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汉芳华 > 第313章 太子的远虑

大汉芳华 第313章 太子的远虑

作者:玉面仙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9 07:19:23

董夫子没有再深究,只是说了一句“容老夫细思之”,便把他打发出去了。

董仲舒来到博望苑的消息不胫而走,平日里很少有人来的地方,一下子成了门庭若市的热闹所在。

但这里毕竟是太子属地,所以来的人再多,也都非常自觉地在五百米外观望,期待递上的名贴能被太子或是董夫子看到。

董仲舒的到来,也让那些还有些观望想法的人下定决心,加速向长安赶来。

不到十天时间,各地推举的六十位贤才就到了一大半。

要知道,在成千上万双眼睛的注视下,昂首挺胸地走进博望苑,那份荣耀足够他们炫耀一生的了。

对每一位前来论策的贤才,太子府都是热情招待,先由田千秋和张安世等人安排住所,再由金不焕和他们几人共同餐叙,看似闲话,其实任何人都知道,这三个人都是太子身边的红人。

三人之中任何人的一句话,都能直接决定他们的前途。

尤其是金不焕,不但太子离不开,他还可以直接出入董夫子房中,那可是他们求都求不来的特殊待遇。

随着远在蜀中的王平和卓王孙等人到来,六十位贤才全部到齐。

这其中,刘据也看过金不焕和田千秋等人拟定的贤才名单,但是他并没有单独接见他们。

他的考虑只有一个,有董夫子在,他不宜出头。

但是王平,卓王孙和司马愚这几个人不同,都是他在蜀中时的旧相识,自然和别人不同,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口食,他让赵小小把他们请到了太子府。

卓王孙和卓少儿爷孙相见,自然喜不自胜。

自从上次武帝强留他炼丹一事之后,卓王孙一直心有余悸。此次若不是卓少儿提前在家书中提及了武帝的情形,他万万是不敢来的。

即使如此,见了太子刘据,他还是有些欲言又止,刘据知道他心中想的是什么,低声道,“先生不必挂怀,本宫的意旨便是终旨。”

卓王孙如何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闻言心怀大放,哈哈大笑道,“殿下放心,老夫一把老骨头,埋在哪里都一样。”

王平头上的白发又多了不少,但整个人看上去神采飞扬,红光满面。

“殿下风采依旧。”

王平这话倒不是刻意赞誉,而是刘据看上去的确没什么变化。

刘据呵呵笑道:“孝方先生倒是有还童之相,不知有何秘诀?”

王平连连摇头,几人相视大笑起来。

司马愚谦恭谨慎地陪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刘据奇道,“修儒何故如此小心?”

司马愚恭声道,“在老师面前,没有弟子说话的份儿。”

他是太子公学中首批学员,在刘据面前执弟子礼也属正常。

刘据笑道,“这是在家里,不用讲大规矩。”

王平微笑道,“董夫子若在,该讲的规矩一点都不能少。”

“什么人在背后编排老夫啊?”

董仲舒在金不焕的陪伴下步入堂中,王平赶紧上前两步,一躬到地,“弟子王平,见过恩师!”

董仲舒呵呵笑道,“王平……蜀中偏远之地,能有你们这样的人为圣人布道,老夫应该谢你才对。”

“弟子不敢!”王平一边说着一边搀扶董仲舒坐下。

卓王孙目光闪烁,呵呵笑道,“老夫子今年有七十多了吧?”

董仲舒点点头,“七十有五。坊中传言,你奉旨到深山修丹,可有收获?”

卓王孙连连摆手,“老夫子莫要吓我!”

几人又大笑起来。

王平见隙上前拜倒,“弟子司马愚见过师祖!”

“师祖……?”董仲舒一愣,司马愚道,“弟子师从太子殿下,殿下以您为师,您自然就是弟子的师祖!”

董仲舒心怀大放,笑道,“果然有趣!司马愚……司马相如是你何人啊?”

司马愚道,“是弟子的表兄!”

董仲舒点点头,“可惜……司马相如胸有大才,却英年早逝!”

提到司马相如,卓王孙神色略有不喜,董仲舒看他一眼取笑道,“还和故去之人计较?”

卓王孙老脸一红,“老夫子说笑了。”

董仲舒的到来,让原本轻松的家宴变得庄重起来,席间自然少不了他的一番高论,众人听得极为认真。

“蜀中富庶,盐铁官营之策与平准均输策实行得如何?”

董仲舒停止了高来高去的立论,忽然向王平问起实策来。

王平看了一眼刘据,刘据向他微笑点头,他起身道,“回恩师的话……”

董仲舒示意他坐下,王平落座后说道,“盐铁官营和平准均输两策在三蜀之地推行良好,百姓深受其益。”

董仲舒眉头皱了起来。

“如何好法?”

盐铁官营自不必说,平准均输策也是桑弘羊等人主张推行的增税措施。

简单来说,就是把各地运往京城的贡物统一交由官府设立的均输官收集存放,统一运输,统一管理。物价贵时将这些物资推往市场,用以平抑物价,这些事由朝廷专门设立的平准官来执行。

如此一来,朝廷直接掌握的物资便大幅增加,平抑物价的同时,也打击了不良商贾囤积居奇的野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确确实实惠民的良策。

可任何政策都要由人来执行,政策效果如何,基本上取决于执行政策的人怎么样。

和盐铁官营一样,这些政策在最初颁布的时候的确起到了预期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的良策也逐渐变了味道。

最初用于均输的物资范围只限于贡品,可是地方官员发现其中有利可图,便把范围一再扩大,最后变成了所有物资全部纳入均输之中,官商勾结,按平准法推向市场的物品价格几倍于市价,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抑制物价变成了操控物价,受益的是官商,受损的是小民百姓。

但是这种情况在三蜀之地就完全没有。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太子刘据在三蜀停留时推行了“公私共存”和严格登记许可的制度,垄断没有形成,自然也就左右不了市场。

王平详细地讲解了其中要义,董仲舒听得虽然认真,表情却一丝变化也没有,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喜欢大汉芳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汉芳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