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医院特护病房的遮光帘只拉开一道缝隙,淡青色的晨光恰好落在张倪芳苍白的脸上。监护仪发出规律的 “滴滴” 声,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形如同平缓的溪流,显示着这位昏迷已达半月的张家主母生命体征平稳。护士林晓宇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里拿着体温表和记录板 —— 这是她每天的例行工作,半个月来从未有过异常。
“张阿姨,该测体温了。” 林晓宇轻声说着,将体温表塞到张倪芳腋下。她的目光扫过监护仪:心率 72 次 / 分,血压 118/75mmHg,颅内压 18mmHg,所有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自从上周做完脑瘤减压手术后,张倪芳的状态就一直这样稳定,医生说只要不再出现颅内压骤升,苏醒只是时间问题。
林晓宇刚在记录板上写下数据,监护仪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 “滴滴” 声,原本平缓的脑电**形骤然变得尖锐,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般剧烈震荡。“怎么回事?” 她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凑近查看 —— 颅内压瞬间飙升至 32mmHg,心率也窜到了 110 次 / 分,张倪芳放在被子外的手指甚至轻微抽搐了一下。
“医生!医生!” 林晓宇按下紧急呼叫铃,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慌乱。她下意识地摸向张倪芳的额头,触感冰凉,不像是发烧的迹象。可监护仪上的数据还在疯狂跳动,红色的警告灯开始闪烁,整个病房瞬间被紧张的气氛笼罩。
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主治医生带着两名护士冲了进来。“准备甘露醇!快测血氧饱和度!” 医生一边下令一边查看监护仪,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奇怪,没有感染迹象,也没有颅内出血的指征,怎么会突然颅内压升高?”
林晓宇忙着协助注射药物,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张倪芳床头柜上的手机亮了一下,屏幕上弹出一条新闻推送:“张氏集团强行推进 ISO 贯标,老员工抗议引发冲突”。她心里微微一动,这半个月来,每天都有张家的人来探视,或多或少会聊起公司的事,她隐约知道张倪芳的儿子张北辰正在推动一项重要的改革,似乎阻力很大。
药物注射十分钟后,监护仪上的数据终于逐渐平稳,颅内压回落至 22mmHg,心率也降到了 85 次 / 分。医生松了口气,叮嘱道:“密切观察,有任何变化立刻通知我。” 说完便带着护士离开了。
林晓宇擦了擦额角的冷汗,重新坐到监护仪旁。她看着张倪芳平静的睡颜,心里却充满了疑惑 —— 刚才的异常来得太突然,完全没有任何医学上的征兆。她拿起手机,鬼使神差地搜索起那条新闻,点开后,一张现场照片赫然映入眼帘:张氏集团的工厂门口,数十名老员工举着 “反对一刀切”“尊重老员工” 的纸牌,与保安发生了肢体推搡,人群中央,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试图维持秩序 —— 那是张北辰的特助,昨天还来病房探望过。
新闻的发布时间是七点十五分,恰好是张倪芳监护仪出现异常的时刻。林晓宇的心猛地一跳,一个荒诞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难道张阿姨的身体反应,和公司的冲突有关?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强行压了下去。“不可能,一定是巧合。” 她喃喃自语,试图用理性说服自己。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彻底颠覆了她的认知。
上午九点,林晓宇正在给张倪芳擦身,监护仪突然又一次发出警报。这次的波动比上次更加剧烈,颅内压直接突破 40mmHg,心率飙升至 130 次 / 分,张倪芳的胸口剧烈起伏,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呻吟,像是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又怎么了?” 林晓宇吓得手一抖,毛巾掉在了地上。她再次按下呼叫铃,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手机 —— 刚才推送的新闻更新了:“冲突升级!张氏集团车间主任撕毁贯标文件,与管理层爆发激烈争执”。更新时间正是九点整。
医生赶到时,张倪芳的状况已经岌岌可危,瞳孔甚至出现了轻微的散大。“立刻准备二次 CT!” 医生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显然也对这种诡异的情况感到震惊。
CT 室里,机器的嗡鸣声持续不断。林晓宇站在门外,手里紧紧攥着手机,手心全是冷汗。她看着新闻评论区里不断刷新的现场视频:车间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主任将一叠文件狠狠摔在地上,文件散落一地,隐约能看到 “ISO 9001:2015” 的字样;张北辰站在人群中央,脸色铁青,正与老主任激烈争吵;突然,老主任情绪激动地推了张北辰一把,现场瞬间陷入混乱……
几乎是同时,CT 室外的监护仪发出一声刺耳的长鸣,红色的警告灯疯狂闪烁。林晓宇冲进去一看,张倪芳的心率已经降到了 50 次 / 分,血压也开始下降。“快!肾上腺素!” 医生的吼声回荡在 CT 室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