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教授通讯中的急迫感,像一道无形的电流,瞬间驱散了维修平台上的嘈杂。
李擎风甚至来不及脱下沾满油污的工作服,只快速对林淼交代了几句。
“爸,教授那边有紧急发现,我得立刻去星海大学一趟。
这边的收尾工作……”
“快去!”
林淼毫不犹豫地打断他,脸色凝重地挥了挥手,
“这边有我。记住教授的话,小心行事。”
他没有多问,多年的经验和直觉告诉他,怀特教授如此谨慎,必有深意。
那些看似普通的维修数据,或许真的触及了什么他们未曾预料到的领域。
李擎风点头,没有再多言,迅速穿过忙碌的作业平台,身影消失在通往更衣室和后门的通道。
他没有使用店门前可能被关注的公共交通工具,而是按照之前与怀特教授约定的安全路径,通过维修店内部一条不显眼的通道,进入相邻建筑的地下交通网络,搭乘了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自动驾驶的密闭通勤车。
通勤车悄无声息地滑行在专用管道中,窗外是飞速掠过的金属壁障和指示灯带。
李擎风靠在座椅上,脑海中飞速回放着过去一段时间维修过的每一艘船。
从老旧的货运船到改装过的突击艇,它们的能量核心型号各异,年代不同,除了几艘进行过性能升级外,似乎并无特别之处。教授到底从这些海量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通勤车最终停靠在星海大学区域一个非公开的入口。
经过层层严格的身份验证和生物特征扫描,李擎风被一名沉默的助理机器人引领着,穿过安静得只有自己脚步声的走廊,来到了怀特教授那间位于学院深处、享有最高安保等级的私人实验室。
实验室的门无声滑开。
与李擎风想象中堆满尖端设备的场景不同,怀特教授的实验室更像一个充满古典气息的书房与未来指挥中心的结合体。
四周是顶天立地的实木书架,塞满了纸质书和古老的晶体存储盘,而实验室中央,则是一个巨大的、正在缓缓旋转的星图全息投影,周围环绕着数面散发着幽蓝光芒的数据屏幕。
怀特教授就站在星图前,背对着门口,花白的头发在屏幕光线下有些凌乱。
他听到动静,转过身,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得惊人,仿佛能穿透数据迷雾,直视本质。
“来了。”怀特教授没有寒暄,直接指向星图旁边一面正在飞速滚动复杂公式和数据流的主屏幕,“看看这个。”
李擎风快步上前,目光落在屏幕上。
上面呈现的并非他预想中的引擎性能曲线,而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极其复杂的频谱分析图。
无数条代表不同能量频率的曲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团看似混沌的云雾,但在某些特定的频率区间,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高度同步的增强现象,像是混沌背景中隐藏着某种规律的“脉搏”。
“这是……”
李擎风皱紧眉头,他认出了这些数据的基础来源,确实是他传回的那些飞船能量核心的运行参数,但经过了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极其深奥的数据重构算法处理。
“这是将你们维修过的十七艘不同型号、不同年代、甚至不同生产商的舰船能量核心,在特定高负载区间运行时的量子噪声频谱,进行叠加和关联分析后的结果。”
怀特教授的声音低沉而严肃,
“注意这几个频点。”
他用手指虚点着几个同步增强的区域。
李擎风仔细看去,脸色渐渐变了。那些频点,他有些熟悉……
非常熟悉!
“T-9区边缘……
还有……
这是我们上次实验试图冲击的共振频率附近!”
他失声道。
“没错。”
怀特教授重重地点了一下头,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不仅仅是附近,经过更精确的校准和背景扣除后,可以确定,这些商用甚至军用的聚变引擎,在极限运行状态下,其内部等离子湍流和量子真空涨落耦合产生的本底噪声中,竟然天然包含着极其微弱的、与高维能量场理论预言的共振频率相符的‘谐波’!”
“这怎么可能?”
李擎风感到一阵眩晕,
“这些都是最普通的聚变引擎,设计上根本没有任何涉及高维理论的东西!”
“这就是最令人震惊的地方!”
怀特教授调出另一组数据,是引擎内部结构的模拟图,
“我检查了所有这些引擎的核心设计,虽然细节各异,但它们的磁场约束几何形态、能量注入方式,在经过数十上百年的技术演化后,竟然不约而同地趋近于某种最优解。
而这种‘最优解’,无意中,或者说,在宏观物理规律的驱动下,恰好使得它们在极端工况下,能够极其微弱地‘触摸’到那个高维结构的边缘!”
他放大了一个引擎约束场的模拟图:
“看,就像无数条溪流,各自沿着不同的地形流淌,但最终都汇入了同一条大河的支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