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凰深宫谋 > 第333章 遗落之引

锦凰深宫谋 第333章 遗落之引

作者:云杪听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20:41:08

盛大的凯旋庆典与封赏余温未散,帝国的肌体却并未完全沉溺于欢庆的松弛。一种由胜利催生出的、更加审慎与深远的思虑,开始在大靖朝廷的核心层悄然弥漫。

彻底肃清墨家余孽的行动仍在各地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一项意外的发现,则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一日,墨云舟正在新赐的靖国公府邸书房内,与工部及将作监的几位官员商议整理墨家机关术典籍、甄别招募流散匠人的具体章程。他虽晋爵国公,加衔太子太保,但并未耽于享乐,反而更觉责任重大,希望能将墨家技艺中利于国计民生的部分,尽快转化应用。

“……关于水力连机锤的改进,关键在于传动齿轮的耐磨性,或许可以尝试掺入少量南海特有的‘黑曜铁’……”墨云舟正指着摊开的图纸讲解,书房门被轻轻敲响。

府中管家引着一名皇城司的千户走了进来,那千户手中捧着一个密封的铜匣,神色恭敬中带着一丝肃然:“卑职参见国公爷。奉陛下与凌大人之命,将此物呈送国公爷过目。”

墨云舟示意工部官员稍候,目光落在那铜匣上。匣子样式古朴,边角有些许磕碰磨损的痕迹,表面刻着淡淡的云纹,并非宫中制式,却隐隐透着一股让他感到熟悉又排斥的气息。

“这是?”墨云舟问道。

千户答道:“回国公爷,这是在彻底清查被捣毁的、原吏部尚书周文正一处隐秘外宅时,于其书房暗格中发现的。据周府幸存的管事交代,此物是墨渊……是逆首墨渊在事发前数月,秘密交予周文正保管的。内中似乎是墨渊的一些私人手稿。凌大人命人初步查验,无毒无机关,但其中内容……涉及‘遗落之境’,认为或许对国公爷正在进行的整理工作有所助益,或需国公爷的专业判断。”

“遗落之境……”墨云舟瞳孔微缩,心中那根因墨渊之死稍稍放松的弦,再次绷紧。他挥手让千户退下,书房内只剩下他一人。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铜匣。里面是厚厚一叠泛黄的纸张,墨迹新旧不一,显然是不同时期写就。字迹狂放而缜密,正是墨渊的手笔。墨云舟强忍着心头翻涌的复杂情绪,拿起最上面一页。

开始的许多内容,是关于“遗落之境”的地理推测、海图碎片、洋流与风暴的规律总结,以及一些关于远古海国、失落文明的支离破碎的传说记载。这些虽也珍贵,但尚在墨云舟的认知范围内。

然而,随着他越往下翻阅,眉头便蹙得越紧。后面的手稿,内容逐渐变得……诡异而超前。

其中一页,绘制着一种结构极其复杂的机械骨骼图,旁边标注着“可载人御风,翱翔天际,然需‘星陨之金’为骨,‘不灭之火’为心”,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演算公式,涉及的力量与材质,闻所未闻。

另一页,则描绘了一种庞大的、形似鲸鱼的舰船内部结构,称之为“潜渊之舟”,标注“可深潜万丈,避风浪于海下,然需‘水晶魄’为目,‘永动之核’为力”。旁边还潦草地写着:“据古卷载,‘遗落之境’深处或有‘能源母脉’,取之不尽,或可解‘永动’之困。”

还有几页,讨论了“生命本质”,提到了“细胞”、“基因”等全然陌生的词汇,甚至有一种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设想——“剥离意识,注入械躯,可得另类长生?”旁边用朱笔狠狠划掉,又在一旁小字注:“凶险!意识崩解,沦为行尸走肉者十之**!然,‘遗落之境’之‘灵魂石’或为关键……”

