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莲峰习剑
晨露未曦,静心池的水面浮着层薄雾。凌云立于池边,龙吟剑斜指水面,剑尖垂落的水珠在触及水面时,竟被无形的剑气托在半空,凝成颗颗晶莹的水莲。
“道心剑法的‘莲生不染’,你已摸到门槛了。”赵寒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者手持竹帚,正清扫着池边的落叶,“但剑意过于刚猛,就像这池水,若一味求静,反而失了生机。”
凌云收剑回身,剑身上的莲心剑印泛着淡光:“弟子总觉得,每式剑招都差了点什么。”
“差了‘共情’。”柳烟端着药碗走来,青瓷碗里的药汁冒着热气,飘来苦中带甘的莲香,“你看沐晴。”
池对岸,苏沐晴正演练着莲心医诀的导引术。她的指尖萦绕着淡粉色的真气,将池中的莲子隔空托起,排成一朵绽放的莲花。真气流转间,她鬓边的护心簪微微震颤,与水中的莲影交相辉映。
“她以医入剑,剑意中带着生机。”柳烟将药碗递给凌云,“这是‘清心莲子饮’,用莲华山的晨露熬的,能帮你收束过于外放的剑气。”
凌云接过药碗,目光落在苏沐晴身上。她的仿莲柄剑斜插在石缝中,剑柄的莲花纹正随着她的呼吸明暗交替——那是剑莲宗弟子与佩剑心意相通的征兆。
二、长老示秘
暮色四合时,赵寒将两人引至剑莲宗的禁地“藏剑窟”。窟内石壁上凿着数十个剑架,大多空着,唯有最深处的石台供奉着块半残的石碑,碑上刻着“天道劫”三个斑驳的大字。
“知道为何剑莲宗的禁地不是藏经阁,而是这里吗?”赵寒点燃石壁上的油灯,火光映出他脸上深刻的皱纹,“因为这里藏着剑莲宗最大的秘密——关于天机圣剑,关于李云歌,关于那场席卷江湖的‘天道劫’。”
苏沐晴凑近石碑,指尖抚过碑文中“九星连珠,地脉逆行”八个小字:“这是……北宋庆历年间的笔迹?”
“正是李云歌亲手所刻。”赵寒沉声道,“庆历三年,九星连珠之夜,江湖突然出现股邪异力量,能操控人的心智,连当时的武林盟主都未能幸免。那股力量自称‘天外来客’,说要以天机圣剑为钥匙,打开连接异界的通道。”
凌云瞳孔微缩:“所以李云歌封印了圣剑?”
“是,也不是。”赵寒摇头,“他以自身精血为引,将圣剑拆成七片,散落在九州大地。但邪异力量并未消失,反而愈发猖獗。直到庆历七年,李云歌突然悟透‘道心剑意’的最高境界,在华山之巅与邪首决战。”
油灯的火苗突然剧烈摇晃,赵寒的声音带着颤音:“那一战,天地变色,华山主峰崩塌了半边。最后李云歌以‘以身殉道’之术,将邪首与最后半块圣剑残片一同封印……”他指向石碑顶端,“封印之地,便是‘九天之上’。”
三、天劫往事
“九天之上不是传说中的仙境吗?”苏沐晴不解道,“怎么会是封印之地?”
赵寒取过石壁上悬挂的青铜罗盘,罗盘中心的天池水突然旋转起来,映出片变幻的星云:“此乃‘观星盘’,是李云歌留给剑莲宗的信物。你看这北斗第七星,旁边是不是有颗暗星?”
凌云凑近细看,果然在摇光星旁看到点微弱的红光。赵寒转动罗盘,红光突然放大,化作幅模糊的影像——白衣剑客手持长剑,立于崩裂的山巅,剑尖指向苍穹,天空中裂开道漆黑的缝隙,缝隙里隐约可见无数扭曲的黑影。
“那就是‘九天之上’。”赵寒的声音带着敬畏,“不是仙境,也不是地狱,而是介于虚实之间的裂隙。当年李云歌为了彻底断绝邪异力量回归的可能,不仅封印了邪首,更将天机圣剑的核心也封在了那里。”
苏沐晴突然想起什么:“三师叔偷走的残片,会不会与这核心有关?”
“正是。”柳烟不知何时出现在窟门口,手中捧着个锦盒,“苏妄言偷走的残片,其实是能感应核心位置的‘引星石’。他被邪术侵蚀心智,以为找到核心就能获得力量,却不知那是催命符。”
锦盒打开,里面铺着层暗红色的丝绸,丝绸上放着半张泛黄的舆图,图上用朱砂标注着七个光点。
四、九天之谜
“这是李云歌绘制的‘残片分布图’。”赵寒指着舆图,“你手中的龙吟剑,本是圣剑的剑柄部分,蕴含着开启‘九天之上’的钥匙。而另外六片残片,分别藏在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五岳,以及……”他顿了顿,“南海的普陀山。”
凌云注意到舆图边缘写着行小字:“九州灵脉聚,九天裂隙开”。
“这就是关键。”赵寒点了点那行字,“九天之上的封印,需借九州灵脉之力才能暂时打开。所谓九州灵脉,便是中原大地九条最古老的地脉,每条地脉都与一座名山大川相连,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他取出支狼毫笔,在舆图上画出九条红线:“黄河之脉在泰山,长江之脉在黄山,珠江之脉在罗浮山……要唤醒封印中的圣剑核心,必须在九星连珠之夜,集齐这九条灵脉的力量,通过七片残片作为引信,才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