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莲卫出程
望邪关的急报像块巨石砸在归心村,凌小苍连夜带着巫道军赶往支援,好在耶律锋已率护道军临时加固了阵眼,镇魂阵虽破了一角,暂未让邪煞大规模涌出。苏念晚留在归心村统筹诸事,第二日清晨,就见莲心卫的弟子们整齐列队在村口,为首的是原莲影宗大师姐青禾,一身浅绿劲装,腰间别着莲影剑。
“苏姑娘,”青禾上前拱手,身后二十余名弟子齐声行礼,“我等已备好行囊,今日便启程前往宋境各州,净化残留邪煞,顺便探查各地护道者的近况。”苏念晚看着她们,目光温和却带着期许:“路上切记,以净化邪煞为重,但遇百姓有难,也不可袖手旁观。你们如今是莲心卫,不再是只守着莲影宗的弟子,肩上多了护道的责任。”
青禾点头,指尖抚过剑鞘上的莲纹:“您放心,我们记着‘莲心向道,护世安民’的规矩。只是您和凌少侠这边……望邪关的事,需不需要我们留下几人帮忙?”苏念晚笑着摇了摇头,从袖中取出几枚莲形令牌:“这是圣女令,持此令可调动当地调解司的人手,遇事不必硬扛。凌大哥那边有耶律将军相助,你们专心去历练,便是帮我们最大的忙。”
正说着,凌小苍的传讯符突然亮起,苏念晚接过一看,指尖微微蜷了蜷。青禾见她神色微动,刚要开口,就听苏念晚道:“是凌大哥的消息,说望邪关暂时稳住了,让我别担心。”她将传讯符收好,抬头时眼底已恢复平静,“快出发吧,路上小心,记得定期传讯回来。”
青禾应了声,转身对弟子们扬声道:“出发!”一行人踏着晨露,很快消失在村口的薄雾里。苏念晚站在原地,直到身影看不见了,才轻轻摩挲着手里的圣女佩——传讯符上,凌小苍还写了句“夜里风大,记得盖好被子,等我回来”,字里行间的暖意,让她心头的焦虑淡了些。
二、江南水争
三日后,江南临安府外的清溪村,正是稻花飘香的时节,却被一阵吵闹声打破了宁静。村东的周家和村西的李家堵在河边,手里都握着锄头扁担,脸色涨得通红,周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
“这河水本来就该先浇我们东村的田!你们西村占了大半,我们的稻子都快干死了!”周家老汉气得捋着胡子,手里的锄头往地上一顿,溅起不少泥点。李家的汉子也不甘示弱:“凭什么先给你们浇?这河是老天爷的,又不是你们家的!再说昨天明明说好轮着来,你们偷偷多浇了半个时辰,还好意思说!”
两边越吵越凶,眼看就要动手,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住手”。众人回头,就见一群穿浅绿劲装的女子快步走来,为首的青禾腰间莲影剑泛着微光,身后弟子们神情肃穆,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你们是谁?我们村的事,外人少管!”李家汉子梗着脖子喊道。青禾上前一步,语气平和:“我们是护道联盟的莲心卫,路过此地,见各位争执不下,或许能帮着评评理。”村民们听说过护道联盟的名声,顿时安静了些,周老汉皱着眉问:“你们能怎么评?这水源的事,官府都调解过两次,没个结果。”
青禾笑了笑,看向众人:“护道联盟与朝廷定下‘官民共调’的规矩,不知各位听过没有?便是召集村里的乡老、族正,再让双方说清诉求,按情理和规矩来定,既不偏帮,也不敷衍。”她话音刚落,旁边一位白胡子乡老站出来:“这规矩我倒是听说过,既然莲心卫姑娘愿意主持,那我们就信一回!”
青禾立刻让人找来纸笔,又请了三位乡老坐定,先让周李两家分别说缘由。原来近来天旱,河水变浅,两家的田都靠这条河灌溉,前日起就因浇水顺序吵个不停。等双方说完,青禾问清两家田亩数量、需水量,又去河边查看了水流,随后对众人说:“依我看,按田亩多少分取水时长,东村田多,每日先浇一个时辰,再换西村浇,乡老们轮流监督,谁也不许偷着多浇,如何?”
周老汉愣了愣:“可我们的稻子已经快干了……”“这简单,”青禾身后的弟子上前一步,从行囊里取出一个水囊,“这里是我们特制的灵水,可暂解干旱,先给东村的田浇上半亩应急,后续按规矩来,保管两家的稻子都能丰收。”
两家见莲心卫考虑周全,又有灵水帮忙,顿时没了怨气,纷纷放下锄头认错。青禾看着重归平静的村子,叮嘱道:“邻里之间,和气才生财,往后再有事,别忙着争执,按‘官民共调’的规矩来,总能解决的。”村民们连连点头,还执意要留她们吃顿便饭,青禾婉拒后,便带着弟子们继续赶路,临走时,身后传来村民们的道谢声。
三、分舵之议
归心村的莲池边,苏念晚正坐在石凳上翻看各地传讯,凌小苍从望邪关赶回来,刚到村口就看到她的身影,脚步不自觉放轻。他走到她身后,伸手轻轻捂住她的眼睛,声音带着几分沙哑:“猜猜我是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