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开局逃荒,空间全家一起用 > 第294章 雷厉风行的谢会长规划桃溪村

桃溪村人口共计八十户,三百五十六口人,其中壮劳力约一百二十人。

谢广福看完基础资料,走到祠堂一块大木板前,用炭笔画了起来。

“桥快修好了,以后交通方便了,咱们紧靠清川河,这是天大的优势!咱可以在合适的河滩位置,挖鱼塘!不用太大,先弄个两三亩试试。鱼苗我可以去帮大家联系,养好了,自家吃能改善伙食,卖钱就是一笔收入!”谢广福说完,木板上已经画好草图,鱼塘的位置就在清川桥不远处。

“清川河的河滩地,土肥水足,不能荒着!马上开春了,村里组织人手,把能开垦的河滩地都开出来,种上生长快、需水多的作物,比如蔬菜、瓜果,到时候可以供应县城市场!”

“之前赵叔和我说,村里留了一块深水田没有分下去,现在属于村里的集体田,那么这块田之后的规划,我当时的建议是种莲藕,这件事还没有弄出章程就暂时搁置。”

“村里那些缓坡地,尤其是清川河边上那一大片不适合种粮的,统一规划出来,等时机成熟,引进好品种的果树苗,搞大型果园!这是长远收益。”

“以后村里年轻人有愿意学本事的,把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告诉赵大俊,让他登记在册,好方便以后咱们村的年轻人外派学习,咱们桃溪村要发展,不能只靠力气,还得有技术!”

“赵大俊,以后村里的账目,无论大小,都要记得清清楚楚,定期向全村公布。让大家心里有本明白账,干起活来才有劲头!”

“参考桃源村,以后村里的集体劳动,实行积分制。干得多,干得好,挣的积分就多,年底分红或者兑换物资就多!公平公正!”

“补充一点,村里的种子,包括菜种和咱们下个月的粮种都不要自己去买,桃源村的粮种已经定下来从四海奇珍坊购买,桃溪村也是同样的,都从四海奇珍坊买入,我知道大家伙困难,所以第一批种子,我谢广福可以先垫上,大家宽裕了,就把银子给到赵大俊,由赵大俊跟进这件事。”

谢广福一边说,一边在木板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条理清晰,目标明确。

他指出的每一条,都结合了桃溪村的实际,看得见,摸得着,让村民们觉得不再是空想,而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而且谢广福还自掏腰包借给他们村粮种,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活菩萨行为。

一群人正要窃窃私语,盛赞谢广福的睿智和大义,谢广福却没给他们这个机会。

“光说不练假把式!”

谢广福最后大手一挥,“理事会今天就算正式干活了!

现在,第一项任务:田大力、田水生、栓子,你们俩立刻带几个人,跟我去河边和滩涂地,咱们现场把鱼塘和菜地的位置定下来!赵叔,你带人开始准备挖塘、整地需要的工具!赵大俊,开始登记能出工的人数!”

雷厉风行!

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谢广福的作风瞬间感染了所有人。

“好!”

“听谢会长的!”

“干活去!”

桃溪村的村民们,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以前迷茫的眼神霎时间充满了干劲和希望。

田大力和赵栓子本来今天是要在谢广福家帮工建房子的,今天也集体请了假回来参加村建理事会,他们两个现在可是村里和谢广福、谢三河最熟的两人。

从两人最初给谢广福家翻地到盖竹楼再到现在建青砖庭院,他们每一次都在。

所以谢广福指使他们干活也是轻车熟路了,两人也逐渐习惯了谢广福雷厉风行的做事模式。

在谢广福的带领下,新成立的理事会成员和各路牵头人,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谢三河跟在师父身后,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知识和规划的力量,竟然可以如此迅速地改变一个村庄的精神面貌。

桃源村新购置的十六头壮牛和十六辆板车,如同十六个刚刚入伍的新兵,给桃源村带来了蓬勃的生气,但也带来了一个甜蜜的烦恼——没地方安置。

村里以前只有三头老牛,随便拴在树下就能凑合。

现在一下子多了十六头“精壮劳力”,总不能还让它们风餐露宿。

砖厂那边虽然有空置的仓库可以临时应急,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离村民居住区较远,管理不便。

谢长河作为具体管事人,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他揣着小本本,再次找到了谢里正。

“里正叔,咱们那十六头新牛,现在挤在砖厂的仓库里,不是个办法。”

谢长河开门见山:“牛棚得赶紧建起来,还得规划好停放板车的地方。另外,广福叔上次说的,要设一个专门赶集日接送乡亲的‘公交牛车’,车夫也得尽快定下来,方便大家出行。”

这些事若是放在三个月前,谢里正听到又要花钱搞建设,肯定得皱半天眉头,掰着手指头算半天账。

但今时不同往日,村里的公账因为砖厂和炭窑的销售,变得前所未有的充盈。

谢里正如今批起银子来,底气足了很多。

他捋着胡子,爽快地说:“长河啊,你说得对!牛是咱们村的重要家当,不能亏待了。牛棚要建,就建得结实点、宽敞点!你马上找广福,画个牛棚的草图和具体位置,剩下的那些,需要多少人工、材料,你算好了尽快报上来,我批条子!车夫的事也好办,就在村里招,要老实可靠、赶车技术好的,工钱就按……按每天四十文算,你看怎么样?”

谢长河连忙点头:“哎,好!里正叔,我这就去办!”

他一边应着,一边心里忍不住有些感慨地摇头苦笑。

这真是“村里富,办事易”啊!

想当初,村里想修条像样的路,汉子们辛辛苦苦干一天的三十文工钱都是咬牙应下的,现在建牛棚、招车夫这样的事,里正叔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同意了。

短短几个月,村里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

然而,这种“大气”仅限于村里的公共建设。

当涉及到私人事务时,谢里正立刻又变回了那个精打细算、严守规矩的里正。

打个比方,你要是问谢里正为什么迟迟不买青砖盖房子,那谢里正一定横眉怒目的怼你:

盖房子不要银子么?

那些人工,青砖,瓦片,石灰,石料、木材那样不要花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