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 > 第175章 扩张目标

豪放的笑声在维修店略显陈旧的穹顶下回荡,渐渐平息,但那份由内而生的振奋感却如同暖流般弥漫在空气中,感染着每一位店员和尚未离开的客户。

几个老伙计虽然不明所以,但看到老板和少东家如此开怀,也忍不住跟着咧嘴笑了起来,手上的活儿似乎都更带劲了。

林淼用粗糙的手掌抹了把笑出的眼泪,深吸一口气,看向儿子的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光亮和决心。

“修更多的船……

好!这话听着就痛快!”

他重重拍了拍李擎风的肩膀,

“那就从……把咱们这摊子铺开开始!”

林淼的行动力向来雷厉风行。

笑声落定后不到三个土星标准时,当维修店结束了白日的喧嚣逐渐安静下来,李擎风的个人终端便收到了父亲发来的第一条加密信息。

内容依旧简洁,却标志着计划正式启动:

“老王松口,三号干船坞有戏,但需要一份‘像样’的技术改造方案堵住其他方面的嘴。

尽快。”

这座干船坞如同一个沉睡的钢铁巨兽,建于星际殖民扩张中期,骨架庞大而坚固,曾维护过叱咤风云的大型工业舰和早期殖民船。

如今虽因偏离新航线而荒废,但那份厚重的底蕴,正合他们的需求。

李擎风没有急于绘制具体的管线布局,而是指尖轻点,调出空白文档,思绪飞速运转。

根据怀特教授的理论,他列出的不是普通的改造清单,而是一份近乎苛刻的“采样蓝图”——

平台的需求在李擎风脑海中逐渐清晰,如同星图般展开。

他凝视着干船坞的结构图,指尖无意识地在工作台上轻叩,仿佛在敲击着未来的门扉。

首先跃入思绪的是空间尺度。

这座干船坞必须能吞下长达五百米的巨舰,那些配备主力舰级别聚变核心的庞然大物。

它们的能量波动如同深海巨鲸的心跳,与普通船只引擎那溪流般的脉动截然不同,那是足以撼动空间站基础结构的能量等级。

紧接着是环境模拟单元的设计。

他设想在东区布置至少三个完全独立的封闭舱。

每个舱室都将是一个可操控的小世界:

引力场发生器能模拟从气态巨行星到小行星的不同重力环境;

辐射发生器可以复现恒星际空间的复杂背景;

温度控制系统则能在接近绝对零度与熔炉高温之间切换。

唯有在这样的极端应力下,引擎发出的“噪声”才会显露出最真实的特征。

而在干船坞最偏远的西北角,必须设置一个特殊隔离区。

这个区域将采用多重防护设计,专门用于应对那些最危险的能量系统,比如使用金属氢的微型核聚变辅助推进的实验引擎,或是其他非主流的高风险动力源。

这里的每一道防护门都将是独立的生命保障系统,安全冗余必须达到军事要塞的标准。

能源接口的规划同样关键。

他从标准民用供电端口开始布局,逐步升级到军用级别的高压快速充能接口,甚至在某些关键节点预留了空白接口槽。

“未来一定会有我们目前无法想象的能源需求,”他暗自思忖,“必须为未知留出余地。”

最精妙的构思在于传感网络的布置。

他计划在整个空间内部署一个立体的监测矩阵,传感器节点将如神经末梢般密布每个角落。

这些探头不仅要能捕捉引擎近场那微米级的能量涟漪,还要能监测能量场在巨大空间内相互作用的宏观图景,就像同时聆听水滴落入湖面的轻响和整个湖泊的潮汐。

最后是能量调度系统……

一套基于光电与量子混合超导技术的智能缓存网络。

它既要能平稳吸收测试大型引擎时产生的能量海啸,又可能在未来成为能量回收实验的核心。

这个系统将如同一个智慧的蓄水池,既保障安全,又孕育着新的可能。

看着这份清单,李擎风微微皱眉。

直接交给港务管理局,恐怕会被当成天方夜谭。

他需要“翻译”一下——

将“环境模拟舱”转化为“适应不同星域特殊作业环境的舰船适应性测试平台”;

将“高能隔离区”解释为“高风险引擎故障排查与安全处理区”;

