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喋血江山: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 > 第22章 风起青萍,狼烟暗结

玉门关的日头,晒得人皮子发烫。关墙上下,修补的痕迹犹新,但一种新的、粗粝的活力正在血腥的土壤里滋生。新兵操练的号子声少了些惶恐,多了点狠劲;工匠坊的炉火日夜不息,打铁声节奏铿锵。缴获的漠北粮草让关内暂时告别了饥饿的阴影,却也像肥肉,引来了新的苍蝇。

楚骁肩头的伤疤收了口,留下狰狞的 pink嫩肉,活动间仍有些滞涩,但已无大碍。他巡城的次数愈发频繁,目光扫过关内每一个角落,也扫向关外更远的地平线。王校尉和胡彪跟在他身后,能清晰地感觉到,将军身上那股沉静下的焦灼,非但没有因大捷而缓解,反而愈发炽烈。

“操练强度再加三成。”楚骁看着校场上那些汗流浃背、咬牙切齿的新兵,声音平淡,“见血太早不是好事,但不见血,永远是羊。下次狄狗再来,没人会因为他们是新兵就手软。”

“是!”胡彪瓮声应道,眼底却有忧色,“就是家伙什还是不够,特别是箭……”

“工匠不够,就去抢,去绑。”楚骁打断他,语气没有任何波动,“告诉那些匠户,谁带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徒弟,赏羊五头,粟米十石。谁造的箭簇弩机最好,老子让他顿顿有肉吃。”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玉门关的军械作坊,很快变成了关内最卷的地方。

处理完军务,楚骁往往会在地图前伫立良久。他的手指不再局限于玉门关周围,而是慢慢向西、向北、向南延伸。那些被狄人占据多年、或是因朝廷崩坏而陷入混乱的州郡、牧场、矿点,被他用炭笔一一圈出。

“将军是想……”王校尉看着那些越来越密的标记,心跳有些加速。

“豺狼吃饱了,才会老实趴着。”楚骁头也不抬,“光守着这关墙,等着别人来打,迟早饿死困死。咱们得出去找食吃。”

他点着地图上几个狄人小部落聚居的草场:“这些地方,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狄人主力新败,自顾不暇。派几队精骑出去,‘请’他们挪挪地方。听话的,可以留下当牧民,交牛羊当税。不听话的……”

他没说完,但意思明确。

胡彪眼睛一亮,摩拳擦掌:“早就该这么干了!老是挨打,憋屈!”

“不是蛮干。”楚骁瞥他一眼,“挑机灵的去,打着‘替天行道,收复故土’的旗号,能骗就骗,能吓就吓,尽量减少伤亡。咱们要的是地,是牛羊,是能干活的人,不是一堆首级。”

他又点向南方几个因官员逃散而陷入无政府状态的边陲小城:“这些地方,乱了好些日子了。派点人,穿上咱们的号衣,去‘维持秩序’,清剿匪患。告诉那里的百姓,玉门关楚都督,管饭,管安全。”

王校尉深吸一口气。将军这是要……无声无息地扩张地盘,吸纳流民,将影响力渗透出去。这已远超一个边将的职权,形同割据。

但他看着楚骁那双冷静得近乎冷酷的眼睛,知道劝阻无用,只能躬身:“末将这就去挑选人手,定要稳妥之人。”

“嗯。”楚骁点头,“记住,手脚干净点,吃相别太难看。现在,还没到扯旗的时候。”

京城。漠北王临时的宫殿内,气氛却愈发诡谲。

赵元庚肩头的伤已大好,但眉宇间的阴郁之色日重。龙椅近在咫尺,他却感觉自己仿佛坐在火山口上。朝堂之上,那些被迫臣服的官员眼神闪烁,私下里,各种针对他的暗流从未停止。谢文渊那老狐狸称病不出,门生故旧却活动频繁。更让他心烦的是西北。

派去玉门关的影卫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后续探子传回的消息依旧混乱:有关内流言说楚骁得了密信,有关外消息说楚骁在悄悄扩张地盘,甚至有小股边军开始打起“楚”字旗号……但关于传国玉玺,却始终没有确凿证据。

“王爷,”吴用看着最新一份关于楚骁部下乡勇驱赶狄人小部落、占据草场的报告,眉头紧锁,“此子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其虽未明反,然蚕食之举不断,若任其坐大,恐成心腹大患。”

赵元庚冷哼一声:“跳梁小丑!仗着几分运气,就敢觊觎本王之物!”他说的“物”,不知是指那玉玺,还是指天下。

“王爷,是否再派大军……”一员武将请战。

“不可。”吴用立刻反对,“京城未稳,东南、西南诸州态度暧昧,此时再兴大军远征西北,若后方生变,首尾难顾。且潼关之鉴在前,楚骁据险而守,急切难下。”

