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 > 第185章 冲破樊笼1

厚重的会议室大门被缓缓推开,那低沉悠长的铰链转动声,仿佛一声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叹息。

李擎风搀扶着父亲林淼,一步一步踏入这个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空间。

眼前的景象,让历经沧桑的父子二人同时怔住了,脚步不由得一顿——与其说这是会议室,不如说是一座肃默的殿堂,一座由无数理想、青春与牺牲构筑而成的圣殿。

巨大的环形空间内,以往用于激烈辩论和严谨汇报的长条形会议桌已被移走,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排列得异常整齐的座椅,从第一排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的墙壁,仿佛没有边际。

所有“盘古”项目开发部的成员,上至耄耋之年的元老,下至初出茅庐的新锐,无一缺席,尽数到场。

前排,是王猛、赵青、孙启明、周薇、高强等从项目诞生之初就坚守在此的核心骨干,以及在这五十年漫长岁月里,被理想感召而陆续加入的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

他们的身后,更年轻的面孔层层叠叠,许多人甚至只能站在后排和过道里,将这座足以容纳上千人的广阔空间挤得水泄不通。

然而,与这摩肩接踵的拥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种几乎要凝结空气的、异常沉重的安静。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重的期待,仿佛连最细微的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打破这历史性时刻前的宁静。

上千道目光,如同实质般汇聚在刚刚进门的父子身上,那目光中掺杂着太多复杂的情感:

有长期共同奋战形成的信任与默契,

有对未知宣布的期盼与忐忑,

更有被岁月深深镌刻下来的、只属于他们这个特殊群体的共同记忆。

李擎风能清晰地感受到父亲林淼抓着自己手臂的手微微紧了紧。

他侧头看去,父亲苍老的面容上,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但更多的是一种历经千帆后的沉静。

李擎风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更加用力地搀扶住父亲,在众人无声的注视下,沿着人群中间自然让出的一条狭窄通道,缓慢而坚定地走向前排那两个特意为他们预留的空座位。

他先小心地扶助林淼坐下,细致地调整好老人的姿势,让他坐得更舒适些,然后自己才缓缓转身,面向这片由人类智慧、坚韧与忠诚汇聚而成的无声“星海”。

他没有立刻开口,只是用目光缓缓地、极具分量地扫过全场每一张面孔。

他看到了王猛那标志性的魁梧身材已略显佝偻,鬓角早已花白如雪,但眉宇间那股不输当年的倔强与刚毅却未曾褪色;

他看到了赵青鼻梁上那副厚厚的眼镜后面,眼神依旧锐利如鹰,却也无法避免地爬满了细密的鱼尾纹,记录着无数个不眠之夜在数据屏幕前的坚守;

他看到了孙启明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却难掩长期透支健康所带来的深深疲惫,那眼袋沉重得让人心疼;

他看到了周薇,这位团队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器”,此刻沉稳的面容下,那双微微颤抖的手却暴露了她内心深藏的、如海潮般汹涌的感慨;

他也看到了高强依旧挺得笔直的脊梁,仿佛五十年的重压也未能使其弯曲分毫,而在他身后,那些更年轻的研究员们脸上,则洋溢着朝气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一如五十年前的他们自己。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彻底静止。上千人的大厅里,真正落针可闻,只有无数道轻微得几乎不可闻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背景音。

没有人催促,没有人流露出丝毫的不耐,每一道聚焦在李擎风身上的目光,都带着毫无保留的信任,带着灼热的期盼,也带着只有他们彼此才能懂的、用五十年孤寂岁月沉淀下来的酸甜苦辣。

良久,仿佛积蓄了足够面对这一切的勇气,李擎风深深地、几乎是用尽胸腔力量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终于开口。

他的声音并不洪亮,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因情绪激动而产生的颤抖,但却奇异地清晰,稳稳地传遍了大厅的每一个角落:

“请原谅我……让大家久等了。”

仅仅这一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开场白,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前排许多老队员积压了数十年的情感闸门。

苏小茜,当年团队里最活泼灵动的女孩,如今已是项目宣传部门独当一面的负责人,此刻再也忍不住,眼圈瞬间就红了,她用力抿着嘴,强忍着不让泪水决堤,但肩膀却控制不住地微微耸动。

五十年光阴,从青丝到白发,从地球的繁华世界到这土星轨道旁的冰冷“铁盒”,所有的坚守、所有的孤寂、所有的付出与牺牲,仿佛都融入了李擎风这一句沉甸甸的、充满歉意的开场白里。

