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一边,李娟家的院子里,月光正像一层薄纱,轻轻盖在石桌上,延伸到整个院子里。
“好累啊,这都一点多了,休息吧,要不明天和张宇一起学习时没有精神。”李娟心里想着。
自从下午在门口送走张宇,李娟依依不舍的慢慢转身走回了家。她推开院子的木门,“吱呀”一声,像是在跟院子里的草木打招呼。她走到石桌前坐下,石桌是青灰色的,表面被磨得光滑,手放上去,能摸到细微的纹路,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她把石桌上的书包拿起来,转身放在了屋檐下的台阶上,坐在石凳子上,胳膊肘撑在石桌上,手掌托着下巴,望着院门口的方向,一边发呆,一边等着母亲屈梅芳把饭做好。
她心里想着:“自己跟张宇的关系越来越亲近,那个傻小子没想到,前几天拥抱了自己,今天又牵了自己的手,自己不但不生气,反而感觉很幸福,很甜蜜,这也许就是成年人世界里的爱情吧。”想到这李娟脸上洋溢着傻傻的笑意。
不一会儿,厨房里传来碗碟碰撞的清脆声响,李娟被这声响拉回了现实。紧接着,屈梅芳端着一个大瓷盆走了出来,瓷盆是白色的,上面印着几朵淡蓝色的菊花,里面装着热气腾腾的面片,汤汁表面浮着一层金黄的油花,还撒着翠绿的葱花,香气像小蝴蝶一样,顺着热气往李娟鼻子里钻。
“饭好了,小娟。”屈梅芳的声音带着笑意,额前还沾着一点做饭时的汗珠。李娟赶紧站起身,到厨房里帮忙把碗筷端到石桌上——碗是粗瓷的,摸起来温温的,筷子是竹制的,上面还留着竹子的清香。母女二人坐下,吃着晚饭。虽然太阳已经落山,但天边的红霞映的大地一片光亮。
李娟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口面片塞进嘴里,面片滑溜溜的,裹着汤汁的鲜香,在嘴里一嚼,软而不烂,带着面本身的筋道。汤汁里的西红柿和鸡蛋混在一起,酸甜中带着咸香,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得她胃里都泛起了热意。“嗯,还是你做的饭好吃。”她大口嚼着,说话时嘴里还鼓鼓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就是比外面买的饭好吃——外面的面片要么太硬,要么太烂,哪有你做的这么合胃口。”
屈梅芳看着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眼里满是笑意,她拿起勺子,给李娟碗里舀了一勺汤:“好吃你就多吃点,看你这阵子瘦的,脸都小了一圈。”她顿了顿,手里的勺子在汤里轻轻搅了搅,像是在斟酌着什么,“今天去城里咋样,热不?”其实她心里想问的是期末考成绩。自从李娟转到一中,每次她都想问问学习的事,可话到嘴边,又怕给女儿压力,只好绕着弯子问。
“城里可热了。”李娟喝了一口汤,把嘴里的面片咽下去,脸上露出夸张的表情,“热得街面上人都很少出来——下午我们从车站出来的时候,太阳晒得地面都冒热气,脚踩在柏油路上,都觉得鞋底要化了。”她拿起筷子,又夹了一筷子青菜,“不过我们教室有风扇,还可以。风扇转起来,风呼呼的,而且教室空间大,双面房,墙面厚,风扇扇动起来可凉快了。尤其在教室的过道里,过堂风还凉快。
“那就好,我还怕把你热坏了。”屈梅芳松了口气,脸上的担忧散去了些,她给女儿夹了一块鸡蛋,“你从小就怕热,一热就容易中暑,在学校要是觉得不舒服,可千万别硬扛。”
“没事的,妈。”李娟边吃边说道,嘴里的食物还没咽干净,说话有点含糊,“我们到城里已经十点多了,幸好是上午十一点半到学校,不然我们都赶不上了,我们班比较快,老师讲了两句把试卷和成绩单一发就放假了,张宇班可慢了,我等了好一会他才出来。”她忽然放下筷子,眼睛亮晶晶的,像是藏了两颗星星,“对了,妈,你知道吗?我这次比上次月考名次又进了五名,这次成了全级第十五名了!”她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语速都快了些,“下学期分班就能和张宇一个班了,他们说分班是按全级排名来的,前五十名在一班,一班是重点班中的重点班,我现在十五名,肯定能进去!”
屈梅芳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手里的勺子都停在了半空:“嗯嗯,你太厉害了!”她的声音里满是骄傲,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能去一中那样的学校,还能考在前二十名,真的太棒了!”她放下勺子,伸手轻轻摸了摸李娟的头发——女儿的头发软软的,带着洗发水的清香,“妈就知道你是个争气的孩子。”
看到母亲这么高兴,李娟的心情也像被阳光晒过一样舒畅。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口面片,慢慢嚼着,眼神却变得坚定起来,像是在对着空气许下承诺:“我的目标是前十。”她抬起头,眼里的散射出坚毅的目光,“要不然高考的时候,就和张宇考不到一个城市了。他那么厉害,肯定能去大城市的好大学,我也得跟上他的脚步。”
屈梅芳看着女儿眼里的光,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她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汤,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汤里的葱花慢慢散开:“嗯嗯,有目标就好。”她顿了顿,像是犹豫了很久,才轻声问道,“对了,张宇这次考的怎么样?你们俩在一个学校,应该知道他的成绩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