将分布式传感器网络包装成“智能化维修流程管理与全周期质量监控系统”……

他手指飞舞,快速构建了一份看起来既专业又具商业吸引力的方案草案,重点突出了改造后干船坞在吸引特种船舶、提升港口竞争力方面的潜力,并隐晦提及可能获得“前沿研究机构”的技术协同。

他将方案发回,附加一句:

“方案已发,技术细节可随时深化。

核心是拿下使用权。”

信息刚刚给父亲林淼发送成功,怀特教授的第二条加密信息接踵而至,内容更为具体且透着急切:

“擎风,最新模型分析显示,早期裂变堆的‘噪声谱’可能蕴含关键的‘初始值’信息。

优先级调至最高,尽一切努力寻找尚能运行的裂变引擎舰船。

另,务必谨慎,近期探测到多方势力在背景辐射研究相关数据流周边异常活跃。”

两条信息几乎无缝衔接,让李擎风心神一凛。

教授的需求与他们的扩张计划不谋而合,而警告则像冰冷的针尖,刺破了原本略显兴奋的氛围。

早期裂变引擎?这几乎是活化石了。

但教授的特别强调,意味着其可能拥有不可替代的“音色”。

他立刻切入星际历史舰船登记库,同时潜入几个极为偏门的星际探险爱好者和考古学家的加密论坛,用多个匿名节点进行交叉检索。

数小时的数据挖掘后,一个目标浮出水面:

一艘名为“远古回响”号的太空考古探测船。

隶属一个冷门的星际考古学会,其最大特点是配备了一台经过现代化改造、但核心仍基于古老裂变原理的“烛龙”型能源核心。

记录显示,这艘船最近在柯伊伯带外缘活动,状态标注为“需要维护”。

李擎风眼中闪过锐光,迅速将这条信息加密标记,发给父亲:

“爸,锁定目标。

‘远古回响’号,考古船,使用改造裂变引擎。

尝试接触,争取诱使其入港,教授急需此类数据。”

林淼的回复快得惊人,只有一个字:

“懂。”

接下来的几天,“林氏精工”门外依旧车水马龙,应付着日常维修。

但门内,两条线在暗流下并行疾驰。

林淼凭借多年织就的人脉网和恰到好处的“诚意”,包括那瓶令人难以拒绝的“火星晨曦”,以及未来干船坞部分“合作”份额的模糊承诺,成功动摇了港务管理局的态度。

三号干船坞的优先租赁权基本落定,只待最后的形式评审。

另一边,通过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几经辗转,林淼终于联系上“远古回响”号那位脾气有些古怪的船长。

起初,对方对一家土星环带的维修店能搞定他们那台老古董深表怀疑。

通讯频道里,林淼灌了一口粗茶,不紧不慢地开口:

“船长,你们的‘烛龙’核心,是不是在持续低功率运行超过一千小时后,中子通量计数器的读数会出现周期性微小抖动,伴随冷却剂回路三号支管压力异常,但常规诊断系统永远判定是传感器误报?”

频道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船长压抑着惊讶的声音:

“……你怎么知道?

这是学会内部都少有人清楚的特性!”

林淼呵呵一笑,透着股老江湖的笃定:

“老家伙们设计的东西,总有点自己的脾气。

碰巧,我年轻时伺候过类似的‘老古董’。

怎么样,有兴趣聊聊吗?

保证比你们学会指定的那个漫天要价的承包商靠谱。”

一番交锋后,双方约定了大致的抵达时间。

夜幕深沉,维修店再次提前打烊。

狭小的控制室内,父子二人对着初步的三号干船坞全息结构图进行最后推敲。

空气中弥漫着旧电路板、润滑剂和浓茶混合的独特气味。

“基本框架按你的清单来,”

林淼用激光笔点着全息图的几个区域,

“三个环境舱放东区,隔离区搁最远的西北角,能源中枢利用港区现有的电网升级,但传感网络布线……

这工程量,可不是小打小闹。”

他抬眼看向儿子,目光锐利,

“我们需要至少两套工业级自动化施工机器人,三班倒,才能缩短工期。”

“机器人我来联系老杰克,他门路广,能搞到退役工程舰队的好货。”李擎风快速计算着时间,“教授催得很紧,我们必须快。”

林淼放下激光笔,抱起手臂,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

“小子,你跟老子交个底。

搞这么大阵仗,又是模拟极端环境,又是找几百年前的老古董引擎,真的就只是为了‘听声音’?