一时间,前排响起一阵压抑着的、低低的抽气声。

“这五十年……”

李擎风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记忆深处艰难地挖掘出来,带着岁月的重量,像是在众人面前翻阅一本由他们共同写就的、无比厚重的史书,

“我们在这个远离地球、远离家人、远离一切人类世俗繁华的土星轨道,在这个巨大、空旷、很多时候只能听见机器运行声的‘铁盒子’里,守着这些冰冷到极点的机器和无穷无尽的数据流……

我们,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时间的壁垒,落在了前排那位头发已见花白、却依旧保持着知性优雅气质的女科学家身上:

“周薇,”

他准确地叫出她的名字,声音里充满温柔的感慨,

“我记得很清楚,你的女儿,‘小星星’,是在项目启动后的第二个年头出生的。

她五岁生日那天,你正好轮值核心数据监控,无法离开岗位。

你只能通过那时还不太稳定的量子加密通讯,看着十几亿公里外,屏幕上那个小小的、模糊的身影,在蛋糕前吹灭蜡烛。

通讯结束后,你一个人跑到三号观测台,对着外面漆黑的太空和土星的光环,哭了整整一个小时。

这些,我都知道。”

周薇没有回避他的目光,她抿着嘴,用力地、快速地点了点头,眼角已然闪烁的泪光终于承受不住重量,悄然滑落。

她身旁的同事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李擎风的目光缓缓移动,转向那位身材魁梧、即使年老也依旧能看出当年雄风的老工程师:

“王猛,我记得那是项目进行到最关键的第三十二年,你远在地球的父亲病危。

消息传来时,你正在调整第七号聚变容器的超导约束场,那是容不得半点差错的阶段。

你硬是咬着牙,顶着巨大的悲痛,坚持了七十二个小时,直到任务圆满完成。

当你终于赶回地球……

老人的葬礼,已经结束三天了。

你只在墓前,放了一束他最喜欢的白菊。”

王猛猛地吸了一下鼻子,这个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老工程师,努力挺直了已有些驼背的腰板,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地回答:

“他理解……他老人家一直是最理解我的。

他常跟我说,男儿志在四方,干的是大事,不要婆婆妈妈。”

这话既像是说给李擎风听,也像是在安慰自己,更是说给全场所有心有愧疚的同事们听。

李擎风的视线继续扫过全场每一张面孔,他的声音变得更加柔和,却也更具有穿透力,敲击着每个人的心扉:

“还有那些……我所不知道的故事。

或许,是某对新婚燕尔的夫妇,一次又一次推迟了早已计划好的婚礼和蜜月;

或许,是身为父母的各位,错过了孩子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叫爸爸妈妈、第一次毕业典礼;

或许,是为人子女的各位,未能在父母病榻前尽孝,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还有那些曾经在地球上无话不谈的挚友,因为长年累月的失联,渐渐疏远,最终只剩下节日里一句客套的问候……

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为了‘盘古’,都付出了外人根本无法想象、也难以理解的代价。”

人群中,开始传来低低的、无法抑制的啜泣声。

许多人低下了头,用手捂住了脸,但很快,他们又用力地抹去眼泪,坚定地抬起头,目光重新变得明亮。因为他们都预感到,漫长的黑夜即将过去。

“我们曾经被质疑,被嘲笑,甚至被某些短视的人称作是追逐虚无缥缈幻想的‘疯子’、‘偏执狂’。”

李擎风的声音逐渐拔高,一种压抑了五十年、仿佛地火般运行的力量开始在他话语中奔腾,

“地球上的媒体,曾几何时,用最大的版面预言我们的失败,讽刺我们是‘吞噬资金的巨兽’,是‘脱离现实的科学怪人’!”

他话音一顿,目光如两道炽热的火炬,扫过全场,然后猛地提高了音量,那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耳边:

“但是——!”

“我们今天,就在这里,可以挺直我们被重压了五十年的腰板,可以问心无愧地、骄傲地告诉整个太阳系,告诉全人类——

我 们 的 实 验——成 功 了!”

“轰——!!!”

积蓄了五十年的情感火山,在这一刻终于彻底喷发!

震耳欲聋的掌声、发自肺腑的欢呼声、忘乎所以的呐喊声,如同海啸般瞬间爆发出来,巨大的声浪冲击着大厅的每一寸墙壁,几乎要掀翻坚固的屋顶!