“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坐大?”赵元庚怒道。

吴用眼中闪过狡黠的光:“硬攻不足取,或可智取,或可驱虎吞狼。”

“说。”

“其一,可遣能言善辩之士,携重金厚礼,秘密前往玉门关,许以高官厚爵,试探其口风。若其肯接受招安,哪怕虚与委蛇,亦可暂缓其势,我等可腾出手先定中原。若其不从,亦可麻痹其心,探其虚实。”

“其二,”吴用压低声线,“狄王阿史那咄吉新败,部落离心,其子侄中素有野心者众。王爷可暗中遣使,许以支持,挑动狄人内乱。若狄人内斗,必无力南顾,楚骁亦失一潜在强援,甚至可能被迫卷入狄人之争,消耗实力。”

赵元庚沉吟片刻,脸色稍霁:“此计甚好。就依你之言去办。使者要选最可靠的,条件可以开得高些。至于狄人那边……告诉阿史那家族那些不安分的,谁能为本王取下楚骁的人头,或者……找到那东西,本王就支持谁做新的狄王。”

“王爷英明!”吴用躬身领命。

一条条毒计,如同暗夜中滋生的藤蔓,悄无声息地向着西北蔓延而去。

玉门关外百里,野马川。

这里水草丰茂,原本是一个中型狄人部落的夏季牧场。此刻,却是一片狼藉。毡帐被焚毁,牛羊被驱散,地上躺着几十具狄人战士的尸体,更多的是跪伏在地、瑟瑟发抖的妇孺老弱。

一支约三百人的玉门关骑队,打着“楚”字旗号,驻马在一旁。为首的是一名面色冷硬的校尉。他看着眼前景象,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部落头人被人押着,带到马前,满脸悲愤,用生硬的汉语嘶吼:“为什么?我们从未招惹玉门关!我们甚至……还卖过羊给你们!”

那校尉冷冷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里本就是汉家故地。楚都督有令,收复失土,保境安民。尔等若愿归化,遵我号令,按时缴纳牛羊税赋,可在此继续放牧生计。若不愿……”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跪地的妇孺:“带着你们的人,立刻北迁三百里。否则,以寇论处。”

头人看着对方冰冷的目光和身后那些虎视眈眈的骑兵,再看看自己死去的族人和惊恐的家人,最终,如同被抽掉了脊梁,瘫软下去,艰难地吐出几个字:“我们……归化”

校尉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很好。登记造册,清点人口牛羊。若有异动,你知道后果。”

类似的场景,在玉门关西北、西南方向的数个区域同时上演。楚骁的触角,以一种强硬却并非一味屠杀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向外延伸。流散的汉民被吸纳,小股的狄人部落被降服或驱逐,混乱的边城被接管秩序。

资源、人口、地盘,如同溪流汇入大川,悄然壮大着玉门关的实力。一种新的、以玉门关为核心的秩序,正在血与火的边陲之地,野蛮生长。

而这一切,都落在了某些有心人的眼里。

几天后,一队看似普通的商旅,带着关外的皮货和关内急需的盐铁,来到了玉门关下。为首之人,面容和善,眼神却异常灵活。在通过盘查时,他看似无意地对守门士卒感叹:“如今这世道,也就楚将军治下,还有几分太平景象。若天下都能如此,该多好。”

士卒面露得色,却不敢多言。

那商人笑了笑,递上一份礼单:“小本生意,些许心意,想求见将军府上管事,聊表敬意。”

这份礼单,和商队中隐藏的某些特殊物品,很快被送到了楚骁案头。

王校尉看着礼单上那些远超普通商贾手笔的贵重物品,以及夹杂其间的、只有京城顶级权贵才能享用的御用之物,脸色凝重:“将军,看来赵元庚的使者,到了。”

楚骁扫了一眼礼单,随手扔在一旁,嘴角勾起一抹冷嘲:“黄鼠狼给鸡拜年。告诉下面,按规矩查验征税,放他们入关。派人盯死他们,看他们想找谁,想说什么。”

“那……见还是不见?”

“见?”楚骁嗤笑,“老子没空。让他们等着。等不及,就滚。”

他走到窗边,望向关内熙攘的景象和更远处苍茫的天地。

赵元庚的使者来了,狄人内部恐怕也要乱了。

这盘棋,越来越有意思了。

风已起于青萍之末,就看谁能笑到最后,将这万里江山,收入囊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