行。再挑选三位清廉有能、无派系的旧臣填充,重大决策必须六人共同商议通过,相互制衡,避免权臣独大。”

他顿了顿,话锋陡然转厉,眼底翻涌着不容置疑的野心:“至于赵炎,我会请饱学鸿儒教他读书明理,教他仁政爱民。我给他九年时间,等他及冠。若他能开窍,能扛起这天下的重担,能做一位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仁君,那我便继续辅佐,做他的开国功臣,保他一世安稳。”

“可若他是块烂泥扶不上墙呢?”苏青庚追问,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

“若他是昏君胚子——顽劣不堪、暴戾成性、不听教诲,甚至妄图制衡我们、荒废朝政。”沈砚的声音冷了下来,带着彻骨的决绝,“那我沈砚,也不介意行‘伊尹放太甲’之事,废黜昏君,逼他退位让贤!”

这话一出,正厅内死寂一片,烛火的噼啪声都显得格外清晰。四位长辈脸色各异,沈伯山眼中闪过震惊,随即化为了然——他这个儿子,从来就不是甘居人下之人;程定山与周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却也有几分意料之中的释然;苏青庚捻着胡须,眼神复杂,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砚儿,你可知这话一出,便是谋逆的把柄?”沈伯山声音干涩。

“我知。”沈砚坦然颔首,“但我更知,天下百姓经不起再一次战乱。我拥立赵炎,是为了安定;若他日废黜他,也是为了安定。我沈砚一生所求,不是皇位,是太平。但这太平,必须由我掌控,必须按我的法子来。若赵炎能顺应,便是君臣相得;若不能,我不介意换一个能顺应的——哪怕,这天下的君主,最终是我自己。”

这话已然挑明了他的野心,却也说得坦荡。周霆征战半生,见惯了虚伪的权谋,反倒更认可这份直接,他沉声道:“砚儿,你若真能做到‘以太平为先’,而非贪恋权势,老夫便支持你。废立之事,虽险,但总好过让一个昏君毁了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定。”

“我也支持。”程定山点头,“军权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五人同心,即便他日有变,也能稳住局面。赵炎年幼,可控性强,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苏青庚看着沈砚,语气郑重:“砚儿,我只有一个要求——新政必须推行,百姓必须安居。若他日真要走到‘退位让贤’那一步,也必须确保天下无乱。”

沈伯山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的震惊早已化为坚定的支持,他站起身,沉声道:“沈家上下,唯你马首是瞻。但你要记住,今日的狠话,是为了他日的太平,不可沦为你夺权的借口。”

沈砚对着四位长辈深深一揖,眼底的锋芒稍敛,多了几分郑重:“四位长辈放心,我沈砚对天起誓,今日拥立赵炎,他日或废或立,皆以天下太平、百姓安乐为唯一准则。若有半分私心,天地共诛!”

他直起身,语气恢复了果决:“三日后,我将召集朝中大臣与宗室代表,正式拥立赵炎登基。在此之前,父亲草拟拥立诏书与辅政章程,明确权责;岳父梳理新政推行细则,优先减税赋、安流民;程伯父与周伯父彻查军中异心者,牢牢掌控兵权;我去宫中接出赵炎,安排专人看管教导,确保他安分守己。”

四位长辈齐齐点头,正厅内的凝重化为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烛火摇曳,映照着五人身影,九岁的赵炎成了棋盘上最关键的一枚棋子,而沈砚,早已布好了一盘关乎天下、也关乎自己未来的大棋。窗外夜色深沉,一场新的变革,正在这无声的谋划中,悄然酝酿。

三日后清晨,朝阳刺破云层,洒满皇城。太和殿广场上,禁军将士身披亮甲,手持戈矛,排列成整齐的方阵,甲胄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殿内,龙椅上铺着明黄锦缎,九岁的赵炎身着缩小版的龙袍,由沈砚亲手搀扶着站上丹陛,小脸紧绷,眼神里满是懵懂与紧张。

文武百官、宗室勋贵按品级分列两侧,朝服整齐,肃穆无声。礼乐官奏响《大明乐》,雅乐悠扬,穿透殿宇,宣告登基大典正式开始。鸿胪寺卿上前一步,展开明黄诏书,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暴君乱政,天下倾覆,幸有靖安世子沈砚,率忠义之士,扫平寰宇,复安社稷。朕承正统,登基为帝,改元‘永熙’。今册立辅政大臣,封官授爵,以慰功臣,以安天下……”

