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 > 第15章 返聘,华夏不止军魂有传承

中央指挥中心巨大的环形弧幕上,不再是炫目的订单数据流,而是切换成了一幅幅实时监控画面:

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如同精密的钢铁森林般运转;

高精度机械臂划出冷冽的弧线;

巨大的激光切割机喷射出刺目的蓝光。

一切都高效、冰冷、符合星璇优化后的最高标准。

然而,林风的目光却穿透了这片冰冷的效率图景,落在一个被特意放大、位于车间一隅的监控画面上。

那里,是焕然一新的“磐石”核心底盘轴承生产线。

崭新的数控加工中心林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但在这些现代化巨兽的环绕中,一台被彻底翻新、重新喷涂了崭新军绿色、却依旧保留着岁月磨痕和部分原始标识的“59式专用重型车床”,如同一位披挂新甲的老将,沉稳地矗立着。

车床旁,一个佝偻却异常挺拔的身影,正一丝不苟地用一块沾着专用机油的麂皮,擦拭着车床控制面板上的每一个按钮和手柄。

阳光透过高窗,落在他花白的头发和布满老年斑、却稳定有力的手上,落在那身洗得发白、袖口磨出毛边却洗得干干净净的深蓝色旧工装上——

正是老李。

林风的手指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画面瞬间拉近。

老李擦拭的动作极其细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眼神却锐利如初,如同在保养一件传世的名枪。

他擦完面板,又拿起一把特制的长柄刷,伸进车床深处那些复杂的传动缝隙,小心地拂去细微的金属碎屑。

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数十年积累的本能韵律,是对机械生命最深沉的理解与尊重。

“李总监,”

一个年轻工程师拿着平板电脑,小跑过来,语气带着新人的拘谨,

“这是星璇优化后的最新工艺参数,轴承外圆精车公差要求提到±0.003mm,比之前……”

老李停下动作,没有立刻看平板。

他转过头,浑浊却锐利的眼睛看向年轻人,伸出沾着油污的手,指了指车床旁边一块不起眼的金属铭牌。

那上面除了车床型号,还新刻了一行小字:

“精度是命,安全是魂。

第7装甲师,林氏深空装备部监制”。

“参数,我懂。”

老李的声音沙哑却清晰,

“星璇算得准。

但机器是人开的。”

他拿起旁边操作台上一个同样被擦拭得锃亮的、老旧的千分尺,那巨大的尺身几乎有年轻人小臂长。

“看见这尺子没?跟了我三十年,比星璇生出来的年头都长。

它量过59坦克的炮塔圈,量过戈壁滩上挨炮弹的靶板,现在,它量你的新轴承。”

他粗糙的手指点了点平板屏幕,

“星璇告诉你走多少刀,我这尺子,这双耳朵,告诉你机器‘吃’得顺不顺,骨头正不正!

差一丝,就是废铁!

废铁装上车,战场上要人命!

车间里,一样!”

年轻工程师看着老李手中的千分尺,又看看屏幕上星璇给出的冰冷参数,再看向那台沉默的59车床,眼神中的拘谨慢慢褪去,多了几分凝重和思索。

他不再催促,而是仔细看着老李将星璇的参数输入车床控制系统,然后站在一旁,认真地观察老李如何凭借经验和直觉,微调着进刀速度和冷却液流量。

林风在指挥中心看着这一幕,紧绷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丝。

他拿起内线通讯器:

“人事部,通知名单上所有第一批返聘人员,半小时后,2号车间‘基石’区集合。

我亲自到场。”

“是,林总!”

半小时后,2号车间专门划出的“基石”区——一个象征着集团根基的区域。

这里没有崭新的设备,而是陈列着林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老设备部件,以及安全警示案例的展板。

几十位被通知返岗的前员工聚集在这里,表情各异:

有当初拿到丰厚补偿金离开时心存感激的,有因技术跟不上自动化被淘汰而黯然神伤的,也有对林氏未来将信将疑的。

他们穿着各式服装,与周围穿着崭新统一工装的新员工形成鲜明对比。

林风没有西装革履,依旧是一身深灰色工装,和老李那身如出一辙。

他走到人群前方,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没有客套,声音沉稳有力:

“三个月前,林氏濒死。

我开出了高于行业标准N 8的补偿金,请大家离开。

那不是抛弃,是给所有人一条在当时看来更好的退路。”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实质般扫过人群,

“今天,我请大家回来。

不是因为林氏现在有钱了,订单堆上天了。”

他侧身,指向身后巨大的“磐石”底盘部件展示区,那冰冷厚重的钢铁仿佛带着强大的压迫感。

“是因为这些订单,这份‘磐石’的事业,需要一样东西——

骨头!

