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凰深宫谋 > 第251章 册封大典 暗藏杀机

锦凰深宫谋 第251章 册封大典 暗藏杀机

作者:云杪听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8 20:41:08

金秋十月,大靖皇宫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今日是萧景琰为沈清辞举行册封贵妃大典的日子,也是太子萧允翊病愈后首次公开露面。

太和殿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仪仗森严。萧景琰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龙椅之上,目光不时望向殿外。沈清辞则在一众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走向大殿。她今日身着贵妃朝服,头戴九尾凤冠,雍容华贵之中不失清雅气质。

“陛下有旨,册封楚妃沈氏为贵妃,赐号‘宸’,授金册金宝!”礼官高声宣诏,声音在殿前广场回荡。

沈清辞跪接册宝,举止端庄得体。萧景琰看着她,眼中满是欣慰。历经重重磨难,这个他深爱的女子终于能够名正言顺地站在他身边,成为大靖的宸贵妃。

“臣妾谢陛下恩典。”沈清辞的声音清越动人。

就在此时,太子萧允翊在乳母的陪伴下走上前来。他今日穿着太子朝服,面色虽仍有些苍白,但精神尚好。

“儿臣恭贺宸贵妃娘娘。”萧允翊恭敬行礼,声音稚嫩却透着皇家的教养。

沈清辞连忙扶起他,柔声道:“殿下大病初愈,不必多礼。”

萧景琰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沈清辞对允翊视如己出,而允翊也在她的照料下日渐康复。若非清辞医术高明,只怕允翊早已...

他不敢再想下去,只是暗暗发誓,定要保护好这对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册封典礼继续进行,歌舞升平,一派祥和。然而,在这繁华表象之下,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礼成之后,萧景琰携沈清辞和太子登上城楼,接受万民朝拜。京城百姓聚集在宫门外,争相一睹新晋宸贵妃和太子的风采。

“陛下万岁!宸贵妃千岁!太子殿下千岁!”欢呼声此起彼伏。

萧允翊站在城楼上,看着下方的人群,小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这是他病愈后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作为太子的荣耀。

“父皇,百姓们都很高兴。”萧允翊仰头对萧景琰说。

萧景琰轻抚他的头:“因为他们看到大靖的未来有了希望。”

沈清辞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这对父子。然而,她的目光突然一凝,注意到了人群中几个不寻常的身影。那几人虽然穿着普通百姓的服饰,但站姿挺拔,眼神锐利,完全不似寻常百姓。

她不动声色地靠近萧景琰,低声道:“陛下,下方人群中似乎有可疑之人。”

萧景琰眼神微凛,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发现了那几人。他立即对身旁的凌云使了个眼色。

凌云会意,悄声吩咐手下加强戒备。然而,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一支冷箭突然从人群中射出,直取萧景琰面门!

“陛下小心!”沈清辞惊呼一声,下意识地挡在萧景琰身前。

幸好凌云反应极快,长剑出鞘,精准地击落了那支箭。然而,这仅仅是开始。随着第一支箭的射出,人群中突然冲出数十名黑衣人,手持兵刃,直扑城楼而来!

“护驾!护驾!”凌云高声呼喊,禁军迅速集结,与黑衣人战作一团。

城楼上顿时乱作一团,文武百官惊慌失措,四处逃散。萧景琰一把将沈清辞和萧允翊护在身后,面色冷峻。

“不要慌!禁军听令,保护太子和贵妃先行撤离!”萧景琰临危不乱,沉着指挥。

然而,就在禁军护着沈清辞和萧允翊准备撤离时,萧允翊突然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整个人软倒在地。

“允翊!”沈清辞惊呼,急忙蹲下身检查他的状况。

只见萧允翊面色惨白,呼吸急促,心口处的暗红纹路再次浮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显。

“怎么会这样...”沈清辞难以置信,“明明已经服了解药...”

萧景琰也注意到了太子的异常,心中大惊。但他此刻无法分心,因为几名黑衣人已经突破禁军的防线,冲上了城楼。

“保护陛下!”凌云大喝一声,与几名影卫联手迎敌。

刀光剑影中,萧景琰目光如电,扫视着混乱的场面。他发现这些黑衣人身手矫健,招式狠辣,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死士。更令他心惊的是,他们似乎对皇宫的布局极为熟悉,进攻路线选择得恰到好处。

“陛下,这些人不简单。”凌云一边与黑衣人交手,一边沉声道,“他们的武功路数很杂,有军中功夫的影子,也有江湖门派的痕迹。”

萧景琰冷哼一声:“看来是有人精心培养的杀手。”

就在此时,一名黑衣人突然突破重围,直扑沈清辞和太子而去。沈清辞正全神贯注地为太子诊治,完全没注意到身后的危险。

“清辞小心!”萧景琰惊呼,想要冲过去救援,却被另外两名黑衣人缠住。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身影突然从斜刺里冲出,挡在了沈清辞面前。是张太医!

