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
张宇下意识地看了看手机上的表,屏幕上显示着“7:23”,离他买的那趟去南方的绿皮火车发车时间还有三个小时。其实他不用这么急,只是多待一秒,心里就多一分窒息。
昨天下午,高考成绩出来了。168分。当他在网吧里查到这个分数时,整个人都懵了,屏幕上的数字像是无数根细针,扎得他眼睛生疼。他坐在电脑前,迟疑了一会,才拖着沉重的脚步逃也似的回到出租屋。
昨天他回到出租屋时,夕阳正把天空染成橘红色,几个大妈坐在门口巷道里纳凉,看到他过来,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和同情。“你们看这个孩子,应该是成绩没考好,今天成绩公布了。”其中一个大妈开口问道,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的人都听得见。
张宇攥紧了口袋里的手机,喉咙发紧,说不出一句话,只能低着头快步往前走。他能听到身后传来的窃窃私语,那些声音像苍蝇一样围着他转——“听说了吗?咱们巷子里老孙家的儿子,今年考了二百零几分,连专科线都够不上”“啧啧,他爸妈白供他读书了,他爸在工地上累死累活的,这下好了”“看他妈妈以后还如何趾高气扬的了”……
那些话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上。他知道,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的成绩村里人也迟早会知道,在他那个巴掌大的村子里,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他的成绩,用不了一天就会传遍整个村子,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母亲,那个一辈子好强、从不肯在别人面前示弱的女人,要独自面对那些指指点点和嘲笑。
一想到母亲,张宇的鼻子就忍不住发酸。母亲这辈子没读过多少书,却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和哥哥身上。哥哥初中辍学就去外地打工了,母亲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他身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然后上地干活,晚上等他放学回家还在灯下缝补衣服。为了给他凑学费,母亲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舍不得吃一口肉,把家里的鸡蛋都攒下来给他补身体。而他,却用168分回报了母亲的所有付出。
“叮铃铃——”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妈”的名字。张宇的心脏猛地一缩,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他看着屏幕上母亲的头像,那是去年过年时他给母亲拍的,母亲站在院子里的树下,笑着比了个剪刀手,脸上的皱纹里都透着喜气。
他的手指悬在接听键上方,却迟迟不敢按下去。他不知道该跟母亲说什么,是说“妈,我考砸了”,还是说“妈,我对不起你”?他甚至不敢想象母亲接到电话时的表情,是失望,是难过,还是强装镇定地安慰他?
手机响了一遍又一遍,铃声在狭小的候车室里显得格外刺耳。周围的乘客都下意识地看了他一眼,张宇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当众扇了一巴掌。他慌忙把手机调成静音,屏幕暗下去的瞬间,他仿佛看到了母亲坐在家里的板凳上,手里拿着手机,眼神里满是期待和不安。
过了几分钟,手机又亮了起来,还是母亲的电话。张宇深吸一口气,手指微微颤抖,却依旧没有接听。他把头靠在铁椅子的背靠上,看着外面的街景,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他知道母亲很担心他,从昨天上午他出门后,母亲就一直给他打电话,他却一次都没接。
他不是不想接,而是不敢接。他怕听到母亲的声音,怕听到母亲的哭泣,更怕自己会忍不住哭出来,让母亲更加担心。他只能像个逃兵一样,选择逃避。
手机就这样响了挂,挂了又响,反复了五六次。最后一次,手机响了足足一分钟,才缓缓暗下去。张宇看着漆黑的屏幕,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又酸又涩。他知道,母亲这次是真的失望了。
就在他以为母亲不会再打电话的时候,手机突然又亮了起来。这次,屏幕上跳动的是“爸”的名字。张宇的心脏猛地一跳,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手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每次打电话,父亲总是寥寥几句,问他吃得好不好,学习有没有进步,从不多说什么。但张宇知道,父亲比谁都关心他,只是不善于表达。
手机铃声一遍遍地响着,像是在催促着他。张宇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父亲在工地上干活的场景——父亲穿着沾满灰尘的工作服,戴着安全帽,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汗水浸湿了衣服,顺着脸颊往下流。为了给他凑学费,父亲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所有的钱都寄回了家。
而他,却用168分回报了父亲的辛苦。
张宇的眼泪又一次掉了下来,他擦了擦眼泪,找了一个没有人的角落,颤抖着手指,按下了接听键。
“老二?”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和急切,“你终于接电话了!你妈妈担心死你了,从昨天下午就一直给你打电话,你怎么不接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