林氏的硬骨头!

需要你们在几十年前,用这些老机器、用双手、用经验,一点点磨出来的那种对‘精度’的敬畏,对‘安全’刻在骨子里的执着!

那是光靠新机器、新数据,买不来的魂!”

人群一阵骚动,许多老员工的眼神亮了起来。

“今天回来,岗位不同,待遇不同。”

林风的声音斩钉截铁,

“技术骨干返岗,待遇在原有离职补偿基础上,叠加返岗津贴,对标行业顶尖技术专家薪资,上不封顶!”

“经验丰富的老技师,返岗担任‘安全督导’、‘质量巡检’、‘新人导师’,薪资待遇同样远超行业水平,享受集团特殊津贴!”

“即使是重返基础岗位的工人,”

林风的目光落在几个当初因为自动化升级而离开的普通操作工身上,

“只要回来,立刻发放特别签字费——金额相当于你们三个月的基础工资。

同时,薪资待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50%,并纳入‘基石’人才培养计划,享有优先技能升级通道!”

人群瞬间哗然!

签字费?

远超同行的待遇?

这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尤其是那几个普通操作工,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林风没有理会骚动,他走到一张提前布置好的、铺着红色绒布的长桌前。

桌上没有华丽的签约笔,而是放着一排排崭新的、印有林氏新LoGo和“基石传承”字样的工具包。

包里是精心挑选、品质顶尖的基础工具:

一把锉刀、

一把卡尺、

一把扳手、

一本特制的《林氏安全手册与老匠人经验笔记》。

人事总监拿着文件上前:“请返岗的各位同仁,上前签署返岗协议。”

人群有些迟疑。

这时,老李从人群后面挤了过来。

他依旧穿着那身油污的旧工装,走到桌前。

他看也没看那支镀金的签字笔,而是伸出布满老茧、指甲缝里还嵌着油泥的手,从工具包里拿出了那把崭新的锉刀。

他用手指肚轻轻摩挲着锉刀锋利的齿口,像是在感受它的品性。

然后,他拿起旁边人事总监递过来的笔,看都没看协议上那诱人的数字,直接翻到最后一页,在签名处,用力地、一笔一划地写下了“李卫国”三个刚劲有力的字。

放下笔,他拿起那个工具包,紧紧抱在怀里,转身,对着林风,对着所有看着他的人,用力地点了点头。

浑浊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光芒。

这个动作,这个眼神,胜过千言万语。

人群仿佛被点燃了。

那些犹豫的老员工纷纷上前,没有人在意签字笔的奢华,很多人像老李一样,先拿起工具,感受一下,仿佛在确认这份契约的重量,然后才郑重地签下名字,珍而重之地抱起属于自己的工具包。

那几个普通操作工也挤上前,他们拿起工具包时,手都有些颤抖。当签下名字,拿起那份代表着远超期望的待遇协议时,一个中年汉子眼眶瞬间红了,他用力抹了把脸,对着林风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林风站在原地,看着这一幕。

他没有微笑,但眼底深处那层冰封般的凝重,似乎融化了一角,流淌出一丝深沉的暖意和坚定。

这不是慷慨,这是对“根基”的投资,是对“钢印”的传承。

星璇的冰冷数据能优化流程,但守护这流程背后“精度即生命”的灵魂,需要这些带着岁月烙印的手和心。

夕阳的金辉透过车间高窗,斜斜地洒在崭新的设备上,洒在那些抱着工具包、脸上带着激动和希望的老员工身上,也洒在林风深灰色的工装上。

远处,那台翻新的59车床在夕阳中沉默矗立,车身上的军绿色仿佛被镀上了一层熔金。

“星璇,”

林风在心中默念,

“‘基石传承计划’第一阶段完成。

启动第二阶段:所有生产线,增设‘老匠人巡检点’,安全质量一票否决权赋予返聘督导。

同时,对接秦博士团队,将‘磐石’地面极端环境测试数据包,作为‘静海’项目抗冲击模型初始参数。”

“指令确认。”

星璇的蓝光在他腕间平稳流淌,

“数据加密传输启动。

‘静海’项目初始参数接收方:

秦明月。”

林风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台59车床和老李在夕阳下指导新人的剪影。

订单的巨浪依旧滔天,产能的压力如同悬顶之剑。

但他知道,当“磐石”的钢铁洪流中,真正融入了这些饱经沧桑却愈发坚韧的“硬骨头”,当“安全”和“精度”的钢印从老李们手中传递给新一代,林氏这艘巨轮,才真正拥有了驶向星辰大海最深处的、不朽的引擎。

熔炉之火,因传承而生生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