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外暮色
残阳如血,斜斜地挂在幽冥谷口的嶙峋怪石之间。晚风卷着细碎的沙砾掠过枯黄的蒿草,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无数冤魂在耳边低语。谷口两侧的山壁上,斑驳的苔藓在暮色中泛着青灰色的光,像是被岁月啃噬得千疮百孔的铠甲。
李云歌的玄色衣摆被风扯得猎猎作响,他手按剑柄,目光如炬地盯着眼前黑洞洞的洞府入口。苏婉清站在他身侧,素白裙角沾满了尘土,鬓边几缕发丝凌乱地散落着,却无损她眉间的英气。两人脚下的地面上,几滩暗褐色的痕迹蜿蜒向谷内,细看竟是干涸的血迹。
“师叔,这幽冥谷果然透着古怪。”苏婉清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警惕,“从正午到现在,谷内始终没有动静,倒是这血腥味……”她皱了皱鼻子,眼中闪过一丝厌恶。
李云歌没有回应,只是伸手按在洞府入口的石壁上,掌心贴着粗糙的岩石,内力缓缓渗透进去。片刻后,他眉头微蹙,收回手道:“石壁内有阵法,怕是专为阻挡外力探查所设。”
话音未落,远处山道上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两人同时转身,只见一匹浑身漆黑的骏马正踏着急促的步子奔来,马背上的男子一身月白色长衫,腰间悬着一柄样式古朴的长剑,衣袂在风中翻飞,恍若谪仙临世。
二、玄衣现影
萧逸风勒住缰绳,翻身下马。黑马一声嘶鸣,前蹄扬起,踏在满地碎石上,溅起几点火星。他抬手拍了拍马颈,目光却早已落在数十步外的两道身影上。
那男子身着玄色劲装,腰间玉牌在暮色中泛着微光,正是正道玄霄门的标志。而旁边的女子,虽未见过,但那眉宇间的神韵,却让他隐约想起了一个人——苏家长老苏明轩的掌上明珠,苏婉清。
“两位可是玄霄门的朋友?”萧逸风缓步上前,语气不卑不亢,手却暗暗按在了剑柄上。幽冥谷最近风波不断,他刚从千里之外的漠北赶来,一路上听闻不少关于谷内藏有“幽冥秘典”的传言,而玄霄门向来以匡扶正义自居,出现在这里倒也不算意外。
李云歌见来人气质不凡,手中长剑虽未出鞘,却隐隐有剑气流转,心知定是江湖中成名人物。他拱手道:“在下玄霄门李云歌,这位是小徒苏婉清。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在下萧逸风。”萧逸风拱手还礼,目光在两人身上一扫,“听闻幽冥谷内有异动,在下顺路前来查看,不想竟遇上两位。不知两位在此,可是为了谷内的秘典?”
苏婉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萧公子可是‘清风剑’萧逸风?”她忍不住开口,“曾听家父提起过,说萧公子剑法通神,当年在秦岭之巅一剑斩落巨鹰,救了数十位镖师性命。”
萧逸风淡淡一笑,道:“苏姑娘谬赞了。当年之事,不过是举手之劳。”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洞府入口,“倒是两位,在此守了多久?可曾发现什么端倪?”
三、剑指寒霜
李云歌与苏婉清对视一眼,前者沉声道:“实不相瞒,我们三日前便到了此处。据门中密报,谷内藏有一本记载着邪门功法的典籍,若被心怀不轨之人所得,必将掀起江湖腥风血雨。”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只是这洞府入口的阵法甚是古怪,我们试了几次,都无法破解。”
萧逸风点点头,目光落在石壁上。他曾在一本古籍中见过类似的阵法描述,名为“幽冥锁魂阵”,需以精血为引,方能开启。只是这阵法阴毒异常,稍有不慎,便会被阵中阴气反噬,轻则经脉受损,重则性命不保。
“此阵名为幽冥锁魂阵,”萧逸风沉声道,“若要强闯,怕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不知两位可曾听说过‘血手人屠’陈老鬼?”
苏婉清脸色微变:“可是当年在江南一带滥杀无辜,双手染满鲜血的那个魔头?”
萧逸风嗯了一声:“正是此人。半月前,在下在邯郸城听闻,陈老鬼正往幽冥谷方向而来。以他的性格,怕是对这谷内的秘典觊觎已久。”
李云歌脸色一沉,手按剑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若那老鬼敢来,正好替江湖除害!”
话音未落,远处山道上突然传来一阵桀桀怪笑。“好胆!竟敢在此议论老夫,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血色长袍的老者正缓步走来,满头白发无风自动,手中握着一根三尺长的血色短棍,棍头布满倒刺,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血手人屠陈老鬼!”李云歌低喝一声,长剑出鞘,寒芒闪烁,“今日便是你的葬身之地!”
四、惊闻旧名
陈老鬼桀桀怪笑,目光在三人身上一扫,落在萧逸风身上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除了玄霄门的小崽子,还有清风剑萧逸风这等人物在此。也罢,老夫今日便大开杀戒,拿你们的血来祭这幽冥谷!”
话音未落,他手中短棍猛地挥出,带起一道血色残影,直奔李云歌面门而去。李云歌长剑一横,挡住攻击,只觉一股巨力传来,手臂一阵发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