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凰深宫谋 > 第82章 暗夜微光

锦凰深宫谋 第82章 暗夜微光

作者:云杪听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20:41:08

永寿宫内,烛火摇曳。

沈清辞屏住呼吸,盯着那扇糊着高丽纸的菱花格窗。窗外夜色浓重,方才那两声轻叩以及那个转瞬即逝的古怪符号,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在她心底掀起惊涛骇浪。

父亲的军中暗记……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是幻觉?还是敌人新的、更为狡诈的陷阱?陛下刚以她为饵,清除了明面上的刺客,转手就将她变相软禁于此。这永寿宫外新增的侍卫,究竟是保护,还是看守?此刻窗外之人,是陛下的又一次试探?毕竟,陛下深谙人心,若想验证她是否真与“逆党”有染,冒充其父旧部前来联络,确是妙招。

她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几乎能听到那“咚咚”的声响。云苓因失血和药力已然昏睡,内殿之中,唯有她一人清醒地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诡谲。

不能应答。无论如何,绝不能轻易回应。

沈清辞强迫自己移开视线,端起桌上微凉的茶水,手指却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她垂下眼睑,做出丝毫未察、惊魂未定只是自顾饮茶压惊的模样。

时间一点点流逝,窗外再无任何声息。仿佛那短暂的声响和符号,只是夜风偶然捉弄的错觉。

然而,沈清辞知道不是。

她静坐了片刻,终于起身,吹熄了靠近窗户的两盏烛火,只留下远处妆台上的一盏孤灯,让内殿的光线变得更为昏暗模糊。她走到云苓榻边,替她掖了掖被角,目光却飞快地扫视地面、窗棂——没有任何纸条或异物被投入的痕迹。

那人,似乎仅仅是为了留下一个信号。

一个只有可能认得楚家军旧部暗记的人,才能看懂的信号。

陛下知道吗?父亲的旧部,早年随其征战沙场,确实有一套内部传讯之法,但父亲获罪后,旧部星散,这套东西也早已湮没。陛下当年虽未登基,但作为皇子也曾接触军务,他是否知晓甚至掌握了这套暗记?

可能性极大。

若真是陛下试探,她此刻任何异常的举动,都会坐实怀疑。

沈清辞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决定以不变应万变。她吹灭了最后一盏灯,和衣躺在外间的贵妃榻上,黑暗中,睁着眼,毫无睡意。宫外侍卫巡逻的脚步声清晰可闻,更衬得这永寿宫如同华美的囚笼。

这一夜,注定无眠。

乾清宫。

烛火通明,皇帝并未安寝。他卸了白日里的威严,只着一件玄色常服,负手立于巨大的舆图之前。图上,北疆区域被朱笔勾勒出数个圆圈。

周振威垂手恭立在下首,低声禀报:“……李嬷嬷嘴很硬,慎刑司用了大刑,只咬定是受已故瑞王余孽指使,报复天家,其余一概不招。倒是从她房中搜出的一些往来信件,虽未直指其主,但笔迹核对,与淑太妃宫中部分用度记录册上的批注,有七分相似。”

皇帝目光依旧停留在舆图上,指尖轻轻点着北疆某个关隘的名字,语气平淡:“七分相似?那就是还有三分不似。淑太妃侍奉先帝多年,素有贤名,无确凿证据,动之不易。继续审,撬开李嬷嬷的嘴。那些信件,仔细查,一笔一划都不要放过。”

“是。”周振威应道,稍作迟疑,又道,“陛下,永寿宫外加派了人手,沈答应回去后便歇下了,并无异常。只是……方才暗卫来报,约一刻前,似有极轻微响动靠近永寿宫后窗,但其人身法极快,未能追踪到踪迹,亦未发现其有投递或潜入之举。”

皇帝终于转过身,眸色深沉如夜:“哦?什么样的响动?”

“似是指尖叩击窗棂,仅两声,随后便再无动静。暗卫确认无人与沈答应接触。”

皇帝踱步至龙案前,拿起一份密折,打开看了看,又合上。那是北疆刚刚传来的捷报。

“北疆‘网’已收拢,周明振及其核心党羽尽数落网,负隅顽抗者已就地正法。”皇帝的声音里听不出喜怒,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潜伏多年,倒是经营了些势力,可惜,心太大了。”

周振威精神一振:“恭喜陛下!铲除此獠,北疆可定!”

