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航号”轨道器精准地滑入西部星城航天空港的电磁轨道,磁力制动系统启动,发出低沉而平稳的嗡鸣,如同巨兽归巢时满足的叹息。
舱体稳稳停驻,没有一丝多余的晃动。
舱门开启。
林风踏出舷梯,脚下是熟悉的、带着戈壁阳光余温的金属平台。
空气干燥而清新,少了星港循环系统特有的微凉,多了几分属于地球的、带着尘土与草木气息的蓬勃生机。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肺部被熟悉的空气充盈的踏实感。
环顾四周。
一同返航的工程师、轮休的驻站人员、以及几位完成短期考察的富豪正陆续走下各自的轨道器。
大家脸上带着长途旅行的些许疲惫,但更多的是归家的轻松与完成任务的释然。
彼此间点头致意,简单寒暄几句,便各自走向等候的交通工具。
没有过多的喧嚣,只有一种航天人特有的、高效而默契的告别。
“林总,一路顺利!”
一位年轻工程师笑着挥手,走向一辆共享悬浮通勤车。
“下周见,王工。”
林风颔首回应,目光已投向不远处静静悬浮的专属“星梭”。
坐进星梭宽敞舒适的座舱,舱门无声闭合,将空港的繁忙隔绝在外。星璇的声音温和响起:
“欢迎返航,林先生。
目的地:林氏总部顶层公寓。
路径已优化。”
“启动吧。”
林风放松地靠进座椅,感受着磁流体悬挂系统启动时那几乎无法察觉的微震。
星梭轻盈升空,无声地融入星城傍晚繁忙而有序的低空交通流。
星梭平稳爬升,林风的目光透过全景舷窗,俯瞰着这座由他亲手参与缔造的城市。
夕阳的金辉为星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滤镜,眼前的景象,与三年前他第一次主持“磐石”发布会时相比,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裸露的戈壁黄沙,如今已被大片大片的生态绿植覆盖。
耐旱的梭梭林、成片的沙棘灌木丛、以及精心规划的中央生态公园,如同绿色的血管,在钢铁丛林的间隙中蜿蜒流淌。
城市边缘,巨大的光伏矩阵与风力发电机群依然矗立,但不再显得突兀,反而与远方的绿色防护林带和谐共生。
低空飞行器闪烁的警示灯如同有生命的河流。
小巧的个人通勤“飞蜂”、中型的巴士“星梭”、大型的物流“货蚁”在地面交通系统的引导下,沿着无形的空中走廊有序穿梭,编织出一张充满活力的立体网络。
地面上,磁悬浮公交和无人驾驶车辆在绿荫掩映的道路上平稳运行。
下班高峰期的喧嚣不再是刺耳的噪音,而是城市蓬勃生命力的脉动。
远方。
靠近新扩建的发射场方向,暮色渐沉的天空中,突然亮起一片耀眼的橙红!
一枚巨大的“鲲鹏”重型火箭正拔地而起,撕裂苍穹!
但传入星梭舱内的,并非记忆中震耳欲聋、令人心悸的轰鸣,而是一种低沉、浑厚、带着力量感却绝不刺耳的喷射声浪,如同大地深处传来的、被精心调制的鼓点。
火箭尾部喷出的烈焰与高速气流在稀薄的高空大气中激荡,形成一片瑰丽而壮观的“粒子云”,如同在深蓝天幕上泼洒开一幅动态的、燃烧的抽象画。
地面上,城市公园里,不少市民驻足仰望,孩子们兴奋地指着天空,父母们脸上带着习以为常的骄傲,而非过去的惊惧或担忧。
先进的隔音屏障和发射场外迁,让火箭升空从扰民的灾难,变成了星城人仰望星空的日常壮丽景观。
星梭降低高度,掠过城市中心区。
林风看到了新建的“星海未来”幼儿园放学,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在老师带领下有序登上低空校车。
社区中心广场上,似乎有悠扬的音乐响起,不同年龄的人们在智能灯光下跳着舒缓的健身舞。
临街的店铺灯火通明,飘散着各种食物的香气。
新建的星城综合医院大楼灯火通明,顶层的急救停机坪上,一架印着医疗标志的“飞蜂”刚刚降落……
星城。
这座因航天梦想而生的钢铁堡垒,在短短三年间,已悄然生长出血肉,浸润了人间烟火。
它—
不再仅仅是通往星港的冰冷门户,而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充满活力的家园。
常驻人口早已突破百万,完善的学校、医院、商业中心、文化场馆、公园绿地……所有支撑一座现代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都已构建成型。
它—承载着航天人的梦想,也安放着无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星梭平稳降落在林氏总部大厦顶层的专属平台。
林风步入阔别数日的顶层公寓。
智能系统感应到主人归来,柔和的灯光次第亮起,恒温系统将室内调整到最舒适的温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明月喜欢的雪松香氛。
“回来了?”
温柔的声音从开放式厨房的方向传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