“娘娘小心!”张太医高呼一声,与那名黑衣人缠斗在一起。

然而,张太医毕竟年事已高,又不懂武功,很快便落入下风。眼看就要丧命刀下,沈清辞突然起身,手中银针疾射而出,精准地刺中了黑衣人的手腕。

黑衣人吃痛,手中的刀掉落在地。他惊愕地看向沈清辞,似乎没想到这位看似柔弱的贵妃竟然有如此身手。

“楚家的飞针术...”黑衣人喃喃道,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沈清辞心中一凛:“你知道楚家?”

黑衣人不再多言,转身欲逃。然而凌云已经赶到,一剑刺穿了他的肩膀。

“留活口!”萧景琰高声道。

凌云会意,剑锋偏转,制住了黑衣人的穴道。其他黑衣人见同伴被擒,纷纷后撤,显然是准备逃离。

“追!一个都不能放走!”萧景琰下令。

禁军和影卫立即展开追击,而萧景琰则快步走到沈清辞和太子身边。

“允翊怎么样了?”他焦急地问。

沈清辞面色凝重:“情况很不好。血魄之毒似乎并未完全清除,只是暂时被压制了。今日受到惊吓,毒素再次发作。”

萧景琰脸色铁青:“不是已经用你的血配了解药吗?”

“是我的疏忽。”沈清辞自责道,“血魄之毒诡异非常,看来单靠楚家血脉并不能完全化解。或者...”

“或者什么?”

沈清辞欲言又止,最终摇了摇头:“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必须先稳住允翊的病情。”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在萧允翊的几处穴位上施针。随着银针落下,萧允翊的呼吸渐渐平稳,但心口的暗红纹路依然明显。

“只能暂时压制,必须尽快找到根治之法。”沈清辞忧心忡忡地说。

萧景琰看着昏迷的儿子,眼中满是心疼与愤怒。他转身走向被擒的黑衣人,目光冷厉如刀。

“说!谁派你来的?”萧景琰厉声问道。

黑衣人冷笑一声,突然嘴角溢出一缕黑血,头一歪,气绝身亡。

“毒囊!”凌云检查后禀报,“陛下,是死士。”

萧景琰面色更加阴沉。他环视一片狼藉的城楼,今日原本是喜庆的册封大典,却变成了刺杀现场,太子更是旧疾复发。这一切,显然是有人精心策划的阴谋。

“清查现场,看看有没有其他线索。”萧景琰命令道,“另外,加强宫中戒备,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臣遵命。”凌云领命而去。

萧景琰又对沈清辞道:“清辞,你先带允翊回东宫,好生照料。朕处理完这里的事情就过去。”

沈清辞点头,在宫女的帮助下,小心地抱起萧允翊,准备离开。

然而,就在她转身的瞬间,眼角的余光瞥见了远处宫墙上一个模糊的身影。那人站在阴影中,看不清面容,但身形修长,气度不凡。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手中拿着一面铜镜,镜面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那是...”沈清辞心中一惊,待要细看,那人却已消失不见。

“怎么了?”萧景琰注意到她的异常。

沈清辞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没什么,可能是眼花了。”

她不敢告诉萧景琰,那个身影让她想起了一个本应已经死去的人——镜中人。可是镜中人明明已经死了,怎么可能再次出现?

带着满腹疑问,沈清辞护送太子返回东宫。而萧景琰则留在现场,亲自指挥清查工作。

在黑衣人的尸体上,凌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印记——一轮弯月印在手腕内侧,若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陛下,您看这个。”凌云将印记指给萧景琰看。

萧景琰仔细端详着那个印记,眉头紧锁:“这个印记...朕似乎在哪里见过。”

他沉思片刻,突然想了起来:“是了,前朝余孽组织中就有使用月亮作为标志的。据说是为了纪念前朝的月华公主。”

“前朝余孽?”凌云震惊,“他们不是已经被剿灭了吗?”

萧景琰神色凝重:“看来并没有完全清除。而且,他们选择在今天动手,目标明确,计划周密,显然在宫中也有内应。”

他望向远方,目光深邃:“这场斗争,远没有结束。”

与此同时,沈清辞已经将萧允翊安置在东宫寝殿。她仔细为太子把脉,发现脉象紊乱,邪毒攻心,情况比看上去还要严重。

“娘娘,殿下怎么样了?”新调来伺候的宫女青萝担忧地问。

沈清辞摇头:“很不乐观。血魄之毒已经侵入心脉,若不尽快找到解毒之法,只怕...”