“北疆暂安,但这宫里的魑魅魍魉,却未必肯就此罢休。”皇帝将密折丢回案上,“今日朕虽斩断了他们伸向沈氏的一只手,却也让他们彻底藏回了暗处。淑太妃……她比朕想的,还要沉得住气。”

“陛下圣明,布局深远,逆党定然无所遁形。”

皇帝瞥了周振威一眼,淡淡道:“拍马屁的话就省了。那个哑婆子和秋儿的底细,查清了么?”

“回陛下,初步查明,那哑婆子早年并非真哑,是入宫后数年才‘哑’的,应是刻意伪装,便于蛰伏。秋儿则是家生奴才,但其父母早亡,背景干净得有些蹊跷。二人皆与瑞王旧府有过间接关联,但线索到李嬷嬷那里,似乎就断了。”

“断了?”皇帝冷哼一声,“那就把线再接起来。从她们入宫开始查,每一个接触过的人,每一件经手的事,都给朕翻个底朝天。朕不信,她们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臣遵旨!”

“沈氏……”皇帝沉吟片刻,“今日她表现如何?”

“沈答应惊而不乱,遇袭时反应迅捷,颇有将门之风。最后应对陛下问话,也极有分寸。”周振威据实以报。

“将门之风……”皇帝重复了一句,目光掠过龙案一角,那里放着一枚不起眼的珍珠耳钉,用素绢垫着。“她倒是没让朕失望。”

“陛下,永寿宫外的那点异常响动……”

“不必打草惊蛇。”皇帝摆了摆手,眼中闪过一丝莫测的光,“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是人是鬼,迟早会跳出来。加派人手,给朕牢牢看住永寿宫,一只苍蝇飞进去,朕都要知道是公是母。”

“是!”

“下去吧。”

周振威退下后,殿内只剩皇帝一人。他拿起那枚珍珠耳钉,在指尖摩挲着,眼神幽深。

“沈清辞……你究竟,还知道多少?”

翌日。

永寿宫依旧宫门紧闭,侍卫林立,气氛压抑。

云苓伤势好转了些,已能勉强坐起。沈清辞亲自给她喂了药,主仆二人相对无言,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与后怕。

“小主,昨日真是吓死奴婢了……”云苓声音虚弱,仍心有余悸,“幸好陛下早有安排……”

沈清辞用绢帕轻轻拭了拭她的嘴角,低声道:“是啊,幸好陛下早有安排。”语气里却听不出多少真正的庆幸。

这时,门外传来宫人的禀报声,是吴添禄带着太医来给云苓复诊,还送来了陛下的赏赐——一些上好的药材和绸缎,说是给沈答应压惊,赏赐云苓忠心护主。

吴添禄笑容可掬,话说得滴水不漏,态度恭敬却带着距离感:“小主,陛下关怀,让小主务必安心静养。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吩咐奴才。”

沈清辞谢了恩,状似无意地问道:“吴总管,不知……李嬷嬷她……”

吴添禄笑容不变,声音却压低了些:“小主放心,慎刑司正在严加审问,定然会给您一个交代。只是这后宫之事,错综复杂,陛下自有圣断,小主如今最要紧的是保重身子。”话语间,透露出此事水深、莫要再问的意思。

沈清辞识趣地不再多问。

送走了吴添禄和太医,看着那些丰厚的赏赐,沈清辞的心却愈发沉重。陛下的赏赐,是安抚,也是警告。他让她看到他的掌控力,他的“恩典”,同时也明确划下了界限——此事到此为止,她不必再深究,只需乖乖待在永寿宫。

午后,天空阴沉下来,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沈清辞倚在窗边,看着庭院中枯枝上渐渐积起的薄白,思绪纷乱。父亲的模样在她记忆中已有些模糊,但那套简易却有效的军中暗记,她却因幼时好奇,硬缠着父亲学过一些,印象颇深。

昨夜那个符号,残缺不全,只划了最关键的两笔,像是匆忙间的警示,又像是某种确认身份的试探。

它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危险”?是“等待”?还是……“信任”?

