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梅芳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笑着说了声“慢点,别着急”。
“嗯嗯。”张宇边答应着,取下肩膀上的书包,从包里取出了母亲让他带给李娟家的油饼,“阿姨,我妈今天早上烙的油饼,让我带了点。”张宇说着递给了屈梅芳。
屈梅芳把扫帚靠在墙根,快步走过来,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你妈真是有心了,上次我还跟她说,想吃她烙的油饼呢,没想到这么快就给带来了。”她伸手接过张宇递来的塑料袋,手指触到塑料袋的温度时,眼睛弯了弯,“还热着呢,你妈肯定是早上才做的吧。”
张宇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妈说您和李娟都爱吃,今天早上天没亮就起来烙了,烙完就让我带来,怕凉了不好吃。”他说着,又指了指塑料袋,“这个不多,我妈说您和李娟,刚好够吃一顿。”屈梅芳接过塑料袋,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你这孩子,总是给我们带东西,多不好意思。快,进屋坐会儿,我给你倒杯水。”张宇连忙摆手:“不用了阿姨,我们等会儿就要去村口等班车,别耽误了时间。”
李娟凑到母亲身边,眼睛盯着塑料袋,鼻子动了动:“妈,我能先闻闻吗?我好像都闻到香味了。”
屈梅芳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这馋猫,就知道吃。”嘴上说着,却把塑料袋往她面前递了递,“闻吧闻吧,拿点了等会儿路上吃。”
张宇站在一旁看着,心里觉得暖暖的。屈梅芳的笑容和母亲很像,都是那种带着烟火气的温柔,让人觉得亲切。
屈梅芳接过油饼,“好香啊!隔着袋子都能闻到香味。”
李娟也凑了过来,打开袋子,拧下一块塞进嘴里,“好香啊!好好吃。”
屈梅芳把塑料袋打开一个小口,一股浓郁的油香混着葱香立刻飘了出来,绕着院子转了一圈,连墙角的蜜蜂都被吸引了,嗡嗡地飞过来,在塑料袋口盘旋了几下。她深吸了一口气,眼睛都眯了起来:“这香味,比城里饭馆里的还正!你妈这手艺,真是没说的。”她用手指轻轻碰了碰油饼的表面,还是温的,饼皮软软的,边缘带着点焦脆,看着就诱人。
李娟早就等不及了,伸手掀开布袋口,直接用手拧了一块油饼下来——油饼刚到手里,她就“嘶”了一声,连忙把油饼在两手间倒了倒,嘴里还嘟囔着:“好烫好烫……”但还是忍不住咬了一大口。饼皮在嘴里化开,带着点甜味,里面的葱花混着菜籽油的香,在舌尖散开,烫得她舌头微微发麻,却又舍不得吐出来,只能含着饼,含糊不清地说:“妈……真的好好吃……”
屈梅芳笑着拍了拍她的后背:“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小心烫着舌头。”又转头对张宇说:“你妈这油饼,烙得外软里香,葱花还鲜,肯定是用刚摘的小葱做的吧?”张宇点头:“是啊阿姨,昨天下午我妈还去地里拔了小葱,说早上烙饼用新鲜的才香。”屈梅芳把布袋重新系好,放进屋里的碗柜里:“那我中午热一下吃,我一个人,刚好不用做饭了。”李娟已经把手里的油饼吃完了,舔了舔嘴角的油,看着张宇:“你要不要也吃一块?可香了!”张宇摇摇头:“我早上吃过了,你留着吃吧。”
三人说笑了一会,李娟和张宇离开了李娟家,来到村口车站牌那,等待班车的到来。
屈梅芳站在院门口,手里拿着李娟忘带的水壶,追出来递给她:“把水壶带上,城里热,多喝水。”
李娟接过水壶,塞进书包侧兜:“知道啦妈,您回去吧,我们下午就回来了。”
屈梅芳又叮嘱张宇:“小宇,路上照顾着点娟儿,下车记得看管好书包。”
“阿姨您放心,我会的。”张宇点头应着,和李娟一起朝村口走去。
路上两人还在说油饼的事儿,李娟咂咂嘴:“你妈下次烙油饼,我能不能去你家学啊?我妈烙的油饼总是硬邦邦的,不好吃。”张宇笑着说:“行啊,下次我妈烙饼,我叫你过来,我妈肯定乐意教你。”两人说说笑笑,没一会儿就到了村口的车站牌。车站牌是块铁皮做的,上面用红漆写着每一站的名字,旁边歪歪扭扭地画着班车的时间。
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几个人在等了,都是村里要去城里办事的人。张宇和李娟找了个树荫下的石头坐下,石头被太阳晒得有点暖,坐上去很舒服。李娟从书包里拿出一本漫画书,翻开来递给张宇:“你看这个,昨天我妈从我三叔家拿来的,可有意思了。”张宇接过书,两人头凑在一起看,时不时发出小声的笑。风从路边的杨树上吹下来,树叶“哗啦啦”地响,像是在为他们的笑声伴奏。远处传来了班车的鸣笛声,李娟立刻合上书,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肯定是班车来了!”张宇也跟着站起来,把书还给她,两人一起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不一会的功夫,班车来了,李娟和张宇坐上车,朝城里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