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如同沉入墨色深海后缓缓上浮的微光,一点点重新汇聚。
林曦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并非预想中的黑暗或毁灭后的废墟,而是那片无边无际、由无数漂浮书籍与流淌知识光河构成的奇异空间——“万卷回廊”。身体各处传来隐隐的钝痛,识海深处更是传来阵阵针扎般的空虚感,提醒着她之前在银辉尖塔的惨烈消耗与坠落时的冲击。
她微微偏头,看到小雅蜷缩在她身侧,呼吸均匀,似乎只是睡着了,这让她悬着的心稍稍落下。星锚力场已然消散,那最后的庇护力量彻底耗尽。她们此刻,真正是赤手空拳地置身于这片未知而宏大的规则领域。
目光所及,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奇景。巨大的书籍如同山脉般悬浮,书页边缘流淌着银色、金色或幽蓝色的光晕,有些书籍甚至完全由流动的符文或立体的光影结构构成。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了实体,拥有了重量——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那些厚重典籍散发出的无形压力,如同面对沉默的巨兽。而那些蜿蜒流淌的光河,仔细看去,内部是无数细密流转的文字、符号和图像碎片,它们无声地奔涌,汇聚成信息的海洋,散发出冰冷而古老的气息。
绝对的静谧笼罩着一切。这种静,并非安宁,而是一种带着无形压力的规则,仿佛任何多余的声音都是对这片神圣知识领域的亵渎,会招致可怕的惩罚。林曦甚至能听到自己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微弱声响,以及心脏在胸腔中谨慎搏动的声音。
她尝试调动体内力量,回应她的只有识海深处传来的、更加尖锐的空虚刺痛。鬼书静静悬浮在她身侧,封面上的暗纹光芒比平时黯淡许多,如同蒙尘的宝石。
心念微动,鬼书无声地翻开封皮,一行行熟悉的、带着冷静分析意味的文字在她视野中浮现,如同游戏中的状态面板,清晰地标注出她此刻的窘迫境地:
【状态报告 - 林曦】
【生命体征:稳定,多处软组织挫伤,内脏轻微震荡(缓慢自愈中)】
【识能储量:1.5% (极度枯竭状态,自然恢复速率:≈1%/小时)】
【精神稳定度 (San值):12 (处于低值区间,环境压力、知识污染、高强度消耗可能导致进一步下降)】
【蚀化值:42 (稳定,需警惕环境中潜在蚀化污染源)】
【鬼书状态:中度受损,核心功能(解析、推演、规则视界)运行效率降低,自适应修复中…预计修复时间:未知】
【环境规则解析度(万卷回廊):4.5% (初步认知:知识实体化、静谧律令、灵性触碰、潜在危险:静默卫士、知识反噬)】
看着那刺眼的【识能:1.5%】和【San值:12】,林曦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真是前所未有的虚弱。在这种状态下,别说探索,连自保都成问题。她必须利用一切机会恢复,同时,绝不能触犯这里的规则。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了不远处那本静静漂浮的暗红色古籍——《星标观测者日志(碎片)》。书脊上那与苏婉印记同源的银色花纹,如同夜空中最微弱的星辰,却牢牢吸引着她的全部注意力。
苏婉……母亲……
这个词在她心底泛起复杂的涟漪。是追寻已久的线索,是血脉深处的呼唤,也伴随着未知的巨大风险。这本日志,是她在银辉尖塔崩溃后,在这片陌生领域找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与过去紧密相连的坐标。
必须阅读它。
这个念头无比清晰。但以她现在的状态,强行深入阅读,无异于饮鸩止渴。鬼书的警告言犹在耳——更高权限,更多识能,以及触发内部防护机制的风险。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急。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耐心和策略。
她再次闭上眼睛,摒弃杂念,将心神沉入那片枯竭的识海。她不再试图“榨取”力量,而是如同引导溪流般,极其缓慢、温和地调动着那仅存的1.5%识能,同时,小心翼翼地激发体内那枚银色印记的力量,让它散发出微弱的、如同呼吸般起伏的共鸣。
然后,她再次施展刚刚掌握的“灵性触碰”。
这一次,她的目标并非日志的深层内容,而是其表层结构,如同用手指轻轻拂过书的封面,感受其材质和年代,试图找到一种更安全、更节能的“阅读”方式。
带着苏婉印记气息的银色灵性,如同最纤细的蛛丝,轻柔地缠绕上那本暗红古籍。
接触的瞬间,书脊上的银纹再次亮起微光,比之前更加柔和,仿佛确认了她的“钥匙”身份。没有信息洪流,没有精神冲击,只有一种缓慢的、如同墨汁在清水中晕开般的“感知共享”开始建立。
林曦“看”到了。
不再是破碎的文字片段,而是一段段模糊的、带着强烈个人视角和情绪色彩的“记忆回响”,如同隔着毛玻璃观看古老的默片,又像是聆听着来自遥远过去的、断断续续的低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