如果是陛下试探,他想要得到她怎样的反应?欣喜若狂地对接?那无疑是自寻死路。漠然无视?或许正是陛下想看到的“清白”表现。

可万一……万分之一的可能……真的是父亲昔日麾下那些侥幸存活、散落四方的旧部呢?他们为何冒险联系她?他们想做什么?救她出这牢笼?还是……将她拖入更深的深渊?

一个个疑问盘旋在心头,沉甸甸的。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踩雪声由远及近。不是侍卫规律沉重的步伐,而是宫内小太监那种轻巧急促的步子。

沈清辞心神一凛,收回目光,坐直了身体。

一个小太监低着头,端着一个食盒,快步走到永寿宫门口,却被侍卫拦下。

“干什么的?”侍卫的声音冷硬。

小太监停下脚步,谦卑地躬身:“侍卫大哥,奴才是御膳房的,奉吴总管之命,给沈小主送些新做的点心压惊。”

侍卫检查了食盒,又打量了小太监几眼,确是御膳房的打扮,腰牌也无误,这才挥手放行。

小太监低着头,端着食盒,小步快走进入永寿宫院落,由沈清辞的宫人接引,将食盒送入殿内。

一切看似平常。

沈清辞的心却莫名提了起来。吴添禄刚走不久,又特意送点心?似乎有些过于殷勤了。

宫人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里面是几样精致的糕饼。

“小主,御膳房送来的。”宫人低声道。

沈清辞走到桌边,目光扫过那些点心,并无任何特殊之处。她示意宫人下去。

殿内又只剩她一人。

她伸出手,轻轻拨动了一下最上面那块莲花酥。指尖触碰到酥皮时,她却猛地顿住。

莲花酥的底部,似乎……有些异常。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块点心,翻转过来。

只见点心底部,被人用极细的针,或者什么尖锐的东西,刻划了一个小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符号。

那个符号,与她昨夜在窗纸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甚至,更为完整清晰了一些!

沈清辞的手猛地一抖,点心险些掉落在地。

御膳房的人……竟然也能传递这样的信息?!

这皇宫,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这个人,一次次冒险传递信号,究竟意欲何为?

她盯着那符号,心脏狂跳,几乎要蹦出胸腔。这一次,她无法再视而不见。

这不再是遥远的窗外异响,而是直接送到了她的面前!

是回应她昨夜的无动于衷?还是新的指示?

她该怎么做?毁掉它,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还是……

沈清辞的目光落在那枚符号上,久久没有移动。殿外风雪似乎更大了些,簌簌作响。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指尖微微用力,将那块刻有符号的莲花酥,轻轻掰开。

酥皮碎裂,内里的红豆馅料露了出来。

其中,赫然夹杂着一小卷几乎透明的、薄如蝉翼的丝绢!

沈清辞的呼吸骤然停滞。

她飞快地看了一眼四周,然后用微微颤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卷丝绢。

极薄的丝绢上,用几乎看不清的细微墨迹,写着一行小字:

“故人无恙,静待时机。风铃为号。”

字迹陌生,却透着一股凌厉之气。

故人?是指父亲?还是父亲的旧部?风铃为号?什么风铃?何时响?

这短短十字,信息模糊,却足以让沈清辞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她猛地攥紧丝绢,手心沁出冷汗。

这不是陛下的试探。

陛下若试探,绝不会用“故人无恙”这种极易触动她心弦的话语,更不会留下“静待时机”这种充满希望和暗示的承诺。

这真的来自另一方势力!

一方知道楚家军暗记,甚至可能知道父亲些许情况的势力!

他们是友是敌?目的何在?这“静待时机”,等的又是什么时机?

无数的疑问和巨大的风险交织在一起,让她感到一阵眩晕。

但她清晰地意识到一点:一直以来的孤军奋战,似乎……出现了一丝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变数。

她迅速将丝绢卷好,藏入贴身荷包的最深处,然后将那掰开的点心和处理掉,不留痕迹。

做完这一切,她重新坐回窗边,望着外面越下越大的雪,目光变得深远而复杂。

帝心难测,深宫似海,杀机四伏。

但这悄然递入的信息,如同暗夜中透进的一缕微光,虽然微弱,却让她在冰冷的绝望中,依稀触摸到了一丝不同的可能。

只是,这微光,最终会照亮生路,还是引她踏入更万劫不复的陷阱?

风铃……何时会响?

她静静地等待着,心中的波澜,渐渐化为一种孤注一掷的冷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