这些描述,远远超越了大靖当前,乃至墨家巅峰时期的机关术认知范畴。那些“星陨之金”、“不灭之火”、“水晶魄”、“能源母脉”、“灵魂石”……更像是神话传说中的事物。墨渊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遗落之境”的狂热向往与一种近乎赌徒的投机心理,他似乎坚信,那里隐藏着足以颠覆现有世界格局、实现他野心的钥匙。

墨云舟放下手稿,久久沉默。窗外阳光明媚,他却感到一丝寒意。墨渊的疯狂,似乎并不仅仅源于权力**,更掺杂了对某种未知力量的痴迷与追求。这“遗落之境”,恐怕远比他们之前想象的更为复杂和……危险。

他不敢怠慢,立刻带着铜匣进宫求见萧景琰。

御书房内,萧景琰仔细翻阅着墨云舟呈上的手稿,脸色也渐渐凝重起来。沈清辞也被请了过来,她产后休养得当,气色恢复了不少,凤眸扫过那些惊世骇俗的记载时,也露出了惊容。

“陛下,娘娘,”墨云舟沉声道,“这些手稿,若其中一二为真,则‘遗落之境’所蕴藏之物,无论是福是祸,其影响都将是天翻地覆的。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绝非简单的探索与否可以决断。”

萧景琰将手稿轻轻放在御案上,指节敲击着桌面,沉吟道:“墨渊此人,虽行事偏激疯狂,但其学识与眼光,确非常人所能及。他如此笃定‘遗落之境’的存在与价值,甚至不惜倾尽毕生之力追寻,恐怕并非空穴来风。只是……这其中的描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沈清辞拿起那张关于“潜渊之舟”的图纸,仔细看了看,轻声道:“陛下,臣妾虽不通机关之术,但观此图结构之精妙,设想之大胆,似乎……并非完全凭空臆造。有些连接与传动原理,细思之下,竟与《楚门医案》中记载的某些人体经络气血运行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它所需的材料和能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她顿了顿,继续道,“而且,臣妾想起,《楚门医案》的末卷,曾由祖父楚怀远批注,提及海外有奇地,蕴‘造化之奇’,能‘活死人,肉白骨’,但亦伴‘大凶险’,嘱后人‘慎之戒之’。如今看来,或与这‘遗落之境’有所关联。”

萧景琰目光锐利起来:“清辞,你的意思是,这‘遗落之境’,可能确实存在,并且其中可能蕴藏着……超越我们想象的资源,甚至……是某种更先进的文明遗迹?”

“臣妾不敢断言,”沈清辞谨慎道,“但墨渊的手稿与祖父的批注相互印证,至少说明,这片海域确实非同寻常。至于其中是机遇还是陷阱,难以预料。”

墨云舟接口道:“陛下,若其中真有所谓‘能源母脉’或特殊矿产,对于大靖的工造、军备、乃至民生,或许能带来难以估量的提升。但反之,若其中蕴藏着未知的危险,或是如墨渊所追求的‘长生’、‘意识转移’这等禁忌之术,一旦处置不当,恐会引发更大的祸乱。”

机遇与风险并存,而且都极其巨大。御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良久,萧景琰缓缓开口:“此事,确需慎之又慎。目前朝廷初定,百废待兴,实不宜再兴大的干戈,尤其是面对如此未知之地。”他看向墨云舟,“云舟,你继续主持整理墨家典籍之事,同时,暗中挑选可靠人手,成立一个精干的小组,专门研究这些手稿,尝试破译其中可能隐藏的真实信息,尤其是关于航线、海况以及那些未知材料的描述,看看能否在我大靖现有的认知体系内找到一些线索或替代品。”

“臣,领旨。”墨云舟应道。

萧景琰又对沈清辞道:“清辞,你心思缜密,且通晓医理古籍,这解读手稿之事,也需你从旁协助,尤其是关于那些涉及生命、意识的部分,看看能否从医学角度有所判断。”

“臣妾明白。”沈清辞点头。

“至于是否探索‘遗落之境’……”萧景琰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暂且搁置。待我们对此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待大靖国力更进一步,或许……才是考虑的时机。眼下,巩固内政,安抚四方,才是根本。”

