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千年一吻 > 第55章 仁心润物·真龙巧计破谗言

千年一吻 第55章 仁心润物·真龙巧计破谗言

作者:化蝶秘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9 11:52:45

椒兰殿内的惊魂一夜,如同投入深宫寒潭的一块冰,虽未激起滔天波浪,却让那最汹涌的暗流暂时凝滞。萧妃被那枚莫名出现的凤凰玉簪彻底震慑,一时间如同惊弓之鸟,再不敢对武媚轻易下达必杀之令,生怕那无形的恐怖力量下一次带来的就不是警告,而是真正的毁灭。然而,笼罩在武媚头顶的阴云并未完全散去。那首恶毒的童谣如同鬼魅的低语,依旧在宫廷某些阴暗角落悄然流传,其指向的“女主昌”、“利州出娘娘”的骇人暗示,仍是悬在她头顶的利剑,也是太宗皇帝心中一根未能彻底拔除的尖刺。

李治通过王德等隐秘渠道,隐约感知到了这诡异的氛围以及父皇那未曾明言却始终存在的猜疑。他深知,直接为武媚辩白,无异于引火烧身,不仅坐实了传言,更会将自己也拖入泥潭。他必须用一种更巧妙、更根本的方式,来化解这场由谣言构筑的危机。

机会很快到来。接连的暴雪虽暂歇,但带来的后续影响却开始显现。京畿附近几县传来奏报,言及屋舍垮塌压毙人畜、贫苦百姓缺衣少食、冻毙路旁者时有发生。虽非大规模灾荒,但奏疏中那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背后,却是活生生的人间惨剧。

以往,这类奏疏通常由中书门下按例处理,拨付钱粮,皇帝过目即可。然而这次,在李治例行前往两仪殿请安、旁听政务时,听到户部尚书奏报此事后,他沉默了片刻,忽然在太宗准备挥手让有司依例办理时,上前一步,恭敬地开口:

“父皇,儿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宗目光扫向他,带着探究。自上次河东雪灾奏对后,他对这个儿子多了几分留意:“讲。”

“谢父皇。”李治声音沉稳,目光清澈,并无丝毫怯懦,“儿臣以为,天降大雪,乃自然之威,非人力可阻。然雪后百姓之困苦,却可因人谋不臧而加剧,亦可因朝廷善政而缓解。此次雪患,屋舍坍塌、百姓冻馁,固然需急拨钱粮赈济,然儿臣恐州县胥吏执行不力,或克扣,或拖延,致使皇恩不能速达灾民之手。”

他顿了顿,见太宗并无不耐,继续道:“儿臣斗胆,想向父皇讨一个差事。愿亲往受灾最重的一两处县乡,不必声张,只需三五随从,实地察看灾情,监督钱粮发放,确保每一文钱、每一粒米都能真正用到灾民身上。同时,亦可亲眼看看,百姓究竟需要什么,朝廷日后应对此类灾异,还有哪些可改进之处。儿臣深知此请冒昧,但读圣贤书,常闻‘民为邦本’,儿臣……想为父皇分忧,为百姓做点实事。”

这番话,说得极其恳切,完全立足于“体恤民情”、“落实皇恩”的角度,没有丝毫提及自身,更没有半个字牵扯到所谓的“祥瑞”或“谶言”。

太宗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个儿子,似乎总能在不经意间,戳中他内心那根关于“民生”的弦。他深知官僚体系的弊病,李治所虑并非多余。让一位皇子亲自去督办此事,虽有些逾矩,却无疑能最大程度确保赈济到位,更能彰显皇家仁德。

更重要的是,李治这番主动请缨,展现出的是一种踏实的、务实的、关心民瘼的态度,这与那首鬼魅童谣所暗示的“阴柔”、“僭越”的“女主”形象,简直是南辕北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和消解。

沉默片刻,太宗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你可知,此行辛苦,且非皇子常例?”

“儿臣知道。”李治毫不犹豫地回答,“然,能亲眼见民间疾苦,能亲手将父皇的恩泽播于黎庶,纵有辛苦,亦是儿臣之幸,亦是儿臣身为皇子之本分。”

“好一个‘本分’。”太宗轻轻敲了敲御案,终于点了点头,“准了。朕给你手谕,着你暗中察访京兆尹下万年、新丰两县雪灾实情,监督赈济,如有官吏舞弊懈怠,可随时上奏。但切记,不可扰民,不可张扬。”

“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所托!”李治强压下心中的激动,郑重行礼。

接下来的几日,李治轻车简从,只带了王德和两名可靠的侍卫,冒着严寒,深入万年、新丰两县的乡村。他并未亮明亲王身份,只说是朝廷派来的巡查御史。他亲眼看到被积雪压垮的茅屋,看到冻得瑟瑟发抖、围着一口薄粥锅的灾民,听到老农哭诉家中仅有的牲畜被冻死的无奈……

这些真实的苦难,深深触动了他。他严厉督促当地官员立刻、足额发放赈济钱粮,亲自看着粥棚搭起,看着棉衣送到老人手中,甚至亲自挽起袖子,帮忙清理道路积雪。他的仁厚、务实以及那发自内心的同情,让当地官员和百姓都深感意外和感动。“朝廷来的年轻御史”仁德爱民的名声,悄然在乡间传开。

数日后,李治返回宫中,并未过多渲染自己的辛苦,而是向太宗呈上了一份极其详实、充满具体数据和案例的奏报。其中不仅说明了赈济落实情况,更提出了几条具体的建议:如建议朝廷日后可储备一批应急的简易建材,用于快速帮助灾民修复房屋;建议加强对地方仓廪管理的巡查,防止关键时刻无粮可用;甚至建议可否由太医署编订一些简单的防冻防疫手册,下发乡里。

这份奏报,再次让太宗刮目相看。他看到的不是一个皇子在沽名钓誉,而是一个真正用心做事、用脑子思考的治理者。那份奏报的务实和细致,远超许多朝中老臣。

在一次闲谈中,太宗甚至对长孙无忌感叹道:“治儿近日,似沉稳了许多。心思竟都用在这些实事上了。看来,让他多出去走走,是对的。”

长孙无忌何等精明,立刻附和道:“晋王殿下仁孝天性,体恤民瘼,实乃陛下之福,大唐之幸。”

渐渐地,宫中关于那首诡异童谣的议论,不知不觉淡了下去。人们更多谈论的,是晋王殿下如何亲民,如何务实。太宗心中那根关于“女主”的刺,也在李治这持续不断的、充满阳刚正气和仁德光辉的实际行动中,被悄然磨平了许多。

猜疑虽未完全根除,但那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已然大大减轻。

李治并未直接去攻击那首谣言,他甚至从未在公开场合提及一字。 他只是用行动,用一颗真诚的仁心,如同涓涓细流,默默滋润着干涸的土地,也无声地冲刷着那些涂抹其上的污秽与阴谋。

真龙虽未腾飞,其仁德之光,已开始穿透迷雾,悄然化解着身边的险恶。 谣言止于智者,更溃于行之有效的仁政。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千年一吻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