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由报废的金属零件熔铸而成,冰冷而沉重,上面刻满了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曾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今成了这场家族战争中的统计数字。
集团总部地下一层,平日里罕有人至的档案馆此时灯火通明。吴佳怡推开沉重的防火门,一股混合着金属粉尘和旧纸张的气味扑面而来。她站在门口,目光所及之处,是一个几乎有篮球场大小的空间,四周墙壁裸露着粗糙的水泥底色,只有正中央摆放着一张长约五米的木制工作台。
台面上已经铺开了厚厚的名册,那是人力资源部三天前送来的离职和开除人员名单。
“开始吧。”吴佳怡轻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档案馆里产生轻微的回响。
她走到工作台前,翻开名册第一页。纸张摩擦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名单按照部门排列,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入职日期、岗位,以及最后的离职日期。217个名字,如同217个无声的控诉。
在她身后,工人们正在对最后一面墙进行打磨。那些从集团各个仓库运送来的报废零件——损坏的齿轮、断裂的轴承、变形的外壳,在高温下熔化成液态,然后被浇注成一块块规整的金属板,再经过冷却、抛光,最终成为这面纪念墙的基底。
金属熔铸过程中产生的细微气泡在表面形成了独特的纹理,像是岁月在物体上留下的印记。
“吴总监,东北角的墙面已经处理完毕,可以开始刻字了。”施工负责人走到她身边,低声说道。
吴佳怡点点头,拿起名册,手指轻轻拂过第一个名字——“王建业,生产一部,工龄12年”。她记得这个人,一个总是提早半小时到岗的老师傅,去年还获得了集团颁发的十年服务奖章。而在他的名字后面,离职原因一栏简洁地印着“协商离职”四个字。
她走到那面刚刚处理好的金属墙前,从工具箱里取出手持雕刻机。机器启动的低鸣声在空间里回荡,她将针头对准墙面左上角的位置,然后稳稳地按了下去。
金属与金属接触迸发出一连串细小的火花,在略显昏暗的灯光下,如同夜空中短暂的流星。随着她手腕稳健的移动,“王建业”三个汉字逐渐在金属表面显现出来,每一个笔画都清晰而深刻。
雕刻每一个名字时,吴佳怡都感觉像是在为这场家族内战撰写编年史。
当她刻下“林晓梅,财务部,工龄7年”时,想起了那个总是戴着眼镜默默加班的女孩;刻到“张海涛,研发中心,工龄15年”时,眼前浮现出一个喜欢在午休时下象棋的中年男人。他们不仅仅是名单上的一个个名字,他们曾经是这家集团活生生的一部分,如今却成了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
就像马来西亚Ch’ng氏家族将MG Furniture注入HHRG时那场被称为“完美成长故事”的交易,最终演变成一场司法风暴。当盈利保证期一过,业绩断崖式下滑,不仅触发了监管调查,更掀开了企业内部错综复杂的黑幕。最终,六名关键人物被反贪污委员会调查,昔日被誉为“婴儿家具之王”的家族,成了“滥用权力”的代名词。
工作持续了数小时,吴佳怡只完成了不到三十个名字。每刻完一个,她都会用手掌轻轻拂去雕刻产生的金属碎屑,感受那凹凸不平的刻痕。这不仅仅是一个任务,更像是一场仪式,一场为逝去的职业生涯举行的集体葬礼。
“吴总监,休息一下吧,您已经站了四个小时了。”一位助理端来一杯水,轻声劝道。
吴佳怡摇摇头,“没关系,早点完成,对大家都好。”她抬头望向已经完成的部分墙面,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在冷色调的灯光下泛着微光,像是无数双眼睛,静静地注视着这个曾经他们奉献过青春的地方。
她想起了Greenyield Bhd那场公开的权力斗争,集团CEO Tham Kin-On与三位叔叔之间的家族纷争,最终导致这位刚上任不久的集团CEO辞职。公司声明称他因“个人原因”离职,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家族内部矛盾激化后的必然结果。在这场权力交替中,又有多少像林晓梅、张海涛这样的普通员工成了牺牲品?
“在法治面前,没有‘家族势力’能永远逍遥法外。”那是她在某篇商业评论中读到的句子,此刻却显得格外刺眼。
施工团队换班后,档案馆里多了几位留守的员工。他们静静地站在不远处,看着吴佳怡工作,没有人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那些曾经熟悉的名字一个接一个地被永久镌刻在这面特殊的墙上。
“这个是我师傅。”一个年轻的声音突然打破了寂静。吴佳怡回头,看到一个约莫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指着墙上的一个名字,“他教了我很多东西。”
吴佳怡记得那个名字——“陈国华,质检部,工龄21年”。一位还有四年就要退休的老员工。
“上周我们还一起喝酒,他说等这一切结束了,也许还能被返聘回来。”年轻人的声音有些哽咽,“现在看来,没有可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