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 > 第100章 星环织网

时光如小行星带中无声流淌的星尘,悄然滑过三年光阴。

“岩星”太空城巨大的穹顶之下,模拟的阳光温暖而明媚,空气中弥漫着蓬勃的生机与秩序井然的气息,也弥漫着一种……

难以言喻的、属于家的温馨。

林木木站在指挥中心巨大的环形落地舷窗前,俯瞰着下方繁忙的工业港口。

一艘艘经过二期优化的“鲲鹏级”工业巨舰,如同钢铁山脉般静静停泊在泊位上,巨大的机械臂如同灵巧的手指,精准地将从小行星带深处采集、初步提炼的矿石、冰晶、稀有金属锭装入其庞大的货舱。

远处,由数十艘“赤星级”主力舰为核心组成的庞大运输编队,正缓缓驶离港口,它们将满载着这些宝贵的原材料,驶向火星轨道、月球基地乃至地球星城,为整个内环工业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血液。

“内环巨舰工业体系,在您和苏晴的主持下,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黄金期。”

一个清冷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林木木转过身。苏婉琳正款步走来。

她依旧穿着那身素雅的白色科研制服,但眉宇间少了几分往日的冰霜,多了一份从容与……

一种被爱情滋养后的温润光泽。

她的目光落在林木木身上,带着熟悉的专注,却不再仅仅是审视,而是蕴含着深深的理解与默契。

她的视线随即自然地投向舷窗外那片壮丽的工业景象。

几乎同时,另一个英姿飒爽的身影从侧门进入指挥中心。

苏晴一身深蓝色指挥官制服,身姿挺拔,步伐利落。

她刚刚结束一次例行巡逻任务,脸上带着一丝风尘仆仆的锐气,但眼神明亮而充满活力。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林木木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爱意,随即转向苏婉琳,两人交换了一个极其短暂却心照不宣的眼神——

那是一种超越了竞争、在共同经历与岁月沉淀后形成的、姐妹般的理解与和谐。

最后,她的目光也投向了窗外那片他们共同打造的星海基业。

林木木看着并肩走到他身边的两位丽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与满足。

三年时光,不仅改变了小行星带的面貌,也彻底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2145年那个生命奇迹与情感爆发的夜晚之后,他与苏婉琳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

他们不仅是工作伙伴,更是灵魂伴侣和生命共同体。

苏婉琳那层理性的坚冰,在爱情的温暖和“长生III号”带来的生命共鸣下,早已融化。

她依然冷静、专注,但她的眼神里有了温度,她的行动中有了牵挂,她的科学关怀里融入了深深的爱意。

他们共享着生命科学的奇迹,也共享着生活的点滴。

那张总裁居住舱的床,早已成为他们共同的家。

而苏晴……

她的转变则更为炽热和直接。

在共同应对小行星带开发的重重挑战、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在目睹林木木的担当、智慧和对理想的执着后,她那颗曾经因深空探索瓶颈而迷惘的心,被彻底点燃和征服。

她不再是那个带着距离感的副官,而是成为了林木木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战友和最炽热的爱人。

她的爱,如同她的性格,坦率、热烈、充满力量。

在一次深空任务归来、共同庆祝某个重大工程节点成功的夜晚,情感的洪流终于冲破了最后的界限。

没有犹豫,没有试探,只有两颗同样渴望、同样理解对方灵魂的心的激烈碰撞。

从那以后,苏晴也成为了林木木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关系,在“岩星”这个高度现代化、思想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并非秘密,也并未引起想象中的轩然大波。

苏婉琳的冷静与苏晴的坦荡,加上林木木的坦诚与担当,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平衡。

他们三人之间,既有深厚的情感纽带,也有对彼此事业和理想的绝对尊重与支持。共同的目标——

建设内环、探索深空

——将他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此刻,三人并肩站在舷窗前,无需言语,空气中流淌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密与和谐,不再刻意回避和排斥。

对于处在深空长期工作的人,这样的关系反而能让人更加安心,看看指挥室如今轻松的工作环境,就可见一斑了。

“林总工当初提出的‘星环织网’计划,成效斐然。”

苏婉琳调出全息星图,手指轻点。

只见代表小行星带的巨大光幕上,除了“岩星”、“晶钻”、“铁岩”这三座核心大型太空城如同璀璨的明珠外,更点缀着数以百计的、如同微小光尘般分布的光点!