她不敢说下去,只是默默取出银针,继续为太子施针控制毒性。

在施针的过程中,她注意到萧允翊的左手紧紧攥着,似乎握着什么东西。她轻轻掰开他的手指,发现掌心有一小块破碎的镜片。

“这是...”沈清辞拿起镜片,仔细端详。

镜片很小,边缘锋利,看起来是从一面铜镜上碎裂下来的。最奇怪的是,镜片上隐约有一些奇特的纹路,与之前在“灵犀引”碎片上看到的有些相似。

“殿下是从哪里得到这个的?”沈清辞问青萝。

青萝摇头:“奴婢不知。今日册封大典前,奴婢为殿下更衣时,并未见他手中有此物。”

沈清辞心中疑窦丛生。这块镜片显然是在大典期间出现在允翊手中的。是有人给他的?还是他自己捡到的?

她将镜片收好,决定等萧景琰来了再与他商议。

夜幕降临,萧景琰终于处理完册封大典的后续事宜,来到东宫。他面色疲惫,眼中却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清查结果如何?”沈清辞关切地问。

萧景琰摇头:“所有黑衣人都服毒自尽,没有留下活口。在他们身上发现了前朝余孽的印记,但朕怀疑这是有人故意栽赃。”

“为何如此认为?”

“前朝余孽早已式微,不可能在宫中安排如此周密的刺杀。而且...”萧景琰顿了顿,“他们在城楼上使用的弩箭,是军中专用的神机弩。”

沈清辞震惊:“军中武器?难道...”

萧景琰点头:“朝中有人与外界勾结,意图不轨。而且这个人,很可能就在朕的身边。”

两人沉默片刻,都在消化这个惊人的信息。

“允翊怎么样了?”萧景琰转而问道。

沈清辞将太子的情况告知,并拿出了那块镜片:“这是在允翊手中发现的,我怀疑与今日的刺杀有关。”

萧景琰接过镜片,仔细查看,面色越来越凝重:“这个纹路...朕在康王府中见过类似的。”

“康王?”沈清辞惊讶,“康王不是已经...”

“康王虽死,但他的党羽未必全部清除。”萧景琰沉声道,“而且,朕一直怀疑,康王背后还有主谋。”

沈清辞忽然想起今日在宫墙上看到的那个身影,犹豫着是否该告诉萧景琰。但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娘娘,不好了!”一名宫女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青萝...青萝她...”

沈清辞心中一紧:“青萝怎么了?”

“她...她死在房里了!”宫女颤抖着说,“七窍流血,好可怕...”

萧景琰和沈清辞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他们立即赶往宫女的住处,只见青萝倒在血泊中,死状凄惨。

沈清辞检查尸体后,面色凝重:“是中毒而死,与那些黑衣人所中之毒相同。”

萧景琰眼神冷厉:“杀人灭口。看来,这个内应就在东宫之中。”

就在此时,凌云匆匆赶来:“陛下,臣在清查黑衣人的物品时,发现了一样东西。”

他递上一块令牌,令牌上刻着一轮弯月,与黑衣人手腕上的印记一模一样。然而,在月亮的中心,还刻着一个细小的“镜”字。

“镜?”萧景琰皱眉,“这是什么意思?”

沈清辞看着那个“镜”字,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她取出那块镜片,与令牌放在一起,发现镜片上的纹路与令牌上的月亮图案惊人地吻合。

“我明白了...”她喃喃道,“这个‘镜’字,指的不是镜子,而是...”

她的话未说完,窗外突然传来一声异响。凌云立即冲了出去,只见一道黑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追!”萧景琰下令。

凌云带人追击,而萧景琰和沈清辞则返回太子的寝殿。然而,当他们推开殿门时,却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

萧允翊的床前,站着一个身着黑衣的神秘人。那人背对着他们,正低头看着昏迷的太子。

“你是谁?”萧景琰厉声喝道,同时将沈清辞护在身后。

神秘人缓缓转身,脸上戴着一副青铜面具。面具上的纹路,与沈清辞手中的镜片如出一辙。

“许久不见了,陛下。”神秘人的声音低沉沙哑,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熟悉感,“还有...楚姑娘。”

沈清辞浑身一震:“你...你是...”

神秘人轻笑一声,摘下了面具。面具下的面容,让萧景琰和沈清辞都倒吸一口凉气。

那是他们以为早已死去多时的人——镜中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