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 > 第192章 众人拾柴

土星都市群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热闹了起来。

这种“热闹”并非内环大都会那种喧嚣鼎沸,而是一种深空的、带着金属共振和能量低鸣的蓬勃生机。

原本略显冷清的港口泊位如今停满了各式各样、带有明显个人或小型组织风格的舰船。

从经过无数次改装、外壳上布满修补痕迹的老旧勘探船,到小巧灵活、专门用于穿梭小行星带的快艇,甚至还有一些明显带着实验性质的独特飞行器。

无数的深空探险家、独立科研团队和小型资源开采公司,在听闻“信标一号”成功点亮“勘探者七号”并开始大规模重启工业巨构的消息后,如同宇宙尘埃被引力井捕捉,从土星轨道乃至更遥远的柯伊伯带边缘汇聚到了林氏深空土星分部。

他们带来的,不仅是人和船只,更是数十年、甚至几代人在外环星域活动所积累的、无比宝贵的实地数据。土星那颗标志性的光环,以及它周围数不清的、形态各异的卫星,其轨道参数、地表成分、引力异常区、潜在资源富集带,乃至一些不为人知的、可能适合建立隐蔽前哨的自然星体结构,都以惊人的速度被补充、细化,绘制成远比内环官方星图更为详实、更具战术价值的立体图谱。

李擎风在核心控制室里,接收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数据流,眼神越来越亮。

这些来自实践第一线的信息,其价值远超任何内环实验室的理论模型。

它们填补了官方探测的空白,揭示了这片星域更深层次的秘密和潜力。

手握这份“意外的深空礼物”,李擎风在接下来面向这些汇聚而来的“外环伙伴”举行的多场简报会上,心态和内容都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他依旧站在全息星图前,讲解着盘古矩阵聚变核心的升级蓝图、深空微波能源星链的扩展节点规划、基于重启的“巨人”船坞的新一代星舰开发计划,以及更为宏大的外环深空都市愿景。

但相比之前侧重于技术可行性和工程挑战,他现在花了更多的时间,去描绘这些计划实现后,外环世界具体的生活图景和科技发展路径。

“……能源星链不仅是动力来源,它将构成我们外环的神经脉络。”

李擎风指向星图上拟建的能源节点,

“想象一下,在土卫二的冰下海洋研究站,科学家们可以不再为能源配额发愁,能够长时间驱动大型钻探和探测设备,寻找地外生命迹象;

在土卫六的甲烷湖边缘,我们可以建立大型的大气处理厂,不仅提供呼吸气体,更能合成我们需要的有机原料;

而遍布各卫星的小型定居点,将获得稳定、廉价的能源,用于农业穹顶、水循环和3d打印制造……

我们将不再仅仅满足于生存,而是要追求一种有质量、有创造性的深空生活。”

他又调出新星舰的设计草图,线条凌厉,充满外环的实用主义风格:

“新一代星舰,将不再完全依赖内环的设计规范和核心部件。

我们将利用本地资源,结合各位带来的实际航行数据,设计更适合外环复杂引力环境、小行星密集空域的舰船。

更强的防护,更灵活的机动性,更模块化的设计以便于在‘巨人’船坞甚至前沿基地进行维修和升级。

它们将是真正属于外环的‘深空之舟’。”

当李擎风描绘出一个建立在能源自给、工业自立、科技自驱基础上的,充满活力且不断向外拓展的外环文明图景时,台下这些见多识广的独行侠和小团体代表们,眼睛都直了。

他们中的许多人,祖辈或许就曾参与过这些“钢铁巨兽”的初建,自己则是在这些巨兽沉寂后的岁月里,靠着勇气和智慧在深空挣扎求存。

谁能想到,相隔几百年,这些象征着一个辉煌时代的庞然大物,竟然真的还有被重新点亮、焕发生机的一天?

而且,并非作为内环的附庸,而是作为一个独立文明重新崛起的基石!

李擎风所描绘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复苏,更是一种身份的认同和未来的承诺。

各种问题开始层出不穷地抛向讲台,从技术细节到资源分配,从合作模式到风险应对。

李擎风站在台前,从容不迫,对答如流。他展现出的不仅是对计划的深刻理解,更有一种基于最新获得的实地数据而产生的强大自信。

他与台下众人的交流,不再是单向的宣讲,更像是同行者之间的探讨和规划。

就在气氛热烈之际,一个略显尖锐但直指核心的问题,从会场后排响起,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大厅:

“李总规划师,您描绘的未来非常令人向往。

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如此大规模的行动,不可能完全避开内环的监管。

按照惯例,所有深空活动的重要数据,尤其是资源分布、大型工程进展,都需要定期向内环总部进行报备和数据对接。

请问,您打算如何应对这一点?是寻求某种形式的‘技术性’隐瞒,还是准备……完全切断这条数据链?”

刹那间,整个大厅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问题的分量。

这触及了外环独立行动最敏感、也是最危险的一根神经——与内环的关系。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李擎风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李擎风脸上非但没有露出丝毫为难或紧张,反而缓缓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早已料到的从容,有掌控局面的自信,更有一丝即将亮出底牌时的锐利。

“数据对接?当然要进行。”

李擎风语调轻松,仿佛在说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他接下来的话,却让在场所有了解内环行事规则的人心中一震,

“不过,不是他们习惯的那种单向、透明的数据流。”

他转向巨大的主控全息界面,手指轻点,调出了一个结构异常复杂、层层加密的数据流模型图。

“我们正在部署的,是一套基于我们外环自身协议和加密算法的‘选择性数据屏障系统’。”

“对于内环总部,我们传递的数据,将是经过我们‘优化’和‘解读’后的版本。

我们会提供足以显示我们‘在努力工作、遵守基本框架’的信息,比如工程进度概览、资源消耗总量、整体能量产出等宏观数据。

这些数据真实,但不完整,更不涉及核心。”

他的手指在模型上划动,标注出几个关键节点:

“至于真正核心的内容,例如能源星链的精确传输效率、重启工厂的具体产能、新型星舰的关键技术参数、以及在座各位贡献的、关于这片星域最详实的资源与星图数据——”

李擎风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特别在几位带来了关键数据的独行探险家脸上停留片刻,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这些将构成我们外环文明真正的‘知识宝库’和‘战略资产’。

它们只会存在于我们内部构建的、物理隔绝的‘深空知识网络’中。

这个网络,将采用与内环互联网完全不同的底层协议,由我们自己的能源供能,由我们信任的节点维护。”

“换句话说,数据对接会继续,但规则,由我们来定。

我们将给予内环他们‘需要’知道的信息,而不是他们‘想要’知道的一切。

主动权,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旋即引发了巨大的共鸣和如释重负的叹息。

这不仅仅是技术方案,更是清晰无比的政治宣言!

它意味着,土星分部领导下的外环联盟,已经做好了在信息层面,这一现代文明命脉上与内环进行博弈乃至割席的准备。

提问者怔了一下,随即缓缓坐下,脸上露出了复杂而又带着一丝钦佩的神情。

大厅里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更加热烈、甚至带着几分兴奋的讨论声。

李擎风的回答,无疑给所有在场从祖辈就传承在外环的人类,注入了一剂强有力的强心针。

那臃肿、冗长的总部审批和报备,将成为历史。

而新的一页,将由在座的众人亲自书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