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万剑悲鸣的异象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引发的涟漪远远超出了蜀中地界,在整个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激荡起不安的波纹。玄宗皇帝李隆基在紫宸殿中彻夜未眠,翌日清晨便紧急召见了心腹重臣与皇家道宫的几位耆老,商讨应对之策。最终决定,除明面上派遣钦差与军中术士外,更秘密调遣一队直属皇帝、精通阵法与封印的"龙武暗卫"星夜兼程赶往剑阁,务必要在事态彻底失控前稳固封印,至少也要查明松动根源。
然而,长安城内的暗流却并未因皇帝的关注而平息,反而以更加诡异难测的方式汹涌起来。太平公主遗策的发现,虽然为"新式妖祸"袭击提供了部分解释,仿佛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但这盏灯照亮的前路却更加令人心惊——那是一条通往更深黑暗的歧途。是谁继承或窃取了这份疯狂而邪恶的计划?其目的仅仅是制造混乱,动摇国本,还是另有所图,所谋者更大?那深夜潜入轩辕坟、残留火药味的黑影,与太平余孽是否一伙?与大食国师又是否有牵连?
秦昭肩头的压力骤增。他一方面要配合朝廷对剑阁之事的应对,调动鉴妖司内关于蜀中妖异记载的所有卷宗供钦差参考;另一方面,对长安本地的调查更是丝毫不敢放松。他增派了双倍人手,如同梳子般细细捋过长安城内可能与太平旧党有牵连的人员,尤其是工部、军器监、将作监等能够合法接触大量火药、硫磺、硝石以及进行金属锻造的衙门。鉴妖司的缇骑们换上了各式各样的伪装,如同无声的幽灵,活跃在长安各坊的茶楼酒肆、工匠作坊乃至阴暗巷道,捕捉着任何一丝异常的气息。
然而,调查却令人沮丧地陷入了泥潭。太平公主倒台多年,其明面上的党羽早已被李隆基和姚崇等人联手清洗过数轮,关系网几乎被连根拔起。残存的暗线则隐藏得极深,如同经验最老到的毒蛇,蛰伏在洞窟最深处,难以寻觅。数日过去,除了抓了几个借着太平名头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和几个与旧党有远亲关系、却毫不知情的小吏外,竟一无所获。
就在秦昭几乎要将主要注意力再次转向四方馆那位行踪莫测、目的不明的大食国师伊本·法立德,试图从他身上打开突破口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极其危险的发现,却如同蛰伏的毒蛇般,从最不可能、也最令人心悸的地方,猛然露出了淬毒的獠牙。
线索的源头,竟来自一起看似微不足道、甚至有些滑稽的"盗窃未遂"案。
事发地点位于翊善坊,此处毗邻皇城,多是勋贵高官的宅邸,平日里车马雍容,守卫森严。其中最为气派的一处府邸,朱门高墙,门前石狮狰狞,其主人乃是当今陛下身边最得宠的宦官,内侍省少监,权倾朝野的高力士。高力士虽为宦官之身,却深得玄宗信任,常伴君侧,参与机要,其权势甚至远超许多朝堂重臣。其府邸的守卫之严密,堪比小型宫苑,等闲宵小根本不敢靠近,连路过都要低头快步而行。
然而,就在前夜,月黑风高之时,竟有一个胆大包天的毛贼,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居然摸到了高府后宅库房附近,试图撬窗入内行窃。所幸巡夜的家丁及时发现,敲响铜锣,那毛贼做贼心虚,吓得魂飞魄散,仓皇逃窜之时,竟连随身的工具袋都遗落在地,也顾不上捡取。
翌日清晨,高府管家发现库房窗外遗落的工具袋,并未太过在意,只以为是哪个不开眼的小毛贼撞了大运摸到附近,被惊走罢了。他随意检查了一下工具袋,里面无非是些撬锁的铁丝、钻头、黑布头套等物,便将其作为贼赃,例行公事地上交给了负责本坊治安的京兆府不良人。
事情若到此为止,也不过是京兆府档案中又多了一桩无头公案。然而,当这份"贼赃"被送到京兆府衙门,一位经验丰富、鼻子上有一道陈旧刀疤的老捕快在例行清点证物时,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他拿起工具袋里那几片看起来像是用来擦拭工具的、沾满了污泥的碎布片,凑到鼻尖仔细闻了闻。那污泥中,除了一般的土腥味,还夹杂着一种极其特殊的、难以形容的腥气——那气味并非鱼腥,也非普通牲畜的臊臭,而是一种混合了某种草药苦涩、隐隐的血腥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阴湿洞穴深处生物的怪异气味!
老捕快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气味,他记得!许多年前,他还在京畿县衙当差时,曾处理过一桩离奇案子:城外一个村庄的牲口接连被咬死,伤口诡异,村民传言是妖畜作祟。他带队搜查村庄后山,在一个废弃的矿洞深处,找到了那妖畜的巢穴,巢穴里弥漫的,就是这种令人极其不适的特殊腥气!虽然那妖畜最终被围杀,但其巢穴的气味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力士高公公的府邸附近,怎么会出现沾染这种气味的东西?而且,老捕快用手指搓了搓那碎布片的材质,脸色更加凝重——这绝非寻常毛贼会用的粗麻布,而是质地细密、带着暗纹、在月光下会泛起微弱光泽的锦缎!这种锦缎,他曾在一次宫中赐宴时见勋贵穿过,据说是江南贡品,专供宫内和极少数得宠勋臣使用,价值不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