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喋血江山: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 > 第94章 王旗入京,北疆烽烟

黄河的波涛依旧带着淡淡的血色,呜咽着向东流淌,诉说着不久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攻防。孟津-白马渡一线,硝烟虽散,但空气中弥漫的火药与血腥味仍未彻底消散。靖南军的将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默默清理着战场,将同袍的遗体小心收敛,将狄人破碎的尸骸堆积焚化。胜利的欢呼早已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沉寂与对未来的凝重。

楚骁站在孟津高地的残破工事上,远眺北方。狄人主力虽暂退,但并未远遁,其游骑依旧在黄河北岸活跃,如同徘徊的狼群。阿史那咄吉绝不会甘心失败,他只是在舔舐伤口,等待下一次扑击的机会。

“王上,伤亡统计已出。”张掖的声音带着嘶哑与沉重,“此役,我军阵亡八千七百余人,重伤失去战力者逾三千,轻伤无数。神机营铳管损毁三成,炮队亦有数门火炮炸膛或需大修。箭矢、火药消耗巨大。”

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无数鲜活的生命与巨大的物资消耗。楚骁沉默片刻,缓缓道:“厚葬阵亡将士,立碑纪念。伤员不惜代价救治。军械物资,命随军民匠及洛阳、宛城工坊全力补充。”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麾下众将,虽然疲惫,却依旧锐利:“孟津血战,我军将士用命,火器扬威,终退强敌。然,此非终战,狄人主力未损根本,阿史那咄吉必卷土重来。传令全军,轮流休整,不可松懈,严密监视北岸动向!另,命沧之水师,扩大巡弋范围,沿黄河上下游搜寻,谨防狄人另寻渡口。”

命令下达,联军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胜利带来的短暂振奋,迅速转化为更加紧迫的备战。

就在黄河防线紧张备战的同时,一支由程青亲自率领的靖南军政人员,在部分精锐的护卫下,终于抵达了已然易帜的京城。

眼前的景象,令见惯了风浪的程青也倒吸一口凉气。昔日繁华锦绣的帝都,如今满目疮痍。承天门外广场上的血迹尚未清洗干净,一些坊市仍有黑烟袅袅升起,街巷间随处可见被洗劫一空的店铺和慌乱无措的百姓。权贵们争权夺利的内斗与随之而来的混乱,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深重的创伤。

程青第一时间入驻了原丞相府,并立刻以靖南王名义发布《安京令》。

一、严明军纪:随行及先期入城靖南军,严禁骚扰百姓,强买强卖,违令者斩!迅速接管城防,恢复街面秩序,扑灭余火,收拢溃兵散勇。

二、稳定民生:开官仓,设粥棚,赈济因战乱流离失所的贫民。招抚原有衙役、吏员,令其各安其职,协助维持秩序,清理街道。

三、清算与招抚并重:公布赵元庚十大罪状,昭告天下。对负隅顽抗、罪大恶极之前朝死硬分子,如参与承天门外火并之首要,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但对大多数中下层官员及愿意归附的士绅商贾,则予以安抚,承诺保护其合法财产,并量才录用。

一系列举措迅速推行。当象征着秩序与生机的靖南王旗在京城九门和宫墙之上高高飘扬,当凶悍但纪律严明的靖南军士卒开始巡逻街巷,当热腾腾的米粥分发到面黄肌瘦的百姓手中时,京城那躁动恐慌的气氛,终于开始逐渐平息。

程青站在丞相府的高楼上,望着这座正在艰难恢复生机的巨城,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拿下京城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这座饱受创伤的城市乃至整个北方恢复元气,如何将其真正融入靖南政权的统治体系,才是更严峻的考验。他铺开纸笔,开始起草关于稳定京城、恢复生产、以及筹备新朝典仪等一系列冗长而繁琐的计划。一个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秩序来支撑。

黄河防线暂时稳固,京城秩序初步恢复,楚骁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广袤的华北平原。狄人主力虽退,但其游骑依旧肆虐,北方诸多州县态度不明,残余的朝廷势力也可能与狄人勾结。他不能坐守洛阳、京城,必须主动出击,将战火推向北方,将狄人彻底逐出长城!

