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千年一吻 > 第110章 长安震动·朝堂波澜

千年一吻 第110章 长安震动·朝堂波澜

作者:化蝶秘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9 11:52:45

吐蕃使团抵达长安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这座帝国心脏激起了千层浪。鸿胪寺的驿馆被严密封锁,但“吐蕃遣使”、“携重礼”、“有重大国事相商”等零碎消息,仍如长了翅膀般在官署坊间飞速流传,引得人心浮动,猜测纷纷。

翌日清晨,太极宫承天门洞开,文武百官怀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心情,鱼贯而入。今日的常朝,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连手持拂尘的殿前御史都屏息凝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李世民高踞龙椅之上,冕旒下的面容平静无波,但那双深邃的“龙瞳”扫过丹陛下的群臣时,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处理日常政务,而是直接对鸿胪寺卿微微颔首。

鸿胪寺卿出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朗声道:“启奏陛下,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大相尚囊为使,抵达长安,呈递国书,言有要事禀报天朝皇帝。”

“宣。”李世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在百官灼灼目光的注视下,吐蕃正使尚囊,一位身着华丽吐蕃官服、气度沉稳的老者,手捧覆盖着黄绫的国书,步履从容地步入大殿。他依礼参拜,举止得体,毫无蛮夷之邦的倨傲,反而透着一股不卑不亢的气度。

“下国使臣尚囊,奉我主松赞干布赞普之命,叩见大唐皇帝陛下万岁!”尚囊的声音洪亮,将国书高举过头。

内侍接过国书,恭敬地呈送到御案之上。李世民展开那卷用吐蕃文和汉文双语书写的羊皮国书,目光快速扫过。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国书的内容,尤其是那句最关键的话。

李世民看罢,脸上看不出喜怒,他将国书轻轻放在案上,目光再次投向尚囊,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贵使远来辛苦。贵国赞普在国书中,言及仰慕大唐文化,愿永息兵戈,共建和平。其心可嘉。然,”他话锋一转,“这‘愿效仿古制,求娶大唐公主,结为姻亲,以固盟好’之请,事关重大,朕需与群臣共议。”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当“求娶大唐公主”这六个字从皇帝口中清晰吐出时,整个两仪殿还是瞬间陷入了一种极致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哗然!

“什么?吐蕃竟敢求尚公主?” “岂有此理!蕞尔小邦,安敢如此妄想!” “此乃羞辱!绝不可应允!”

以程知节(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为代表的军方勋贵首先炸开了锅。他们性情刚烈,视吐蕃为手下败将(至少在战略上遏制了其攻势),此刻听闻对方竟敢提出如此“非分”之请,只觉得奇耻大辱,纷纷出列,情绪激动地表示反对。

“陛下!”一位性如烈火的老将军须发皆张,声若洪钟,“吐蕃狼子野心,前番寇边,杀我将士,今见武力难逞,便行此诡计!和亲?哼!不过是缓兵之计!我天朝上国,公主金枝玉叶,岂能下嫁这高原蛮酋?若允此事,将士寒心,国威何在?!臣请陛下斩来使,发大兵,踏平逻些!”

“臣附议!”另一位将领慨然道,“陛下,唯有刀剑才能让吐蕃真正臣服!和亲示弱,后患无穷!我大唐赫赫天威,岂容玷污!”

主战派的声浪高昂,充满了武人的骄傲与对吐蕃的蔑视。

然而,另一派声音也随之响起。以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为首的重臣,虽然面色同样凝重,但思考得更为深远。

房玄龄出列,声音沉稳:“陛下,诸位将军忠勇可嘉,然请暂息雷霆之怒。吐蕃此请,虽出人意料,却亦在情理之中。松赞干布非庸主,其见军事难有突破,转而寻求和亲,亦是审时度势之举。若断然拒绝,甚至斩杀来使,必激化矛盾,边境战火重燃,生灵涂炭,国库耗损,岂是百姓之福?”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反之,若应其请,可换得边境数十载安宁。期间,我可巩固边防,恢复民生,积蓄国力。且公主下嫁,并非单向屈辱,亦是宣扬我大唐文明、礼仪教化之良机。若能使吐蕃渐染华风,削弱其凶悍之气,长远来看,或可收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此乃权衡利弊之策,请陛下明察。”

长孙无忌也补充道:“房相所言极是。且如今北方突厥余孽未清,高句丽亦需防范,国家需避免两线乃至三线作战。若能以和亲稳住吐蕃,使我可专注东北,亦是战略上的胜利。”

主和派(或更准确地说是务实派)的意见,着眼于国家整体利益和战略布局,强调和亲带来的现实好处和长远可能。

两派意见激烈交锋,一方斥对方懦弱丧权,一方讽对方匹夫之勇。文臣引经据典,分析利害;武将慷慨陈词,强调尊严。朝堂之上,一时间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端坐于百官之中的晋王李治,听着这激烈的辩论,年轻的脸庞上露出复杂的神色。他本能地对和亲感到排斥,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武媚的身影,若宫中真来一位身份特殊的吐蕃赞普王妃(即使是名义上的),会对她产生何种影响?但他也深知房玄龄等人所言的国家大局。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到父皇那深不可测的表情,又暂时按捺住了。

而端坐龙椅的李世民,始终沉默地听着,如同一座深潭,任凭风吹浪打,不见底细。他目光偶尔扫过争辩的臣子,偶尔落在殿外虚空处,无人能窥知他内心真正的天平倾向何方。

这场关乎帝国尊严、边境安宁、公主命运乃至未来战略方向的朝堂大辩论,注定不会很快就有结果。但所有人都明白,李世民最终的决断,将深刻影响大唐未来的国运。长安城因吐蕃的惊世之议而震动,两仪殿内的波澜,才刚刚开始扩散。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千年一吻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