决策已定,一项秘密的研究计划在极小的范围内启动。墨云舟调动了少数绝对忠诚且精通墨家学问的旧部,沈清辞也偶尔从太医署和民间搜集一些相关的奇闻异志、海外方物进行比对参考。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关于“遗落之境”及其可能蕴藏惊天秘密的风声,不知从哪个环节悄然泄露了出去,虽未在民间引起波澜,却在朝堂高层和一些消息灵通的勋贵宗室中,激起了一阵暗涌。

几日后的常朝上,便有几位勋贵联名上奏,言说海疆已靖,当效仿前朝,广派船队,宣威海外,探索未知,以扬国威,并隐约提及南方海域或有“富饶之地”,暗示应早作打算。

紧接着,又有几位以锐意进取着称的年轻官员上书,大谈开拓海外对于缓解国内人口土地压力、获取稀缺资源的重要性,引经据典,甚至提到了可能存在的“海外仙山”、“不死奇药”,虽未明指“遗落之境”,但其意昭然。

而以几位年老持重的阁臣为首的保守派,则对此大加反对,认为朝廷连年用兵,府库耗费巨大,当与民休息,固本培元。海外之地,虚无缥缈,风险难测,前朝郑和之举虽壮,然耗费甚巨,于国计民生实益有限,岂可重蹈覆辙?更有人隐晦提醒,此议恐与已伏诛的墨渊余毒有关,需警惕其心。

朝堂之上,一时间争论不休。

萧景琰高坐龙椅,面无表情地听着双方的辩论,并未轻易表态。他目光扫过下方,注意到墨云舟眉头微蹙,沉默不语,而沈清辞垂眸静听,似在思量。

待到争论稍歇,萧景琰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海外之事,关乎国运,岂能轻言?探索之举,非是不为,然时机、方略,至关重要。眼下朝廷首要之务,在于安定内部,恢复民生,巩固边防。至于南方海域……朕已知悉诸位爱卿所奏,然其地险恶,情况不明,贸然前往,非智者所为。此事,容后再议。”

他一番话,既未完全否定探索的可能性,又明确指出了当前的优先事项,暂时压下了朝堂上的躁动。然而,关于“遗落之境”的诱惑与争议,显然才刚刚开始。

退朝后,萧景琰单独留下了墨云舟和沈清辞。

“看来,有人已经坐不住了。”萧景琰淡淡道,眼神锐利,“或许是那些与海外贸易利益相关的世家,或许是真想建功立业的激进之辈,亦或者……还有隐藏更深的,对墨渊那些研究感兴趣的人。”

沈清辞轻声道:“陛下,利益动人心。‘遗落之境’所暗示的东西,无论真假,都足以让一些人铤而走险。朝廷需得有所防备。”

墨云舟沉声道:“臣在整理手稿时,发现墨渊似乎并非独自研究,他提到过几次‘合作者’或‘资助者’,但语焉不详,未曾留下具体名姓。臣怀疑,朝中或地方,可能还有与他理念相近,或对其研究成果有所图谋的隐匿势力存在。”

萧景琰冷哼一声:“树欲静而风不止。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好好看看,这阵风,到底能掀起多大的浪。”他看向墨云舟,“云舟,研究小组的工作要加快,但同时也要注意保密。朕倒要看看,这‘遗落之境’,究竟是何等的龙潭虎穴,又能引出多少牛鬼蛇神!”

就在大靖朝廷因“遗落之境”的线索而暗流涌动之际,远在数千里之外,那片吞噬了墨渊座舰的“雷云裂峡”边缘,一艘不起眼的、挂着商船旗帜的三桅帆船,正借着夜色,悄无声息地徘徊。船头,一个披着斗篷的身影,手中握着一块不断闪烁着微弱幽光的罗盘状器物,那指针,正死死地指向裂峡深处那未知的黑暗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