诏书宣读完毕,百官跪拜,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浪震彻云霄。赵炎被沈砚轻轻按着肩膀,机械地抬手示意平身,目光不自觉地看向身旁身姿挺拔的沈砚——那是他此刻唯一的依仗,也是这天下真正的掌舵人。

待百官起身,沈砚上前一步,手持早已拟定好的封爵名册,声音洪亮,穿透殿内的寂静:“陛下初登大宝,天下未定,当论功行赏,以安军心。今日所封之职,皆为平定乱世之功臣,望诸位恪尽职守,辅佐陛下,共护太平。”

话音落,他展开名册,率先宣读核心辅政大臣:“封沈伯山为太傅,总领朝政,兼管宗室事务,赐紫金鱼袋,入朝不趋;封苏青庚为吏部尚书,掌天下吏治民生,赐金鱼袋,专司新政推行;封周霆为镇国大将军,统筹边军,赐免死金牌一面;封程定山为开国元帅,坐镇襄阳,总领京畿以外防务,持打王杖,先斩后奏!”四位长辈上前领旨谢恩,周霆白发如霜,却身姿挺拔,接过圣旨时目光坚定;程定山手持打王杖,玄铁杖身泛着暗光,尽显元帅威仪。

紧接着,沈砚看向身旁的内侍,沉声道:“传旨,封沈砚为靖安王,掌禁军,兼管新政督查,赐封地靖安郡,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异姓王爵,终身不世袭!”这话一出,百官哗然,随即又归于寂静。异姓王本就罕见,更兼有“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特权,足见沈砚在朝中的绝对权威。沈砚坦然受封,接过金印玉绶,目光扫过百官,没有半分谦让——这是他应得的,也是他掌控天下的基石。

随后,封官大典进入**,沈砚按体系逐一宣读,条理清晰,权责分明。“封周虎为定远将军,统领靖安军前军,赐爵定远侯;封周豹为破虏将军,统领靖安军左军,赐爵破虏侯;封周雄为平北将军,统领靖安军右军,赐爵平北侯;封周凌云为昭武校尉,任前锋营统领,赐爵昭武伯;封周凌峰为振威校尉,任游击将军,赐爵振威伯!”周氏父子祖孙上前领旨,六人并肩而立,皆是英武不凡,引得百官侧目。周凌云年少气盛,眼神锐利;周凌峰手持圣旨,嘴角难掩激动,这是对他们战场厮杀的最高认可。

紧接着,沈砚继续宣读:“封周凯为轻骑兵大都督,赐爵凯捷伯;封赵玮为轻骑兵副都督,赐爵玮安伯,恢复原景王爵位,食邑千户;封李奎为重骑兵大都督,赐爵奎勇伯;封张恒为重骑兵副都督,赐爵恒顺伯;封陈宽为双戟步战营正统领,赐爵宽毅伯;封陈安为双戟步战营副统领,赐爵安信伯!”赵玮原是宗室,此刻恢复爵位又得兵权,上前谢恩时眼中满是感激——沈砚没有因他过往身份猜忌,反而委以重任。陈宽、陈安兄弟二人并肩领旨,兄弟同心的模样,让百官赞叹。

“封岳鹏为镇国将军,统领忠义军主力,赐爵鹏举侯;封张怀瑾为军师祭酒,专司军机谋划,赐爵怀瑾伯;封刘镇川为水师校尉,守关南水道,赐爵镇川伯;封王斩棘为陷阵营统领,赐爵斩棘伯;封李擎苍为轻骑指挥使,专司侦察奔袭,赐爵擎苍伯;封陈守义为军纪都尉,掌军法纪律,赐爵守义伯;封杨破虏为弩营都督,赐爵破虏伯;封周护粮为粮草转运使,掌天下军需补给,赐爵护粮伯!”原忠义军八将上前领旨,岳鹏身材魁梧,气场强大;张怀瑾虽是谋士,却也身姿挺拔;周护粮不善言辞,接过圣旨时只是深深一揖,却没人敢轻视——粮草为三军之命,他从未出过差错。

