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逃荒,空间全家一起用 > 第387章 斗文——技不是道的奴仆

第四日斗文的场地设在青松学院最大的讲堂\"明理堂\"。

二十四位参赛学子端坐堂前,笔墨纸砚齐备。

当主持的教习揭开覆盖题板的红布,露出 【论\"技\"与\"道\"】 四个大字时,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又是这个老题目!\"一个青松学院的学子扶额,\"去年严山长就逼着我们背了三篇范文!\"

旁边白鹭学院的学子优雅地整理着袖口:\"无非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一套,换个说法罢了。\"

瀚文学院的学子已经开始在草稿纸上默写《南山·天地卷》的句子了。

唯有谢文,看到这个题目时眼睛一亮。

这题,他会啊!

香炉点燃,计时开始!

众学子纷纷提笔,讲堂内顿时响起一片沙沙的书写声。

青松学院的代表果然延续了他们一贯的风格,开篇就是:\"夫道者,天地之纲纪;技者,万物之末节...\"

通篇强调要\"以道驭技\",将技艺视为通往大道的阶梯,文章写得四平八稳,引经据典,典型的科举范文。

青松学院的学风把“道”当成宇宙的总开关,把“技”贬成螺丝钉,先立一块“天地纲纪”的大招牌,再告诉别人:手艺、科技、奇巧不过是“末节”,只有拿来“载道”“补道”才算正当。

换句话说,技艺本身没有独立价值,得先通过“道”的政审才能上岗。

思想核心就是:重本轻末、重道轻器,一切新奇玩意儿都得给道法礼法打下手,不许出彩抢戏。

白鹭学院的学子则另辟蹊径,从\"庖丁解牛\"入手,将\"技\"升华到艺术的境界:\"当技艺臻于化境,便是道的体现...\" 文笔优美,意境空灵,很符合白鹭学院的一贯风格。

他们认定:当技术纯熟到“游刃有余”时,人、器、物三者合一,便是大道自然流淌的瞬间,所以“技”无需向“道”低头。

瀚文学院的代表更是夸张,光是引用古籍就写了半页纸,从《考工记》到《天工开物》,恨不得把整个藏书楼都搬进文章里。

瀚文学院这篇“文献综述”式文章,核心思想一句话:“技艺的正当性藏在每一页纸里,只有书上有出处,手里才能出活计,知识权威压倒实践权威。”

就在三位山长各自满意地捋着胡须时,谢文的文章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算法与匠心——论技道相生》

这个标题就让严松龄皱起了眉头:\"算法?这是何物?\"

谢文在文中毫不客气地指出:\"若将'道'比作建造房屋的蓝图,那么'技'就是实现这个蓝图的具体方法——比如算法。\"

他举了个生动的例子:\"就以修建清川桥为例,匠人们懂得造桥的'道',要坚固、要耐用、要美观。但具体每根梁要多粗,每个榫卯要怎么对接,这就需要精确的'算法'来计算受力、测量角度。\"

\"再以学生设计的水车为例,\"谢文越写越顺畅,\"懂得水利是'道',但每个齿轮的齿数、每个叶片的倾斜角度,都需要精密的'算法'来优化。没有这些'技',再好的'道'也只是空中楼阁。\"

他甚至在文中大胆提出:\"真正的'技进于道',不是把技术练到出神入化就够了,而是要从中总结出规律,形成可以传承的'算法'。这样后人就不必从头摸索,可以直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

总之,谢文的核心思想一句话就能概括:“技”不是道的奴仆,而是把“道”从空中拽回地面、并且一级级往上垫高的脚手架。

传统说法把“道”当天花顶、“技”当下脚梯,用完就能扔,谢文却很好的诠释了:没有梯,你永远摸不到天花板,所以梯子和蓝图同等重要。

他又把“算法”定义为“可记录、可验证、可迭代的操作手册”。只要算法在,经验就不会随老匠埋进土里,后人直接“站在肩膀”继续升级,这是古代最缺的“知识复利”。若是从无数个成功的事件里总结出通用算法,让“技”可复制、可优化、可传授,这才算真正“把技总结成了道”。

这篇文章完全颠覆了传统对\"技\"与\"道\"的理解,没有空谈玄理,而是用实实在在的工程案例,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正是这种具象化让在座不少人都恍然大悟——原来技与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荒谬!\"严松龄第一个拍案而起,\"将圣贤之道与工匠之术相提并论,成何体统!\"

但他话音刚落,藏书海就兴奋地接话:\"妙啊!此子将《九章算术》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正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

白羽仙摇着扇子,虽然觉得这篇文章不够风雅,却也不得不承认:\"用事实来佐证,倒是新颖。\"

最让人意外的是,几位受邀评判的资深工匠代表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

\"这位小友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我们造桥修路,光懂得道理不够,还得会算会量啊!\"

\"就是这个理!我师父传我的手艺,不就是他总结出来的'算法'吗?\"

投票环节,场面一度十分胶着。传统派认为谢文离经叛道,创新派却觉得他言之有物,最后还是石坚一拍桌子:

\"什么叫实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就是好学问!谢文这篇文章,既讲清了道理,又能指导实践,这才是真学问!\"

最终,谢文这篇别开生面的《算法与匠心》以微弱优势胜出。

消息传出,整个云槐县的文坛都炸开了锅:

\"听说了吗?崇实学院那个谢文,昨日把引水开渠写进诗文里,今日又把造桥修路写进了文章里,居然赢了斗文!\"

\"他说的好像很有道理啊,我爹是木匠,他说要是早懂得这些'算法',能少走多少弯路!\"

这场斗文,不仅让谢文再次名声大噪,更在云槐县掀起了一场关于\"学问到底该怎么用\"的大讨论。

而始作俑者谢文,此刻正被石坚拉着,在众人的围堵中艰难地往外挤:

\"谢文小朋友,你刚才说的那个算法,要如何才能实现,能不能教教我?\"

\"学弟,关于水车的设计,什么时候能看到实物?\"

谢文一边被石山长拉着,一边应付着热情的同窗们,一边在心里苦笑:这要是让你们知道我还自学微积分,岂不是要炸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