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喋血江山: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 > 第37章 江南风至,关中砺刃

苏文康的到来,在平静的龙潜谷激起了不小的涟漪。数辆满载的马车在谷口停下,卸下的不仅是江南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奢侈品用以打通关节,更有楚骁目前最急需的物资——十几大箱上好的金疮药、消炎解毒的成药、数百匹厚实耐用的棉布,以及一批精心挑选的、擅长冶金、制革、木工的苏家工匠。

“萧兄!不,楚将军!”苏文康见到楚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深深一揖,“文康幸不辱命。”

楚骁扶起他,看着那些堆积的物资和眼中充满好奇与些许不安的工匠,心中亦是感慨。江南苏家的这份投资,分量不轻。

“文康兄,一路辛苦。这份情谊,楚骁铭记。”楚骁郑重道,随即话锋一转,“如今谷内草创,条件艰苦,恐怕要委屈诸位工匠师傅了。”

为首的是一位姓孙的老匠头,闻言连忙躬身:“将军言重了。我等既受东家所托,必当尽心竭力。”

楚骁也不多客套,立刻安排人手,将物资分类入库,尤其是药材,交由沈燕统一管理调配。工匠们则被引入早已规划好的匠作区。当孙匠头看到那几支缴获的、结构精良却有所损坏的火铳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如同看到了稀世珍宝。

“将军,此物……可否让小人仔细观摩?”孙匠头声音都有些颤抖。

楚骁点头:“正需孙师傅这样的行家。我们缴获不多,弹药更是稀缺,若能修复,乃至仿制,对我等至关重要。”

“小人定当竭尽全力!”孙匠头摩挲着火铳冰凉的铳管,如同抚摸着情人的肌肤,立刻带着徒弟们投入了研究之中。其他工匠也各司其职,冶金的开始考察本地矿石,制革的处理堆积的兽皮,木工则协助修建更牢固的工坊和住所。

苏文康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资和工匠,更是一种来自发达地区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悄然推动着龙潜谷这个新生势力向着更规范、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楚骁将苏文康请入自己简陋的“帅帐”,详细询问了江南和中原的近况。

苏文康知无不言:“赵元庚对江南的掌控日益加强,尤其是漕运和市舶司,我苏家亦感到压力倍增。家父此次派我前来,亦是无奈中的冒险一搏。如今看来,将军在岭南根基渐稳,文康心中方安。”

他顿了顿,低声道:“另外,文康南下前,叔公曾密嘱,朝廷似有派遣大军南下,彻底平定岭南之意,只是目前中原尚有零星叛乱未平,且需防备狄人,故未立刻发动。将军需早做准备。”

大军南下!这消息让楚骁心头一凛。果然,赵元庚不会容忍他在岭南坐大。

“多谢文康兄告知。”楚骁神色凝重,“看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必须加快整合岭南俚人,提升龙潜谷实力的步伐了。

就在楚骁于岭南接收苏家援助,积极备战时,玉门关内,军师徐穆也在利用西州送来和自身艰难生产的有限资源,进行着一场“静默的砺刃”。

得益于西州的骏马,王校尉成功重组并扩充了一支三百人的精锐骑兵,由胡彪统领,日夜操练,恢复并提升了玉门关的机动打击力量。那些药材更是救活了许多重伤员,稳定了军心。

然而,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匠作营。在徐穆的全力支持和来自西州的一些矿物样本启发下,匠作营的头目,一位沉默寡言却技术精湛的老工匠,带着徒弟们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尝试,终于在使用本地矿石和改进的坩埚炼铁法上取得了突破。虽然炼出的铁质依旧无法与百炼钢相比,但韧性、硬度都已远超之前,打造出的枪头、箭簇更加锋利耐用,甚至能勉强格挡狄人的弯刀而不易崩口。

这一突破意义重大,意味着玉门关在武器装备上,对狄人的劣势有所缩小,自持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徐穆并未坐等。他利用赵元庚将主要精力放在东南和中原的时机,派出多支小股精锐部队,化装成商队或流民,向西、向北渗透,一方面侦察狄人动向(隐约察觉到了狄人部落向西调动的迹象),另一方面尝试与更西方的西域小国建立联系,拓宽物资和信息来源。

这一日,徐穆正在与王校尉研判一份关于狄人异动的侦察报告,李忠匆匆而入,脸上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

“军师,王将军!我们派往南方的信使,有消息传回了!”

“哦?!”徐穆和王校尉同时精神大振。自从楚骁南下,音讯渺茫,这是第一次得到确切的回音。

“信使冒险穿越重重封锁,带回了主公的手书。”李忠呈上一封用油布包裹的密信。

徐穆迫不及待地展开,信是楚骁亲笔,简要叙述了南下经历,如何在庐陵周旋,如何结识苏文康与顾谦,如何从泉州脱身,最终如何在岭南联合俚人,建立“海岸守望同盟”,并在龙潜谷初步立足的经过。信中虽言语简练,但其中的惊心动魄与艰难创业,让徐穆和王校尉看得心潮澎湃。

“主公……主公已在岭南打下根基了!”王校尉激动得声音发颤。

徐穆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天佑主公!如此一来,我等在西北便不是孤军奋战,南北呼应之势成矣。”

他立刻提笔,将玉门关近期情况,尤其是西州援助、狄人异动以及自身发展,详细写下,交由信使设法送回岭南。并嘱咐王校尉,加强对南方信道的维护,确保与主公的联系畅通。

玉门关的将士们得知主公在南方打开局面的消息后,士气更是高涨。他们知道,自己坚守的不仅仅是一座关城,更是一个庞大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有了苏家资源的注入和与玉门关重新建立的联系,楚骁信心大增。他加快了整合步伐,一方面继续派使者深入内陆,游说更多俚人部落加入或亲近同盟;另一方面,则在龙潜谷大力推行“军功授田”和“技艺奖赏”制度,激励俚人战士和工匠的积极性。

龙潜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防御工事更加完善,药圃和圈养场初具规模,匠作营里叮当之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孙匠头那边,对火铳的仿制研究已有了初步的草图和技术难点分析。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就在楚骁筹划着下一步该如何主动出击,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时,一个来自海岸监视点的紧急情报,再次打破了宁静。

“将军!海面上又出现了海蛇帮的船,而且,不止三艘!是……是五艘!还有更多的小船跟随!”

楚骁走到龙潜谷的高处,遥望海岸方向,目光沉静。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这次的规模,远超上次。

赵元庚,或者说海蛇帮,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岭南局势的失控,准备投入更大的力量,一举将他这颗钉子拔除。

“传令各峒,按预定计划,进入战备状态!”楚骁的声音冷静而坚定,“我们要让赵元庚知道,这片岭南之地,不是他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地方!”

新一轮,规模更大的风暴,即将席卷岭南海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