襄阳程家众人随后受封,沈砚朗声道:“封程宏为西城节度使,掌西城防务,赐爵宏安侯;封程毅为襄阳总兵官,总领襄阳锐士,赐爵毅勇侯;封程勇为南城节度使,掌隘口防守,赐爵勇壮侯;封程刚为北城节度使,守护粮仓重地,赐爵刚正侯;封程锐为东城节度使,兼管斥候营,赐爵锐敏侯;封程武为前锋营副统领,赐爵武烈伯;封程威为中军参军,赐爵威远伯;封程烈为骑兵营都督,赐爵烈风伯;封程锋为城防巡查使,赐爵锋锐伯;封程月瑶为信号营都督,掌城防信号与物资调配,赐爵瑶安伯!”程家五子四孙一女阵容鼎盛,程月瑶作为唯一的女将,身着银甲,接过圣旨时英姿飒爽,引得不少官员投来赞许的目光——她虽为女子,却在城防调度中屡立奇功,实至名归。

“传远道而来的望海水师统领严沧上前!”沈砚的声音带着几分敬意,话音落,一位身形魁梧、面带风霜的老将率众上前,正是严沧。他身后跟着儿子严启山、严启河、严启海,侄子严峰、严岳,孙子严望,一家七人皆是风尘仆仆,显然是日夜兼程赶来京城。“严将军镇守云州三十年,水师七十余战无一败绩,乱世之中坚守海防,功不可没。封严沧为水师大都督,总领望海水师五万将士,镇守云州十三郡,赐爵镇海侯;封严启山为北港守将,赐爵北港伯;封严启河为望海城巡检使,赐爵巡检伯;封严启海为水师补给使,赐爵补给伯;封严峰为水师副将,赐爵峰涛伯;封严岳为水师器械监,赐爵岳工伯;封严望为水师先锋,赐爵望海伯!”严沧一家深受震动,严沧老泪纵横,跪地谢恩:“臣严沧,谢陛下,谢靖安王!臣一家世代镇守海防,定不负所托,护我大衍海疆无虞!”他身后的子孙也齐齐跪拜,声音洪亮,满是赤诚。

封官至尾声,沈砚看向丹陛上的赵炎,温声道:“陛下,臣有四位贤妻,一路相伴,或为臣打理后方、安定军心,或亲上战场、助力平乱,功不可没。恳请陛下予以册封,以显皇家恩宠。”赵炎连忙点头,稚嫩的声音响起:“靖安王所言极是,准奏!”

内侍展开新的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靖安王沈砚之妻苏凝雪,温婉贤淑,持家有道,安定后方有功,册封为贤德妃;张清鸢,沉稳**,多有谋划,辅佐靖安王定策有功,册封为**妃;楚昭雪,飒爽果敢,随军征战,杀敌有功,册封为昭华妃;程月瑶,翊赞军务,调度有方,城防有功,册封为翊坤妃。四位王妃,皆赐凤钗霞帔,享一品俸禄,出入宫闱不受阻拦!”

话音落,苏凝雪、张清鸢、楚昭雪、程月瑶四人身着华贵礼服,从百官后侧缓步走出。苏凝雪穿月白绣兰霞帔,头戴累丝衔珠凤钗,温婉端庄,步履从容;张清鸢着湖蓝织金礼服,凤钗上的东珠随动作轻晃,眼神沉静,气度不凡;楚昭雪一身浅红绣云纹霞帔,凤钗斜插,眉眼间带着飒爽,却不失端庄;程月瑶刚卸下银甲,换上银红镶玉礼服,凤钗配着她眉宇间的英气,别具风姿。

四人并肩走到殿中,屈膝跪拜,声音整齐温婉:“臣妾等,谢陛下隆恩!”沈砚走上前,亲手扶起四人,目光温柔却不失郑重:“委屈你们一路相伴,今日这份荣耀,你们当之无愧。”

百官见状,纷纷跪拜道:“恭贺靖安王,恭贺四位王妃!”苏凝雪起身时,眼中带着浅笑,看向沈砚的目光满是理解与支持;楚昭雪偷偷抬眼,对着沈砚扮了个俏皮的鬼脸,又飞快收敛,引得沈砚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张清鸢则沉稳地颔首,示意百官平身,尽显王妃气度;程月瑶望着身旁的父亲程定山,眼中满是欣慰——程家与沈家联姻,既是亲缘,更是同心护天下的盟约。

封官大典至此落幕,朝阳升得更高,透过太和殿的雕花窗棂,洒在满地的金砖上,映得一片金光灿烂。新皇即位,功臣受封,王妃受册,一个由沈砚掌控的新时代,正式拉开序幕。靖安王的金印与四位王妃的凤钗交相辉映,预示着未来的天下,终将在这君臣同心、家国和睦的格局中,走向真正的太平盛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