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噩耗如同秋天冰凉的山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带着刺骨的寒意,让张宇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他蜷缩在陌生城市的一个阴凉的角落,双手紧紧抱在胸前,像是在抵御这突如其来的寒意,又像是在抵御某种从心底涌上来的恐惧。四周是匆忙的脚步声和低沉的交谈声,可这些声音在他耳中都变得模糊而遥远,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雾。
大脑里昏昏沉沉,发动机的轰鸣声和车轮碾过水泥路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把无形的锤子,不停敲击着他的太阳穴,让他的脑袋隐隐作痛。
他闭上眼,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却发现脑海里的画面比眼睛看到的更清晰——那些记忆像潮水一样涌来,将他淹没。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山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虽然不富裕,但父母一直坚信,只要孩子有出息,再苦再累也值。他们的日子简单而清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的盼头,就是两个儿子能走出大山,过上好日子。
张宇从小就是全家人的骄傲。成绩优异,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每次拿回奖状,母亲都会小心翼翼地贴在堂屋的墙上,用手轻轻抚平边角,生怕弄坏了。逢人来家里做客,她总是笑着指着那一面墙说:“你看,我家老二啊,将来一定能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哥哥比他大几岁,成绩一直也很好。可到了初三那年,懂事的哥哥看到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劳累落下了病根,而家里的重担全都压在父亲一个人肩上,便毅然放下了书包。那天晚上,哥哥低着头对母亲说:“妈,我出去打工吧,让小宇好好读书。”
张宇当时站在旁边,低着头,不敢看哥哥的眼睛。他知道,哥哥是为了自己才放弃了梦想。可那时候的他,还不懂这份牺牲有多么沉重。
因为哥哥的事情,母亲哭了很久,伤心了很久。
刚上高中时,张宇没有辜负家里的期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喜欢他,同学敬佩他,他也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让父母和哥哥为自己骄傲。
可到了高一下学期快结束时,一切开始悄然改变。他第一次接触到网吧,是在一次中午休息时,和同学王浩一起去学校门口的网吧。那是几间光线昏暗的房子,几排电脑闪着光,屏幕上的人物在激烈地打斗,伴随着“砰!砰!”的音效和玩家的呐喊声。起初,他只是偶尔去一次,可渐渐地,屏幕上闪烁的光影和游戏的音效,让他感受到了那种“掌控一切”的快感——在游戏里,他是英雄,可以主宰一切,而现实中的压力和烦恼,都可以暂时抛在脑后。
去网吧的次数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利用休息时去放松,到后来的逃课,甚至一整夜泡在里面。父母不在身边,没人监督,他开始找各种理由向家里要钱:交班费、买资料、买学习用品……实际上,那些钱几乎都流向了网吧的收银台。
高三下学期,他也曾想过要好好学习,可那时的他,已经像染上毒瘾一样无法自拔。每当坐在书桌前,耳边仿佛就会响起游戏里的厮杀声,让他心神不宁。他慌了,可越是慌,越想在游戏里寻求安慰。
高考那天,他坐在考场里,看着试卷上的题目,却发现脑子一片空白。原本熟悉的公式、课文、语法,全都像沙子一样从指缝间溜走。他只能胡乱写一些,草草交卷。
成绩公布的那天,他只考了一百多分。那一刻,他觉得天都塌了。他不敢回家,不敢面对父母和哥哥——那个为了他放弃学业的哥哥,那个每天起早贪黑干活的父亲,那个省吃俭用供他读书的母亲。
于是,他偷偷收拾了几件衣服,坐上了去南方的火车。他想,也许离开家,就能逃离现实的残酷。可陌生的城市并没有给他温暖,反而让他更加孤独。他却始终不敢给家里打电话。
直到有一天,哥哥的电话打了过来。
“小宇,你在哪?”哥哥的声音沙哑,带着疲惫。
张宇沉默不语。
“妈妈住院了。”哥哥接着说,“她天天想你,担心你出什么事,身体拖垮了。”
张宇的心猛地一沉,还没来得及开口,哥哥又说:“爸在工地干活时,从架子上摔了下来,也住进了医院。”
那一刻,张宇感觉胸口像被一块巨石压着,透不过气来。哥哥为了他放弃了学业,父母为了他辛苦劳作,而他却沉迷游戏,让家人一次次失望。母亲的病,父亲的伤,都是因为他。
“我真是个混账!”他喃喃自语,声音颤抖,却没有眼泪。因为那一刻,他的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连呼吸都疼。
他眼前不断浮现出父母佝偻的身影——母亲弯着腰在地里拔草,父亲常年在外面工地务工,风吹日晒的,他们的脸被太阳晒得黝黑,皱纹一条条刻在额头。
突然,一阵刺骨的冷风吹来,他打了个寒颤,眼前的景象渐渐模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