“张掖,你伤未痊愈,坐镇洛阳,统筹后方,保障黄河防线及京城物资供应。”楚骁开始点将。

“岩鹰,你率右军并本部俚兵,清扫黄河以北、京城以西区域,剿灭狄人游骑及溃兵,招抚州县,打通与西州联系通道!”

“麴智盛世子,烦请你我合兵一处,率中军、左军及西州铁骑主力,渡河北上!目标,收复幽燕,将狄人赶回漠北!”

“正当如此!”麴智盛慨然应诺,“我草原儿郎,亦知保家卫国!定与楚骁兄并肩作战,驱除胡虏!”

经过短暂休整和补充,靖南-西州联军主力,在楚骁与麴智盛的共同率领下,开始北渡黄河。这一次,不再是防御,而是进攻!

联军前锋渡过黄河后,向北平推,在漳水南岸与一支约五千人的狄人骑兵部队遭遇。这支狄骑由阿史那贺鲁麾下大将统领,任务是袭扰联军后方,迟滞其北上速度。

联军前锋指挥官并未慌乱,立刻下令结阵。火铳手居前,弓弩手居后,骑兵两翼警戒。

狄骑依仗速度,试图以骑射骚扰,然后寻找破绽冲锋。然而,联军火铳的射程和威力远超普通弓箭,几轮精准的齐射,便将试图靠近的狄骑射得人仰马翻。

狄将见占不到便宜,又见联军后续部队旗帜,不敢恋战,丢下数百具尸体,仓皇北遁。联军初战告捷,士气大振,继续向北挺进。

联军兵不血刃,进入已是空城一座的河间府。此地官员守军早已闻风而逃。楚骁并未停留,留下部分兵力驻守,并委派随军文官建立临时政权,推行靖南新政,招募当地青壮,加以整训,作为后备兵源。他深知,北伐深入,必须建立稳固的地方政权和后勤基地。

面对联军主力北上,阿史那咄吉采取了坚壁清野、收缩兵力的策略,将其主力集中于幽州附近,并牢牢控制着通往塞外的要隘——居庸关。只要居庸关在手,狄人进可攻,退可守。

楚骁与麴智盛商议后,决定派出一支奇兵,尝试夺取此关。

执行此任务的,是岩鹰麾下最擅长山地潜行作战的俚人精锐,以及部分西州善于攀爬的斥候,共两千人,由一员悍将率领。

他们不走官道,专拣山间小径,昼伏夜出,绕过狄人重重哨卡,历经艰险,终于潜行至居庸关侧后方的险峻山岭。

是夜,月黑风高。奇袭部队利用绳索钩爪,如同灵猿般攀上陡峭的关墙!守关狄军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关前大道,根本没料到敌人会从几乎不可能攀爬的后山绝壁出现!

战斗在关墙之上爆发,短促而激烈。俚兵与西州斥候悍勇异常,迅速解决了关楼附近的守军,并打开了关门!

早已埋伏在关外的联军精锐骑兵,在麴智盛亲自率领下,如同潮水般涌入关内!守关狄军猝不及防,大部被歼,少数溃散北逃。

雄关居庸,就此易主。

居庸关的失守,如同斩断了阿史那咄吉一条重要的臂膀!他失去了从容退往塞外的通道,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前出基地。联军主力趁势推进,兵锋直指狄人在幽州最后的堡垒。

消息传回孟津大营,楚骁看着地图上被标注为已方的居庸关,眼中终于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知道,决战的地点,已经不再是黄河,而是那座北方重镇——幽州!阿史那咄吉和他麾下的二十万狄人主力,已被逼到了墙角。最终的较量,即将在幽燕大地上演!他下令全军加速前进,与麴智盛部汇合,准备与狄人进行决定华夏气运的最后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