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港工业区的环形熔炉发出低沉的嗡鸣,如同巨兽沉睡的呼吸。
林风站在高耸的观景廊桥上,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凉的合金栏杆,目光穿透厚重的多层玻璃,落在下方灯火通明的生产线上。
巨大的机械臂如同交响乐团的指挥家,精准而优雅地挥舞着,将炽热的合金溶液注入模具,冷却、
成型、
打磨……
一块块闪烁着金属冷光的标准化构件如同流水般淌过传送带,最终被激光蚀刻上细密的林氏标准码和唯一的身份标识。
空气里弥漫着高温金属、冷却液和臭氧混合的独特气味,那是工业力量的味道,也是人类向深空迈进的基石正在锻造的气息。
“林总,‘追光者’号太阳帆试验机最终量产Ⅰ型:
地月专线货运飞船——青鸾01已完成最终载荷配平。”
工程师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兴奋,
“50吨月球建材预制件,全部装入‘归燕’折叠返回舱,磁力锁固定完毕,状态完美。”
林风的目光从生产线移开,投向更远处悬停在对接港口的庞然大物——
青鸾飞船。
流线型的主体舱在星港的照明下泛着冷冽的银灰色光泽,四片巨大的太阳帆板此刻紧紧收拢,贴合在舱体两侧,如同巨鹰收拢的羽翼,蓄势待发。
尾部连接着那个形似银色橄榄的“归燕”折叠返回舱,此刻它严丝合缝,静默无声,等待着月球的召唤。
“启动首飞程序。”
林风的声音沉稳,听不出波澜,但胸腔里那颗心脏,却随着指令的下达而有力地搏动起来。
这不仅仅是一次货运任务,这是林氏集团、航天集团乃至人类在深空物流领域的一次关键跃进,是通往月球家园的“银链”编织的第一针。
指令下达,青鸾01号尾部离子推进器悄然启动,喷吐出几不可见的幽蓝粒子流。
没有传统火箭震耳欲聋的轰鸣和喷薄的烈焰,只有一种近乎优雅的静谧。
它轻盈地脱离星港的对接臂,如同离弦之箭,滑入深邃的宇宙背景。
“帆板展开!”
指令清晰。
瞬间,四片巨大的纳米薄膜帆如同沉睡的蝶翼骤然苏醒,在真空中无声而迅猛地铺展开来!
总面积达万平方米的银色帆面,在恒星光芒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在深黑的幕布上展开了一面巨大的银色旗帜。
星港控制中心的数据屏上,代表燃料消耗的曲线几乎变成了一条平直的线——太阳的光子如同无形的巨手,持续推动着飞船前进,离子引擎仅需在关键时刻进行微小的轨道修正。
这沉默而高效的推进方式,正是将地月货运成本压缩70%的核心秘密。
然而,深空并非坦途。
当飞船穿越地球磁场边缘的范艾伦辐射带时,狂暴的高能粒子流如同无形的潮汐汹涌而至!
“警报!
帆面张力异常波动!
左翼边缘出现高频震颤!”
监控员的声音陡然拔高。
星港指挥中心的气氛瞬间凝固。
主屏幕上,代表青鸾01号的图标旁亮起刺目的红色警告标志,帆面边缘的模拟图像剧烈抖动,仿佛下一秒就要撕裂!
林风眼神锐利如刀,没有丝毫犹豫:
“启动磁控索网!
星璇,立刻分析干扰源,注入补偿算法!”
指令如同闪电般传递。
只见青鸾飞船的帆面边缘,瞬间亮起无数道细微的蓝色电弧——
那是隐藏的电磁索被激活,如同无数坚韧的神经束,瞬间绷紧,将濒临失控的帆面牢牢锚定!
几乎同时,星璇强大的算力已经完成分析:
“检测到微陨石群穿孔引发的局部湍流!
补偿算法加载完成!”
飞船的姿态在千钧一发之际被稳住,重新回到预定航线上。
指挥中心内,压抑的呼吸声才缓缓松开。
林风紧握的拳头也悄然松开,掌心微湿。
他看向通讯屏,那里连接着静海基地。
“明月,收到折叠舱传回的预制件温度数据了吗?”
他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明月的身影出现在全息屏上,背景是月球基地的金属墙壁。
她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
“收到了,林风。
所有建材在运输全程保持±0.5℃恒温,完美符合月面浇筑要求。”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我们基地的自动建造机已经预热完毕,就等着你的‘筋骨’来搭建新家了。”
画面切换,可以看到月球灰暗的地表上,巨大的机械臂正缓缓张开,如同迎接归巢雏鸟的母亲。
当青鸾飞船在深空划出优雅而坚定的银色轨迹时,星港工业区的变革同样静默而深刻。
林风离开了指挥中心,再次步入那巨大的模块化车间。
这里没有飞船升空的壮丽,只有机械的精准律动和金属碰撞的低沉回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