我这两天越琢磨越觉得,老教授指导的这些东西,从最原始的裂变到最前沿的反物质,这跨度……

不像单纯搞能源优化那么简单。”

李擎风迎上父亲探究的目光,知道无法完全隐瞒。

他沉吟片刻,选择了一种相对安全的解释:

“爸,教授的理论是,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

背景性的物理现象,就像无处不在的‘背景音’。

不同的能量产生方式,尤其是跨越科技时代的引擎,它们发出的‘噪声’,就是解读这‘背景音’的关键线索。

收集越多的‘样本’,越古老的、越先进的,我们才能拼凑出这‘背景音’的全貌,甚至……

听懂它可能意味着什么。”

林淼若有所思地咂咂嘴,他虽然对高能物理一知半解,但“听音辨位”的道理他懂。

他重重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冒险和了然的兴奋:

“懂了!

咱们这是要给宇宙这把古老的琴调音,还得把从石磬到电子琴的所有家伙事儿都备齐!

成,场地和设备包在我身上。

你只管放心去‘听’,仔细听听这宇宙到底在哼什么调子!”

就在这时,李擎风的终端再次震动。是怀特教授的新信息,只有一句话,却让周围的空气瞬间凝重起来:

“数据流出现新型干扰模式,特征与一周前试探性攻击同源,但更精巧、更具针对性。

加快进度,最高级别警惕。”

李擎风心中一凛,将信息无声地递给父亲。

林淼扫过屏幕,脸上的轻松瞬间消失,眼神变得锐利,但他吐出的烟圈却在空中划出一个沉稳的圆弧。

“干扰……说明我们找对了方向。”

他看向儿子,

“听见不该听的噪音,才会有人着急捂盖子。

这说明,我们追索的这首‘宇宙背景音’,恐怕比我们想的更接近真相。”

李擎风深吸一口气,教授的警告像冰冷的代码流遍全身,但父亲的话却将其转化成了燃料。

危机感没有让他恐惧,反而让模糊的计划瞬间变得清晰、坚定。

“爸,你说得对。”

李擎风的目光重新投向全息图上那座庞大的干船坞轮廓,眼神灼灼,

“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

既然要听,就要听得彻底,还要听得名正言顺,让这首‘宇宙曲子’本身,就成为我们最坚固的盾牌。”

他手指飞快地在终端上划动,调出新的界面。

“光是改造船坞还不够,我们需要一个合法、稳定且强大的经费和技术来源。

我研究过,‘林氏深空’集团母公司目前最大的技术瓶颈之一,就是新一代聚变引擎的效率和稳定性。”

林淼立刻明白了儿子的意图,眼中精光一闪:“你是说……?”

“没错。”

李擎风调出一份加密的商业计划书模板,

“我们要以‘林氏精工’的名义,正式申请接入母公司的‘前沿动力技术研发项目数据库’。

名义上,我们利用三号干船坞这个‘大型实景测试平台’,为母公司提供宝贵的极限环境下的聚变引擎性能数据。而实际上——”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

“——我们收集的所有引擎‘噪声’,无论是来自最新的聚变引擎,还是‘远古回响’号那样的老古董,都将通过这个合法渠道,源源不断地汇入怀特教授星海大学授权的分析模型。

母公司会为我们支付高昂的‘数据采购’和‘测试服务’费用,这不仅能彻底解决资金问题,更能让我们的研究走在太阳系人类文明技术的最前沿。

我们不是在花钱,而是在投资未来;

我们不是在单纯科研,而是在为整个文明的动力技术寻找突破口。”

林淼听完,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绽放出畅快的笑容:

“好小子!

这才像样!

用解决实际工业难题的幌子,来掩盖我们窃听宇宙秘密的勾当……

不对,是伟大探索!

这下,咱们可是拿着林氏深空母公司集团的经费,名正言顺干着改变世界的大事!”

扩张计划的核心,在威胁的催化下,完成了一次关键的蜕变。

它从地下的秘密探索,转身披上了合法商业合作的外衣,与人类文明最前沿的科技需求紧密捆绑。

远方,那座废弃的三号干船坞的黑暗轮廓,仿佛即将被探索的灯火和来自地球的资本之光共同照亮。

在未来,那里不仅是聆听宇宙序曲的殿堂,更将成为连接现在与未来的强大支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