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露待旦
次日清晨的竹林带着雨后的清润。云歌踩着沾露的青苔走到试剑石旁时,婉清已经到了,她正对着石面练习昨日悟到的"同心"式,水绿色的裙摆在晨光中划出柔和的弧线,木簪上的蝴蝶仿佛也随着动作振翅。
"来得挺早。"云歌将怀里的油纸包递给她,里面是刚出炉的芝麻饼,"师娘说配莲心茶最好。"他注意到婉清的眉心有颗极淡的红点,像是胭脂不小心蹭到的,"新点的花钿?"
婉清抬手摸了摸眉心,脸颊微红:"不是,今早起来就有了,洗不掉。"她指着云歌的额头,"你也有,淡金色的,像颗小星子。"
两人凑近看彼此的眉心,果然都有奇异的印记。云歌的是淡金色星点,婉清的是浅红色莲瓣,印记边缘萦绕着几乎看不见的光晕,像是昨夜剑莲虚影留下的痕迹。
"老丈说今日要传我们要紧事。"云歌收起芝麻饼,从行囊里拿出那卷完整的剑谱,"我把剑谱抄了一份,你拿着原卷吧,你的字比我好看,批注起来方便。"
婉清接过绢布剑谱,指尖刚触到布面,眉心的莲瓣印记突然发烫,剑谱上的朱砂字竟自动浮起,在她眼前组成流动的剑招虚影。她惊呼一声:"这些字......这些字活了!"
云歌凑过来看时,虚影却消失了,剑谱恢复了原状。他试着用手触碰,眉心的星点印记也微微发热,却没出现虚影:"看来这剑谱认主,只对你显形。"
竹林深处传来竹杖点地的声音,老隐士缓步走来,今日他换了件整洁的深蓝色道袍,须发用玉簪束起,看上去比昨日精神了许多。他看到两人眉心的印记时,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道心之光已认你们为主,时辰到了。"
二、种入眉心
老隐士领着他们来到茅屋后的小院子,院子中央有个用青石垒成的简易法坛,坛上摆着三枚白色的莲花状香,香灰笔直落下,竟不散开。坛前的地面用朱砂画着个巨大的剑莲图案,图案边缘刻着七个小孔,每个孔里都嵌着颗莹白的石子,正是云歌他们见过的"道心之种"。
"此乃'七星莲坛',是守阙阁传承圣物的古法。"老隐士从怀中取出个晶莹的玉瓶,瓶中装着半瓶银白色的液体,液体里悬浮着两颗米粒大的光点,"这是用七十二颗道心之种炼化的'本源液',里面藏着剑莲圣道最精纯的气息。"
他将本源液倒在两只白玉小碗里,递给云歌和婉清:"饮下它,凝神静气,我要将'圣道种子'种入你们眉心。这种子是凌云霄大侠以自身精血混合星髓之气所炼,能唤醒你们血脉里的剑莲记忆。"
云歌和婉清对视一眼,同时饮下本源液。液体入喉微凉,顺着喉咙流到丹田,化作一股温润的暖流,暖流顺着经脉上行,最终汇聚在眉心,与那里的印记产生共鸣。
老隐士踏在剑莲图案的七个星位上,每踏一步,坛上的莲花香就亮起一分。他双手结印,口中吟诵着晦涩的口诀,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周围的空气都开始震颤。
随着口诀声,云歌和婉清眉心的印记越来越亮,淡金与浅红的光芒交织成网,将两人笼罩其中。老隐士双手猛地向前一推,法坛上的两颗道心之种腾空而起,化作两道流光,精准地射入两人眉心的印记中。
"凝神守住灵台!"老隐士大喝一声,额间突然浮现出与云歌相似的星状印记,却很快隐去,"不要抗拒种子的力量,让它与你们的气息相融!"
云歌只觉得眉心传来一阵温热的刺痛,仿佛有颗种子真的在生根发芽。无数破碎的画面在他脑海中闪过:星落村的海滩、黑风谷的雾影、四族共舞的篝火、还有两个模糊的身影并肩站在星空下......
婉清的脑海中则闪过不同的画面:莲台寺的青铜匣、漓水深处的旋星石、绣着半朵莲花的锦囊、一个白衣女子在竹简上写字的背影......这些画面陌生又熟悉,让她眼眶莫名发热。
当最后一缕金光融入眉心,老隐士收印而立,长长舒了口气。云歌和婉清同时睁开眼睛,眉心的印记已变得清晰可见,淡金与浅红的光芒缓缓流转,像是两朵微型的剑莲在绽放。
"感觉如何?"老隐士问道,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好像......想起了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记忆。"云歌按着额头,那些画面虽然破碎,却让他对剑谱上的招式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莲落'式,我现在知道它不仅是攻招,还能卸去对手的内力。"
婉清也点头:"我看剑谱上的'绕莲步',突然明白步法要配合星象变化,子时和午时的走法完全不同。"
老隐士欣慰地笑了:"这就是圣道种子的作用,它唤醒的不是具体的记忆,是刻在血脉里的领悟力。"他指着院外的竹林,"随我来,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给你们。"
三、剑影新生
茅屋后的竹林里藏着个半埋在地下的石箱,老隐士用竹杖撬开箱盖,里面铺着层暗红色的绒布,放着两柄古朴的剑鞘,鞘身刻着与云歌玉佩相同的莲纹,只是一柄鞘尾是北斗星纹,另一柄是流霜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