“直径两公里的小型环形空间站,总计已部署一百八十七座。”

苏婉琳的声音带着一丝科学家的精准,

“完全参照林风董事长当年‘摇篮’空间站的成熟设计理念,并进行了模块化、标准化升级。

配备基础维生系统、模拟重力环境(0.5-0.8G可调)、紧急医疗舱、小型维修补给站和通讯中继节点。”

她放大其中一个光点,详细的数据流浮现:

“单站可容纳常驻人员50-100人,提供为期三个月的自给能力。

它们如同星海中的驿站,均匀分布在主要资源富集区和交通节点附近。

深空作业的矿工、探险队,不再需要长途跋涉返回核心太空城进行休整和补给。

有效缓解了长期失重、辐射暴露、心理孤寂带来的各种负面健康影响。”

她说着,目光转向林木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这是他的远见卓识。

林木木看着星图上那密密麻麻、如同蛛网般连接的光点网络,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这正是他三年前痛定思痛后,针对小行星带开发最残酷的现实——

人员伤亡,所提出的核心解决方案之一。

用数量换安全,用便利换效率。

这些小型空间站,成本远低于大型太空城,却能极大地提升作业人员的生存几率和生活质量。

“赤星舰队呢?”

林木木问道,目光自然地转向苏晴。

“赤星舰队规模已扩大至初始编制的十倍。”

苏晴的声音清脆有力,带着指挥官的自信。

“现拥有主力护航舰一百二十艘,高速突击舰八十艘,重型运输舰及特种作业舰三百余艘。

它们不再仅仅是护航力量,而是彻底融入了工业运输体系。”

她调出舰队部署图,动作干练:

“舰队以中队为单位,常驻于各资源星区核心节点和小型空间站枢纽。

职责包括:

定期巡航维护航道安全、

为小型矿船和探险队提供紧急护航、

执行大规模物资转运任务、

以及作为移动的快速反应力量,应对突发事故(如陨石撞击、设备故障救援)。”

她指向星图上几个闪烁的亮点,语气带着一丝自豪:

“依托这些小型空间站作为补给锚点,赤星舰队实现了对整个小行星带的高密度、常态化覆盖。

任何区域发生紧急情况,最近的舰队单位都能在数小时内抵达。

这为小行星带的有序开发提供了最坚实的‘稳定器’。”

她看向林木木,眼中闪烁着爱意与敬佩的光芒:

“这是你规划蓝图上的关键一环,我们把它变成了现实。”

林木木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在两位爱人脸上扫过,充满了感激与爱意。

赤星舰队的转型,是他和苏晴共同推动的结果。

将强大的军事力量转化为工业运输和区域安全保障的核心力量,是内环开发进入成熟期的标志。

“最后,是这张‘网’的神经。”

苏婉琳再次操作星图。

只见在那些空间站和舰队光点之间,更密集地布满了几乎无法计数的、极其微小的光点!

“核能电池驱动的光学与量子通信卫星,总计部署数量:

十一万三千六百四十二颗。”

苏婉琳报出一个精确的数字,

“它们构成了覆盖整个小行星带、无死角、高冗余的立体通信与导航网络。”

“星璇,”

林木木呼唤道。

「林总工,」

星璇温和的声音响起,

「‘星网’系统运行状态良好。

实时数据传输延迟低于0.1秒,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深空作业人员可通过个人终端,随时与空间站、舰队、岩星指挥中心乃至地球总部保持高清通信。

紧急求救信号可在0.5秒内被最近节点接收并转发。

导航系统可实时规避陨石带和引力异常区,事故率同比下降87.3%。」

“87.3%……”

林木木低声重复着这个数字,心中百感交集。

这背后,是多少条被挽救的生命,是多少个家庭免于破碎的悲剧!

他看向苏婉琳和苏晴,眼中充满了深情:

“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你们每一个人的智慧和付出。”

“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苏婉琳轻声回应,目光温柔。

“也是我们的家。”

苏晴补充道,语气坚定而充满归属感。

“星璇,”

林木木的声音沉稳而坚定,

“通知所有部门,按计划推进‘星尘矿脉’三期开发项目。

目标:将小行星带核心资源区的年开采量提升至现有水平的三倍。

我们有这个基础,也有这个能力。”

「指令确认。

‘星尘矿脉’三期开发计划启动。」

命令下达,指挥中心的数据流瞬间变得更加密集,通讯频道里传来各单位的确认声。

林木木伸出双手,轻轻握住了苏婉琳和苏晴的手。

两人微微一怔,随即都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回握住他的手。

三人并肩站在舷窗前,沐浴在模拟的阳光下,看着窗外那片被他们共同编织的壮丽星图——

星环驿站点缀星海,巨舰如林吞吐资源,舰队巡弋保障安宁,星网交织传递信息。

这片曾经荒凉危险的碎星带,如今已成为人类文明在内环最坚实的工业堡垒和资源宝库。

内环的根基,从未如此稳固。

而他们三人之间,那份在共同奋斗中孕育、在岁月长河里沉淀、在生命奇迹中升华的深厚情感与默契,也如同这星环织就的网络一般,坚韧而温暖,支撑着他们共同迈向更远的深空。

模拟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坚定而充满希望的轮廓,也映照着他们紧握的双手——

那是对彼此、对事业、对未来无声而坚定的契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