许多人激动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不管身边是谁,都用力地拥抱在一起,狠狠地拍打着彼此的后背,任凭眼泪像开闸的洪水般肆意流淌。

这一刻,没有职位高低,没有年龄差距,只有共同分享巨大成功的狂喜与解脱。

王猛像个年轻人一样,猛地从座位上弹起,挥舞着饱经风霜、青筋虬结的拳头,发出雄狮般的咆哮;

赵青摘下那副陪伴了他大半生的眼镜,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模糊的镜片和湿润的眼角;

孙启明和周薇不约而同地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两位老战友的手都在剧烈地颤抖,千言万语都在这紧握之中。

整个大厅变成了一片沸腾的、欢乐的海洋,五十年的压抑在此刻一扫而空。

李擎风没有阻止,他只是静静地站在前台,脸上带着欣慰而复杂的微笑,目光温柔地注视着这片由他亲手点燃的欢庆浪潮,任由这宣泄般的狂喜持续了足足五六分钟。

他理解,这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更是漫长压抑后的释放,是对自己无悔青春的最好告慰。

直到声浪开始自然回落,他才抬起双手,掌心向下,轻轻地、却极具号召力地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渐渐地,沸腾的海洋恢复了平静,但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红光,目光灼灼地再次聚焦到他身上。

“是的,我们成功了!”

李擎风的声音此刻充满了无法抑制的激情和自豪,

“我们成功约束了六十四颗模拟的‘聚变太阳’,建立了稳定运行的能源矩阵!

我们掌握了过去只存在于理论中的、前所未有的矩阵能源技术!

我们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那条被无数人断言为‘不可能’、‘痴人说梦’的道路,被我们,用整整五十年的血、汗、泪,用我们的青春和坚守,硬生生地踏出来了!

我们,创造了历史!”

更加热烈、更加持久的掌声再次如同雷鸣般响起,这一次,掌声中更多了份量的骄傲和笃定。

这时,一位看起来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研究员,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突然从后排站起来,用带着颤抖的嗓音大声喊道:

“李总!这意味着……

这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吗?

任务结束了,对吗?”

这个无比现实、也无比尖锐的问题,像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让全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齐刷刷地聚焦在李擎风身上,空气中刚刚平息的紧张感又重新凝聚起来。

回家,这两个字对于在场的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充满了无限的诱惑,也带着一丝近乡情怯的惶恐。

李擎风迎着上千道目光,缓缓地、但却非常清晰地摇了摇头。

这个动作让不少人心头一紧,但他脸上随之浮现的温和而明朗的笑容,又瞬间化解了这份紧张。

“不,小王,”

“这意味着,我们有了选择的权利。”

他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前台的正中央,声音变得更加坚定有力:

“我今天站在这里,召集大家,不是为了进行新一轮的战前动员,更不是要求大家继续无条件的、单向的牺牲。

恰恰相反,我是来宣布,长达五十年的艰苦付出和巨大牺牲,今天,终于到了可以收获回报的时刻!

孤军奋战的阶段,已经彻底结束了!”

他伸手在空中虚点,身旁立刻亮起一道巨大的、纤毫毕现的全息投影屏幕,上面展示出一份详尽的、盖有林氏深空集团和法律机构电子印章的计划书。

“经过与林氏深空集团董事会的多轮深入协商,我们已正式达成共识,并签署了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文件。”

李擎风的声音带着一种庄严的宣告感,

“从即日起,所有为‘盘古’项目服务超过十年的成员,将根据其贡献度,永久享有基于‘矩阵能源’技术所产生的利润分红权!

服务超过二十年的成员,除了分红外,还将获得相关核心技术的专利共享权!

而服务超过三十年、并对项目有卓越贡献的核心成员——”

他故意在这里做了一个明显的停顿,目光扫过台下无数双因惊讶和期待而睁大的眼睛,然后才一字一句地宣布,

“将成为新成立的‘盘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股东,共享公司未来的发展红利,这份权益,可以传承!”

“哗——!”

台下顿时爆发出比刚才成功欢呼时更加热烈的、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讶议论声。

经济回报,这是他们这么多年来几乎从未奢望过的东西!

他们来到这里,更多的是出于科学理想和探索精神。

如今,这突如其来的、足以改变几代人命运的巨额回报,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眩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